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宜君县20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 范文中心

陕西省宜君县20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02/24

陕西省宜君县2010年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以工代赈的全新工作领域,是我县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改善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是事关我县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计。国家已从2001年起开展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我县2004以来连续五年被列入了全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县,这为我县实施移民搬迁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我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为“十一五”期间实现渭北绿色经济强县的目标奠定基础。我县按照省、市以工代赈扶贫搬迁计划精神,结合我县贫困人口现状,现提出陕西省宜君县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情况

宜君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属子午岭桥山山系,东西长51.9公里,南北宽50.3公里,总土地面积1531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5乡,17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8.92万人,

总耕地面积45.2万亩,农业人均5.1亩,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41元,贫困户人均收入860元。全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二)发展概况

扶贫攻坚以来,在国家及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积极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几年来,已成功搬迁贫困人口1443户6505人。2004以来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按计划搬迁了1168户5496人。截止目前,全县有贫困人口4284户16596人,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在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山区沟谷中,交通不便,不具备脱贫致富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根据调查统计,全县需要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还有1672户4986人,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138个行政村、305个村民小组、464个自然村,包括立地条件差的1420户4260人;居住分散的252户726人。搬迁贫困人口人均耕地2.6亩,人均有粮食20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60元,人均住房面积8.7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和土窑。

(三)易地扶贫搬迁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国家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在扶贫工作中,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扶贫到户,并决定对少数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有计划地进行

移民搬迁开发,这一决定为我县实施贫困户移民搬迁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其次,我县贫困户迁入地人均耕地2.5亩以上,此次搬迁每户划庄基266㎡,共需占地88.5亩,剩余耕地仍能保证搬迁户人均占有基本农田2亩以上。接收地都是立地条件较好、整体超过温饱线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或经过短期建设可以达到较好水平。教育、医疗条件较好,符合迁入地的基本要求,这些都为贫困户的搬迁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县需要搬迁的贫困户,经过几年来的帮扶,生产生条件有所改善,并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从经济上来讲,基本具备了搬迁的可行性。再则,我县从2004年以来,在贫困乡村开展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开发活动中,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理清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搬迁的贫困户主绝大部分智力健全、身体健康,并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加之长期受贫困的困扰,有搬迁致富的强烈愿望,从人的方面来讲,具备了搬迁的可行性。

(四)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根据省、市发改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实地踏勘考察,综合比较,我县决定在2010年对尧生乡西舍村、太安镇郎二井村、太安镇寺坪村、彭镇后安村、哭泉乡淌泥河村、哭泉乡哭泉村、哭泉乡塔庄村7个行政村222户1022人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这些搬迁点大都地处在山大沟深的边远山区,80%属扶贫重点村,100%属安居工程重点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有

的地方群众用水、用电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自然条件极差,同时教育、文化、医疗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加之多年的自然灾害,使本来已贫困的群众雪上加霜,及时地对他们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使他们脱贫致富奔上小康。

二、指导思想和搬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对222户居住在边远、阴湿、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难养一方的地方的1022名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完善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实行开发式扶贫,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解决温饱问题,为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步伐。

(二)搬迁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建设的原则;

2、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

3、坚持整体搬迁、有地安置的原则;

4、坚持量力而行,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的原则;

5、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安置的原则;

6、坚持依据规划、按标准划分宅基地的原则;

7、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择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经济环境都较理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方为扶贫搬迁接收安置地,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建设内容及任务

根据我县本次易地扶贫搬迁计划,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任务是:

(一)搬迁范围

1、尧生乡西舍村三、四组60户249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2、哭泉乡淌泥河村南湾、南梁、坡底组30户140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3、太安镇郎二井村上塔、显神洼组21户104人,迁入郎二井村插花安置。

4、哭泉乡塔庄村上塔组28户130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5、彭镇后安村桐家山组21户108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6、哭泉乡哭泉村马前尧、东角组39户183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20户100人,迁入平里组插花安置19户83人。

7、太安镇寺坪村西马武组23户108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二)搬迁任务

具体建设内容及任务为:共计搬迁222户1022人,涉及4个乡镇的7个村12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分别建成7个移民新村安置点。共规划建设砖木结构住房18380平方米;新修村内主巷道3.9公里,新修排水渠7.8公里;平整建房场地6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5.3万立方米;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3.6公里;建成供水工程5处,铺设供水管道5.3公里,建水窖60眼,配套水泵60套;新修四级砂石路2条1.8公里。

