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研究进展 - 范文中心

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研究进展

11/03

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研究进展

,2

王宇卿1,闫 明2,贺金华2,陈 文1,杨媛媛1,董晓全1

(1.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8320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4)

[摘 要] 半仿生提取法符合药物经胃肠道转运原理,适合工业化生产,既体现中医治病综合成分作用的特点,又有利于用单体成分控制制剂质量,它是比常规提取方法更优的中药和方剂的药效物质提取新技术。它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药;提取方法;半仿生提取法;活性混合物

[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0781(2007)07 0754 03

  半仿生提取法(

Semi bionicExtractionmethod,SBE法)是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模仿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转运过程,采用选定pH值的酸性水和碱性水,依次连续提取得到含指标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的中药和方剂的药效物质提取新技术[1]

1 SBE法提出的背景 

中药复方成分提取研究比较复杂,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多年来,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研究在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进展

缓慢。张兆旺等[

2]

基于中药复方成分的提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备中药口服制剂的新工艺———半仿生提取法。2 SBE法的特点 

用灰思维方式设计中药半仿生提取法强调了中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在中药提取中,若把白思维延伸为系统的“单体成分(纯)”,黑思维延伸为系统的“活性混合物(混沌)”,那么,灰思维就是“单体成分和活性混合物(多种成分)”的统一。一些学者利用“灰思维方式”设计了SBE法。它以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总浸出物和(或)主要药理作用等作指标,选择提取工艺。不拘泥于某化学成分或适合纯化学成分的药理模型,而是考虑到综合成分的作用。它既坚持了近代科学分析的原则,又把整体与发展的思想包容于自身。

强调中医治病用药与中药口服吸收的特点。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中药复方内在化学成分复杂,很难用其中某一成分的药效或药代参数来代表整个中药或复方的参数。基于中药及其复方中部分成分已知,部分成分未知的现实,SBE法在中药提取中坚持“有成分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机体的药效学反应”的基本原则

[3]

。经口服给药的制剂,如果能呈现较理

想的疗效,就说明其药效成分能被胃肠吸收、代谢和利用。针对口服给药的吸收受消化系统生理状态,药物理化性质和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SBE法坚持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仿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转运过程进行提取。

[收稿日期] 2006-12-05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XJYS0207 2005 01)。

[作者简介] 王宇卿(1981-),男,河南洛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药物制剂新技术。电话:(0)13579834578,E mail:yq308@126.com。

[通讯作者] 闫 明,男,山西原平人,副研究员。电话:0991-2322941。

3 SBE法基本研究模式 

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研究一般可按如下模式进行:提取条件的优选→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优选→提取液醇沉浓度的优选→方药四种方法[SBE法、SBAE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淀法)、WE法(水提取法)、WAE法(水提取醇沉淀法)]提取液的成分、药效、毒性的比较→综合评价并确定方剂药效物质提取时

药材组合方式与提取工艺[4,5]

4 SBE法的研究现状 

.1 SBE法在单味中药提取中的研究 4.1.1 SBE法提取液的药效评价 刘 娟等[6]为了探讨SBE

法提取中药淫羊藿、补骨脂对小白鼠的性激素样作用,将中药淫羊藿、补骨脂用SBE和常规水煎提取,并用器官重量法对未成熟小白鼠进行性激素样作用探讨。结果表明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BE法提取的药液比常规水煎液效果好。

4.1.2 SBE法提取液的指标成分的评价 沈 红等[7]以盐酸

麻黄碱为化学成分指标,对麻黄5种提取方法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结果麻黄碱的提取得率为半仿生法>水煎煮法>酸性乙

醇回流提取法>温浸法>水蒸气蒸馏法。杨 敏等[8]采用

SBE法、水煎法、有机溶剂浸提法等方法对补骨脂黄酮溶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E法的提取液补骨脂黄酮的含量最高。

4.1.3 SBE法提取工艺条件优选 张学兰等[9,10]对黄柏进行

“饮片颗粒化”的研究。结果黄柏饮片制备口服颗粒剂,以采用SBE法盐酸调至水为pH值1.0作第一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调至水为pH值7.0和pH值10.0作第2和第3煎为佳。袁小

红等[11]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莲子心的SBE工艺,通过考察3

次煎水的pH值、溶媒用量、提取时间等5个因素对总生物碱含量和干浸膏的影响,经综合分析,为莲子心的提取提供了采用SBE工艺的理论依据。

4.2 SBE法在复方提取中的研究 

4.2.1 SBE法提取液的药效评价 张学兰等[12]在对四神茶剂

4种方法提取液作成分比较的基础上作脾虚药理比较,结果对小鼠脾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强弱顺序为SBE液>SBAE液>WE液>

