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对近代西方科学的积极作用 - 范文中心

基督教对近代西方科学的积极作用

09/23

政史地教学研究

基督教对近代西方科学的积极作用

邓庆平蔡喜平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以往学界在论及基督教与科学之间关系时,尽管大多持批判性立场和否定性观点,但事实上除了起消极阻碍作

用的一面以外,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生成、发展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一面。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督教与科学在自然观上存在着学理的一致性;二是基督教对古希腊哲学的存续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为科学生成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助力。

关键词

基督教

科学

积极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2-091-02

中图分类号:G642

关于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学界并不陌生,且大多持批判性观点,即基督教如何妨碍科学的发展。不可否认,基督教与科学有相对立的一面,布鲁诺于公元1600年2月17日被罗马教会烧死于鲜花广场,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维萨里被责令到耶路撒冷朝圣以赎罪,即是范例。但如果只是从基督教阻碍科学发展一面来思考的话,那么就无法理解与解释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莱布尼茨、牛顿、普克朗、爱因斯坦等等一大批受人尊敬的伟大科学家都怀有虔诚的宗教感情的原因,同样也无法揭示出近代西方科学产生的真正原因。因此,笔者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证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积极作用,以便能客观、全面地看待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一、基督教与科学在自然观上有着内在的学理一致性基督教虽是犹太人创立的,但其自然观的学理却同古代希腊人的哲学相合之处甚多。正惟如此,一方面,西方人才可能接受基督教,并没有提出什么学理上的疑问;另一方面,基督教感到自身理论不足时,才可能借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基督教的自然观与古代希腊哲学在学理上的一致,拣其大端有如下几点:一,将世界作主客二分的认识,外在世界相对于人而存在;二,外在世界必有一位统摄的主宰;三,外在世界由于有这位主宰的存在而有规律性,有着严格的内在秩序和因果关系;四,外在世界由于其合规律性,因而是可以认识的。

正因为上述四个方面的一致,所以古代学术,特别是中世纪的学术,神学、哲学、科学三者打成一片。像托马斯・阿奎那,罗吉尔・培根这样的人,即难区分他们的学术属性。他们的研究,既是神学,也是科学与哲学。而且神学与科学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即对真理的追求。神学的真理在于上帝;科学的真理同样在于上帝,而且同样都是为了上帝。上帝的存在,既保障了信仰的依凭,同时也保障了科学研究之可能。因为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世界的合规律性,二是世界的可知性。如果外在世界没有规律没有秩序,一切都是偶然的和杂乱的,即意味着它的不可

知。如是,则一切科学的研究既无可能,亦无必要。那么,外在世界的规律和秩序如何可能呢,以什么作为其保障。关于这一点,丹皮尔的理解很是精辟: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采取了解释者的态度,创造性的实验研究是与他们的观念不相合的。可是他们理性的唯知主义,不但保持了而且还加强了逻辑分析的精神,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设,也使得西欧聪明才智之士产生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性的;没有这种信心,就不会有人去进行科学研究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一旦摆脱了经院哲学权威的桎梏,就吸取了经院哲学的方法给与他们的教训。他们本着自然是一致的和可以了解的信念,开始进行观察,用归纳的方法形成假设以便揭示他们的观察结果,然后又用逻辑的推理演绎出推论,再用实验去加以检验。经院哲学训练了他们,结果反而叫

这些人把它推毁了。”

二、基督教对古希腊哲学在中世纪存续作出了贡献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对古希腊人在哲学上和其他领域中的成就作过这样的评价:“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

②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恩格斯这段话无疑指出

了希腊哲学对自然科学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的确,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缺乏哲学指导的科技缺乏高远的发展目标,成为“雕虫小技”,难以取得进展并获得重大成果,甚至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在科技发展史上,大部分重大的科技发明都是在哲学指导下诞生的,或直接由哲学家(也可以说科学家)提出的。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莱布尼茨与牛顿同时创立微积分理论,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都是些经典例子。西方自然科学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古希腊哲学的指导。

