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散文[不成样子的怀念]阅读 - 范文中心

王蒙散文[不成样子的怀念]阅读

03/27

王蒙散文《不成样子的怀念》阅读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人世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奋不已。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打从年轻时候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扶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今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着说着胡绳同志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

.请分析概括夏衍的形象。 (5分)

.说说“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这一句写出了夏衍的哪些特点? (6分)

.回答下列问题 (6分)

“不成样子的怀念”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分)

文章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不成样子的怀念”? (3分)

.本文在选材上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8分)

在选材上 (4分)

在结构上 (4分)

答:夏衍是一位思维敏捷、思想纯真、言语坦率精练、平易近人而不居功自傲、热爱生活且充满活力、做事认真更求实崇真的前辈与长者,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事业心的作家与领导。(5分)

答: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夏衍身形的瘦削,更精微传神地写出了夏公的精神气质:思想纯净深刻,言语行事尽去芜杂虚伪、唯求真诚坦率精练。(“神”与“形”各3分)

答:“不成样子的怀念”是说相比较夏衍不平凡的生平与功绩而言,自己的回忆文章仅仅是零散地记叙了与夏公交往的一些琐事及印象,以及夏公的一些日常生活影像,实在是“不成郑重怀念的样子”。(3分)

答:文章通过以下事例来表现自己的怀念:与我多次率真亲切地交谈;出差时对级别待遇的“心有余悸”半夜里起床看足球赛;婉拒捉刀,亲自动笔写序言;扶杖赏花,看小猫嬉戏;病重时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与文学界的发展动向。(3分)

答:本文的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文章没有以夏衍平生中的大事来展现他的形象,而是选取一些工作与生活上的平常小事来刻画他感人的形象,表现他崇高的人格。(4分)

答:本文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以言谈交往串起追忆,用漫想跳跃的方法裁选往事,以剪影速写的文笔刻画形象。而且以“谈话”开篇,又以“谈话”收束怀念行文,首尾呼应回环,给人一种言犹在耳、德容宛在的感慨和怅惘。(4分)


相关内容

  • 初一下语文文学常识与词语复习
    初一下语文文学常识与词语复习 (基础知识) 一. 文学常识: 1.<春>:作者(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等,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 ...
  • 王蒙领衔四位名人 今日朗诵诗歌颂中秋
    言,诗言志.中秋佳节之际,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搜狐网承办的2014年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活动,已在诗歌吟咏间正式启幕.9月4日开始,十多位文化名人将陆续在搜狐网.手机搜狐.搜狐新闻客户端为全球网友吟诵中秋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
  • [人生即燃烧王蒙]阅读答案
    人生即燃烧     王蒙 从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够支配的关键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然后再无第二次机会.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那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在来.生命由于它的短暂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弥足珍贵且神奇美丽.虚度这样的生命.辜负这样的生命,是多么愚 ...
  • 怀念我的差班生活
    一 我曾经是慢班的一名学生. 慢班的学生自然成绩都是很差的,然而平心而论,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些聪明人,只是要么个性太鲜明,要么意志太薄弱,结果被逐出了主流学生的群体. 比如"大头"同学,他无论如何无法在教室里坐满45 ...
  • 浓浓故国情[怀念母亲]课堂实录--丰丽_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高段 浓浓的故国情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红星小学 丰丽 教材分析: <怀念母亲>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围绕着这个专题 ...
  • 东施效颦话语词
    2.本文作者列举语词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对我们学习写作有何帮助? 3.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对于我们在日常口语交际方面有何 借鉴意义? 第二课时 4.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 ...
  • 青灯(北岛温暖诗性随笔集)
    网易读书 > 书库 > 文艺馆 > 文学 > 散文随笔 4.2 分 我来打分 已有 8人打分 青灯(北岛温暖诗性随笔集) 本书是北岛先生最新的散文集,收录刚完成的十一篇作品,并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忆念,就像灯火辉 ...
  •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