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每日一句精选) - 范文中心

读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每日一句精选)

04/30

读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每日一句精选)

2016-07-04 09:44阅读:194

读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每日一句20160511#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想要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你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我们老师所起的作用是要搭建一座桥梁。

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

我们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我理解,最大的尊重并不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交交朋友,关心他的生活,而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

这个惊喜指的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我们课堂当中常常会有出乎学生意料的,又能够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一些东西,他可能想到了但是他没有我们课堂上所提供的东西那么深刻,于是他成长了,他变得更深刻了,对他来说有惊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压根就没想到,结果老师给了一个他前所未有的想法、观念,或者挖掘出了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想法、观念,而且这个想法和观念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做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探险。在旅游和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所有学生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知道的,都是没有超出他的想象力范围和理解力范畴的东西,那么学生不会喜欢这样的旅游和探险,他会在课堂上感觉乏味,他可能就自己去旅游和探险了,俗话叫“走神”。

所以,力争带给学生惊喜,这很重要。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勇

#每日一句20160521#教育的力量来自教师的真实存在

我是谁?这个古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老的哲学问题成了现代教学的问题。

课堂上的那个“我”是真正的“我”吗?如果我们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很难是肯定的。事实上,作为教师的“我”由外在的各种压力、规则、观念、概念所构成,这个“我”在学生面前扮演着教师,自觉地设置禁区并同时开放言不由衷的尺度,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好老师。这样做的后果是鼓励学生效仿——为提高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学生常常提“有价值”的问题,总是揣摩老师的心意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其实这一切非学生本意。结果,教师和学生彼此以虚假的存在面对,游离于智慧和真理之外,并使双方心灵疲劳不堪。

教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人学,教育是对人的研究,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够真正认识他人。对人的认识是不分学科的,必然是整体的,只是在输出我们的认识时才因为学科的差异而有所侧重,语文侧重于想象、审美,历史侧重于证据和理性,政治侧重于公民意识和哲理,所有这些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的寄托——完整的自我。

如果没有完整的自我,学科的专业特色便没有生命,就像树枝没有树干。我们的专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致力于如何把枯枝装点得嫩绿而不关心树干的生命状态。没有树干的树枝是枯枝,无论它表面看起来如何水灵鲜活。

好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点,他一定是拿一个真实的存在来和学生相遇,并促使学生以同样真实的存在来呼应老师。彼此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一阵智慧之风吹过,他们彼此点头致意,在真实的土壤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共同生长,彼此见证。当我们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存在之谜时,意味着我们正在接近教育的原点,正在走出荒诞的教育丛林而步入真实的教育世界。

~魏勇《教师的力量》

#每日一句20160612#老师的定位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的表现在激励学生的思考上;除了他的正式职位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教师应该是一场学习的策划者,有时候很少说话,但是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路径,像导游给游客起引导的作用一样,引导学生在知识智慧的海洋里傲游,告诉他们去哪里可以发现什么,值得去体验一下。

这样更接近于我们对现代教师的定位,也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把智慧传递给学生。

~魏勇

#每日一句20160611#好课的标准

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是有边界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能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历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模糊性是指课堂流程粗线条,教师能够迅速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

好课具有开放性,一是指师生随时准备接受他人合理的观点,修正、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二是指能够打破学科界限,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好课的边界在于对文本可以有多远元的解读,但是需要有内在逻辑,需要将解释严格化。一味追求所谓新颖的解读只能沦为“胡说八道”。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一笑而过

#每日一句20160608#相信孩子

魏勇说:低估学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高估就意味着给他的空间过大了。但是我宁可高估学生,“纵容”他们的一点点小缺点、小错误,也不会扼杀他们创造力的错误。因为小缺点、小错误还可以纠正,而创造力是没法修复的。

对魏勇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我常常听到老师说“万一他们不会怎么办啊”“万一我问的问题他们不会回答怎么办啊?”种种担心都是因为不相信孩子!

我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课堂中担心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将一些“难点”化解,甚至嚼碎了“喂”孩子,这样做孩子倒是轻松地“吃”下去了,可是,他获得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喂”给他的知识,其他什么也没有!没有思维冲击,没有疑虑,没有创造性地猜想与解决问题,也就没有释疑后的惊喜,更谈不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了!这样的孩子,今后就只等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了。

因此,我们不妨慢一点,不妨冒一些“险”,将问题交给孩子,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弱小”,他们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大胆而又奇特,此时我们抛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信息、材料,让孩子尝试进一步解决,他们一定会在步步剥笋式的推动下,成功地解决问题的!最后惊喜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当我们相信孩子了,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的潜力真是无限的!!

我很喜欢魏勇的一个比方,他说:“老师很多时候就像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策划一次学习活动,把自己所掌握的学习资源,例如网资源、图书资源、学生自己的资源等,整合在一块儿,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顺应学生自己的好奇心和天性的方式高效率地来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不是单向一维的,是多向多维的,不是只有正面没有反面,而是正反方向都可以平衡地去了解。“

#每日一句20160607#上课要给学生惊喜

学生最喜欢听哪种老师讲课呢?

