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 - 范文中心

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

06/01

华西药学杂志

 2008, 23(6) ζ683~684

W C J ・P S

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

郑翠英, 夏艳姣, 徐超群

610041)

1

2

33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610075; 2.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3.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成都

摘要:目的 优选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欧前胡素转移率为指标, 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 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选用渗滤法提取, 60%乙醇浓度、浸泡6h 、6倍量溶媒提取的提取效果最佳。结论 渗滤法简单且效率高, 适用于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关键词:白芷; 欧前胡素; 香豆素; 渗滤法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 06-0683-02

Extracti on of cou mar i n s i n Rad i x A ngelicae D ahu ricae

ZHENG Cui -ying , X IA Yan 2jiao , XU Chao -qun

1

2

23

(1. Chengdu U niver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 2. W est China School of Phar m acy, S ichuan U niversi 2ty, Chengdu 610041, China; 31S ichuan A cade m y of Chinese M edicine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

Abstract:O BJECT I VE  To op ti m ize the extractive p r ocess of cou marins in Radix A ngelicae D ahuricae . M ETHOD  Peulustrin translati on efficiency was chosen as index . The op ti m al conditi ons were studied one -fact or test as well as orthogonal design . RESU L TS  The op ti m al para meters of percolati on method were as 6hours as di pp ing ti m e, 6ti m es as s olvent consu mp ti on . CO NCL US I O N  The percolati or of A ngelicae D ahuricae for its si m p le and high effectiveness 1

Key words:Radix A ngelicae D ; on method CLC nu m ber:R284en t code :A  

 Arti cle I D :1006-0103(2008) 06-0683-02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 ngelica dahurica (Fisch 1ex Hoff m. ) Benth 1et Hook . f . 或杭白芷A ngel 2ica dahurica (Fisch . ex Hoff m. ) Benth 1et Hook . f . var .

for m osana (Boiss . ) 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 具有散

产基地) ; 乙腈为色谱纯; 水为纯净水; 其余试剂为分析纯。112含量测定方法

11211 色谱条件 采用Agilent C 18色谱柱(150mm ×416mm, 5μm ) ; 检测波长为300n m; 流动相为乙腈--1

水(57ζ43) ; 流速为1m l ・m in ; 柱温为25℃。理论

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 临床上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疮疡肿痛的治疗。白芷中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挥发油类成分。其中香豆素类成分如白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的含量约为01221%~11221%的提取方法常采用95%乙醇提取定含量

[3, 4]

[2]

[1]

板数应不低于3×10。

11212 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8149mg 欧前胡素

3

。白芷

对照品, 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m l 量瓶中, 作为贮备液。精密量取此液2m l 于10m l 量瓶中, 加甲醇定容, 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2m l 各乙醇浓度的提取液置10m l 量瓶中, 加相应提取溶剂定容, 过滤, 作为供试品溶液。

11213 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吸取2、4、6、8、10μl

, 提取工艺设计

水平不太合理, 提取成本较高。因此, 采用HP LC 测

, 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

1 实验部分

111 仪器与试药

12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Agilent ) ; CQ -25超声波清洗仪(中船总公司) 。欧前胡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10826-200511) ; 白芷药材(四川省遂宁市白芷药材G AP 生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07BAQ00161)

对照品溶液, 进样测定, 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进行回归, 得回归方程为:Y =357127X +1103(r =019999) , 其线性范围为011363~016816μg 。精密吸取5μl 供试品溶液, 按

“11211”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 测定欧前胡素

作者简介:郑翠英(1983-) , 女, 正攻读中药学专业的硕士学位。E -mail:zhengcuiying2006@1631com 3通讯作者(Corres pondent author ) , E -mail:chaoqun_xu@sina 1com