然而,正当古希腊哲学一代又一代相传下来,到公元5世纪时发生了一件对于古希腊古罗马来说是灾难性的事情,就

政史地教学研究

是古罗马帝国被北方野蛮的、凶悍的蛮族——日耳曼人所推毁。这些蛮族人由于原先都过着原始、野蛮的生活,所以对古希腊、古罗马先进文化的推毁就十分残忍,毫不留情,差点就推毁殆尽。可以说是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就这样,原来优秀的古希腊哲学就面临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幸好在这个时候,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尽管不具有丝毫的感性之美,然而在他那赢弱的身躯中所蕴含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从他那渗血的伤口中散发出来的深沉的罪孽意识,以及在他那痛苦的面容后掩映着的天国的极乐景象,都深深地震撼着蛮族们的单纯而晦暗的心灵。再加上这个时候由于这些蛮族人入侵而导致的人口大规模流动破坏了与环境相称的卫生条件,结果引发了瘟疫的大流行。这一切天灾人祸都发生在被夷为废墟的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对于蒙昧无知的蛮族入侵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征兆。在这种状态下,这些蛮族日耳曼人面对被毁坏的灿烂辉煌的古典文明遗址时,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和发自内心的恐怖感,从而将狂暴的野蛮蛰伏于上帝慈祥的目光下。就这样,所有的蛮族日耳曼人先后都放弃了原来各种各样的原始宗教,而改为信仰基督教。而这个时候的基督教是西方唯一保存好古希腊古典文化“火种”的——当然在东方还有阿拉伯文明也保存有古希腊古典文化。就这样,古希腊古典文化,尤其是它的古希腊哲学就免于灭绝、消失。

被摧毁了的东西不能再生,被扭曲了的东西却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被扶正。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认为,在如同莠草一般蔓延的蛮族世界中惟一保持着古典文明“基因”火种的基督教文明确实为15世纪以后古典文化的复兴和科学的产生埋下伏笔。③

三、基督教的信仰热情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人的行动受精神支配,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伴随有精神动力,需要精神动力。缺乏精神动力即缺乏目标,任何行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也就难有大的作为。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人的活动大多是带有功利性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活动的区别在其目的是追求物质享受还是精神享受。当人自觉从事非功利性的活动时,他需要非功利性的精神动力,即需要人彻底抛弃个人利益(但不排除其结果将使人受益),进入“无我”、“无欲”,全身心无保留地投入与目标的实现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不少人在刻意追求多种非功利性目标时出现,包括政治目标、情感目标和探索真理等。然而,政治目标与情感目标虽可以是非功利性的,但实际上很难完全摆脱功利性,因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往往能带来经济上的、物质上的收益,追求这些目标很难不与这些收益向联系,而且由这些目标而产生的非功利性精神状态往往是短暂的,它将随着这些目标的实现而淡化或消失。只有探求真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非功利性,因为探索真理的活动往往不仅不能给探索者带来经济上的、物质上的好处,而且由于这种活动常与传统势力相抵触而可能招来灾难。还由于探索真理的活动没有尽头,因而是长期的,

注释:

①⑦(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李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17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62

③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04④陆锵鸣.西方科技发展探因[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2)⑤张功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8

⑥(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94⑧赵荣昌,张济正.外国教育论著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22

甚至是终身的。探索真理的活动具有更强的非功利性质,它需要更少带有功利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宗教信仰也就更接近。宗教信仰是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人对神产生自觉的、彻底的献身精神。难怪有学者作这样的假设:宗教信仰如能与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等创造性劳动相结合,成为这些劳动的精神支柱,使这些劳动带上为上帝(自然)作贡献的性质,无疑会对这些创造性劳动产生积极的作用,促使劳

