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老子的人生观 - 范文中心

第二章.老子的人生观

02/11

人生观是人生价值、目的、意义、道路等观点的总合。内容包括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等。一般来说,人生观取决于世界观,体现着人生态度,反映着人的是非观念。

在周代以前,是非观念来源于天命论。是与非、正确与错误都要祈天问卜,由神来决断。到了周代,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再是神灵,由伦理道德取而代之。儒家就是把“仁”、“义”、“礼”、“智”、“信”这些伦理范畴,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来评判是与非、正确与错误。因此,“仁”、“义”、“礼”、“智”、“信”便成了儒家“仁爱”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老子既反对以神为本的是非标准,又反对儒家以人为本的“仁爱”人生观。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圣人和天地一样,是没有仁爱可言的,在圣人眼里,百姓只不过是路边的“刍狗草”而已。“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固为天下贵”(第五十六章)。圣人不应该对世人有好坏之分,亲近和疏远之别,不去恩惠谁,也不去伤害谁,不去尊崇谁,也不去贬低谁。至于说“仁义”等社会伦理,是与“道”相悖逆的,“有仁义”必然“大道废”(第十八章)。因此,老子主张 “绝仁弃义”(第十九章),只有这样才能大“道”布化,大德畅行,回归到人性“孝慈”的初始状态。

那么,什么才是老子的人生观呢?从老子退隐乡野的行径和《道德经》的要义来看,老子的人生观是淡泊名利,不追求事业和成就,不注重人生价值和意义。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能够“身存”(第七章)“长久”(第四十四章)才是最重要的。他感慨地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第四十四章)。生命比财富更珍贵,身体比名位更值得珍惜,得到比失去更有害,贪婪反而会招致损费。为了实现“身存”“长久”的人生观,应该具备以下人生态度。

首先是谦恭视下,低调做人。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一个人虽然雄健强大,却不能恃强凌弱,而要安守雌柔,像涓涓细流的小溪一样平静无息,回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复归于无极” (第二十八章)。一个人虽然圣洁尊贵,却不能高傲自大,而要甘愿处于低贱污浊的地位,做天下不自我清高的典范,复归于人性的本始状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一个人虽然荣耀风光,却不能得意忘形,而要谦恭视下,做天下虚怀若谷之人,复归到人性的质朴状态。

为什么要把卑贱低下作为人生态度呢?因为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卑贱是尊贵的根本,如果鄙视卑贱,丢弃卑贱,尊贵也将随之破灭。下位是高位的基础,如果没有了下位,高位将成为空中楼阁,必然塌落。因此,做人不能丢弃卑贱之根本,去追求尊贵之末梢;不能舍弃下位之基础,而保高位之空中楼阁。“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就是守住做人的根本和基础。

之所以柔弱、卑微、低贱是做人的根本和基础,是因为地位卑微虽然柔弱,却处于上升的态势,地位高贵虽然强大,却处于下降的态势,“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任何事物达到了顶峰,就会“物壮则老”(第五十五章)走向衰亡。因此,“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既然刚毅强盛的属于将要死亡的一类,就要牢记“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保持卑微柔弱的姿态,才会有蒸蒸日上的生命活力,这是对道的具体运用。否则“强梁者不得其死”(第四十二章),强横骄纵是不会有善终的。为了能够善始善终,就要做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三十九章),既不追求美玉那样尊贵华丽,又不像石头那样刚烈强硬。总之,“守柔曰强”(第五十二章),操守柔弱的姿态,就会拥有真正的强势。“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柔能克刚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要想“身存”“长久”,必须要有一个谦恭视下低调做人的态度。

