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爱众读后感500字 - 范文中心

泛爱众读后感500字

01/21

  泛爱众读后感500字(一)

  说起《弟子规》里的《泛爱众》一篇,我想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泛爱众》讲得是与朋友相处,要讲平等、博爱,以博大的爱心去对待别人。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只会索取,不会给予、奉献;只知道去坦然接受,不知道欣然给予。闻名世界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弟子规》里也说:“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意思是给予、索取要分得清楚,给予多一些,索取少一些。记住这个美德吧!并去实践这个美德吧!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意思是:别人有短处,不要到处宣扬,别人的隐私,不能随便说出去。让我来说说最近我们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四年级期中考试时,三个班的同学进行交叉考试。可是考试完后,班长马玉森发现他放在书包里的19元钱被别的班的同学拿走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还掉了几颗“金豆豆”,最后那位拿走他钱的同学将钱还了回来。

  回到家,我们给家人讲了这件事,弟弟还说要将这件事到处宣扬。这时,在一旁的爷爷说话了:“你们不是学了《弟子规》中‘人有短,切莫揭’的话了吗?那位同学做出这件事,同学们肯定都会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他已经很丢脸,你们想让他在众学生面前抬不起头吗?我希望你们不要说。”这时,我才深深明白此句话的意思,我陷入沉思……

  泛爱众读后感500字(二)

  中国经典国学《弟子规》,蕴含着千百年来人们的道德经验的结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多多诵读,汲取精华,传承其中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发扬《弟子规》中“泛爱众”篇所表达的博爱精神。正如中华民族伟大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发展和推广着“博爱”这一中华美德,就连孙中山先生陵墓中山陵,主牌坊的正中央高高挂着一块题有“博爱”二字的牌匾。在前年“5.12”我国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牵动了全国13亿人的心。可爱胜过一切,温总理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刻回荡在子弟兵们的心中:“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大家自愿纷纷募捐,一元,二元,一百元,一千元?源源不断的捐款送往灾区。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爱:爱是支持!爱是希望!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次虽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但是有我们的祖国做坚实的后盾。我们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发扬这种“博爱”精神。学校组织我们少先队员去敬老院看望长辈们,(m.lz13.cn)这也是一种博爱,也是一种集体的关爱。这些孤寡老人平日里住在院内,十分冷清。没有亲人的照顾,没有朋友的支持,可以说这些老人是无依无靠。为了使这些老人获得集体的温暖,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经常去敬老院看望他们,带去亲切的慰问和精彩的表演,让这些老人们融入到这个集体中,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看完了我的《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希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样,去好好研读这本书《弟子规》,感悟人生的哲理,传承人间的美德。

  泛爱众读后感500字(三)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从前,村里有一户丁姓人家,家里很富裕,可以说是富甲一方。可是他家特吝啬,简直是雁过拔毛!乞丐不敢从他门前过,家里的东西宁可烂掉都不会给人,村里搞什么慈善活动,他总是那么一句话:“我自己都要人捐助了”。他专横跋扈,不知道与人为善,和人吵架气势汹汹:我家有钱,我怕谁!周围关系处理的极不好。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快乐!

  到底怎样才能生活的快乐?

  通过学习《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篇,我深刻的感受到快乐不取决于你的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只有与人为善才是最快乐。为善最乐!

  乐善好施、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一直流传到至今,而今又出现了一位当代的雷锋——郭明义!三十年来他人生的意义就是持之以恒地对爱心的坚持与追求,对奉献的践行和执着。与人为善能让社会更加和谐,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那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曾经有一位乐善好施的穷人说了这样一段话:“穷人再拿出点钱来,还是穷人,这是不变的事实,不同的是当我拿出点钱去帮助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使我感到了自己的自尊和富有,同时真正享受得到快乐。”只有乐于助人的人心境才能保持开朗,乐观,有良好的情绪,也就自然的拥有的健康和快乐。做善事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人生也会变得乐观积极。

  雷锋、郭明义等这些人的事迹都是对“与人为善”的诠释。为人处世,常待他人以善,会让生活处处洒满阳光。

  事实上,人世间许多人生活的并不快乐,并非都是因为他们贫穷或者富有,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没有找到快乐之本。其实,人的善心善念与快乐同在、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就是快乐之本。

  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与人为善?