WAE液。4.2.2 SBE法提取液的指标成分的评价 张学兰等[13]以小檗

碱、黄芩苷、栀子苷为指标成分,作黄连解毒颗粒剂的4种方法提取液的指标成分比较,结果总含量顺序为SBE液>SBAE液

14]>WE液>WAE液。修彦凤等[以人参二醇、人参三醇、总生

结果交泰丸方药成分提取时以黄连、肉桂分别提取为佳。5 总结与展望 

大量实验证明SBE法有可能替代WE法;SBAE法有可能E法。SBE法在新的思维模式指导下尽可能多的提取替代WA

出含指标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这是中药复方成分提取工艺的一项重大革新,对中药学科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SBE法开创了既符合中医药理论,又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提取方法的先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BE研究表明,SBE法在很多方面较WE法优单味中药的S

26]

越,孙秀梅等[论证用该法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的可行性,介绍

物碱、酯型生物碱、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总糖、干浸膏为指标,在药材粒度、溶剂量、煎提温度、滤过、浓缩等条件相同的前提BE法、WE法、SBAE法、WAE法进行比较研究,选择下,采用S参附汤方药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8个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参

15]

附汤方药成分的提取以SBE法提取为佳。张学兰等[以小檗

碱、肉桂酸、总生物碱、挥发油、干浸膏为指标,在药材粒度、溶BE法、剂量、煎提温度、滤过、浓缩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对SWE法、SBAE法、WAE沉法进行比较研究优选交泰丸方药的提取工艺。结果5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为SBE法>WE法>SBAE法>WAE法。王 芳通过对当归苦参丸方药不同方法用该法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的基本做法。为中药配方颗粒的研提取液中的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当归苦参丸方药及单味药提取液中各指标成分含量均为SBE法提取液优于WE法提取液,SBAE法优于WAE法。

4.2.3 SBE法提取条件的优选 孙秀梅等[16]以麻黄碱、甘草

次酸、钙离子、氢氰酸、干浸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麻杏石甘汤SBE法的工艺条件。确定其工艺条件为3次煎用水pH值依次为2.0,6.5,9.0;煎煮时间依次为2.0,1.0,0.5h。张兆

旺等[17]

以淫羊藿苷、β2

谷甾醇、甜菜碱、人参二醇、人参三醇、总糖、干浸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复壮胶囊SBE法的条件。确定其SBE法工艺条件为3次煎用水的pH值依次为4.0,

7.5,8.7;提取时间依次为150,75,75min。杜瀛琨等[18]

以乌头

碱、总生物碱和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通痹止痛胶囊SBE法的条件。结果3次煎用水的pH值依次为2.0,7.0,10.0;加水18倍量,煎煮3h为最佳提取条件。霍丹群

等[19]研究葛根复方SBE法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第1煎提取

液pH值为7,第2煎提取液pH值为11,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1

60,80min,配伍比例为4 3 3 2 2 2(葛根 川芎 山楂 槐花米 麦冬 甘草)。张学兰等[20]采用均匀设

计优选桂枝甘草汤的SBE法工艺条件,结果为3次煎用水pH值依次为2.00,7.30,8.50;煎煮时间依次为190,90,50min。李凌军等

[21]

用正交设计优选四妙勇安汤的SBE法工艺条件,结

果为药材粉碎过4目筛,用20%乙醇提取3次,3次提取的pH值依次为3.50,7.50,8.50;溶剂用量依次为10,8,8倍;提取时间依次为1.5,1.0,1.0h。

4.2.4 SBE法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优选 林慧彬等[22]以小檗

碱、黄芩苷、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的含量、干浸膏得率及无水乙醇提取精制液的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总积分面积等为指标进行综合判定,选择SBE法提取黄连解毒汤的最佳药材组合方式,结果黄连解毒汤以黄连、黄柏与栀子合煎,黄芩单煎的提取

方式为佳。尉小慧等[23]考察不同药材组合方式对麻杏石甘汤

方药中盐酸麻黄碱溶出的影响,结果麻黄和石膏、甘草和苦杏

仁合煎时盐酸麻黄碱溶出率最高。王英姿等[24]将复壮胶囊方

药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提取液作淫羊藿苷、β2谷甾醇、甜菜碱、人参二醇、人参三醇、总糖、干浸膏及无水乙醇精制液的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总积分面积的测定,结果复壮胶囊方药成分提取时以淫羊藿、肉苁蓉、枸杞、人参混合提取为最

