02临江镇总体规划文本 - 范文中心

02临江镇总体规划文本

08/25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 2 第三章镇域城乡统筹规划 ............................................................................................ 4

第一节镇域发展战略 ............................................................................................ 4 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 5 第三节镇村体系规划 ............................................................................................ 5 第四节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 ................................................................................ 6 第五节镇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 7 第六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 9 第七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10 第八节镇域公用设施规划 .................................................................................. 11 第九节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14 第十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 15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 17 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 .................................................................................................. 17 第六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 21 第七章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 24 第八章镇区公用设施规划 .......................................................................................... 26 第九章旅游发展规划 .................................................................................................. 29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 30

第一节防震减灾 .................................................................................................. 30 第二节人防 .......................................................................................................... 31 第三节防洪排涝 .................................................................................................. 31 第四节消防 .......................................................................................................... 32 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 33

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 33 第二节中期发展引导 .......................................................................................... 34 第三节远景发展构想 .......................................................................................... 35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 35 第十三章附则 .............................................................................................................. 36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为应对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的发展形势,抓住崇启大桥建成通车的重大机遇,把临江镇建设成为临长江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先锋城镇,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和规范,结合临江镇的实际情况,编制《海门市临江镇总体规划(2013-2030)》。 第2条 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集约发展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立足现状,认真分析现状建设发展条件;着眼未来,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出发进行规划,使规划具有现实可行性,正确控制、引导城镇建设。

3、坚持以人为本,使城镇功能结构和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创造富有活力的社区生活,合理分布人口,节约土地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建设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冲突。

4、以先进的规划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相似城镇的有益经验和规划手法,使之与临江镇的自然、人文条件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使规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第3条 规划理念

1、产城融合

临江镇建设“产、城、人”紧密融合的示范区,发展城市功能,将各功能进行融合,空间进行有机联系,将工业、孵化、研发和居住在功能上进行融合,空间上进行有机联系。

2、统筹发展

加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从临江镇与周边城镇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制定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村庄整合,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临江镇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集约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各项建设应相对集中、充分挖掘沿江滩涂用地的潜力,少占用耕地。

第4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5、《海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6、《海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5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3年-2017年; 中期:2018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第6条 规划范围

1、规划区

规划区:临江镇人民政府行政管辖的区域,用地面积79.01平方公里,含1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

2、镇区

临江镇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西至西环路、南至长江夹江、东至十八匡河、北至龙游路,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临江科技新城,龙游路以南、沿江高等级公路以西,面积约21平方公里;二是临江老镇区,西至东临公路、南至336省道、东至千岛湖路、北至老青东河,面积约0.7平方公里。 第7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条文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8条 发展目标

结合海门市对临江镇的定位、自身特色,将临江镇的发展目标定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先锋城镇。

第9条 发展策略

1、经济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工业结构升级,以高端服务提升第三产业特色,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城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社会和谐

合理调控城乡人口规模增长和空间分布,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覆盖城乡、相互衔接、内容完整、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3、生态保护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沿江生态保护,建立和完善江海生态环境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城乡绿化建设,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三章 镇域城乡统筹规划

第一节 镇域发展战略

第10条 镇村体系发展战略

1、集约用地,集中布局。在滨江地区集中推进新镇区建设;逐步实施村庄撤并,开展建设用地复垦,推进“万顷良田”工程并农村集中居民点。

2、临江聚合,培育中心。依托滨江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岸线资源,完善镇区综合服务功能并形成中心。

3、纵横连通,融入区域。强化城镇对外联系通道和镇域内部联系轴,形成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并强化与崇明岛、上海市区之间的“同城化”效应。

4、突出特色,统筹城乡。保留村庄依水而居、条块集聚的空间布局特色,并保持邻里关系延续。完善城乡公共设施配套,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美好临江”。

第二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11条 人口规模

1、镇域总人口:

近期(2017年)镇域总人口为6.2万人;中期(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7.5万人;远期(2030年)镇域总人口为13万人。

2、镇区总人口:

近期(2017年)镇区总人口为4.8万人;中期(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6.3万人;远期(2030年)镇区总人口为12万人。 第12条 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2017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2.6%;中期(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84%;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92%。

第三节镇村体系规划

第13条 镇村体系与空间结构

规划临江镇域形成“一带、两轴、四片、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为滨江发展带,打造成为临江镇作为“临江之城”风貌展示的第一窗口和城镇发展的核心轴带,形成海门市域东南部经济、文化引领区以及人流、物流的集聚区。

“两轴”为镇域联系轴和对外联系轴。镇域联系轴依托沿江公路(336省道)一线,形成汤家社区、杨应社区和镇区之间沟通互连的主要联系轴;对外联系轴依托包临公路打通过(夹)江通道,形成海门市域内联系滨海新区、临江新区、海永乡并南达崇明岛、上海的重要联系轴。

“四片”为城镇综合服务片区、镇域以包临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片以及新村沙片区。城镇综合服务片区为临江镇域的经济、文化及公共服务中心;西部片

区重点发展以度假、体验为主的观光农业;东部片区依托“万顷良田”工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新村沙片区依托邻近上海及崇明岛的区位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及旅游度假产业。

“多点”为整合并保留三个农村居民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逐步形成汤家、杨应、希圣三大新型农村社区,人口分别为4000人、3000人、3000人。

表10-3-1:规划村庄居民点一览表

第四节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

第14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遵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原则,对于不在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积极组织拆旧复垦整理,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全面实现有效耕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总体目标。 第15条 村庄规划

规划在汤家、杨应、希圣三个行政村基础上进行集中扩建,形成新型农村社

区。其他村庄通过按照村庄政策整理措施,适时、适度逐步予以撤销及合并。 第16条 村庄整理政策措施

规划分为引导式和推进式两种村庄整理模式,及宅基地征用、宅基地置换、整治扩建三种宅基地处理模式。

1、村庄整理模式 (1)引导式村庄整理模式

经济实力强、发展预期大的村庄采用政府推动下的推进式整理措施。依靠政府推动,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政府主导投资或给予较高的资金补贴,集中建设农村居民点并推动农民迁居。

