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与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现状及前景 - 范文中心

钓鱼岛与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现状及前景

01/08

钓鱼岛与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现状及前景 发布时间:2006-04-18 点击次数:130 作者:丛俊

一、引言

东亚地区的领土、资源争端是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个潜伏的不稳定因素。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存在不同意见。由于这些争端情况之复杂,牵涉国家之多,实属罕见,正引起有关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就在东亚地区的领土、资源纷争的现状作些分析介绍,并对其解决前景作出预测。

二、东亚领土、资源争端的现状

(一)钓鱼岛争端的现状

钓鱼岛(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位于我国大陆礁区,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在台湾东北约180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明陈侃《使琉球录》记载,钓鱼岛在我国海域之内。它和日本琉球群岛之间隔有二千米的海沟,战略地位显要。海沟附近是我国东海的一个渔场,渔业资源颇丰。该岛还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及珍贵药材,台湾、福建等地人民常到这里捕鱼、采药。该岛周围海底一带还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

从历史上来看,钓鱼岛从未曾属于日本。1879年日本强占琉球,将其改为日本的冲绳县,其范围并不包括钓鱼岛。1893年,慈禧太后将该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钓鱼岛才落入日本之手。1896年5月,明治天皇的《十三号敕令》将该岛划给冲绳县管辖。1945年美军占领冲绳,一并占领该岛。后来该地成为美国托管地,到1972年“归还日本”时也把该岛包括在内。 我国曾在1958年发表声明,即已确定我领海范围为12海里,钓鱼岛为我国固有领土。台湾“内政部”现拟定“领海暨邻接区法”草案,也明定其领海为12海里。“内政部”政务次长陈孟铃指出:行政院早在民国62年已将钓鱼岛列为宜立县头城镇的辖区,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无庸置疑。中日两国政府在1972年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签订中日友好和平条约时,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一致同意将此问题留等以后解决。但日方却于1979年5月在岛上修建飞机场,1981年在该岛周围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活动,公然侵犯中国主权。1992年2月25日,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以下简称《领海法》)明定,钓鱼岛为我无可争议的领土,正式将其划入中国领海范围。 对我国在《领海法》上实是求事表达的一这原则立场,日本首相宫泽喜一竟起而攻之,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有人还借题发挥,对南沙群岛问题说三道四,“南中国海各群岛的领有权问题,与柬埔寨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一样,也是亚太地区发生纠纷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确立亚太地区安全方面解决南沙群岛问题很重要”。

(一)南沙群岛争端的现状

南沙群岛(越南等国称之为斯普拉特利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广东省管辖。该群岛由100多个岛屿、沙洲、暗礁组成,南北长500海里,东西宽400海里,总面积24.47平方海里。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为广东渔民捕鱼良所。此地富含热带资源,皆产海藻、海参、墨鱼、玳瑁。另外还有一种珍贵的天然资源:岛粪。据统计,仅在南沙最大的太平岛,鸟粪蕴藏量便在10万吨以上,它们是极宝贵的天然肥料,还可以提练出医学价值的咖啡因。

据《中国海疆风云录》(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报道,“据国内专家计算,光南中国海传统海疆以内的天然气资源,按目前世界市场最低价格计算,约合15,000亿美元。许多外国专家认为,南中国海石油开采前景胜于英国北海油田”,“美国海洋专家认为,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曾母暗沙附近约30万平方公里的海区沉积厚度为15.000米以上,地质储量为137-177亿吨,价值5,

000亿美元,可开采量为20-40亿吨”。这些丰富的石油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除了资源丰富以外,南沙群岛的战略经济地位相当重要。该群岛是亚洲东北地区各港口通往南亚各国、大洋洲、非洲及欧洲的必经之地。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国政府,对南海和南海诸岛都行使管辖权。在现代世界许多国家的图籍如美国的1963年出版的威尔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68年法国国立地理研究所出版的《世界普通地图》、日本平凡社1973年出版的《中国地图集》,美国1968年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俄文版和英文版等等,都指出和表明了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海群岛是中国领土这一客观事实。因此,中国对南海海域诸岛,拥有无可争辨的主权,是任何人、任何国家改变不了的事实。

