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 范文中心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1/26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环境保护

A组 基础达标 2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燃烧含硫的煤

C.燃烧氢气 ( )。 B.焚烧树叶 D.燃放烟花爆竹

解析 含硫的煤、树叶以及烟花爆竹等物质都含有C、N、S等元素,它们燃烧后会产生严重污染大气的CO、氮氧化物、SO2等有害气体。H2是理想的燃料,燃烧后的生成物为水,无污染,而且燃烧热值高,来源丰富。

答案 C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 B

3.为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

A.Na2CO3溶液

C.H2O B.NaHCO3溶液 D.浓硫酸 ( )。 B.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 )。

解析 通过A、B两项都会生成CO2,导致带入新的杂质;H2SO4不与NO2反应;由反应3NO2+H2O===2HNO3+NO知,水洗可除去NO中的NO2。

答案 C

4.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A项,22缓解温室效应。B项,SO2和NO2等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C项,汽车尾气中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D项,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 答案 A

5.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

C.光化学烟雾 B.酸雨 D.温室效应 ( )。

解析 A项主要是由氟氯代烃(例如氟利昂)的排放引起的;B项与SO2、NO2等气体的排放有关;C项主要是NO、NO2及碳氢化物排放造成的;D项主要是CO2的大量排放造成的。

答案 B

6.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可消除CO与该氮的氧化物的污染,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N2O

C.NO2 B.NO D.N2O5

催化剂

解析 设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x,由题意得:2NOx+2xCO=====N2+2xCO2。N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氧原子守恒得:x=1。即NOx为NO。 答案 B

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计20分)

7.(12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解析 由B口进入适宜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由A口进入适宜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答案 (1)②④⑦⑧ (2)①③⑥ A (3)①③⑤

(4)①②③④⑧ B

8.(8分)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煤中含硫,硫燃烧时生成的酸性氧化物SO2与碱性氧化物CaO作用生成含氧酸盐CaSO3,CaSO3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CaSO4。

答案 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B组 技能过关 2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白色垃圾 ②潮汐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潮 ⑧绿色化学

A.①③⑦

C.②⑧ B.②④⑤ D.⑥⑦⑧

解析 潮汐是自然现象;白色垃圾主要

是难降解的塑料制品,会造成土壤污染;酸雨是氮的氧化物和

硫的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光化学烟雾是氮的氧化物排放造成的;臭氧空洞由氟氯代烃等物质造成;赤潮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其危害会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微生物死亡。

答案 C

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

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

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

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2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解析 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2、O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2或NO2与NO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由此可知答案为C。

答案 C

3.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和O2充入一试管,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13A. B. 44 13 D. 88( )。 解析 4NO+3O2+2H2O===4HNO3;若NO和O2都取4体积,则反应后剩余1体积O2,所以充分反

1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8

答案 C

4.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O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C.V2>V3>V1 B.V1>V3>V2 D.V3>V1>V2 ( )。

解析 可假设试管体积均为2V,则每种气体的体积均为V;当倒臵于水槽中时:①中有反应:3NO2

4+H2O===2HNO3+NO,则剩余气体的体积V1;②中有反应:4NO2+O2+2H2O===4HNO3,则剩3

3余O2的体积V2=;③中气体与水不反应,故试管中气体体积V3=2V。综上所述,V3>V1>V2。 4

答案 D

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计30分) 5.(9分)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请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题意可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化石燃料燃烧所得,则X是SO2;氯水具有漂白性,则Y是Cl2;NO2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且易溶于水,Z是NO2。

催化剂

答案 (1)2SO2+O22SO3 (2)Cl2+2NaOH===NaCl+NaClO+H2O (3)3NO2+H2O===2HNO3+

NO

6.(9分)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pH________5.6(填“>”、“

(2)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某地含C酸雨水样 1 m3,其中c(H)=0.005 mol·L1,若用生石灰处理该水样至中性,理论上+-

需生石灰________kg。

解析 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H2SO3,

(4) CaO~H2SO4~2H

0.056kg 2 mol

m(CaO) 0.005 mol·L1×1×103 L -+

解得:m(CaO)=0.14kg。

催化剂

答案 (1)

(4)0.14

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

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发生反应:5SO2+2MnO4+2H2O===5SO24--+2Mn2+4H。 ++

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 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

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

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

(1)该小组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通入空气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通空气; ③实验过程中需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该市不同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2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②请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工厂区SO2排放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城市空气中SO2的平

均含量。请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气体的体积,只需要知道通入空气至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便可求出SO2的含量。 答案 (1)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刚好褪色 ③通入空气至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

(2)①工厂尾气、汽车尾气中SO2含量较高 ②提高脱硫技术(或改用更洁净的能源或提高尾气的处理技术或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等合理答案均可)

(3)①下雨时SO2与水反应降低了雨后空气中SO2的含量 ②风速越大,气体扩散速度越大,空气中SO2浓度越小


相关内容

  • 水和废水中二氧化氯的氧化还原反应
    2011年秋季学期高等有机化学 结课论文 题 目 :水和废水中二氧化氯的氧化还 反应 学生姓名:阿依尼革尔.木拉提 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化学09 – 2 班 指导教师:迪丽菲嘎尔 日 期:2012年1月2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
  • 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使学生能以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得失认识并建立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之间的联系 3.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 ...
  • 精品教案初中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
    精品教案初中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 考点一: 金刚石.石墨和C60 1. "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 ...
  • 现代营养学日新月异
    现代营养学日新月异,除了对于人体必需营养素的了解之外,随着正分子医学的深入,对于人体内在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了解,前沿医学领域,开始对于现代慢性疾病的调控,有了越来越多的把握. 一氧化氮就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 许多被称为明星食品的食 ...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材分析 山东省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 龙岗初中 杜秀梅 一.内容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材首先通过实验6-3.6-4.6-5三个实验,分别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支持燃 ...
  • 食品级CO2现状
    }ο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6年第33卷第9期 我国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标准气体的研究现状 The P resen t S itua tion for the F ood A dditive L iqu id C a rbo ...
  • 浅谈二氧化碳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
    全球变暖是一个人类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由此导致的极端天气及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消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气 ...
  • 03A(反应基本类型)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进一步加深对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够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顺利完成和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
  • 关于表面处理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
    阳极氧化 anodic oxidation) 阳极酸化处理 anodizing (英),anodising (美) 阳极酸化皮膜 anodic oxide coating,anodic oxide film 自然酸化 natural oxi ...
  • 身边的化学物质-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
    身边的化学物质-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用途 [复习] 煤炭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两种氧化物--CO .CO 2. 一.CO 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