我觉得,第一,风趣幽默;第二,老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们一种新的东西,让学生们感觉意外,让学生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哎,我怎么没想到呢?”老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某个道理或观点很妙、匪夷所思,但是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惊喜。

我们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我认为老师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学生交交朋友,拍拍肩膀,在礼貌上做得很周到。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应该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

给学生惊喜的课堂具有一定的“侵略性”,课堂犹如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探险,如果旅游和探险都没有意外,所有学生所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知道的,那他一定不喜欢,然后就是独自去旅游和探险——俗话把这称为“走神”。

给学生惊喜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颠覆性。

课堂对话也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就是不断地让问题深入,要一直对话直到无路可逃。

~魏勇

#每日一句20160605#课堂

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让学生满腹狐疑,好课给学生惊喜。

~魏勇

#每日一句20160614#平等的课堂观

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探究的,就是作为教师,我们随时准备承认自己的错误,随时可以矫正自己的看法,只要学生的看法有说服力,“你可能对,我可能错”就应该是课堂当中师生双方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

有时我们教师在态度上可能会做到很谦和,但发表观点的时候却是非常地霸道;语气可能非常地温和,但观点却是不容商榷。

好的课堂观应该是教师不是表面上和学生平等,而应该是在内容、价值观、哲学观上有一个真正谦卑的看法之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平等。只有具备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地开放出美丽之花。

~魏勇

#每日一句20160617#突破

魏勇说:“教师的个性就是总有想与众不同的冲动。”

我们做任何工作,如果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冲动的话,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有创意,更有意思。

北京十一中学有一种“创新文化”,他们总就有与众不同的冲动,不满足于一个一般的可以接受的结果,总是希望做得再好一点、再新一点!

人有我有,人无我也得有,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和他们不一样,寻找突破。

一个老师,如果想偷懒,不去寻求突破,那可能永远也成为不了一个让学生特别喜欢的老师,顶多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老师。

一个人一生中会遭遇很多事情,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有创意的想法时,可能第一时间不会接受,但是这种想法又非常吸引你,那么你是徘徊于传统的、大众都能接受的教学方法中还是敢于尝试这种有创意的可能别人不一定接受的方法呢?如果是我,我一定选择后者,我觉得人生就应该有这样一种敢于挑战与创新的勇气,无论我们的挑战成败与否,无论我们的做法大众是否接受,但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种创新,是一次有意思的旅行,这就足够了。

当我们有了一种想法时,就要敢于去行动,只有做了才会知道。如果总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前,那么永远在原地踏步,永远不可能有所突破。

敢于突破自我,向更广阔的空间伸展,人生的意义即在于此!

#每日一句20160618#教师的个性风格

见识越来越多的课堂,喜欢个性风格不同的各种教学方式,幽默的、干练的、优雅的、智慧的……然而也常常看到刻意模仿名师风格的,连说话的腔调、手势、对孩子的称呼等都进行模仿,让人啼笑皆非!

学习名师应该学他的理念,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等,模仿外在的姿势、语调只能给人东施效颦的感觉!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应该有自己自成一体的风格,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

就如我,本是一个内敛的人,做事慢条斯理,怎么可能学得来那种幽默机智反应迅速的风格呢?我只有努力把自己的特点尽可能推到极致,给孩子们润泽的学习氛围,和他们在娓娓道来中思考、享受、探究,这也没什么不好啊。

在学习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时候,尽可能学习其中能够与自己的天性和谐共生的东西。

用与自己天性一致的、让自己觉得自然的一种方式上课才是最好的。

#每日一句20160621#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

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一书中提到:“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得到自然释放的地方,是师生在松弛的状态下与真我相遇的地方。”

北京十一学校提出“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课堂上常常有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表演,而孩子都处于观赏状态,有的甚至成为“学舌的鹦鹉”,看上去孩子“学会”了不少可见的知识,但是,孩子没有思,没有专注的参与,没有自主的探究。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育的需要了,课堂上教师要将自我退后,将孩子推向前面,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伟大事物”进行研究。教师要善于发挥穷追猛打、层层追问的精神,将问题一个个抛给孩子,一个问题回答了,马上又来一个问题,而且环环相扣,问题和问题之间有关联。这样课堂的密度会比较大,孩子们也会很有收获。

很喜欢魏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课堂总是老师自我展示,那么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恭喜您获得一次免费诊股机会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相关内容

  • 我的语文教育观
    我的好课观 上世纪80年代,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一.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 ...
  • 一等奖学金获奖感言精选
    (一) 得知自己获得了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后,首先是感到很惊喜,同时又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是对我的一种莫大的鼓舞与激励,相信也会成为我大学里的美好回忆. 有位老师曾经对我说:人生旅途中,获奖只是一种助推器,它绝不是你最根本的动力器.当然这个助 ...
  • 室内设计实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室内设计实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这是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 ...
  • 一年级讲故事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一年级讲故事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计划 王艳秋 进一步挖掘我校"精彩教育"的内涵,通过一年级小学生讲故事,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精神, 在活动中庆祝国庆节和新年的到来, 增进师生间的友谊. 一.学生分析 喜欢 ...
  • [免费][内部资料]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抄精选)其他五本书
    其他五门课 一般不考大题 26.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学生观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着直接影响.有什么 ...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
  • 我喜欢上美术课(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喜欢上美术课(600字) 作文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中有许多新奇好玩的课程.比如:能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同学们期盼的信息课,能画出自己心境的美术课······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中,我最喜欢上音乐课. 美女老师 音乐课是一位姓秦 ...
  • 谈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浅议 墨江县文武镇初级中学 董坤 [摘 要]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全面评价,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 ...
  • 减负万里行
    太仆寺旗第三小学 "减负万里行·第2季"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自 查 报 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开展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 第2季"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
  • 物理奥赛培训
    全国中学生超常教育研究协作组第12届年会--论文 物理奥赛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黄爱国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10630) 摘要:本文从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理论和实验培训的教材体系.提高学生竞赛实验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