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气虚发热验案精选 - 范文中心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气虚发热验案精选

08/17

发热是一种医学术语,又称发烧。临床当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得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因此在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发烧的状态时应与平时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的体温进行比较。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中医认为导致发热的原因可以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而由于气虚导致的发热时内伤发热里比较常见的一种证型,也是中医治疗比较优势的病症,临床当中通过辨证之后,通常采用“甘温除热”的治疗原则进行诊治,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下面给大家展示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气虚发热的医案一则,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经典病例(气虚发热)

马××,女,74岁。1993年7月21日初诊。

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饮食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大腿放散。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然口不渴,腹不胀,二便尚调。舌质红绛,苔薄白。脉大无力。刘老诊为气虚发热。其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火上乘土位”所致。对于这种内伤发热,当用东垣“甘温除大热”之法。疏补中益气汤加生甘草。

处方:黄芪20g、党参15g、炙甘草5g、生甘草5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8g、升麻3g、柴胡6g、生姜3片,大枣12枚。

服五剂,食欲增加,体力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大减。续服五剂,午后发热及腹中灼热等症均愈。

[按语]本案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由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阴阳失调所致。早在《内经》对本证的病因病机即有了深入的认识。《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阴”,在这里是“内”的意思,此为内伤气虚之发热证。有关气虚发热的机理,李东垣阐发甚详。《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劳倦,七情等所伤,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的元气下陷,导致下焦肝肾的相火离位,反上乘谷精的开发之位,干扰心包,袭及心君,将君火取而代之,从而燔焰焦灼,使“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热气熏胸中”,导致发热。李氏将此病理机制高度概括为“阴火上乘土位”。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盛,则更伤脾胃元气;元气虚,则阴火更上而不下,形成一病理循环。其治疗之法,当用甘温之药,以补为泻,以升为降。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方剂。方用黄芪、炙甘草、人参(即保元汤)大补脾胃之元气,以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白术健脾除湿;陈皮和胃降浊;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降阴火;当归补血而润燥。加生甘草,在于补脾气之中而泻心火。诸药共伍,力使元气充盈,阴火下降,而发热随愈。


相关内容

  • 中医妇科学试题
    中医妇科学试题 六 一. 名词解释 1. 激经:孕后仍按月行少量的月经,而无损于胎儿.亦称"盛胎"."垢胎".属生理上的异常现象. 2.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 ...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卷
    A型题 1.<伤寒论>以下列哪项来论述外感热病 A.阴阳 B.六经 C.脏腑 D.三焦 E.卫气营血 2.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吴鞠通 C.叶桂 D.吴有性 E.余霖 3.下列哪项 ...
  •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江油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二〇一一年度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 ............................................................ ...
  •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感冒 1.风寒束表证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2.风热犯表证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 ...
  • 传播中医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医秘方大全文字(1)
    共 58 篇文章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103050 条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1(内科.外科) 仅供爱中医学中医者参考学习. 阅20  转11  评0  公众公开  13-03-29 15:13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2(骨科.肿科.妇科.儿科) 阅19  ...
  • 药店员工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0.5分一空),共27分 1.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喉部位的感染,病毒感染多见.在中医看来,感冒的病因是因为感受六淫之邪 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 . 2.中医认为能起到纳气功能的是 肾 脏. 3.恶寒重,发热轻 ...
  •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20**年.11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一. 常见症候特点 (一) 心痛发作期 1. 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 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余情绪有关,舌暗,苔白,脉弦滑. (二) 心痛缓解期 1. 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 ...
  • 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潘 蕾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 200000) 关键词:中药;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94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06(2004) 05-53-04 自1952年至今在专业 ...
  •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中医)
    第一章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 穴位袁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 的.毫针刺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能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 种常见病.多发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 ...
  • 脑外科病历
    脑外科病历 科别: 住院号: 发病气节:惊蛰 姓名:张桂芳 性别:女 年龄:70岁 婚否:已婚 名族:汉 职业:退休 病史陈述人:患者本人 入院时间:2011-03-14 8:00 出生地:西平 记录时间:2011-03-14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