再者,要实现“身存”“长久”之目的,还需有一个安于清贫, 不求享乐的人生态度。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第二十章)。众人或参加丰盛的筵席,灯红酒绿,挥霍无度;或登台观景,声色犬马,尽情地寻欢觅乐。而作为一个有道之人,则是淡泊恬静,面对外界的诱惑无动于衷。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第十二章)。色彩斑斓的花花世界会使人眼花缭乱,不辨美丑。歌吟乐鸣,靡靡之声会使人耳晕神迷,沉醉于无聊。美味佳肴会使人口胃败坏,损伤身体。犬马驰骋,追逐狩猎,会使人心机浮动,狂躁不安。这些都不是圣人所为,“圣人为腹不为目”(第十二章),只要能够果腹就满足了,从不贪求声色悦目。当人们已经富足还在追求宽余的时候,自己要守得住匮乏和清贫,不慕富贵,不计遗失,不思所取。“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第二十章)。如果一味地追求享乐,“生生之厚”必然“动皆之死地”(第五十章),自行走向灭亡。一个欲壑难填的人,再富有也不会感到满足和幸福,只有“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安于本分,不失本性,守道不惑,“不失其所者”(第三十三章),才能不受辱没,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实现“身存”“长久”之目的,还需有一个“为而不争”的人生态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一个人应该具备像水那样崇高的品行,滋润养育着万物,却不计较自身得失,呆在别人不乐意去的地方却无怨无悔,这就是“为而不争”,帮助他人却不与人争夺的“圣人之道”(第八十一章)。为什么把“为而不争”看作是人的最高修养,成为圣人的准则呢?老子认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六十四章),如果处处替自己着想,按个人意志行为的人,必然失败;争权夺利,攫为己有而把持不放,这样做的结果,将会适得其反,最后只能是丧失殆尽。为了不失败不丧失,就不能为自身利益去争夺去把持,“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六十四章)。只有不去争“天下先”,才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成全自己保持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最后,要实现“身存”“长久”之目的,还需要做到无私无欲。老子说“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第三十四章)。“道”是宇宙的本体,而它的本性则是无私无欲,对于万物的求助,从不拒绝,成就了万物,却默默无闻。呵护养育着万物,却不占为己有,任何情况下都不追名逐利,处于不显露的位置,渺小的状态。万物都归附于它,却不主宰万物,任它们自然化育,展示着“道”的博大。这种化生了却不占为己有的“生而不有”(第五十一章),滋养了却不恃功干预的“为而不恃” (第五十一章),任凭其自然生长而不干涉的“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的行径,是“同于道者”(第二十三章)的崇高品行,“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老子之所以推崇无私无欲,是由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维持盈余,追求完美,是没有止境的,最好还是适可而止。因为锋利的刀刃,不容易长期保持。金玉满堂的宏大家业,不会代代相传而不败。如果富贵了就骄奢淫逸放纵狂妄,必然给自己带来灾祸。当功业成就了,知道退身收敛,才合乎于道,从而保全自身。

以上是老子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我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找不到人生价值。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追求什么,崇尚什么,这些都是老子所不齿的,“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第二十章)。至于说无私无欲,“为而不争”,安于清贫,不求享乐,谦恭视下,低调做人的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中的人生道路。老子通过这个道路不是为了实现什么人生价值,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身存”“长久”。例如“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本意并不是真的要自己变得弱小、卑贱和耻辱。而是利用这种人生态度,来维系自己的强大、高贵和荣耀。他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在老子这段话中,每一句的前半句是人生态度,后半句是人生目的。为了达到“身先”、“身存”、“成其私”之目的,就要抱有一个“后其身”、“外其身”、“无私”的人生态度。

由此看来,老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有人认为这就是老子的智慧,是在教唆人们言行不一,遇事不能直来直去,要装傻、装雌(熊)、装孙子。这种说法显然是对老子人生观的曲解。老子之所以强调人生态度,是源于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他看到了人生态度的重要性。态度不同,反映着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出发点;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老子谆谆地告诫人们“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主观意识和行径。这说明老子的人生态度是严肃诚恳的,没有任何的虚伪和做作,老子并非在教给人们狡诈伪装的智慧。相反,老子一向主张“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第十九章),反对阴谋诡计。之所以老子的人生态度不同于人生目的,是他深谙“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了保持强大,就不能逞强好胜;为了“身存”“长久”,就必须有一个低调做人的态度。