佳。张学兰等[25]选择交泰丸方药提取时药材的最佳组合方式。

究提出了一条好的方法和思路。

目前S

BE法仍沿袭高温煎煮法,长时间的高温煎煮会影响许多有效活性成分,降低药效。为此,陈慧洁等[27]

提出将提取

温度改为近人体的温度,并引进酶催化,提出了进一步仿生化的构想,为SBE法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大胆的设想。在这些实践与构想的基础上,有人又提高到建立一种中药的仿

生提取方法[28],即以人工胃、人工肠为基础,依据正交实验法或

均匀设计法、比例分割法,优选最佳条件(例如:pH值、温度、时间、酶/底物浓度等),并加以搅拌设备(模拟胃肠道蠕动)。将原料药经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克服了SBE法的高温煎煮易破坏有效成分的缺点,又增加了酶解的优势。

在评价S

BE法提取条件和药材组合方式时,可采用方药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研究。以方药来源、提取时药材组合方式、投料量、提取方式等为考察因素,分为若干组进行提取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其指纹图谱,以色谱图中对应色谱峰的峰面积为指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进行模式识别研究,比较已选出的SBE法提取条件和药材组合方式是否较设计的其他各组合为优。

在评价SBE法较其他方法的优劣、验证该法的可行性时,可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液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血清指纹图谱药动学研究:将不同方法提取液分别给动物灌胃给药,在给药的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绘不同时刻血清的紫外光谱图,将测绘后的血清沉淀蛋白,取上清液分别测绘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全成分图谱,以三者作为血清总指纹图谱。以不同给药时刻指纹图谱的特征值为指标,计算不同给药时刻指纹图谱与0h指纹图谱的欧氏距离,以欧氏距离为指标计算不同提取液的药动学参数,对比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液的药动学差异。血清药效学研究:将不同方法提取液分别给动物灌胃给药,分别在上述项下欧氏距离最大的时刻取血,分离血清,作体外药效学实验,对比两种提取液的药效差异。

SBE法对药材提取仍然是体外物理、化学手段,主要是两相间的传质过程。这与药物口服经胃肠吸收、转运的生物过程还不可相提并论。目前还未见本法应用于生产的报道,这种工艺手段的采用将依据基础学科理论及制药的环境条件、设备、工艺水平等因素在技术实践中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成

熟与完善[29]

·756·

[参考文献]

[1] 刘增琪,景 涛.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J].天津药学,

2003,15(4):64-67.

[2] 张兆旺,孙秀梅.半仿生提取法的特点与应用[J].提取技术与

2000,2(1):35-38.工艺,

[3] 郁 威,冯年平.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

2005,364-369.医药科技出版社:

[4] 张兆旺,孙秀梅.中药方剂药效物质提取新技术一对“半仿生提

取模式”的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2(4):53-56.

[5] 孙秀梅,张兆旺.建立中药用“半仿生提取”研究的技术平台[J].

中成药,2006,28(4):614-616.

[6] 刘 娟,朱兆荣,杨 敏,等.半仿生法提取淫羊藿补骨脂对小白

鼠的激素样作用实验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03,(2):8-10.

[7] 沈 红,狄留庆,黄耀洲.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得

率的比较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3):170-172.

[8] 杨 敏,刘 娟.不同提取工艺对补骨脂黄酮溶出的影响[J].中

兽医学杂志,2004,(5):5-7.

[9] 张学兰,张兆旺,徐 霞,等.黄柏SBE法与WE法的成分比较

[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600-602.

[10] ZHANGXL,ZHANGZW.Comparisonofchemicalconstituents

extractedbySBEandWEfromprocessedcortexphellodendri[J].ChemicalAbstracts,2000,132(3):658-660.

[11] 袁小红,赵瑞芝,丘小惠.均匀设计法优选莲子心的半仿生提取

工艺[J].中国药房,2005,16(21):1618-1620

[12] 张学兰,张兆旺,孙秀梅,等.四神茶剂4种提取方法的药效学比

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增):210-203.

[13] 张学兰,张兆旺,王 颖.用均匀设计优选黄连解毒汤的半仿生

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7):546-547.提取法工艺条件[

[14] 修彦凤,孙秀梅,张兆旺.参附汤方药4种方法提取液的成分比

J].中草药,2002,33(8):699-702.较[

HeraldofMedicineVol 26No 7July2007

[15] 张学兰,李正杰.交泰丸方药4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草

2003,34(10):895-897.药,

[16] 孙秀梅,张兆旺,尉小慧,等.用均匀设计优选麻杏石甘汤的半仿

生提取法工艺条件[J].中成药,2002,24(12):914-918.