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始于70年代中期,当时国际间盛传南海海床可能有石油蕴藏,一个菲律宾和瑞典财团公然在南海群区域开始钻探石油,侵犯中国的主权。中国政府立即声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辨的主权,这些地区的资源也属中国所有。到了80年代,争端日趋激烈。最新的形势是,有5个国家和地区在其中的39个岛上驻军--越南占21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来3个,台湾1个,中国6个,该地驻军兵力总数为1,000人。有关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其所占岛屿上驻军,而且大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据1988年统计,菲、越、马、印尼已在南海打油500多口,其中在我南海及其附近海域已打井124口,各国在南中国海开采的石油,其总量在1985年就达3,000万吨以上。

1992年2月25日我国颁布了《领海法》,正式宣布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向国际社会阐明了中国政府在南沙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越南对此又是声明,又是照会,向中国提出抗议。马来西亚对我颂领海法表示“震惊”。外部势力也趁机介入,暗中支持越南。日本别有用心的人发表文章说:“这大大刺激了主张该岛领有权的越南等有关国家。”美国国防部长也有人出来说话说,中国通过有关南海群岛主权的法律“不合时宜”。外部势力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复杂。

在南沙这场主权争端中,越南占我岛礁最多。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不顾历史事实,公然侵占南沙岛礁。1975年5月,越南在报纸上刊登全国地图,首次将我南海群岛划入其版图,并改名为“长沙群岛”。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先后发表白皮书,宣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93年2月,越南《全民国防杂志》载文说:“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沿海各岛和海域实行了控制权。”至今越南已侵占我30个岛礁,其中包括两国关系正常化后新侵占的2个。有迹象表明,越南近几年来加紧以对南沙的控制。越南有的领导人还提出要加强该地区的防务并增加军费开支,扩充海军力量。

此外,越南还用“让利”作交易,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它与东盟合作开发“三角主权区”(实际上大都为中国领海);并与西方一些国家合作开发南海资源,力图借助外部势力与中国抗衡。越南积极向东盟靠拢,寻找与东盟部分国家在南沙问题上的“共同点”争取东盟在南沙主权要求上站在越南一边。越南积极改善与美法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借助西方国家的支持抗衡中国。同时,越南还让俄罗斯继续驻守金兰湾,以增强威慑力量。越南的所作所为,给中越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阴影,制造了层层障碍。

二、东亚地区领土,资源争端的解决前景预测

东亚地区的领土,资源争端涉及我国的主权,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我国是不会让步的。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各国经济的增长,估计到下个世纪,争端的解决前景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有关各方面能找到一个大家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通过政治谈判和平地解决。第二种是诉诸武力解决问题,这是最坏的一种情况。也是中国政府竭力要避免的。 ①钓鱼岛争端的解决前景

1992年我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领海法》时曾引起日方强烈抗议,今后仍可能是两国间容易发生摩擦的问题之一。日本方面同我国有钓鱼岛争端,同俄罗斯有北方领土的纠葛,同韩国有竹岛的归属之争,它在任何一个问题上的让步都会牵动全局。当然中国也不会在主权问题上退让。

当然,中日双方在90年代的共同利益也不少。由于两国在维护东亚地区的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趋势,两国有紧密利害关系和合作愿望;短期内,中日关系,正如日本房官长官加藤所说,不会因此事(指我公布领海法,声明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出现恶化。

②南沙群岛争端的解决前景。

在解决南沙问题的过程中,越南的态度和立场是至关重要的。领土、资源争端是制约中越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越南不会轻易在南沙问题上向我作出让步。但只要我们策略运用得当,中越关系健康地向前发展,也是可能的。

