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 - 范文中心

月光启蒙教学

12/07

《月光启蒙》的教案

19.月光启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 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 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 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 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 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 学习1~5自然段

(1) 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 学生交流感受

① 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 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 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 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 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 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学习6~13自然段

(1) 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 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 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6.出示:最后三句话

(1) 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 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 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 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

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板书:

19.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 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月光母亲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

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溶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孙友田)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

Post By:2005-2-24 11:29:00

相关美文:

母亲老了

加好友 发短信 母亲老了!

近几次回老家,母亲总是给我唠叨:今年死的人等级:藏风真君贴子:6508

积分:9094威望:0精华:

44注册:2003-3-17 20:28:

00 真多!然后便把近日去世的无论是比自己年长的还是年纪稍小一些的统统说一遍,最后还是那一句“死的人真

多”。每当此时,父亲总是不满地说:“什么时候都一样,人老了能不死吗?”

母亲今年已是古稀之年,身体一直比较瘦弱,而且早些年动过妇科手术。之后长年服用中草药,用母亲的话说“整天喝中药真把人喝伤了”。因此不仅许多亲朋,就连母亲自己也说:真没想到能活到现在。

母亲极善理家,即使在最困难的年头,母亲也总是把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显出她的心灵手巧来。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虽是乡居土屋,家什简陋,但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虽是粗茶淡饭,却能叫人吃得津津有味。有时请木匠瓦匠干活,母亲的手艺总会博得称赞,让大家吃得满意。

记得女儿小时母亲来小住过一段时间,在楼下带女儿玩时,同楼的老太太们见了,都夸母亲干净,比她们还利索,全然不像一个乡下老太。也许因为这些,直到五十多岁,村里谁家闺女出嫁,还都请母亲去当陪送女宾。母亲年轻时很有风度,有很多次机会出来参加革命工作,但都缘于家庭的阻拦而不能。记得一位伯母曾笑着说起当年父亲是非母亲不娶的,说得父亲傻笑着,在那一刻我看到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最难过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母亲因为成分高,整天参加批斗会,多次病倒在会场。不仅如此,因为成分高,我的几个姐姐虽然学习都很优异,但都不能被推荐上高中,我在小学也因此而不能当班干部和先进学生,母亲难过至极,强烈的自责常常使她满含眼泪:都是我

连累了你们。因此,“老子英雄儿好汉”、“地富反坏右”,这些词句在那个年月给我造成的阴影很深,在很多事情上,我特别恐惧被老师同学另眼看待。记得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搞悼念活动,作为富农儿子的我曾小心翼翼地问老师:我能带黑纱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才放下心来。后来我总算赶上了好时候,1977年底开始相继恢复考试制度,母亲也被摘掉了富农帽子,我也最终考出了家门。母亲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然而却离母亲远了。

自从女儿出生后,每年冬天将至,母亲都要把小棉袄小棉裤做好。有时我回家说起女儿有些瘦弱,我们上班紧张,母亲就说:孩子跟着你们也受罪,到家里来呆一段时间吧,在城里一上楼就不下来,到家里来满世界跑跑,孩子会壮实起来。那年女儿五岁,我带她回老家返回时,女儿坚定地对我说:你走吧,我不回去!令母亲欣喜万分。我又追问几次,女儿决心不变,我只好独自回返。妻子见女儿没回来变了脸:只穿着单鞋,非把脚冻了不可!我一惊,还真没想那么多。恰巧一连几天又是严寒天气,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过了几天妻子迫不及待地将女儿接回后,妻子喜滋滋地说:孩子她奶奶给买了一双棉鞋!