(2)推进式村庄整理模式

经济实力弱,发展预期小的村庄采用村民自发为主的引导式整理措施。政府减少主动拆迁措施,通过约束现有农村居民点的新建扩建行为、一定的资金补助措施等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发地向规划农村集中居民点迁居。

2、宅基地处理措施

规划按照各村实际情况,采用宅基地征用、宅基地置换、整治扩建三种措施。 (1)宅基地征用

将村民的宅基地以及部分耕地征用为城镇建设用地,政府或土地征用者按照国家和地方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相关政策和办法负责安置、补偿村民。

(2)宅基地置换

在土地用途不变,用地面积不增加的前提下,将需要归并的农村零星宅基地用地指标置换到农村社区范围内。被归并的农村零星宅基地必须复垦为耕地,通过宅基地置换而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经过批准后可用于开发建设,所得的增值收益用于农村社区建设。

(3)整治扩建

针对发展情况好,确定发展为农村社区的居民点,制定相应的改造计划和规划,并在这些村庄采取完善设施、房屋更新改造等整理措施改善环境、促进生产。

第五节镇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17条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近期处于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稳步增加,三产结构调整为8.1:73.1:18.8;中期随着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二产的比重有所下降,三产结构调整为6.7:66.7:26.6;远期第三产业有较大提升,三产结构调整为4.4:55.6:40.0。

第18条 产业发展规划

1、第一产业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完善农业支撑体系,建设成为长三角集农业科研及生产、果蔬物流、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以及高效生态农业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区域。

2、第二产业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引进科研机构,创新孵化平台,发展科技型产业体系;对现有的污染性企业进行技改,健全环境污染排放制度,加强日常管理,鼓励对工业废水、废渣、废气进行再利用,形成生态型循环产业体系。

3、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临沪滨江区位及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会议会展、商贸流

通、观光度假产业。新村沙发展以顶级休闲、居住、商务为主体,以文化、教育、医疗、观光为支撑的休闲服务业。 第19条 产业发展策略

1、开放型发展策略

制定一系列促进产业、技术和资金转移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承接转移产业。构建合作平台、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2、创新型发展策略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产学研互动,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设立自主创新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加强市场创新和品牌建设。

3、统筹型发展策略

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相互促进,互动协调发展。 4、整合型发展策略

规划新镇区承担服务功能,为科技城提供综合性服务支持;科技城承担生产功能,成为镇域科技产业主要发展载体。 第20条 产业空间布局

1、第一产业

在包临公路以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包临公路以西及镇区以北发展观光农业。 2、第二产业

在临甸河以东布局精细化工片区;临甸河以西、江丰路以东布局新兴产业组团;在江丰路和扬子江路交叉口西北布局产业孵化组团;在江丰路与中岛湖路之

间布局研发组团。

3、第三产业

镇区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会议会展、商贸流通、观光度假产业;科技城发展科

技研发、商务办公产业;新村沙发展以顶级休闲、居住、商务为主体,以文化、教育、医疗、观光为支撑的休闲服务业。

第六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21条 发展目标

加强与区域干道网的快速对接,依托通启高速、沿江公路、包临公路、汤正公路、336省道,逐步通过农村公路和城镇道路建设,建设便捷、快速、舒适的客运系统以及专业、多式联运的货运系统,构筑功能完备、集约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第22条 综合交通规划

1、轨道交通

规划宁启铁路线,临江镇境内设有货运站一处;规划南通市域轨道S3线,在临江镇设站两处,分别为建设路与通启路交叉口及临江路与沿江公路交叉口。

2、干线公路

规划镇域形成以“一横两纵”的一级公路为骨架,多条二级公路为补充,三四级公路为主体的公路网结构。“一横”为沿江公路,“两纵”分别为汤正公路及包临公路,主要承担沿江的集疏运以及整个镇域的过境交通功能;规划的二级公路纵向的主要有刘普公路以及东临公路,横向的主要有336省道。

表3-6-1:镇域公路规划一览表

3、客运枢纽

于临江大道和通启路交叉口西北侧规划一处公路客运站,内可结合公交首末站共同布设,占地0.64公顷。

4、沿江岸线及港口

规划沿江岸线15.96公里,其中:生态岸线6.03公里,生活岸线3.98公里,

生产岸线1.97公里,港口岸线2.00公里,港口预留发展岸线1.98公里。

规划两个3000吨级码头作业区,设置在启海港区灵甸河港闸下游侧岸线、长江北支中上段北岸沿线,提供物资中转和公共运输服务。通用散杂货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40万吨,液体化学品码头年设计吞吐量为42万吨。

5、内河航道

规划疏浚整治内河航道,规划十三匡河为七级航道,建设相应码头与配套工程,结合公路货运仓储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完善镇域内河运输网络。对内河航道两侧用地及跨河建筑物净空进行控制。

第七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23条 规划原则

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镇村配套差异化,结合现状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同情况,按照镇村的不同规模确定差异化的配套标准。镇区以完善体系、提升功能为主;农村居民点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的基础上,按照村庄不同特色和基础配置。

第24条 教育设施

1、幼儿园、托儿所

幼儿园托儿所按照30人/千人,25-30人/班、生均占地面积15平方米配置,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设置幼儿园、托儿所。镇区规划布局9-12所,汤家、杨应、希圣新型社区各规划布局一所。

2、中、小学

中小学集中在镇区布局,整合现有学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按60人/千人、45人/班、生均占地面积18-25平方米配置,初中按按30人/千人、50人/班、生均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配置,规划布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所、小学4所。

3、高中

全市统筹布局高中,高中都规划在海门中心城区。

第25条 文体设施

1、加强镇级文体设施建设。在临江新镇区规划2处文化中心,中岛湖路南端布置展览馆、演艺中心等设施,形成区域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沿江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东北布置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形成镇级文化中心。在金山河北侧、沿江路与阳光路交叉口东南新建集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于一体的体育设施。

