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答题总结 - 范文中心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总结

10/10

2013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特别注意:我会用黑体注明重点,大家可以根据考试时候时间来安排需不需要解释的内容,特别说明第六题,没有找到很正确的答案,我就自己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做参考,我不确定是否正确。

一、 简答题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1. 树立符合人类长远目标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2. 树立科学精神,遵守科学规范,抵制不端科技行为。3. 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技术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丰富、改造和完善我国传统文化结构,在知识领域增加更多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在思维方式中增加理性因素,自觉排除迷信和盲从。通过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增加科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技术基本素质,改善我国的文化环境。4. 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越是向前发展,这样的研究就越重要。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代替这样的研究。5. 倡导并完善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推动形成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系统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造就把中国社会引向尊重科学的文化习惯中去的高级专门人才。6. 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方法论。7. 培育新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8. 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9. 为政府制定科学政策和方针。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系统观是什么?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职业的生态学家。但他们都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系统生态观发表了很多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意见。1. 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人类文明在一些方面进步,总会由另一些方面的退步来交换。人类变革徒弟的能力变强,越有另一部分的土地变得荒芜;在电脑日益智能化的另一方面,是人脑的日益机械化。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大,人类受到自然的惩罚也越大。2. 人类生产不能藐视自然。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自然界是人类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这意味着,人类的劳动不是为了控制自然界,无止境的向自然界摄取,而是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 生态危机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1.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如废水、废气)或有害因子(如光、热、

化学毒气、生物毒素)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跟生态系统的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除了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损害外,污染物的积累、迁移和转化还会引起多种次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地危害比直接的危害更大,更难以消除。

2. 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大;土壤受污染严重;淡水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正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加剧;矿产资源不可再生。

3. 人类正在以远离自然的方式生活。人类本来是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属于自然界的高等动物。可是,自然界从人类进入技术时代以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越来越多的脱离自然界了。在技术时代,不是人类主宰了技术,而是技术主宰了人类。人类离开自然界越远,受技术的控制就越严密。

(四)生态经济模式是什么?

答:1. 提倡“立木经济”,反对“伐木经济”。通过砍伐树木来追求经济财富的经济哲学,被形象的称为“伐木经济”。通过保持树木的存活使人类不断享受大自然恩赐的经济哲学,被形象的称为“立木经济”。显然,“立木经济”是以世世代代不断重复利用树木的价值来为人类造福的;而“伐木经济”则以不可逆的方式将树木多年积累的价值在短期内消耗完毕。立木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伐木。2. 建立资源节约和循环使用的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具体表现为“三R 原则”:(1)减量原则。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把“傻、答、粗”产品精细化,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节约的“减量原则”。(2)再使用原则。使用周期短的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通过提高产品寿命,增强产品的可重复使用性,抵制一次性产品使用的泛滥性,就是资源节约的“再使用原则”。(3)循环使用原则。如果一个产品的垃圾正好成为另一个产品的原料,则我们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3. 创造新的供能模式。

(五) 笛卡尔的科学划界标准是什么?

答:笛卡尔的科学蕴含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真实”和“准确”。显然,并不是所有“真实而确定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那么,哪些既真实又确定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呢?为此,笛卡尔给出了5条判断标准:(1)科学是有体系、有秩序的知识。科学不是浮在事物的表面所作出的正确的描述那样简单的。科学是以最可靠的数学和逻辑学证明的方式,将观察所得的经验事实整理成一种秩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这条标准,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中已经被概括为科学的有组织性。(2)科学概念和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并且对任何有心人开放。这意味着只要你愿意,循着科学所表达的概念和逻辑,进行由浅入深的研究和学习,科学是可以理解的。那些只有自己懂,甚至连自己也不懂的东西,是不能妄称“科学”的。这条标准,现在已经被表述为科学的可理解性。(3)既然上帝按照某种完美的样式创造了世界,科学就应该不断证明上帝创世的完美,而不应该出现某种缺陷。这个标准,现在已经被描述为科学的完备性。

(4) 科学的基础充分可靠。这就是说,科学所赖以存在的经验基础和逻辑基础都能够经

得起怀疑。经不起怀疑,甚至拒绝怀疑的知识,不科学。这个标准,现在已经被概括为科学的可检验性。(5)科学不应该限于对某些特殊事物的认识,而应当具有“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的普遍有效性。这个准则,通常把它叫做科学的普遍性。总之,在笛卡尔看来,只有同时满足有组织性、可理解性、完备性、可检验性和普遍性要求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

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 科学的经验基础。科学是务实的,它严格拒绝毫无事实根据的玄想。正因为这样,任何科学理论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坚实可靠的经验基础,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的事实依据。