如今,母亲日渐衰弱,已经很少来城里。每当看望母亲时间间隔稍长,我的心情便坏起来、忧郁起来、牵挂起来,只有马上回去看到并无大恙的母亲,心情才会快乐起来。父亲也许看透了我的心思,每次从家返回时,总是安慰我:没事,我还行!你母亲一直这样。安心工作,有事会给你打电话的。你姐姐她们也经常来的。 真的希望母亲能以恬淡平静的心境快乐地生活!(刘晚

来)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

Post By:2005-2-24 11:29:00

母亲的身影

母亲的身影

加好友 发短信 小时候母亲的身影

是一幅早春的风景

带给我的是绿色的草

背起书包走到胡同口

的我

总是要回头看看

那双冲满母爱的眼睛

-

长大了母亲的身影

是一幅夏季的图画

带给我湖中的荷花

出污泥而不染 等级:藏风真君贴子:6508积分:9094威望:0精华:44注册:2003-3-17 20:28:00

她用无声的身体语言

影响着我的行动

-

现在母亲的身影

是秋天原野上的柿子

枝头挂满了橙色的灯

苍老的树干掩饰不了

心中的绿色

收获的是丰满的果实

-

将来母亲的身影

是冬天雪原上的白桦

树叶记录着她的足迹

似一片片雪花

带给我冷静的思想

直到永远,永远。。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

Post By:2005-2-24 11:30:00

衣食父母--致母亲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藏风真君贴子:6508

积分:9094威望:0精华:

44注册:2003-3-17 20:28:

00 我的第一个母亲是我的生身母亲.我叫她

母亲的生日是在哪一天,甚至不知在哪一年!而母亲总是在我生日那天亲自为我煮上一碗热气腾腾地线面,面上依旧放着两个偌大的蛋.这时,我就会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那时很高兴地吃下这碗母亲为我煮的蛋面,以民间俭朴的方式来庆祝一个人的生日,甭提多幸福了,许多年以后,我终于知道了

小时候,我家里有一辆非常大的自行车,通常是男人骑的,一次,我爸爸带着全家人去看电影,就是用了这一辆自行车,母亲,我,我的两个妹妹,一共五个人,我和较大的妹妹将屁股侧挂在前面的横杆上,母亲抱着小妹妹侧坐在后面的货位上,就这样招摇过市,引得路人驻足旁观.叹为观止,这种场面这种技术也只有在杂技团里才能见到.这辆能把我压扁的大自行车却是我家重要的挣钱工具.每天天刚朦朦亮,母亲总要起个大早,安排好早饭,然后在那辆自行车后面结实地绑上两大袋猪吃的糠,然后吃力地蹬着这个

小时还没有到读书的年纪,更不知

院子里等妈回来煮饭时,天有些黑下来的样子,同住一个院落的邻居就逗我说:

我一看那黑压压的云朵,心里果然担心,却又不知我的娘在哪里,心里焦急万分,情急之下,我突然昂起头,对着天空大声呼唤起来:

许多年以后,当年的毛头小孩终于长大成人,他依然清清楚楚地记着这件事,那是我唯一一件可以向人道起的事,唯一一件可以作为母亲节素材的事......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

Post By:2005-2-24 11:30:00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藏风真君贴子:6508

积分:9094威望:0精华:

44注册:2003-3-17 20:28:

00 母亲的病 俗语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在我的家中,人人说父亲是极爱我的,而我的母亲则极爱姐姐。 从小到大,我与父亲的感情很好,当然原因在于他太宠我,对于我的要求向来很容易满足,而我的母亲则不同。记得小学时候,我做错了一件事。那晚吃饭,有几样我和姐姐最

爱吃的菜。母亲一个劲儿地往姐姐的碗里夹,姐姐都有点儿应接不暇了,一脸疑惑地望着我们,而我和父亲只是看着好笑。其实母亲是一个极开朗的人,只有天不塌下来,什么事都看得很开。

她与我们生气也只是一会儿的事,很带着一些孩子气。

初二那年,我和楼上读初一的小莉感情很好。那时的我,很象个男孩子,做事也很讲江湖义气。通过她。我认识了她们班的几个女孩子,并且很玩得来。临放假的时候,几个女孩子就在商量着考试的事。由于她们的成绩都不大好,很怕考差了,不好向家中交待。小莉向我谈起这件事,犹豫不决。同时,她们也在劝我去。虽然并不担心考试的问题,不过我还是拍着胸口说:“小莉去,我就去。”那时,我只以为一切是天方夜谭而已。

考试的最后一天,阿玲跑来找我说:“苇,小莉要去了,你不是说过她去你也去的吗?”