2、规划保留的村庄均配置建设文化活动站,可与村公共服务中心合建,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场地(含篮球场、乒乓球台等)。

第26条 医疗设施

1、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形成多层次的预防、医疗网络,使医学科技水平、卫生服务质量、防治疾病能力、镇村卫生和人民健康的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

2、镇区在沿江路与创业路交叉口西北新建1所大型综合医院。保留现状卫生院作为社区级卫生服务中心,规划保留的各村应设立卫生站。

第27条 社会福利设施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形成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居家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格局,构建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

2、镇区在通启路与江丰路交叉口西南新建1所集医疗、康复、护理、娱乐为一体的镇级老人托管中心或老年康复中心。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配置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等机构,提供助餐服务、休息保健、阅览、娱乐等设施。规划保留的村庄规划每个新型社区建设1座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第八节镇域公用设施规划

第28条 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规划预测远期镇域总用水量为4.7万立方米/日。

2、水源、水厂及增压泵站

采用南通区域供水,水源为长江,将现状深井站作为应急水厂,区域供水设施发生事故或供水量不足时应急供水。

规划于扬子江路、通江大道交汇处东北角新建给水加压泵站,规模5.0万立方米/日,占地面积1.2公顷。

3、管网规划

规划沿长江边、灵甸大道、通江大道新建一根DN800毫米区域供水管。

第29条 规划沿扬子江路、中岛湖路、临北路、创业路铺设DN500毫米主供

水管,形成主环。沿扬子江路东段铺设DN300~DN400毫米供水管供应工业区A区,其它道路铺设DN200~DN300毫米供水管。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工业污水及特殊污水应自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

2、污水处理量

规划预测远期镇域综合污水量为2.8万立方米/日。

3、污水处理厂(站)

规划扩建污水处理厂规模至3.0万立方米/日,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当留有一定余地,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处理后尾水排入灵甸河。

第30条 供电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预测远期镇域最高负荷将达34万千瓦。

2、电源规划

临江镇的主供电源。

3、高压走廊控制

米。

第31条 通信工程规划

1、容量预测

预测镇域固定电话用户为5万门,移动通信用户约1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为4万户。

2、局所规划

规划镇域设置1处综合通信设施用地、1处通信综合接入模块局和1处有线电视网络分前端;移动通信基站根据有效覆盖范围和实际话务需求,镇区的覆盖半径不超过500米,乡村地区不超过1.5公里;邮政局所按1.0-1.5公里的服务半径设置。

规划保留现状电信局所,继续对老镇区提供通信服务,规划在临江镇西部新增1座电信分局,规划结合公共设施建设,不单独占用建设用地。规划保留现状

有线电视机房,有线电视与移动通信,均利用现有机房进行服务,不再增设新的局所。

3、通信管线

统一规划、联合建设综合通信管道,合理预留超前量。新建综合通信管道容量:通信主干通道12孔;通信次干通道6孔。通信管位南北向道路设置在西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内,东西向道路设置在北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内。

第32条 燃气工程规划

1、用气量

预测远期天然气用气量为2240万标立方米/年。

2、气源

以高中压天然气作为气源,建设覆盖镇区的天然气高中压管网。

3、燃气输配系统

采用中、低压两级制,燃气高压干管网络根据气量分布情况,基本呈环状布置。居民供气方式采用柜式调压与箱式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分户计量后进户使用。公建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

第33条 供热工程规划

1、热量预测

预测远期供热量为328吨/时。

2、热源

规划扩建现状热电厂,供热规模为340吨/时,采用4炉3机。

3、供热管网

保留现状供热管,规划沿中心横河向西铺设DN300~DN600供热管。

第34条 环卫工程规划

1、垃圾量

镇域垃圾总量约为124吨/日。

2、环卫设施

规划临江镇生活垃圾转运至启东市天楹焚烧厂进行集中处理。规划镇区设置1座垃圾转运站。

第九节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35条 生态建设

规划构建“二横五纵”七条生态隔离带。“二横”为沿沿江公路生态隔离带和沿336省道生态隔离带;“五纵”为沿汤正公路生态隔离带、沿包临公路生态隔离带、沿东临公路生态隔离带、沿刘普公路生态隔离带和沿灵甸河生态隔离带。重点建设沿主要河道、主干路绿带、农田林网及城镇生态林系统。通过沟通、疏浚、拓宽河道,优化水系网络,提供必要的水域面积和畅通的水系网络,以优化生态环境系统功能。

第36条 环境功能目标

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长江、海门河、灵甸河、大新河、九匡河执行Ⅲ类标准,其余未划分功能区的主要水体达到Ⅳ类水体。

2级标准。

3办公划为1类标准;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划为2类标准;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划为3类标准。

第37条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2、加强污染治理,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3、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督。

4、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管理力度。

第38条 水环境保护措施

1、扩建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管道,集中处理污水,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减少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2、通过河道整治、底泥疏浚、引水活水、生态护岸等措施,综合整治水环境,保障河流水质及河道景观。

3、清理整顿非法占用和违规建设现象,确保防洪和水质安全;

第39条 声环境保护措施

1、工业区、生活区之间以绿化带隔离,防止噪声干扰。工业区要落实各项噪声治理措施,确保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噪声达标。

2、居住、医院、学校等噪声敏感点应退让交通性干路50米以上;对穿越学校、居民区的主干路应建设隔音屏式绿化隔离带;推广使用低噪施工方法和器具。

3、禁止噪声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4、完善施工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制度,加强施工噪声管理。

第40条 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1、无害工业固废采用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理。

2、危险废弃物送启东固废处置中心处理。加强危险废弃物申报登记的管理,加强对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的追踪和管理。

3、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处置企业的监管,切实落实危险废物转移的联单制度。危险废物要按照国家规定移送有资质单位综合利用或集中处置。

第十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第41条 空间管制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通过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河流水域及其沿岸、重要生态廊道等重要生态空间,对禁止或限制建设的生态空间范围进行保护。

2、农田保障原则

严格保证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其作为城镇建设用地拓展范围的刚性约束;与“万顷良田”工程相结合,与农村居民点集中布局相结合,推进农田的集中化和规模化经营。