1. 科学理论的事实依据。科学研究最具基础性的工作是观察、实验、测量。所有科学理论的事实依据都必须从这些基础性工作中获得。第一,观察。通过直接利用人体感受器(眼、耳、鼻、舌)或借助于观察仪器描述和记录现象的方法,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科学论题能否成立,科学理论是否可靠,最基本的判断依据就是看这样的论题和理论是否具有观察所得的事实基础。第二,实验。实验是实证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为科学建立可靠的经验基础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是在更严格、更具体、更客观层次上的观察。它是在一个规定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环境下,把一个自然过程再现出来的观察。在现代,不仅自然科学理论的建立需要实验基础,许多人文社会研究也在努力寻求社会实验的支持。同观察一样,实验所得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衡量一个陈述是否具有科学价值的标准。第三,测量。未经测量的观察和实验是不精确的。因此,以未经测量的观察和实验作为科学的经验基础是不牢固和不充分的。科学研究越精细对测量的要求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2. 人类经验的基本形式。人类经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基本的经验形式有两种,内经验和外经验。所谓内经验,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感官获得的以感觉、直觉、知觉、表象形式描绘出来的若干内心感受。所谓外经验,是通过对外部事物的测量和检查后得到的经验。还有个别经验和普遍经验,惯常经验和反常经验,自然经验与人工经验,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之间额对立与差异。所谓个别经验,是指那种因人因地而异获得的经验。所谓普通经验,是指那种时时处处一致性的表现出来的经验。所谓惯常经验,是指那些已经得到了理论阐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罕见的经验。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又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经验,我们称之为自然经验。反之,在人工状态下发生或借助于人工制造的观察器具获得的经验,我们称之为人工经验。历史经验就是在人类历史上的人类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并通过文字、图片、录像、录音、文物等形式记录下来的经验。与之相对,现实经验是在现实生活中经由显示的人类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经验。

3. 科学概念的经验可理解性。虽然科学概念必须具备经验的可理解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可以通过经验方式理解的概念,都是科学概念。

(2)科学理论的逻辑构造。科学理论构造需要满足下面这些要求:1. 公理性。科学理论构造所应该遵守的逻辑必须满足必然如此的唯一性。2. 逻辑一致性。所谓逻辑一致

性,包括概念的一致性、概念蕴含关系的一致性和逻辑推理标准的一致性。

(3)自洽性准则。科学理论的逻辑构造除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逻辑要求之外,还需在解释经验事实方面满足自洽性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可以要求用以下三个准则来测度:准则一是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之间满足相容性。准则二是因果关系解释满足对称性。准则三是互斥理论满足排中性。(4)简单性准则。这个简单性准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概念的简化。2. 引理的简化3. 逻辑过程的简化

(5)科学陈述的语言要求:1. 普遍性2. 精确性3. 开放性4. 直言式

(6)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7)科学的精确性。(8)科学的可检验性。(9)科学的可错性和可变性。(10)科学的系统性。(11)科学的主体际性。

(六) 历史主义的科学范式变革模式是什么?

答:这是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历史学家托马斯. 费恩倡导起来的一种科学进步观。科学中的原理和命题,蕴含了某种相互联系的社会思想要素。这些思想要素构成了人们判断事物和表达思想的“范式”。科学进步的实质是范式的转换。综合的说,科学范式就是在特定时期内,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原则、理论、定律、准则、方法、信念、价观的总和。他们既是科学共同体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动纲领,又是科学共同体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循的思想准则。分析得讲,范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范式是一定时期内科学共同体“看问题的方式”,包括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信仰和价值标准。2.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包括可以进行逻辑和数学演算的符号系统。3.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拥有的仪器设备和使用方法。科学仪器对范式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作用,它表征着科学发展的状况。

4.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所遵循的范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通过范例学习,才能掌握范式,学习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

(七) 技术的形态有几种?

答:1. 作为知识形态的技术。技术存在一套规范和原理,他们共同构成了具有知识形态的技术。这些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各种文字、图形、模型、图纸表现出来的技术原理、技术标准、设计图纸、技术规程、操作要领,等等。正因为技术首先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存在的,这就使得技术的教学和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技术知识可以来自经验总结,也可以来自科学原理的应用。但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技术,并不就是经验的总结或科学知识的简单迁移。懂科学和善技术是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因此,当我们说到技术的时候,它首先指的就是一类知识体系。

2. 作为方法存在的技术。技术有时是一些我们试图达到某些实践目的的方法。

3. 作为操作要领的技术。技术还是一种操作活动。

4. 作为装备形态的技术。以上的技术概念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然而,技术的社会表现并不局限于它的过程,而在与它的结果。于是就有了作为物质形态的技术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实际上是既见人又见物的一种存在。

5. 作为不同物质组合与应用的技术。有一些技术是通过不同的物质组合方式(俗称“配方”)表现出来的。我们把这一类的技术称之为配方技术。与其他形态的技术存在的区别在与,配方技术没有太多的操作内容,却需要更多的理论自然科学的知识储备。