我这时才发觉说出的话是怎么也无法改变的了。怎么办呢?那一次小莉考得很差,所以才会改变主意。为了履行诺言,我只好答应下来。

可是我没有钱啊!从小到大,我从未在家中偷过钱,那一次,我暗地里配了一把柜子的钥匙。趁父母不在的机会,

拿了三十五块钱。我不敢拿多了,因为我看见皮包里没有多少钱,我怕他们没有生活费。那时,真的很幼稚!然而,那是我第一次偷钱,也是最后一次。

她们决定去新疆。在那儿有敏子的同学。于是我们踏上了一列北上的火车。火车开动的时候,我只想下车,想哭,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离家出走,我不知道我的父母知道我走后会急成什么样子。可是,北上的火车,呜呜地带着我们走了。这一走,走了十五天。

乘了整整五天的火车,我们来到了昌吉。事情并未如我们想像中那样简单:我们在吐鲁番转车时和敏子走散了,我们没有地址,找不到她的同学。新疆的天冷得不得了,我穿着两件毛衣,寒风直往衣领里钻,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是在北方长大的。可是在南方生活了几年,我已不能适应北方的天气了。在寒冷的日子里,我想家的念头与日俱增,每到夜晚,我就觉得心里有什么小虫子在咬啊咬啊,咬得我睡不着,睡不着,我就偷偷地哭,不敢哭出声来,怕被人笑。

我们呆在旅馆里,不知道该干什么。钱用完了。这时,我们终于开始为此争执。阿玲和华坚决不同意给家中发电报,而我和莉却已不愿再过这种不知明天的生活了。发电报的当晚,派出所的人就来了。三天之后,家长来到了昌吉,我的父母没有来,也没有信,我又悄悄哭了一场。来接我们的家长告诉我,我的父亲很“傻”,他们都通过电话和各方警局联系,只有我的父亲天天都要到火车站去接我。

我的父亲很傻!那么我的母亲呢?

春节期间,飞机停班,我们在新疆过了一个年。

飞机在成都降下,我们乘火车回到了故乡。事隔多年,我仍然记得,当火车缓缓驶入月台的时候,父亲看见了我,激动地跟着火车跑,而我兴奋地叫了起来。

父亲瘦了。

下了火车,表哥接过我的行李,只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父亲站在我的面前,我突然局促不安。我不知道闯下这弥天大祸,会有什么结果在等我。

“走吧,你妈在车上等你。”

走出检票口,上了一辆车,母亲坐在里面,还有几个亲戚。母亲瘦得更为可怕,整个脸颊平平削了两块肉。眼睛浮肿得像两个桃子。我坐在母亲的身旁,她把我的手握在她的手心,紧紧地,我们都没有说话。车行半路,她开始哭,我不知道怎么劝。下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扶住你妈妈。”这时我才发觉,母亲走路已远不如以前了。

家里有很多人。看见我回来,似乎松了一口气。听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我才知道,自从我出走那天开始,母亲就一直昏睡在床上,姐姐天天抱着她哭泣,也不敢离开半步。父亲天天都要到火车站去,不是一趟,而是每一趟火车都要去接车,没有人劝得住他。天天晚上,父亲都要出好几趟门。他对别人说:“万一她回来了,不敢回家的。”

回至家中,母亲还拉住我的手不放,大家七嘴入舌地说得差不多了,母亲才说了一句:“你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带点钱呢?”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父亲站在旁边,说:“你一走,你妈天天躺在床上,神智都不大清了,可还经常念你走时为什么不多带点儿钱;那边这么冷,被冷出病了怎么办。”

我好悔!

八年过去了,可是有的事将永远无法过去。直到现在,母亲仍时时犯病,不经意地,人就浑身无力,也受不得什么气了。

这是我的罪孽!