3、集聚发展原则

从土地集约利用出发,在空间管制分区中强调城镇空间的集聚发展;从规划导向出发,推动城镇建设用地向镇区集聚,禁止农村地区新增产业用地,并推动农村居民点的集中布局。

第42条 空间管制分区

将镇域范围内所有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类空间管制分区。

1、禁建区

(1)范围

主要包括城镇建设区、远景发展区以外的基本农田(38.85平方公里),十八匡河以东与长江岸线之间的沿江滩涂及水塘、大新河与长江交汇口的生态预留空间,大新河、九匡河、灵甸河、十八匡河及主要交通走廊沿线防护林控制用地

等。规划禁建区面积为41.16平方公里,占镇域面积的52.1%。

(2)管制措施

基本农田:执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禁止非法占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项目选址应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确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应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的审批权限与程序报批。规划建设区内现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应作出调整,与一般农田置换。

流域性河道及市级河道:禁止非法填占、围垦河流水面,已经非法填占、围垦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要求进行治理,逐步退还为水面。未经批准,不得在禁建区内进行填江等活动,禁止新建、扩建与防洪、改善水环境和景观塑造无关的建(构)筑物。

2、限建区

(1)范围

包括三级以下河道水面、一般农田、市政设施控制用地和城镇远景发展备用地。规划划定限建区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占镇域面积的16.2%。

(2)管制措施

该类地区应对各类建设活动加以严格控制,其中现有的各类城镇、农村居民点应严格按照规划适度开发建设。三级以下河道水面应加强河道滩地、堤防和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在不影响河道行洪、河流水质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可结合水体特点进行景观营造和环境整治;一般农田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数量上遵循“占补平衡”的原则,同时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市政设施控制用地除必需的市政、园林景观以及对现有建筑进行改(扩)建并依法办理许可手续的建设工程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应控制城镇远景发展用地的开发建设,规划期内未进行规划调整或修编前严格限制城镇建设,现有农村居民点集聚调整要与远景规划布局协调一致。

3、适建区

(1)范围

规划镇区、汤家、杨应、希圣新型社区及周边建设用地范围。规划划定适建区面积为13.65平方公里,占镇域面积的17.3%。

(2)管制措施

在规划指导下,有计划、按时序进行建设。循序进行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坚持集约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4、已建区

(1)范围

现状已建设用地,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占镇域总面积的14.4%。

(2)管制措施

处于规划城镇建设区以内的已建区可进行高强度的城镇建设,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本规划及依据总体规划编制并获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处于规划城镇建设区以外的已建区,村庄建设所需土地应主要在现有用地中调整予以解决。按土地资源条件和人口限额供应宅基地。根据规划改造现状农村居民点,调整建设布局,集中更多用地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或绿化环境改造。处于禁建区以内的已建区村庄,要逐步向规划集中农村社区迁移。

第四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43条 城镇性质

临江镇应当立足海门,依托沿江,融入上海,城镇性质定位为:

沪北科技创新镇——突出上海辐射,政策扶植创新,着力打造科技重镇; 苏中高端产业镇——突出项目带动,引导产业集聚,着力打造产业强镇; 沿江宜居人文镇——突出生态环境,发展文化会展,着力打造宜居绿镇。

第44条 人口规模

近期(2017年)4.8万人;中期(2020年)6.3万人;远期(2030年)12万人。

第45条 用地规模

近期镇区建设用地为52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0平方米;

中期镇区建设用地为76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远期镇区建设用地为132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

第五章 镇区用地布局

第46条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五片多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心”:临湖公共服务中心,围绕玲珑湖中心公园,环湖发展商业、文化休闲、康体娱乐等功能。

“三轴”:为新老镇区联系轴、金山河生长轴和中岛湖路生长轴。

新老镇区联系轴串联老镇区中心、新镇区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重要公共服务中心,是联系新老镇区发展的轴线;金山河生长轴是东西向串联服务、科研、

产业片区的生长轴;中岛湖路生长轴是南北向串联行政中心、体育中心、中心公园、科技产业组团、文化中心的生长轴。

“五片”:为高端示范片区、战略新兴产业片区、农民新城片区、老镇区生活片区和精细化工片区。

高端示范片区重点发展商业服务、文化娱乐、高端居住以及科教研发等功能;战略新兴产业片区以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临江镇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农民新城片区是满足未来新增城镇化人口的主要区域;老镇区生活片区依托老镇区的原有建设基础,为精细化工片区就业人口和周边地区农村口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精细化工片区以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为主。

“多组团”:各片区内根据不同的功能,形成多个分区清晰又紧密联系的功能组团。

第47条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372.0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28.43%,人均居住用地31.00平方米。规划居住用地形成五个居住组团,分别为临江高端居住组团、老镇区居住组团以及农民新城范围内的江丰路居住组团、蝶湖居住组团和金山河居住组团。

1、临江高端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91.7公顷,居住人口2万人,该组团以一、二类居住用地为主,重视滨水环境和绿化环境的营造,形成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体现新镇区特色的居住组团。

2、老镇区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43.0公顷,居住人口1.5万人,以老临江镇区的整合完善为主,同时兼顾服务精细化工片区就业人员。

3、江丰路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02.9公顷,居住人口4.5万人,该片区住宅以满足近、中期进镇区居住的农民需求为主,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4、蝶湖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74.4公顷,居住人口3.0万人,围绕蝶湖公园建设,打造较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5、金山河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3.5公顷,居住人口1万人,沿金山河北侧建设部分容积率较高的高品质住宅,综合服务周边区域。

第48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95.9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3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8.0平方米。新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高端示范片区和农民新城片区中的公共服务组团内,提供行政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医疗等综合服务。

1、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5.0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39%,人均行政办公用地0.42平方米。规划在中岛湖路与临北路交叉口西南布置一处新行政中心,原行政办公机构逐步搬迁至新行政中心。