  古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人们常说“助人为乐不求报答”。当他人感到苦恼,我们应主动问候,给予其温暖;他人遭遇挫折,我们应举一臂之力,拉他一把,帮他走出困境。与人为善,更应待人以善。

  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大度,善于听取他人建议,哪怕是逆耳之言,同样为君子处世之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遇事退一步,学会包容他人,是与人为善的一大境界。

  与人为善,善怀善意,一个眼神,一句提醒,一个微笑,都是小小的善意。对待别人的成绩不可以有嫉妒,应为之欣喜,由衷赞美。对待别人的失误不可以成自己幸灾乐祸的理由,要给予真诚的帮助。

  为善最乐,多参与一些慈善、公益活动,尽自己能力所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的善举会使身边的朋友得到快乐,只有身边的朋友快乐,你才会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善意!只要我们真正的理解与人为善!自然拥有了快乐!“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忍耐。

  为善最乐,真诚善念乐施好舍!只有这样,好人才能得到好报,人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 论语读后感

* 围城读后感

* 边城读后感


相关内容

  • 读后感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五年级二班 乔慧怡 第一篇: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 ...
  •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范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我初中是在另一个城市上的,离里上百公里,只能住校.几乎美半个学期才回家一次,偶尔会主动和家里通电话,却从来没有写过一封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这句诗的妙处.等读了<傅雷家书>后,才觉得这句 ...
  • 500字小学生的读后感:[夏日邀请函]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夏日邀请函>这本书.它令我十分感动,而且令我有了许多收获.在这个世上,有一部分的孩子的父母因感情不和或某种原因离婚了.所以,孩子就跟着父亲或母亲单独生活,甚至有些孩子的父母两个人分开都不想要孩子.这一部分的儿童, ...
  • [武林外史]读后感500字
    经过一个多星期之后,终于看完了<武林外史>,貌似读后感都是高中时代的事了,但是这部小说实在给我的感悟太多,不记录一下就连自己都会觉得可惜,那么就记录下此刻的感觉吧,即使有再多的不认可,那么也只是自己一点点的感悟而已,自己开心就好 ...
  • [我的狼妈妈]读后感_500字
    我的狼妈妈>描写的是一位母亲遇到了车祸,抛下年幼的女儿离开人世,然而母亲割舍不下孩子,变成一只狼来到人间处处保护女儿. 作者运用神奇的笔法展示了对母爱的伟大力量刻画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作者为了增添童话色彩,把神奇的小甜珠给了狼妈妈, ...
  • 浅吟轻唱诵古韵
    校本活动课教案: "浅吟轻唱诵古韵,悠悠诗情明我心" --------六(1)班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一. 你追我赶诵经典 1. 2. 齐诵<弟子规>泛爱众篇 检查评价 出示上周诵读内容1.<弟子规> ...
  • [弟子规读书心得]张佩吟
    <弟子规>读书心得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 ...
  •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解读]第一册12[人不闲]
    1 [教材解读]<育灵童国学>第一册(12) <人不闲> 课文: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大意: 人家正在忙碌 ...
  •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和儒家在战国时期被并称为"世之显学". (<韩非子"显学>)他提出的"兼爱"," ...
  • 关于爱心主题的演讲稿
    爱心讲稿同学们,请慢慢地闭上你们美丽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你们的眼睛--这一刻,你是一 个懂事的孩子:这一刻,不管你是谁,你都会好好地听.这一刻,你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 这一刻,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接下来的时间你都在听我的声音,一直在听我的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