那一年,我离家出走,没有缘由。

那一年,我用三十五元钱走了一次新疆。

那一年,我平生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那一年,我的父亲的春节在火车站度过。

那一年,我的母亲差点儿为我死去。

因为那一年,我将一生愧疚。

我第一次明白,我的母亲有多爱我!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

Post By:2005-2-24 11:32:00

母亲的生日

没有人知道母亲的生日,但母亲总是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个

加好友 发短信 小孩的生日,当然还有父亲的生日。记忆之中每当我们过生

日的时候,母亲便会在清晨亲手为我们剥开一枚鸡蛋,含笑看我们吃下去,她并不说什么,但我们都看得出母亲的目光里包含着许多希望。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鸡蛋总是攒起来换钱,所以每次吃鸡蛋我们便觉得格外珍惜,总是慢慢地细细地吃,仿佛想在一年里都能记起这枚鸡蛋的滋味。而父亲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总会给他打来一过壶烧酒,炒几碟小菜,让父亲美美地吃上一顿,这时母亲也并不说什么,只是不住地往父亲杯里斟酒。

好像因为生日这天吃母亲亲自剥的鸡蛋,我们姐妹三人便常常带回一些满分的试卷,那鲜艳的一百分就像一支筷子后面放着两个鸡蛋。看了试卷,母亲并不露出高兴的样子,甚至于会板起脸孔告诫我们千万不可骄傲,可我们看见走路等级:藏风真君贴子:6508积分:9094威望:0精华:44注册:2003-3-17 20:28:00

的步伐分明轻快了许多。寒来暑往,光阴荏苒,仿佛在吃过几枚鸡蛋后,我们都长了,大姐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医学院,接着是二姐,最后是我,一个个离开母亲去异乡求学,我们的生日都是在大学里度过的,没能吃上母亲剥出的鸡蛋,心里总有几分惆怅。

从舅舅嘴里,我们终于知道了母亲的生日,于是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四,从三个不同的城市里寄出了三张不同的卡片,上面写着相同的一句话:“妈妈,祝福您的生日!”

这是静树唯一印成铅字的文字,而且是在一家企业内部报纸的很小的一个位置上。文章里的母亲和姐妹并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对那一代母亲的情感和永恒的感激。给母亲节也给我母亲的生日。我爱她,但我不习惯向她表达。只能在这里向母亲说点什么。可惜她看不到。


相关内容

  • 散文教学策略
    散文教学策略的创新分析 (2013-04-18 17:10:56) 转载▼ 分类: 关于教育 散文这种文体的课文,在我们小学教科书中分布很多,占有非常显著的位置,这充分说明这种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那么这种文体的课文究竟该怎样进行教学 ...
  •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精彩的结束语
    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精彩的好课如听一场优美的音乐会,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教学过程中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一堂课结束时的三言两语--课堂结束语,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 ...
  • 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一.多音字: 踏:tā(踏实)tà(踏歌行) 撒:sā(撒娇)sǎ(撒下) 便:bià(方便)pián(便宜) 二.填空: 1.<春光染绿我们 ...
  • 记叙文阅读材料
    记叙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 ...
  •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Ⅲ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汉寿二中 邓应权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教学,在正确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杰出 ...
  • 贝多芬的故事[1]
    贝多芬搬家 阅读答案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第二次从故乡德国的波恩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选择了一家房屋陈旧的寄宿店住下.他刚把行李和租的一架钢琴搬进来,就开始练习弹琴. 天黑了,寄宿店的女主人怒气冲冲地推开他的房门,大声嚷道:" ...
  • [声律启蒙]教学记  第一周
    第一周  熟诵一东韵 一册<声律启蒙>在手,单是读,就要吓退多少人,何况是儿童!何况你还要求他们学写诗!太多的典故,太多的生僻字词,全都成了拦路虎,使多少人畏难而退,就算硬着头皮往下念,也很快心生厌倦,这样的阅读有什么效率呢? ...
  • 期刊论文,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2009年第5期(总弟65期) THE 边疆经济与文化 BORDER No.5.2009GeneI毽LNo.65 ECONOMYANDCULl广URE [教育纵横] 羁信息接术教育发羼鹩思考 孟璐 (舞钢市教育局,河南舞钢462500) 摘 ...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曲1教案鲁教版
    月光曲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 时.一缕.汹涌.记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 ...
  •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本单元题为"经典驿站",共17课,包括古代一些经典的文集,有<声律启蒙><续小儿语><增广贤文><弟子规><幼学杂字>&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