2、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文化设施用地29.9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29%,人均文化设施用地2.50平方米。新建两处文化设施,一处位于中岛湖路南端,布置展览馆、演艺中心等设施,形成区域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另一处位于沿江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东北,集中布置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形成镇级文化中心,主要为镇区居民服务。

3、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56.90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34%,人均教育科研用地4.74平方米。在高端示范片区内的科教组团集中布置教育科研用地,引进高水平科研院所;规划初中、小学服务范围为镇域范围,共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所、小学4所。

表5-1:规划中小学一览表

4、体育用地

规划体育用地6.5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50%,人均体育用地0.54平方米。在金山河北侧,沿江路与阳光路交叉口东南新建镇体育中心,包括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设施。

5、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2.3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18%,人均医疗卫生用地

0.20生院作为社区级卫生服务中心。

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2.05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0.16%,人均社会福利设施用地0.17平方米。在通启路与江丰路交叉口西南新建1所高档次,集医疗、康复、护理、娱乐为一体的镇级老人托管中心或老年康复中心。同时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配置相应的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等机构,基本形成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居家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格局,构建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 第49条 商业服务业用地规划

1、商业用地

规划商业用地96.8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7.40%,人均商业用地8.07平方米,按镇级和邻里中心两级体系进行布局。在新镇区金山河两侧规划镇级商业中心,其中沿江路商业中心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玲珑湖西侧商业街以娱乐、休闲餐饮、高端商业为主。规划5个邻里中心级的商业设施,结合邻里中心进行布局,强调与镇级商业设施的整体协调发展。

2、商务用地

规划商务用地61.88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4.73%,人均商业服务业用地5.16平方米。规划两处商务用地,分别位于高端示范片区的高端研发组图和科技产业组团。

3、娱乐康体用地

规划娱乐康体用地6.14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0.47%,人均商业服务业用地0.51平方米。在玲珑湖西南规划镇级娱乐康体中心,满足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9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0.07%,人均商业服务业用地0.08平方米。规划设置加油(气)站3个,其他电信、邮政等营业网点可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结合各邻里中心进行灵活布局。 第50条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399.49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的30.53%,人均工业用地33.29平方米。

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2处,即战略新兴产业片区和精细化工片区。战略

新兴产业片区以发展生物医药、电子设备、机械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精细化工片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为主。 第51条 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23.69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的1.81%,人均物流仓储用地1.97平方米。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主要位于火车站和滨江路码头东侧。火车站仓储物流区主要结合货运站场设置为企业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货物集散中心。临江码头物流区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运码头的对外交通优势,以服务精细化工片区为主。

第六章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第52条 规划目标

加强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不同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 第53条 对外交通

规划沿江公路、包临公路、336省道和东临公路为对外交通的主干路。 第54条 轨道交通

规划南通市域轨道S3线,在临江镇区设站两处,分别为建设路与通启路交叉口及临江路与沿江公路交叉口。 第55条 道路网络布局

采用“方格网”状的路网布局,规划道路网总长度为88.343km,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表6-1:规划道路一览表

注:表中主干路为强制性内容

表6-2:规划道路断面形式一览表

第56条 公共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

与城镇公交以及镇村公交系统充分对接,规划公共汽车拥有水平达到10标台/万人左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达到2-2.5公里/平方公里。

2、公交首末站

规划设置4处公交首末站。

表6-3:规划公交首末站一览表

3、公交线路

结合城镇用地布局,规划设三条主要城乡公交线路,串联主要客流集散点,与规划市域轨道S3线、临江公路客运站形成良好换乘,加强临江与海门市区及滨海新区的客运联系。 第57条 静态交通规划

停车设施规划采取以配建停车为主,以公共停车为辅的建设策略。规划新建路外公共停车场共8处。

表6-4:规划路外公共停车场一览表

规划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建议如下:

表6-5: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设置标准

第七章 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第58条 规划目标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152.1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1.62%,人均建设用地12.68平方米。临江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居民出门步行5分钟能够达到一片公共绿地。 第59条 规划结构

规划以环湖公园为中心,将滨河绿带和交通绿廊两个系统相互组合,构筑“一主一副多点绿网密织”的绿地系统格局。

一主:玲珑湖中心公园,服务于全镇居民。

一副:蝶湖布局片区级公园,为居民提供亲水、乐水的空间。 多点:结合邻里中心布置组团级绿地。

绿网密织:依托金山河、青东河、中心横河等水系建设10-20米滨水绿化带,夹江沿线控制80米滨水绿化带,沿中岛湖路、通启路、灵甸大道等主要景观性道路建设沿路绿化带。 第60条 公园绿地

规划布置4处公园,总面积62.0公顷。

表7-1:镇区主要公园一览表

第61条 防护绿地

根据工业企业的安全防护规范,结合居住、工业用地间的合理布局需求,在江丰路西侧、通江大道东侧各布置80-110米的绿化隔离带。 第62条 广场用地

规划2处广场,分别为市民广场和站前广场。综合性市民广场位于金山河以北,凤鸣路、阳光路、沿江路之间,兼具休闲游憩广场、商业休闲广场和行政广场的功能。站前广场位于宁启铁路临江站的南侧,以交通集散为主要功能。 第63条 空间景观规划

1、景观节点

绿化景观节点:以玲珑湖公园和蝶湖公园为核心,形成临江特色的绿化景观节点。

建筑景观节点:建筑景观节点包括文化展览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等。 门户地标景观节点:在中岛湖路、336省道、沿江路、西环路等进入镇区的主要出入口处布置,形成展示临江城镇内涵的门户性标志景观空间。

2、景观风貌带

滨江景观带:范围从西部高端居住区至东部码头区,沿夹江形成滨江景观风貌带,侧重体现开敞的景观气势。

双湖景观带:从南至北串联文化展览中心、玲珑湖公园、文体中心、商业中

心、蝶湖公园等重要景观节点,侧重体现精致宜人的小尺度景观。

道路景观风貌带:主要依托灵甸大道、中岛湖路等景观性道路,道路沿线综合安排行政办公、科技研发、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功能,串连主要城镇公共空间和开放场所,是展示城镇现代风貌的重要景观廊道。