[17] 张兆旺,孙秀梅,王英姿,等.用均匀设计优选复壮胶囊的半仿

生提取工艺条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2):103-108.

[18] 杜瀛琨,赵冬霞,马云淑.用均匀设计法优选通痹止痛胶囊的半

仿生提取工艺条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1):1-5.

[19] 霍丹群,刘 佳,张 伟,等.正交实验优选葛根复方的半仿生提

J].中成药,2004,26(2):96-99.取工艺[

[20] 张学兰,徐 萍.均匀设计优选桂枝甘草汤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

J].中成药,2006,28(8):1116-1119.件[

[21] 李凌军,张兆旺,孙秀梅,等.用正交设计优选四妙勇安汤方药的

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J].中成药,2006,28(9):1259-1264.

[22] 林慧彬,张兆旺,孙秀梅,等.黄连解毒汤用半仿生法提取药材组

合方式的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1):1-4.

[23] 尉小慧,毕云生,孙秀梅,等.不同药材配伍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

J].中医药学刊,2003,21(9):1485-黄碱定性定量的研究[1486.

[24] 王英姿,张兆旺,孙秀梅,等.复壮胶囊方药半仿生提取法提取药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8(1):5-材组合方式的优选[9.

[25] 张学兰,张兆旺.交泰丸方药半仿生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比较研

究[J].中成药,2003,25(7):526-529.

[26] 孙秀梅,张兆旺.用“半仿生提取法”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的设想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59-62.[

[27] 陈惠洁,王晓芳,陈俊方.中药“半仿生提取”的进一步仿生化构

J].基层中药杂志,1998,12(3):18-19.想[

[28] 欧阳长庚,林 辉.仿生提取法———中药口服药制备的重大革新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34-36.

[29] 冯青然.中药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9(增):61-63.

粗壮女贞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曹 芳1,谭 辉2

(1.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贵州都匀 558000;2.贵州省414医院外科,贵州都匀 558000)

[摘 要] 苦丁茶原植物来源较为复杂,异物同名现象比较严重,多位学者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不同产地的粗壮女贞,该文仅就木犀科女贞属粗壮女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苦丁茶;粗壮女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0781(2007)07 0756 03

  苦丁茶作为一种植物药茶在我国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各民族中被广泛饮用。苦丁茶的原植物来源较为复杂,据调查全国共有5科(木犀科、冬青科、金丝桃科、紫草科和马鞭草科)16变

[收稿日期] 2006 09 22

[作者简介] 曹 芳(1971-),女,贵州都匀人,讲师,学士,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电话0854-8811971,E mail:cftxr@163.com。

1]

种在不同地区作苦丁茶使用或称为苦丁茶[。通过对木犀科

代茶植物的研究发现,有9种植物在不同文献、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中被称为“苦丁茶”。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女贞属中(共8种),它们是:丽叶女贞(又名兴山蜡树LigustrumhenryiHemsl.),日本女贞(L.japonicumThunb.),日本毛女贞(L.japonicumThunb.Var.pubescensKoidz),女贞(L.lucidumAit.),


相关内容

  • 生物源农药材料--有机无公害
    新农业,生物农业 生物农药 讲述要点 I. II. III. IV. V. 定义及分类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其特点 生物农药发展动态及应用技术 生物农药的优缺点 生物农药发展前景 Ⅰ基本定义: 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一般是指直接 生物农药又称 ...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5月第46卷第5期 [中药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梁卫青 浦锦宝 郑军献 胡轶娟 程林魏克民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中药材有机氯农药 残留量 浙江杭州310007 有机氯类农 ...
  •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第6卷第5期2010年5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TraditionalMedicine V01.6No.5Mav.2010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谢小艳.夏春森 (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 ...
  •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2012年8月20日第21卷第16期悦澡蚤灶葬孕澡葬则皂葬糟藻怎贼蚤糟葬造泽 ·综述报告·SynthesisReports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员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中药科,安徽淮北 周永军员,魏尊喜圆 摘要: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孕葬藻 ...
  • 吴茱萸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概况_杨志欣
    吴茱萸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本经>, ...
  •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7年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在其K/DOQI指南的相关文献中第1次建议把由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命名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 ...
  •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
  • 锁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008年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第2期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No.2 锁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马建滨,都玉蓉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
  • 具有降糖功效的中药
    具有降糖功效的中药 为了寻找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天然植物药,许多医药科技工作者还对中草药降低血糖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中药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许多中药具有比较好的降糖作用. 人参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 ...
  • 最新作文素材:屠呦呦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医学奖 2015年10月05日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