(三)各安置地建设内容及任务

1、尧生乡西舍村:共搬迁60户249人。该安置点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448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1.6万平方米,移动土方1.1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1公里,排水渠2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7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水窖60眼,配套水泵60套。

2、哭泉乡淌泥河村:共搬迁30户140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252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0.8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8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5公里,排水渠1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6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20立方米、30立方米蓄水池各一座,铺设管道1.3公里。

3、太安镇郎二井村:共搬迁21户104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187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0.6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6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4公里,排水渠0.8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2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10立方米、30立方米蓄水池各一座,铺设管道1.5公里。

4、哭泉乡塔庄村:共搬迁28户130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234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0.8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7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5公里,排水渠1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3公里;

⑤新建村级道路1.2公里。

5、彭镇后安村:共搬迁21户108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194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0.6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5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4公里,排水渠0.8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6公里;

⑤新修村级道路0.6公里。

6、哭泉乡哭泉村:共搬迁39户183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329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1.0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1.0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7公里,排水渠1.4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6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抽水站一座,20立方米、40立方米蓄水池各一座,铺设管道1.7公里。

7、太安镇寺坪村:共搬迁23户108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194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0.6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6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4公里,排水渠0.8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6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10立方米、20立方米蓄水池各一座,铺设管道0.8公里。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需要建设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概(预)算标准,全县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97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投资500万元,地县配套1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76万元。(详

见附表)

五、脱贫致富规划

为确保此次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通过发展相关产业增加收入,彻底摆脱贫困,根据各搬迁点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陕西省宜君县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致富规划(2011—2015)年。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解决搬迁人口温饱问题和巩固温饱成果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搬迁村、户为主战场,以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加大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科教扶贫的重点作用,提高搬迁群众的整体素质在解决搬迁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巩固扶贫成果,从根本上改变搬迁户面貌,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帮助贫困群众逐步实现由贫困向温饱型、富裕型的转变和跨越。

2、基本任务和目标

基本任务是:在彻底改变搬迁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扶持他们的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使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明显缓解。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脱贫致富的任务目标是:帮助搬迁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平均达到1200元,2012年平均达到1400元,2013年平均达到1600元,2014年平均达到2000

元,2015年平均达到2600元,每户力争有1—2个稳定致富的种养业项目。

3、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1)充分调动搬迁群众搞好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开发式扶贫,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树立“穷则思变”的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主要依靠自已的努力和奋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市场需求和县域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的脱贫致富项目,增加收入,实现摆脱贫困目标。

(2)发挥资源优势,抓好扶贫项目建设。立足各搬迁点的实际情况,引导各搬迁户发展自身优势,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新的产业项目,增加经营收入,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条件。

一是配套实施农村节柴灶工程。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各搬迁点配套实施农村能源工程建设,扶持搬迁户新建节柴灶222口,户均1口,计划结合2010年农村能源(节柴灶)工程建设搞好实施,为搬迁户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二是抓好食用菌栽培:彭镇后安村、太安镇郎二井村以食用菌栽培为重点,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菌栽培专业户32户。

三是抓好药材种植:以药材种植为重点,用5年进间种植药材500亩。

四是抓好养殖业:抓住封山禁牧的有利机遇,以养殖业为重点,大力推广青贮氨化、舍饲养畜等新型科学养殖技术,在原在

基础上,发展养猪、牛、羊等养殖专业户60户,新增养殖羊1300只、牛280头、猪300头。

五是抓好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搬迁群众的个人特长,鼓励其走出家门闯市场,增加收入。

(3)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抓好科技培训。

围绕畜牧业、果业、食用菌栽培、药材种植,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搬迁群众的教育与培训,使搬迁群众在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高。5年内培训一支懂科学、懂业务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培养技术骨干120名,培训2500人(次)。(各搬迁点脱贫致富规划详见附件)

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我县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计划搬迁贫困户涉及4个乡镇7个行政村,搬迁222户1022人,计划从2010年开始实施,2011年完成。

七、预期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可使我县222户1022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有了保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

施,可以使原居住地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二)经济效益评价

贫困户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后,极大地鼓舞他们的创业精神,同时加大科技扶贫,提高移民搬迁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鼓励他们开发当地资源,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种养业项目,使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三)生态效益评价

贫困户移民搬迁后,原先居住和生活地区的人为活动基本没有,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植被,对原先耕种的坡地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大减少当地水土流失,改善贫困山区生态状况,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八、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

(一)优惠政策

(1)优先安排迁入地的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2)对安置地的种、养、加工业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