④动更有成效。科学家信仰基督教,既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

有无需考虑物质上的得失,这是宗教能给科学发展以积极作用的深层原因。

正因为这样,我们回顾近代西方的科学史,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科学家们从事研究,动机大多数是为了信仰的事业。此类事例举不胜举,下面仅以几位科学家为例。

第一,哥白尼研究天文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上帝。他在他的著作中充满着对上帝的爱。在《天体运行论・引言》他引述了柏拉图的话说:“任何人缺乏关于太阳、月亮和其他天体的必不可少的知识,都很难成为或被人称作神职任员。”进而有说:(关于天体运动的科学)“与其说是人文的倒不如说

⑤是神灵的科学。”

第二,作为实验科学鼻祖的弗兰西斯・培根尽管很重视实验、感官经验的作用,但他还是认为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真理。他认为,由感官而来的知识,像由感觉而来的一切科学一样,在这里是没有用的。“感觉犹如太阳,展示了大地的面貌,却遮掩了天国的情况。”因此,人类必须求助于神圣或神感的神学,“抛弃人类理性的小舟,登上教会的大船,只

⑥有这只大船才有正确地指出航程的神圣的指针。”

第三,牛顿相信用科学的方法可以确定上帝的存在。他在《光学》说:“自然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现象出发,而不是臆造假说,从结果推到原因,一直推到最初的第一因,这第一因肯定不是机械的,……从现象中不是可以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生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他在无限空间中,正像在他的感觉中一样,看到万物的底蕴,洞察万物,而且由

⑦于万物与他泯合无间,还能从整体上领会万物。”

总之,宗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客观存在,世界过半数的人口信仰某种宗教。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想象,是一种哲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研究科技的发展不能不考虑宗教的影响。最后以赫胥黎的一句话结束:“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

⑧双生姐妹,把一个从另一个分开,一定会使得对方死亡。”


相关内容

  • 论北村透谷浪漫主义文学观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接受
    摘要:日本浪漫主义是在明治维新的基础上 ,伴随着产业革命完成 ,近代市民社会体制确立 ,基督教借助欧化风潮大量渗入 ,以及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获得成功而兴起的一股文学思潮 ,是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在文学上的折射.明治 30年代 ,日本文学跌宕起 ...
  • 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讲述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不重视历史,也就等于一个民族失去了记忆,而失去了记忆的民族,决然不会有光明的前途.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对于近代百年中国所承受的民族创痛和产生的历史悲情,我们不但没有忘却,而且 ...
  •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首都科学讲堂讲演录) (2008-05-12 19:33:46) 标签:宗教 希腊人 芝诺 西方文化 毕达哥拉斯 文化 分类:科学哲学 收入周立军主编:<名家讲科普>(第1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4月出版 ...
  • [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序
    作者:黎鸣 博览群书 2003年04期 人类的命运与其说是取决于大自然的主宰,不如说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行为,而 人类的行为是受其思想的支配的,因此,关心人类思想史的走向,将有助于观察人类的 命运. 当代人类的思想前沿基本上是由西方人占据 ...
  • 中国近代史风云人物--王韬
    中国近代史风云人物--王韬 王韬(1828-1897)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复杂的人物,生活在多灾多难的晚清年代,经历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中国现代重大历史事变,距戊戌变法仅一年之遥,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资 ...
  •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http://hhbvic.blog.163.com/blog/static/[***********]358495/?fromdm&fromSearch&isFromSearchEngine=yes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 ...
  • 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启示
    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启示 作者:中国音乐学院 杨通八 乐理,可泛指音乐的基础理论,西文中常见的术语是theory of music(哈佛音乐词典Willi Apel版第844页,科林斯音乐百科全书 Conrad Wilson版第54 ...
  •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
    绚丽多姿的希腊神话是不同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对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说进行编纂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 )和( ). 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 ...
  •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 ...
  • 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2016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世 界 历 史 (第 一 册)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人类起源 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分类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