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 范文中心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03/1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教学目的]

1、 认识封建社会

2、 了解作品艺术构思的特点;

3、 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速读全文,了解情节

本文所写故事比较复杂,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把握情节时可采取

速读后,提问:

1、全文高潮在什么地方,结局怎样?(课文第10—12节,林冲因草厅被压倒到山神庙暂避,在庙内听到草料场火起和陆谦等人的自供,出来杀死仇人,报仇雪恨。这是故事的高潮。第12节同时是故事的结局。)

2、故事是怎样一步步向高潮发展的?(第1节写林冲巧遇李小二,是故事的开端。第2—9节是故事的发展,发展中有两起两伏:第2—5节写陆谦等人酒店密谋,林冲买刀寻敌,是起;寻敌不得,

(二) 再读全文,理清线索

本文情节发展属双线并进型,清理线索可采取

再读后,提问:

1、课文正面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其中贯穿了一条怎样的线索?(内容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这是主线。

2、林冲性格转变是怎样完成的?侧面略写的内容是由什么线索贯穿起来的?(林冲的性格转变是在反动统治者的逼迫下发生、完成的;侧面略写的内容是由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这是副线。)

3、主、副线关系怎样?列出两条线索示意图。(双线是矛盾斗争关系,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官逼民反。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点视厅、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图示略。)

(三)细读有关段落,研讨景物描写

课文景物描写在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写法上前后照应,针线绵密。掌握这一特色时应引导学生前后联系,体会作者的艺术匠心。

细读第7—12节后,提问:

1、第11节写了一场

2、课文写风雪,不是集中于一段,而是分散写来,细针密线,前后照应。试举出例证并说明其好处。(第7节写风雪初起,第8节写风大雪紧,第9节写雪到晚越下得紧,第10节写雪压倒草厅,景物变化合乎情理,真实感强。作者并特别注意照应,如写草厅被雪压倒,先在前文写

课后练习设计

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1、妙在通篇不言“逼”字——谈《林》表现主题的技巧

2、描风绘雪,富有神韵——谈《林》的景物描写


相关内容

  • 现代视角:电视剧[水浒传]的深层改造
    作者:李跃红 当代文坛 1999年01期 电视剧<水浒传>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电视改编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剧中演员表现导演调度等无疑出色,且已然淋漓尽致于荧屏,而一般隐于幕后常为人们忽略的编剧功夫,在热烈的评 ...
  • 初中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练习
    名著阅读练习 <水浒传> 智取生辰纲:北京大名府梁中书见杨志武艺高强,提拔他为提辖,并护送给丈人 蔡京的生辰纲. 山东郓城县有一好汉叫托塔天王晁盖, 他与吴用. 公孙胜. 刘唐.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七人,在黄泥冈假扮卖 ...
  • 四大名著知识点--适用于小学六年级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西游记> 西游记>1.<西游记>的作者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 从龙宫索 ...
  • 水浒传中考相关知识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 ...
  • 九上名著导读(复习)
    一.填空. 1.<水浒传>作者 A ,元末明初(朝代)写了108条济贫的豪举.它是我国历史上 D 小说. 2.<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 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 他们是 A ...
  • 古典小说评论
    大师叙写的民族心灵史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问系列"丛书总序 宁宗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而且历千年而血脉不断,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蔚为奇观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准确地说:"中国是特别东 ...
  • 小学五年级阅读带答案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这一天晚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知道我看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 ...
  • 鲍鹏山之百家讲坛
    鲍鹏山之百家讲坛 鲍鹏山(10 张) 洋洋万千言的<水浒传>虽然没有<红楼梦>的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但在<水浒>梁山水泊一贯的豪气冲天.气贯长虹的背后,却有着众多英雄人生际遇 ...
  •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中考名著导读复习专题 "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有相应的读 书笔记."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 ...
  •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杜贵晨 河北学刊 2012年08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2)03-0088-05[收稿日期]2011-07-12 从人自身的立场上看,世界是由"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