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 范文中心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11/22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文化是民族的根,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刨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公正,“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政者,正也”, 《盐铁论·疾贪》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可以说,一个“正”字,阐述了真谛。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好官必然是行正道,坚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才能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有在内心确立“公正”的品德理念,才能胸中有正气,脚下走正路,做事讲公正,对人讲正派,做到心正、人正、事正。

敬畏,“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中华文化的最高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他们的义理都是一致的,就是“敬”,它是中华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的概念。敬有两个内涵:一个是敬仰、敬重,另一个是敬畏、畏惧。敬畏是一种因内心感到神圣,而自发的敬重和自觉的畏惧。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敬畏之心是人生的大智慧,是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文明的展示,道德的根本。“诚信”,是“诚”与“信”的结合,即诚实守信之意。古人称诚信为“政事之本”、“国之大纲”。《中庸》也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信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现实中,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也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则,更是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石。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只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信赖和尊重,才能有凝集力、号召力和说服力。

务实,“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汉代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真实做人,扎

实干事,既是一种敛住纷扰、潜心事业的修养与品行,也是一种韬光养晦、耐住寂寞的积淀与历练,更是一种厚积薄发、扎实踏实的素质与精神。

宽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胸襟宽厚,容人容事,也是古今官德修养的应有之义。《论语.阳货》:“宽则得众。” 明代学者杨继盛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写道:“宁可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容人,不可让人容我;宁可我亏,不要别人吃亏。”细细品味这段话,教益非常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涵养、理解;是关怀、体谅;是给予、奉献,是密切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善于容人、容事、容言,培养出“登泰山一览众山小、临大海海纳百川无”的境界,才能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宽容一切可以宽容的事,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论断,常被人们引用来表达一种求实创新的精神。《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旨在提醒人们一切事物都不会亘古不变,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始终保持生机。新形势下做好工作,应有新思想、新视野、新举措,工作思路才会宽,干劲才会大,创新办法才会多。实践证明,故步自封守摊子,越守问题越多;开拓创新干事业,越干前途越明。 。

文化是民族的根,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刨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借鉴古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关内容

  • 在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
    拿到一本书以后,先看前言后记,是我多年来形成的一种读书习惯.前言的写作情形不外两种,一种出自对于作者有所了解的名家.朋友,一种则是出自作者自己之手.而后记,只要作者尚未弃世,那就一定会出自作者之手.既然是作者自己或者是对于作者有相当了解的名 ...
  • 全面依法治国精鉴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 ...
  • 戏剧脸谱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创造了工业文明,现代主义以一个多样性的面貌展示人前,并风靡全球,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但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少即是多"设计原则的出现,设计作品开始变得单调 ...
  •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三要素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胆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语境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 ...
  • 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
    程元恒 < 人民日报 >( 2013年01月30日 07 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主体地位,又 ...
  • 半月谈20XX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半月谈2014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北京人事考试网: 半月谈2014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苏北 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新农村建设"的 ...
  • 运用马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马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
  • 小学阶段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价值研究
    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几年来的教育改革,让更多的人开始深层次的对教育进行了思考.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是国民素质下降心胸不广.涵养不深,是一代少年儿童成了挣分的机器.家 ...
  • 领导干部当"仕而优则学"
    2014.03.26 14:07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林彬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前者是为学者的一种激励,后者则是为官者的一种智慧.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阅人最多的职业了,但做了官还能潜心为学.心如止水.静心读书,则是一种真修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