滨水景观风貌带:利用自然水系构建滨水景观风貌带,主要河道有金山河、九匡河、青东河、中心横河、老青东河等。

3、风貌分区

核心景观风貌区:通过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商业中心以及广场、绿地、湖泊等开敞空间的有序布局,营造有标志性的特色滨江小镇核心区景观。

现代科教景观风貌区:采用生态科技理念,利用现代几何空间、生态技术、复合办公空间、立体绿化等设计手法,创造一个集教育、办公、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教园区。

居住景观风貌区:强化建筑空间组合,强调邻里关系,提高室内外环境品质,塑造多层次的宜人景观,创造舒适、安全、方便、卫生的优美生活环境,体现临江居住风貌特色。

工业景观风貌区:工业景观风貌区应加强绿化建设,建设与宜居城镇相匹配的的生态工业园区景观。

第八章 镇区公用设施规划

第64条 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预测远期镇区总用水量4.6万立方米/日。 2、水源

规划临江镇由南通洪港水厂实施区域供水,依托区域供水通汇线-汤家临江支线。

3、给水加压泵站

规划扩建位于扬子江路、通江大道交汇处东北角的给水加压泵站,扩建后供水总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控制用地1.2公顷。新加压泵站供水后,原临江镇区加压站作为应急加压站保留。

4、给水管网

规划沿扬子江路、中岛湖路、临北路、创业路铺设DN500毫米主供水管,形成主环。沿扬子江路东段铺设DN300~DN400毫米供水管供应工业区A区,其它道路铺设DN200~DN300毫米供水管。

第65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

远期临江镇区污水产生量2.7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量2.3万立方米/日。

2、污水处理厂

规划扩建污水处理厂规模至3.0万立方米/日,用地面积为2.6公顷,扩建部分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排入灵甸河。

3、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

规划沿创业大道、扬子江路、沿江路、建设路、临江大道铺设污水主干管,管径d500~d800毫米,沿东临公路铺设d400毫米污水管,收集临江老镇区污水,其它道路铺设d400~d500毫米污水支管。

根据重力流污水管埋深,在沿江路中岛湖路西南侧、创业大道中岛湖路西北侧各设置一座污水提升泵站,污水通过DN600~DN800污水管直接送污水处理厂。 第66条 供电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预测远期镇区最高负荷将达24万千瓦。临港镇工业集中区,工业厂房具有良好的屋顶资源,有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可适当减少相应的电源配置。

2、电源规划

临港镇北部的220kV六匡变规划变电容量为2*240MVA,能够满足今后临港镇的电力需求。

3、110kv变电所

规划保留现状35kV临江变,继续对老镇区及周边农村地区供电。远期视负荷增长情况,适时增容扩建。

规划远期将110kV灵甸变增容扩建,增加一台主变,达到3*63MVA的供电能力,主供工业集中区用电。

规划在创业路与通启路西北侧新建一座110kV变电所,电源引自220kV六匡变,主变容量规划为3*80MVA,主供镇区西部区域生活用电。 第67条 通信工程规划

1、容量预测

预测远期镇区固定电话容量为5万门电话,移动电话12万门,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

2、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电信局所,继续对老镇区提供通信服务。对于新建集中办公地区与居住区,规划在镇区西部新增1座电信分局,装机容量规划为1~2万门,规划结合公共设施建设,不单独占用建设用地,机房建筑面积约为100~200平方米。

规划保留现状有线电视机房,有线电视与移动通信,均利用现有机房进行服务,不再增设新的局所。

3、通信管线

规划本区通信系统联系的主要通道设置12孔管道,其余干道上布置6孔管道。

第68条 燃气工程规划

1、用气量

规划期末天然气需求总量约为2240万立方米/年。 2、燃气输配系统

高中压气压站:近期规划在包临公路与老青东河交叉口设置一座高中压天然气站,接收港区天然气门站。

管网:镇区燃气管网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制。燃气中压干管网络根据气量分布情况,基本呈环状布置。居民供气方式采用柜式调压与箱式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分户计量后进户使用。公建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 第69条 供热工程规划

1、热负荷预测

预测规划期末临江镇集中供热热负荷为260吨/时。 2、热源规划

规划扩建现状热电厂,以过热蒸汽为介质,供热规模为300吨/时,采用4炉3机。

3、供热管网

供热管道尽量沿河边和次要道路布置,管网建设时采用管道走廊一次规划,分期敷设的方法。供热干管靠近大用户和热负荷集中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地段。在保留现状供热管的基础上,结合管廊建设规划沿淡水河路、灵甸大道向西铺设DN300供热管;沿灵甸河向北铺设DN200-DN300供热管。

第70条 环卫工程规划

1、垃圾量

镇区垃圾总量约为124吨/日。 2、垃圾分类收集

居民区采用3种分类方式(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街道和公共场所采用2种分类方式(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企事业单位采用3种分类方式(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3、环卫设施

生活垃圾转运站:规划在九匡河东侧,沿江路与江丰路的西南侧建设1座小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转运规模130吨/日,占地3000平方米。

生活垃圾焚烧厂:规划临江镇生活垃圾送启东天楹焚烧厂处理。

第九章 旅游发展规划

第71条 发展定位

以生态科技岛为特色,构建游艇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游憩三大旅游产品,建设成为长三角临沪游艇度假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 第72条 发展策略

依托滨江旅游资源和临沪客源市场,以游艇观光为特色,以近郊休闲度假、生态游憩、商务会议等为重点,形成临江特色休闲旅游产业体系。 第73条 市场预测

年接待游客远期2.8-3.2万人次。 第74条 旅游总体布局

临江镇旅游空间布局为:“一岛、一带、多节点”。其中“一岛”指由长江、内河围合而成的生态科技岛;“一带”指滨江旅游休闲带;“多节点”指散布于镇域范围内的多个旅游节点。

