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力的合成2(探究式) - 范文中心

5-力的合成2(探究式)

02/15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科 探究性教学案例评比

《力 的 合 成》

撰写人:单 位:推荐人:单 位:

教 学 案 例

邵 永 腾

浙江省永嘉中学 指导人:

课题:力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被安排在三种性质力之后,它是前四节知识内容的深化,是研究力的等效关系, 并依据等效思想并通过实验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而矢量运算贯穿高中物理始终,因此本节内容为以后学习力的分解及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等效思想,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如何运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是另一重点。

2、以等效思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则的核心就是它既体现了合力的大小,又体现了合力的方向,说明矢量合成不同于简单的代数相加,在教学中始终抓住本节研究问题的主体思想——等效思想。

3、将“力的合成”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小组的探索实验,由学生自行通过实验探索规律,给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探究,让学生逐步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列举实例,叙述合力和力的合成的概念; ② 叙述共点力的定义;

③ 通过实验,建立共点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

图法求合力;

④ 根据具体实例,判断合力的大小与共点力间夹角的关系; ⑤ 叙述矢量和标量定义。列举实例判断矢量和标量。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渗透等效思想。

3、德育目标:

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设计:

1、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力的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而且掌握了力的图示法,并且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所以,先通过“等效思想”引出“合力”和“力的合成”的概念,再通过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知识,提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应遵循什么规律,是否仍遵循“代数和”的运算呢?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分析数据,归纳出结论。通过创设递进式的问题情境,层层剥离,来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去理解知识、学习技能,体验物理过程与方法,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变学习为研习,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用计算机模拟多个力的合成,实物投影仪的使用等,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三角板、橡皮条、弹簧秤(大),重锤一只,细线等。

2、分组实验器材(两人一套):方木板一块,弹簧秤两只、橡皮筋一条(带两个绳套)、8开白纸一张、图钉三枚、学生用三角板两个,铅笔等。

六、达标方案

通过演示、举例、渗透等效思想等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理解知识目标中的几个概念:合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矢量、标量等。先回忆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特点,再提问:当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还遵循简单的“代数和”吗?即“1+1=2”吗?使学生思维产生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过渡到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应遵循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所给的器材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总结规律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最后分析多个力的合成,并应用微机模拟多个力的合成,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刺激”。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中通过两个问题的讨论检查学生应用知识(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给予纠正。

在本节课中,学生兴趣浓厚,思维十分活跃。在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学生自主地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并从中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定则”,绝大部分同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讨论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完成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由于个别同学的原有物理基础知识较差,再加上他们在初中阶段很少动手做实验,这又是第一次由同学自行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对这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利用课外时间给予辅导,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

通过批改同学上交的作业,对于书本“练习四”中的四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即学生对本节课的基本要求都能达到。对课外补充的9个题目,其中1~4题正确率为98%,5~7题的正确率为87%左右,其中第6题大部分同学还不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解题,8、9两题正确率为81%。对于这些课外“能力提高”部分的完成情况分析,基本上能达到一定的目标。(见附件)

七、说明:

《力的合成》这一节课,我一改传统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而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己原有“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再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猜想假设→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程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方法和能力培养上,让学生动脑去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兴趣和成才意识,尤其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成功的心理品质十分重要。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具有独立性,高中学生尤其

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中学生的所有这些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这为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但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探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给予必要的指导,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于部分同学在初中时期很少动手做实验,他们整体的实验操作水平较差,探究过程中做实验的时间较长。所以,本教案采用2课时,对于个别精确度不高的同学,建议课外开放实验室让他们重新做一次。

附件:

《力的合成》的“诊断性”练习

1、大小不变的F 1、F 2两个共点力,夹角为θ,设F 1与F 2的合力大小为F ,则下无说法正确的是

( ) A.F 一定比F 1、F 2中较大的大 B.F 不可能与F 1、F 2中较小的小

C.F 可能与F 1的大小相等,也可能与F 2的大小相等

D. 在θ∠180°时,F 随θ减小而增大

2、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 ,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 ,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应为

A.30° B.45° C.90° D.120°

3、如图所示,F 1=15N、F 2=10N、F 3=30N,

同作图法求出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F= N 。

4、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 ,最小为5N ,则这

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N 和 N ,如果这两

个力的夹角是90°,则合力的大小为 N 。

5、如图所示,重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A.0 B.40N ,水平向左

D.20N ,水平向右 ( ) C.20N ,水平向左

6、如图所示,ABCDEF 为一个正六边形,现以A 为顶点

向其他各顶点作矢量线段,并将它们依次表示F 1„„F 5等各

力,若其中F 1的大小恰为1N ,那么这五个力的合力为多大?

方向如何?

7、已知一个物体所受四个共点力的合力等于0,若将其中一个方向向东、大小为3N 的力F4顺时针转过90°,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多大?方向怎样?

8、如图所示,电线杆BD 重800N ,水平电线AB 的拉力600N ,

牵引索BC 的拉力为1000N ,电线和牵引索对电杆的共同作用恰好不

会引起竖直电杆发生偏斜,求电杆对地面的压力有多大?

9、甲、乙两人沿平直的河岸拉一条小船前进,已知甲的拉力F 1=100N,方向如图所示。⑴要使船沿着与河岸平行的直线航道行驶,则乙对船施加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⑵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乙对船施加的最小拉力为多大?方向怎样?


相关内容

  •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 ...
  • 探究两种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的合成
    [摘 要]草酸根是一个具有强还原性的二齿弱场配体.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配合物典型的针状晶体和片状晶体的制备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冰水混合物中急速冷却母液时,溶液析出的是K2[Cu(C2O4)2]・4H2O针状晶体:在 ...
  •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陈晓燕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6年第01期 高中物理教学在高中各课程教学中是一大难点,是老师难以进行授课.学生难以进行吸收的课程 ...
  • WL8-028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附教学反思
    编号: WL-8-028 物理 题 目 学 校 设计 来源 学习 目标 重 点 难 点 学习 方法 星火 一中 导 光的色散 学 案 设 计 课时 1 物理 教 者 王影 年 级 八年 学 科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 年 11 月 ...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
  • 高三生物月考卷(含答案)
    高三生物月考卷 第I卷(55分)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5分,31-40题每1分,共55分) 1.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 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 ④细胞膜 ⑤脂肪 ⑥淀粉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 ...
  • 专题_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精题分解]专题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复习类 1.(9分)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 ...
  • 二年级上册美术[小蝌蚪]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学生在蝌蚪的学习活动中了解疏密基础知识. 3.根据特定的情境推理思考, 在绘画中自如表达想象, 提高绘画表现力. 4.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
  • 高中物理知识点
    自己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