(3)优先安排搬迁户扶贫资金,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

(4)安置地要给迁入户调整安排如承包地、其数量、质量一般不低于原居住户的平均水平。

(5)迁入户子女在入学等方面与原住户一视同仁,不另收取任何费用。

(二)资金管理

(1)安置搬迁户建房资金,直接由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对群众进行投资,统一按照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标准,依据由土地、城建部门批准的村组建设规划统一建设,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群众手中。

(2)搬迁户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搬迁户基本农田及配套水利设施资金,按照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坚持项目法人制、质理监督制和报帐制。

(三)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搞好配合。宜君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县计划、财政、卫生、城建、农业、林业、水务、农发行、扶贫办、土地、民政、供销、商业等有关部门及有关乡镇通力协作,精心组织,保证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同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启发移民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使被迁户和接收地双方愿意。

(3)落实优惠政策。对搬迁户继续落实优惠政策外,还要继续落实好陕扶(1998)2号文件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鼓励贫困户搬迁。

(4)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此次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全省的试点工程,因此在搬迁过程中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预期目的,还必须建立鼓励贫困户搬迁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①乡镇有积极性、村组有积极性、群众有积极性的优先考虑; ②建成后有一定规模、可看性比较强,特点较鲜明的优先考虑;

③村组班子团结、能够一心为群众着想的优先考虑;

④搬迁户与村组或乡镇签订搬迁合同,必须搬新交旧,不得占用两处宅基,搬迁地必须复垦。

(5)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本次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方式。各处移民接收地的建房、引水、建校等工程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的方式,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护搬迁户的利益。

(6)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建设程序和资金管理,严格资金使用制度,严格执行按建设进度拨付补助资金的制度,保证搬迁一户,成功一户,解决温饱一户,确保全面完成搬迁任务。

(7)严格管理,保证质理。对国家补助的易扶贫搬迁资金拨到领导小组设立的专户,实行专人专户专项管理,加强资金审计和财务督查,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坚决杜绝挪用、截留、挤占、贪污等违法乱纪现象发生,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同

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严格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积极推行质量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动态项目监测报告制度,对工程质理进行定期稽查和督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建设步伐。

九、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我县2010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陕西省关于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工程的意见精神,成立宜君县2010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 冲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王永平 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 员:白 冰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长孙潮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吴范林 县财政局局长

和继民 县城乡建设局局长

高 尧 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

雷晓林 县农业局局长

黄凯道 县林业局局长

杨立全 县民政局局长

徐科峰 县农综办主任

梁冯印 县水务局局长

李京强 县公安局局长

赵建才 县审计局局长

何远江 县统计局局长

李延生 太安镇镇长

尚晓军 彭镇镇长

郭 艳 西村乡乡长

张小军 哭泉乡乡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工代赈办,由长孙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并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附图:

1、宜君县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地理位置图

2、各安置点新村位置及规划图

附表:

1、宜君县2010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资概算总表

2、各安置点投资概算表

附件一:单项工程初步设计

附件二:各安置点到户花名册

附件三:各搬迁户脱贫致富规划


相关内容

  • 20**年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中国十年扶贫
    中国扶贫十年累计投入2043.8亿元 [背景材料]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何宗渝)国务院新闻办16日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扶贫的财政 ...
  •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
    附件1. 1 2 3 附件2. 4 5 6 7 附件7. 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 ...
  • 乡镇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2011年9月23日) 一.基本情况 鹦鸽镇全镇总面积432.6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2403户.9863人,人均耕地2.5亩,人均林地26.7亩. 鹦鸽镇文化积淀深厚,古有药王孙思邈的遗迹,诗仙李白. ...
  • 5.31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
    熊家场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情 况 汇 报 一.基本情况 熊家场乡地处织金与普定交界,距织金县城38公里, 有织金南大门之称.全乡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有类别村11个,其中一类村5个.二类村2个.三类村4个,非类村7个,现有建档立卡 ...
  •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宁夏社会科学院 李晓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生态和人类发展之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有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因此在生态脆弱地区继续使用传统扶贫方式的 ...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首次将"民生"写入党代会的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0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上,民生部分独立成章,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 ...
  • 关于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的工作要求和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牵头组织农发办等部门对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贫困村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我县总人口45.27万人,农业人口39.98 ...
  • 山西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切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切块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整村推进"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探索扶贫开发权力.任务.资金.效益.责任"五到县"新 ...
  • 20XX年中国贫困县名单
    2014中国贫困县名单 2014都快过完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喊了40年,改革开放36年,全民奔小康只差6年了,中国居然还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也就1600多个县,超过三分之一的县还贫困着.找找看有你们家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