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平均分 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平均分 教学设计

11/10

第一课时 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

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 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3、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第二课时 平均分(2)

[教学内容]

书本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

桃子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2.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相关内容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同学们要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 能正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3.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求商的近似值有兴趣,体会数学计算与商的近似值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 ...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 ...
  •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小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比较熟悉地计算小数除 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 .归纳等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 ...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 ...
  • [循环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 ...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整数乘法运算法则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应.2.能灵活掌握分数简便计算的方法.3.能正确计算. 单元知识结构图分数乘以整数(求几个几是多少)分数意义一个数乘以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型 授课时数:68课时 授课教师:陈争艳.陈慧.张绪丽.郑春梅 [课程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
  •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教案24-1-1
    第一课时:圆(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描述性定义,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对圆的定义: 2.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确定圆的条件: 3.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能力: 4.渗透"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