1、生态科技岛

指由“夹江-大新河-金山河-玲珑湖”围合而成的镇区中心。重点依托若干游艇俱乐部,发展会展旅游、游艇观光、水上运动、餐饮美食等旅游休闲产业。

2、滨江旅游休闲带

滨江旅游带以“临江城市名片、游艇度假胜地”为总体形象,除城镇建设用地以外,尽量保持较多的生态岸线并新建生态绿地公园,形成镇区滨江地段良好的旅游景观和形象窗口。

3、多节点

指由新村沙旅游岛及生态科技岛上的商务会展中心、度假疗养中心、大型生态公园等多个旅游节点。 第75条 新村沙旅游规划引导

1、旅游定位

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资源,打造为长三角地区融休闲度假、商务、养生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岛。

2、市场定位

以长三角地区为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吸引国内和入境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客源。

3、旅游产品开发

发展度假养生旅游、运动体验旅游、商务休闲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

第十章 综合防灾规划

第一节防震减灾

第76条 规划原则

1、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以工程抗震为主,全面防止和减轻地震灾害。

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注重抗震防灾的对策和措施的可行性。 第77条 设防标准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海门市临江镇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5g地区(相当于基本烈度VI度)。生命线工程及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设施设防标准应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第78条 工程抗震规划

所有新建、改扩建工程,从场址选择、平面规划、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规划发证、施工管理直至验收,都必须严格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5g进行抗震设防,重点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高设防等级。新建工程必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审批。

经抗震鉴定达不到抗震设防的房屋和工程设施,均应按现行的抗震加固技术规程进行加固,达到应有的抗震能力。抗震加固必须严格按照鉴定、加固设计、

审查和加固施工及竣工验收的程序进行。 第79条 避震疏散场所

镇区规划在临江镇设置中心避震疏散场所1处;固定避震疏散场所4处,紧急避震疏散场所15处。 第80条 避震疏散通道

规划镇区龙游路、通启路、沿江路、扬子江路、临甸大道、西环路、创业路、建设路、中岛湖路、临江大道和锦绣路等主、次干路为主要疏散道路,主要疏散通道最小有效宽度须在15米以上。

第二节人防

第81条 指导思想

坚持人防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人员隐蔽工程为主,全面提高临江镇在未来战争中的总体防护抗毁能力和综合防灾能力,把临江镇建成平战结合、功能健全的现代化城镇。 第82条 规划目标

建立平战结合、统一高效的防空防灾信息化指挥系统,建立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体系和灵敏可靠、覆盖全局的通信警报体系,建设完善、精干过硬、保障有力的人防专业队伍,建立防空与救灾为一体的管理体制。 第83条 工程规划

1、战时人口按照疏散与留城隐蔽相结合的原则。留城人口按80%测算,人均隐蔽面积按1.0平方米/人的标准,规划修建人员隐蔽工程总面积为9.6万平方米。

2、镇区交通主干道为疏散通道,规划公园、路边绿带、中小学操场及公园、绿地、广场等为集散地。

3、重要的建筑及居住建筑区结合公共建筑和绿地设施人防工程设施。 4、其它专项人防工程(如指挥、通讯、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规模及防护等级,按国家人防委现行规定选用,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第三节防洪排涝

第84条 防洪标准

1、防洪标准

规划临江镇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标准,穿堤建筑物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要求,长江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加11级风浪爬高。

2、排涝标准

城镇排涝达到20年一遇最大2小时暴雨不受涝的标准;农田排涝达10年一遇最大三日暴雨,雨后一日排出的标准。 第85条 防洪排涝规划

1、100年一遇堤防断面标准为:堤顶高程9.67米,堤顶宽8米以上,外坡1:3,内坡1:2.5。主江堤100年一遇加11级风浪爬高达标建设。

2、规划新开挖金山河南延段,并新建节制闸,闸净宽24米。新建十八匡河节制闸,闸净宽24米。

3、加强河道整治、疏浚工作,局部拓宽河道,增加水面,扩大泄洪能力,两侧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丰富沿线景观。加强河道的管理,严禁乱占河道。

第四节消防

第86条 规划目标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逐步建立起法制健全、宣传教育普及、监督管理有效、基础设施完善、技术装备良好、体制合理、队伍强大、训练有素、保障有力的消防安全体系,提高临江镇综合防御火灾的能力,为临江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消防环境。 第87条 消防站

规划新建2座消防站,其中一级普通消防站1座,二级普通消防站1座。

表10-4-1:消防站规划一览表

第88条 消防供水

临江消防水源以城镇市政供水环状管网为主。另外境内有众多河流,可作为天然消防水源。

室外消防用水标准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为45升/秒考虑。市政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米,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

第89条 消防通信

建立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通讯系统。有线通信以集中报警与责任区消防站监听结合,并能同时受理同一市话局用户呼入的两起火警信号为配备原则。无线通信装备按实现火场无线通信“三级网”的原则配备。 第90条 消防通道

镇区主干路为主要消防车通道;现状交通状况较好的次干路和规划次干路为次要消防车通道;支路为一般消防车通道。

第十一章 分期建设规划

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第91条 发展重点

实现临江镇“十二五”发展目标,拉开镇区发展框架,提高镇区发展质量,以新镇区建设为重点,推进玲珑湖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使镇区功能分区更为合理,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农民新城建设,合理引导新型城镇化进程。 第92条 发展规模

近期总人口4.8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6.3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第93条 用地布局与重点项目

1、居住用地

镇区新建居住用地主要为玲珑湖周边住区及农民新城一、二期。玲珑湖周边地区住宅以高品质多层住宅为主;农民新城住宅以多层式公寓为主,设计应综合考虑农民的生活需求;老镇区居住用地通过改善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位于远期发展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应控制其规模,不得新建农民住宅。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启动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部等高端教育科研设施建设;在旭日花园南侧建设江丰小学;启动镇级医院建设,位于江丰路与通启路交叉口西南;完善社区级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

3、商业服务业用地

新镇区重点建设玲珑湖商业街以及周边娱乐康体设施,形成环湖商业服务带;完善老镇区商业设施,并进行适当改造。

4、工业用地

总体控制新增工业用地,灵甸工业区A区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扩展,引进少量符合环保要求的高端化工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片区应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高标准原则适当增加工业用地,为中远期城镇发展预留空间。