当然,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能够“身存”“长久”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性的使然,但不是人性的唯一宿求。人不仅追求生命的数量,而且追求生命的质量;不仅追求物质的占有,而且追求精神的满足。如果一个人放弃生命的质量和精神的需求,人性将会出现缺憾,因为人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动物只有简单的直觉和低级的行为意识,而人具有了抽象思维和联想的思想意识,从本能的组织协作走向了有目的的社会分工。人不再只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具备了社会属性,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将成为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因此,除了追求个人的生存权利以外,还担负着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人与人之间需要有一种道德伦理成为准则,作为大家共同的意志和行为,以便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由此看来,人生观必将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在这个社会里人不但需要生存,而且需要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说,人生观不仅包括生死观,幸福观,苦乐观,而且包括荣辱观,价值观。

老子在他的人生观中,只是强调了“身存”“长久”。他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服务的。人只要能够生存下去,可以不在乎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逃避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人生观,对于失意者来说,不失一种保全自身,取得心里安慰的最佳方式。但是,人生在世都不会一帆风顺 ,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如果遇到逆境就思想颓废,不思进取,苟延一隅求得生命的延续,不也是可悲的吗?这样的人生观,如果只是个别人的思想意识,还无关紧要。然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需要的是全民的百折不挠,而不是独善其身,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所以老子的人生观显得非常片面,非常的软弱无力,非常的不适宜。由于在人类社会里,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紧紧连在一起,所以自身的“身存”“长久”,往往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种族的兴亡。而种族的兴盛,需要种族具有强大的意志力。这个意志力来源于族民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一个种族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顽强的凝聚力,其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必然走向衰亡。如此一来,个人的“身存”“长久”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人生观方面,儒家与道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儒家将人的自然属性作为基础,全面把握人的社会性,依照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伦理体系,建立起了具有民族根基的价值观,使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以系统而完善,因此成为传统文化主流,而道家思想和佛家神学一样,只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补充。


相关内容

  •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 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直觉认识论 道家与儒家二家在先秦时期即同显于世,汉魏以后又同在 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 ...
  • 陈鼓应:老庄思想与现代境遇
    陈鼓应先生 陈鼓应先生1935年生于福建漳州,祖籍长汀.母亲在鼓浪屿怀上他,故取名鼓应.他骨子里悲天悯人,心底充溢着冲创意志,平生古道热肠.童年亲历日军飞机轰炸,心底潜埋下反殖民.反侵略的民族意识.青年时期于台湾大学追随殷海光先生,直接受到 ...
  • 立命之学--[了凡四训]
    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 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换新颜:逍遥物外无羁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心性修持大道生,修性了命此身真:证得三生明生死,心地无相亦无空. 阴阳之中持中道,道不远人人自远:天道酬勤一 ...
  • 中华文化的勃兴
    知识目标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 3.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各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能力目标 1.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
  • 论老子的_无为_思想对当今治国之鉴
    2008年2月第8卷第1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Feb,2008Vol.8No.1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对当今治国之鉴 蓝佩玲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 ...
  • 浅论道家老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论道家老子思想及其深远影响 [摘要]道家的产生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老子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围绕着这个思想体系又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范畴和 ...
  • 司马迁与老子(散文+小诗)
    (一)司马迁 众所周知,撰写<史记>的是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名著<史记>为司马迁所撰.这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我国上下三千年.司马迁不溢美不隐恶得秉笔直书,为我们世世代代,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 既然诸子百家的 ...
  • 小学阶段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价值研究
    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几年来的教育改革,让更多的人开始深层次的对教育进行了思考.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是国民素质下降心胸不广.涵养不深,是一代少年儿童成了挣分的机器.家 ...
  • 论无为_有为与不为
    第18卷第4期 2003年11月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CH ANG SH A UNI VERSITY OF E LECTRIC POWER (S OCI A L SCIE NCE ) V ol . 18N ...
  • 道家_道教自然主义哲学及生态伦理思想_秦永红
    第十六卷第四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116 No142001年10月 JOURNALOF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Oct12001 道家.道教自然主义哲学及生态伦理思想 秦永红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