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送父母去养老院 - 范文中心

应不应该送父母去养老院

01/09

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帮助中国成功地避免了人口的失控,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即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家庭构成呈现小型化趋势,“421家庭”模式日益成为我国基本家庭结构。加之中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

2.21亿。由此,老年人如何“老有所养”成为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双方辩友才会在此对应不应该赞成送父母去养老院展开争论。

我方的观点是不应该赞成送父母去养老院。所谓“赞成”不仅有同意的意思,还有帮助促其成功的含义。对于患有慢性病等不得不去养老院的情况,我方表示理解,但绝不等同于赞成,而且,既然不得不去,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我方认为不应该赞成送父母去养老院,这部分老人是有指条件选择其他方式安度万年的。

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阐明我方观点:

第一,我国当前并不具备鼓励子女送父母去养老院的现实条件。

首先是床位。中国广播网报道,每千名老人仅有床位15.9张。可见床位缺口之大,而且公办养老院数量少,质优价廉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啊。

其次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不仅数量少,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目前我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素质同样需要担忧。老年问题专家金增林教授说, 老年人的护理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个工作需要人,需要钱,需要技术,需要制度,需要爱心和耐心, 但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出于效益考虑, 不愿投入财力对护理员进行培训, 造成大部分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缺乏必要的养老护理知识。 最后是收费。北京市民政局披露,床位费较多的是1000~1500元/月。加上伙食费,至少得1500~2000元/月左右。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护理费按照等级收费不一样。加上护理费一般为2500~3000元/月,这是一个大概,一个中间水平。中国养老现状不仅是公办养老院住不进,还有民办院住不起。

所以,现阶段的中国显然没有条件让我们赞成送父母去养老院。

第二,住进养老院的老人们的现状令人担忧。

首先是心理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06年“百村百户农村老年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数据显示70.8%的农村高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5.1%的老人选择“自我养老”, 选择去养老院的只有7.5%。传统的中国养老文化认为子女送父母去养老院是不孝的行为, 老年父母自身也会为此感到羞耻, 这对父母来说是心理负担,对父母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其次是看护服务方面。在养老院中,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跟不上,老人得不到周全的照顾的现象屡屡可见。如两次摔倒造成骨裂,烧伤五天后才送往医院。即使是北京市,老人对养老院的满意度也仅有5.9%。或许这可以在将来得到改善,但在养老院已经发展趋于完善的美国,2001年,国会政府改革委员会发表报告表明美国有30%的养老院存在不同程度的虐待老年人的问题。

最后是子女的忽视。一半以上的老年人住进养老院后子女的看望频率明显降低,对此,南京养老院要求按月上门缴费,逼子女探视父母,一个正常的老人长

期没有亲人过问会情绪低落,脾气暴躁,行为过激。

第三,居家养老加以辅助其他手段服务,更为符合社会形势。

2013年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的养老理想模式,是以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居家服务、公寓服务和日间照护服务为主干、院舍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养老保障体系发源地欧洲,传统的养老院日渐呈现出被冷落之势,各国政府着力在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上投入更大的资金和人力,使得老人能在家里、社区等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在率先迈向老龄化的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出台了《老人保健法》,以立法形式引导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向居家养老的方向转移。而在在联合国发布的老年人 “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瑞典,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居家养老,鼓励健康的老人留住家中,同时为其提供全天候服务。

可以看出,送父母到养老院不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子女很忙可以理解,但子女该履行的职责没有人能替代。孝敬父母为万善之首”。孝道是传统美德,我们不希望因为赞成送父母到养老院,而让这种风气蔓延,使孝道受到伤害。知恩图报,是我们做人的责任和义务。难道我们真的希望父母孤独的在敬老院“寿终正寝”吗?这并不是一个讨论敬老院设备和服务的话题,就是养老院老院设置再完善, 都没有家庭亲情的关爱, 和儿孙忠孝的贴心. 一流的服务,也不能能替代儿女的亲情,取代老人的孤独感。


相关内容

  • 点赞 | 父母年老住院,河南独生子女可享20天护理假,期间算出勤!
    央视新闻 ▌本文来源:新华网.新京报 近日,河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独生子女家庭获得一份"福利"--每年累计不超过20日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 ...
  •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个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方式及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农村 留守 ...
  • "50""80",如何拉近心灵的距离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子女的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记,是父母教会我们用筷子.吃东西:是父母教会我们系鞋带.穿衣服--乌鸦尚有反哺之情,父母的爱是需要儿女从心里.从行动上来回报的. "50后"的父母们发现:随着"80&q ...
  • 浅析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浅析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摘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于千百年来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一件特大喜事.这一重大惠农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毛邓三论文--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分析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分析 --基于法国大罢工的思考 一.引言 2011年4月28日,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 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 准,笔者国内地人口总量为13. ...
  • 美国工薪收入篇
    收入篇 从最近几年平均看,我(一个传统媒体公司IT管理人员)和我老婆(一个非营利机构的职员),总收入16万5,根据最近的统计在美国的家庭收入中排在最高的6.5% (在2006年是前5%,最近几年富人越富了),即每15个家庭只有一个,收入看起 ...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物质丰富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物质丰富时代,国家对离休人员不断加薪,同时社会上尊老风气日浓,儿女对父母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因此老年人手中持有大量现金.据中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城市中42.8%的老年人有存款.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 ...
  • 关于地区农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地区农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铜仁江口县为例 调查地点:铜仁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 调查主题:关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分析 调查时间: 当今,随着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影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与城市的养 ...
  • 延长退休年龄辩论赛问题汇总
    互辩 --现在就有诸多行业的人在已到达退休年龄时处于事业顶峰,正是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请问对方辩友按照目前的退休办法,他们该怎么办? --目前,退而不休的人数还很多.请问对方辩友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查找工资数据)(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 ...
  • 敬老院之行的感想
    敬老院之行的感想 一个星期过去了,但是我的记忆还是比较清楚的,现在回顾一下吧. 其实我就没有做什么,一个上午过去就是做公交车了.当然也接触到了老人.不过感觉还是时间太短,而且了解不够深入,这个是问题.我们以后再去的话应该有一个人跟接待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