中国目前与东盟6国都已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彼此之间的政治、经贸关系正健康地发展着。在南沙问题上,我国主张协调谈判解决。1992年7月21-22日,钱其琛外长出席了东盟第25届外长会议。会议通过了《东盟关于南中国海宣言》,呼吁有关国家“保持自制”,“通过和平手法,而不是诉诸武力”来解决争端。这一立场对维护亚洲的和平与稳定是有积极意义。中国代表团发言人表示该宣言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主张是一致和相近的。中国与东盟的政府的友好关系使得政治解决这场争端越来越有希望。

三、几点建议

东亚地区领土、资源争端都涉及到我国的利益和安全,以及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妥善处理好有关主权争端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利用当前国际国内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上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和平时期,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我国有地理优势,我们应抓住和平的国际环境,解放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提高国家的总体实力,以适应未来的动荡的国际形势的挑战。

(二)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这是国家安全的前提。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国内政治腐败、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外来的入侵。

(三)在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我国实现国防现代化,目的完全是为了捍卫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为了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近5年来,国防预算虽然总计增长了61.95%,但是,5年来零售物价上涨率累计57.1%,日用品上涨率是63.2%,扣除通货膨胀率,中国军费实际预算没有增加。

(四)在改善双边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机制。目前亚太各国军费的增长虽仍在自卫所必需的合理范围内,与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性质不同,但若不加以必要的引导和控制,必将与各种不稳定因素相结合,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五)坚持通过谈判,政治解决国际争端。中国同一些邻国存在领土、资源的争议,然而中国历来主张通过谈判政治解决,反对武力解决。这种态度在国际关系史上是少见的,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1992年7月22日“马尼拉宣言”发表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我感谢中国领导人考虑东 盟国际(关于解决南沙群岛)的观点”。“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不仅愿意解决这场争端,而且还愿意联合开发这一地区--谁也不应怀疑它希望解决这一问题的诚意。”

(原载《东南亚研究》 1994年第6期 编辑:王丽娜)


相关内容

  •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南海问题看法
    我关于南海问题的归纳及看法 --苗澍 化1108班 201144317 一:南海简介 中国大陆东南方濒临五大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其中,前四海区面积即达472.7万平方千米.其中,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故 ...
  • 中日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中日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春夏,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挑衅,先是东京都政府号召"购买钓鱼岛",接着右翼分子登岛"垂钓",让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 自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钓鱼岛( ...
  • 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领土权的论据辨析_郑海麟
    第19卷第7期 太平洋学报 Vol.19,No.7 July2011 2011年7月 PACIFICJOURNAL 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领土权的论据辨析 郑海麟 1 (1.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香港) 摘要: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钓鱼岛之 ...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讲义
    ★课 目:国际战略环境 课题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目 的: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明 确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精神,增强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积极投身我国国防建设事业. 内 容:一.我国周边安全环 ...
  •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体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
  • 这个发现属于梅州人:1922年,美国就承认南海属于中国!
    还记得南海仲裁案吧 美国公开声援菲律宾 声称南海属于菲律宾 作为中国人 这个结果当然不会接受 再说了 山寨法庭给出了山寨仲裁 真当龙的传人图样图森破?! 而近日,现居加拿大 梅州籍华人学者郑海麟 通过逛旧书摊和泡图书馆 在温哥华发现三本美国 ...
  • 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_郭渊
    2004年12月 第14卷 第4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Dec12004Vol114No14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 郭 渊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 ...
  • ==中国未收复的领土==
    中国未收复的领土== 中国未收复的领土 1.钓鱼岛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 ...
  • 关于钓鱼岛的分析
    一.钓鱼岛巨大的战略价值 (1)巨大的经济价值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全岛之岛屿是近海和远海渔业资源的交会处,岛上有珍贵的药材.其海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渔业年可捕量达15万吨 钓鱼列屿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 ...
  • 祖国统一问题之钓鱼岛问题
    祖国统一的看法: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南海等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 继续奋斗.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统一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