(八) 工程的道德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公共性原则。工程建造一般都有委托方和承建方。任何工程都是建在社会中的。工程引起的结果,不管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影响。工程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工程的公共性。依据工程的公共性原则,委托方和承建方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建造的时候,都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而应该把工程的公共性放在首位。同样道理,身居委托方和建设方之外的“第三者公民”,也读都有权利和义务,依据工程的公共性原则,评估和监督相关工程的伦理学后果。

第二:最大幸福原则。能够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的工程就是最好的工程。“幸福计算法”是把一个人获得幸福感的原因分成若干个因素,以这些要素作为幸福感程度的计算依据。一个人的幸福感程度可通过对以下参数的西格玛求和得到:(1)强度:你的幸福感强度有多大?(2)持续性:你感到幸福的持续时间有多长?(3)确定性:你觉得相关要素使你产生幸福感的可能性有多大?(4)邻近度:你认为某些要素使你产生幸福感的未来时间有多长?(5)影响力:你是否觉得相关行为给你产生一种感觉之后还产生了别的感觉?(6)纯洁性:你是否认为某种行为使你获得幸福之后还使你产生了相对抗的感受,如,愧疚感和负罪感?(7)广度:有多少人因为相同的行为获得了幸福?在工程设计中,通过调查研究取得相关的幸福参数,然后对他们进行西格玛求和,就可以得到相关工程可能造成的幸福指数。只有当工程给人们带来最大的幸福,而不是带来严重的不便和危险的时候,这样的工程才是道德的。

第三:绝对责任原则。道德必须是一种普遍性义务,一种以“绝对律令”形式表达出来的责任。道德是一种绝对责任决定的绝对义务。只有坚持“永不撒谎”才能避免谎言泛滥。只有以绝对义务的理念才能承担起绝对责任,从而构建起绝对的道德。道德不能以“假言律令”的形式存在。当“假言律令”形式中的所有条件被去除以后,这样的道德约束和快就会失去作用。最大多数人幸福是作为崇高的工程到的目的而存在的,而不是作为多挣钱的手段而存在的。把满足人类幸福的愿望当“手段”而不是当“目的”而存在的想法和做法,是违背道德责任绝对性的,归根结底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反人类的。

第四:尊重揭短原则。揭短分为内部揭短和外部揭短。内部揭短是针对被科层组织忽略了,而揭短人认为不应该被忽略问题的揭短。外部揭短是走出科层组织,针对科层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工程的外部影响的揭短。被揭短的外部影响,可能是关乎眼前的,也可能是关乎未来的。揭短问题是工程伦理学的一个焦点问题。这是由工程的公共性决定的。确保公众不受工程建设过程及其成果的伤害,应该被当做工程师的职责。为了消除工程隐患(包括内部隐患和外部隐患),工程师应当尊重所有人对工程的揭短,尤其是那些基于现有的事实,现有的科学和技术原理和逻辑的推理,以及严格的数学计算做出来的揭短。工程师应该懂得,任何形式的揭短都可以起到暴露问题的作用,都是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工程品质长期保证的鞭策。对揭短的尊重是对工程的忠诚。对工程的忠诚,既是对工程委托方和承建方的忠诚,也是对可能受工程影响的所有人忠诚,因此,出于对绝对责任为工程揭短,是一种高尚而纯洁的行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忠诚。


相关内容

  • 初二记叙文阅读)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
  • 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题解答技巧
    [语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转走背拿满分) 答题技巧 考纲陈述: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 ...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题型1:找出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⑴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 间为线索: ⑤以 ...
  • 语文考试答题规范
    语文考试答题规范 语文考试答题规范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希望在考试中充分答出要点,取得语文的良好成绩.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1.认真规范书写; 2.不出现错别字; 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 ...
  • 法硕专业课和基础课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
    <法硕各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 > 在指导大家如何解答主观题之前,我要特别强调:大家可以上网搜索法硕历年真题与答案(<永平法硕笔记>中也含此部分,更含我对真题使用技巧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指导),但目的不在于所谓的& ...
  • 高一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分享:答题技巧和公式
    态度决定一切.平时不认真学习,不勤于积累,不把这150分的科目当成重要课目来学,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希望你喜欢.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 ...
  • 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一).记叙文考点分析与对策 1.基础知识考查:3500个常用汉字. 2.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叙文是通过记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读下来必须抓住并理清楚两点: a.人物(特别是主人公)的思 ...
  •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一)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一) --针对不同文体的答题方法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 1."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 2.尽量用原句, ...
  • 文言文总结20**年
    文言文总结 来源:文言文趣味练(1-5) 稽费:停留.耽搁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费时日 遽:害怕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见待:对待(我) 先公以礼见待 见绳:约束 明公以法见绳 鞠:审理:狱:案件 鞠狱:审理案件 第:家 叟携酒至 ...
  •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解题初探
    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已经定型,基本是试卷的第12题:题型和考点基本稳定,一个选择题5分,三个简答题分别为6分.6分.8分.从所选人物来看,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4年选的都是社会科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