5、绿地与广场

重点实施玲珑湖环湖绿地建设;农民新城应配套建设组团级绿地,并强化九匡河沿线绿地系统建设;加快新老镇区的道路绿化建设。

6、公用设施

加快推进临江大道与通启路东南侧的110千伏变电站建设。 7、综合交通 (1)道路网络

主要完善玲珑湖、旭日花园及江丰小学、B区工业区周边城市道路建设。

近期建设道路一览表

(2)交通设施

新建临江公路客运站,位于临江大道与通启路交叉口西北侧,占地面积0.64公顷,同步建设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第二节中期发展引导

第94条 发展重点

启动新镇区公共服务组团建设,通过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带动镇区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民新城建设,有序高效的引导城镇化发展。

第95条 发展规模

总人口6.3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7.6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第96条 发展引导

全面落实统筹发展理念,优化配置镇域空间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需要树立长远观念,统筹考虑新镇区中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采用循序渐进、滚动开发模式,根据每个区块用地的不同设置开发建设门槛,条件成熟与否启动开发建设。

第三节远景发展构想

第97条 发展目标

2030 年以后,临江镇将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从注重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提高城镇内在综合实力,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宜人、基础设施完善、科研水平领先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先锋城镇。 第98条 发展策略

进一步推动镇区西部沿江地区开发,形成面向区域的沿江带状城镇。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绿地景观系统日益完善,城镇活力和魅力显著增强。把临江镇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全面优化、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沪北科技产业镇、沿江人文休闲镇、海门水绿宜居镇。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99条 实施措施

1、加强规划管理

加强规划的执法管理工作,健全规划管理机构,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强调总体规划对城镇建设的指导作用,严格执行规划,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强化规划监督

认真做好规划的宣传、解释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规划行政管理做到政务公开,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监督的机制,发挥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广大居民的监督作用。

3、深化规划编制

本规划批准施行后,应在其指导下,及时编制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从而

指导具体的城市建设,保障总体规划的落实。 第100条

政策建议

1、深化区域性研究。扩大研究层面,站在区域群体的高度制定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与区域内其他城镇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关系。

2、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壮大城镇规模。从小城市角度衡量临江发展状态和发展需求,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并加快发展城镇服务业,积极吸纳农民进城。

3、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升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临江镇应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产、学、研”一体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以城镇为依托的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规模效益与居民收入水平,为城镇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4、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构建优秀人居环境与投资环境。注重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建设与生产、生活水平相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城镇管理,为投资者与居民提供优秀的创业与生活环境。

5、深化各项体制机制变革,为城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进集体用地使用与管理制度改革,为临江发展为小城市提供空间条件。

6、加强生态建设。临江的发展必须抛弃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作为上海大都市周边城镇,临江必须在美化城镇环境、方便对外联系、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努力进取,使临江成为海门乃至长三角、全国的先锋城镇。

第十三章 附则

第101条 第102条 第103条

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海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临江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由临江镇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附表一:临江镇城乡用地汇总表

注:其中长江水域面积面积11.09平方公里。

附表二:临江镇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注:现状2013年镇区人口3.07万人,近期2017年镇区人口4.0万,远期2030年镇区人口12.0万人。


相关内容

  • 竣工验收资料目录.工程概况表及插页
    工 程 概 况A:工程名称:宿松县临江产业园公共租赁房一期工程 4#楼 B: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C:层数:六层 D:建筑面积:3713.4M2 E:建设单位:宿松县临江产业园建设筹备工作指挥部 F:设计单位:宿松县规划建筑设计院 G:施工单 ...
  • 浅谈广东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World Journal of Forestry 林业世界, 2017, 6(3), 68-7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7 in Hans. A Discuss of the Problems and Solu ...
  •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新运用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新运用                          深圳科学高中    罗佰方本文发表于<特区教育>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科素养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上 ...
  • 青龙小学校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中共重庆市南川区青龙小学支部委员会 2010至2011年先进事迹材料 水江镇青龙小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10人.支部按照在上级党委 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工作中心抓党建,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与论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党支部工作管理目标 ...
  • 电脑采购合同范本
    电脑采购合同 甲方:浦北县人民防空办公室 乙方:浦北县小江镇新创电脑服务部 今甲方向乙方采购一批电脑,为友好合作,特定如下合同. 一.采购产品名称.价格. 1.甲方向乙方定购的电脑配置(详见附件:电脑配置单).共计:贰台:总金额为:柒仟贰佰 ...
  • [临江仙](夜归临皋)研读
    <临江仙>(夜归临皋)研读 汶上一中 郭玉亮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即东坡黄 ...
  • 重庆商圈整体考察
    重庆市商圈整体考察 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主城区逐步发展形成五大商圈,即解放碑商圈.南坪商圈.沙坪坝商圈.观音桥商圈及江北观音桥商圈.以解放碑商圈为主中心.其他四个商圈为区域中心,共同构成重庆市商业轴心网. 重庆市商圈鸟瞰图 一.解放碑商圈 ...
  • 作文:临江仙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远帆遥遥南碧霎,门锁旧红木,玉兰散落满院瑟. 轻纱薄雾茫茫,与伊欲语还休,酒入不知相似,人面香影碟舞重,是离别.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素衣憔面,落花匿碎,澫尾燕满屋檐.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君说,离别毋 ...
  • 从湘西民族人口构成看中国民族政策的走向
    从湘西民族人口构成看中国民族政策的走向 作者:易贤富 中国目前的民族政策是有问题,笔者在湘西,深有体会.经过宋朝的怀柔归化和清朝的改土归流政策,湘西民族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1949年,怀化地区全区总人口206.34万人,少数民族仅有13.2 ...
  • 20**年廉洁行医措施
    小沙江镇卫生院 2012年廉洁行医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维护患者的利益,使医院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根据隆卫委[2011]6号.隆卫发[2011]21.37号有关行业纪律的文件精神,特订本措施: 一.总体要求 牢记责任,恪尽职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