684 华西药学杂志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O rthogona l test

No 1123456789

A [***********]93465105

2

2

2

第23卷

的峰面积积分值。计算得RSD =0117%(n =6) , 表

明仪器精密度良好。精密称取欧前胡素对照品适量, 加入已知欧前胡素含量的样品中, 按照样品测定方法测定, 回收率为99165%~104148%, 平均回收率为102113%。113 白芷的提取方法与结果11311 乙醇浓度的考察 分别称取约2g 白芷细粉, 共5份, 精密称定, 置25m l 量瓶中, 分别加20%、40%、60%、80%、95%乙醇至近刻度处, 超声1h, 冷至室温。以同浓度乙醇稀释至刻度, 测定含

B [***********]132245111

C [***********]141335181

D [***********]161211170

Translati on /%[***********][***********]587170

[***********][***********]087172

Su m /%[***********][***********][***********]

ⅡⅢ

3×K

l

量, 计算转移率。各乙醇浓度的欧前胡素转移率分

别为27179%、74192%、85135%、87114%、85166%。提取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乙醇浓度达60%后, 提取率变化不大。

11312 提取方法的考察 分别称取约50g 白芷细

[***********][***********][***********]4597714157

表3 方差分析

Table 3 Ana lysis of var i a nce

S ource A B C

l

v

M S

F

P

粉2份, 精密称定。1份采用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4h ×3) 。另1份采用12倍量60%乙醇超声1h 。另取约50g 白芷粗粉1份, 加60%乙醇浸泡6h, 以3m ・l m in 速度进行渗滤提取, 得12倍量渗滤

-1

[***********]621545

22211

[***********][1**********]97

[***********]185695

D (relative accuracy ) 97714157

94, (液。测定提取液的含量, 计算转移率。在上述条件下, 欧前胡素的转移率分别为84192166%, 11313 g , 加60%乙醇浸泡6h, 。当渗滤量到达2、4、6、8、10、12倍量时, 分别取样测定。上述条件下, 欧

提取方法的考察结果表明, 渗滤法优于超声和

回流提取法, 渗滤法提取的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

含量测定时, 曾采用精密量取提取液、低温蒸干后甲醇溶解残渣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结果显示, 在甲醇溶解、转移过程中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 采用提取液稀释后进行测定, 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文中试验将白芷细粉进行回流法与超声法提取, 目的在于提高欧前胡素的提取率; 而采用渗滤法, 细粉则易堵塞渗滤筒, 因此, 采用粗粉进行提取, 方便操作, 也符合渗滤法的提取特点和要求。参考文献:

[1] 张富强, 聂红, 韦艺, 等1白芷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J ]1南

前胡素的转移率分别为60179%、85126%、91178%、92158%、94171%、94199%, 可见提取率随溶媒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溶媒量达到6倍量时, 溶媒用量增加, 提取率增加不显著。11314 正交试验设计 以白芷中欧前胡素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 取白芷粗粉进行正交试验。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A ) 、浸泡时间(B ) 、溶媒用量(C ) , 选

4

择L 9(3) 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查方差分析表, 得F 0101(2, 11) =7121, 因素A 与因素C 有显著性差异, 因素B 无显著性差异, 其影响因素大小为A >C >B 。由直观分析可以看出, 最佳提取工艺为A 3B 1C 3(表2) , 方差分析见表3。11315 验证试验 按“11314”项下确定的优化工艺参数, 进行3次重复试验, 得欧前胡素的平均转移率为

表1 因素水平表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orthogona l desi gn Levels 123

A /%204060

B /h61224

C /ti m es 246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8(3) :190-192.

[2] 梁明金, 杨广德, 贺浪冲, 等1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提取方法研

究[J ].中成药, 2000, 22(12) :829-83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S].一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89.

[4] 刘萍. HP LC 法测定白芷中提取挥发油前后欧前胡素含量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 20(8) :470.

收稿日期:2008-01


相关内容

  • 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http://www.514t.com 免费提供各种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精选题及答案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1.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能上行头目.下入血海的药物是 A:川芎 B:牛膝 C:桃仁 D:益母草 E:红花 ...
  •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分离提取.合成进展 木脂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的茎.叶.花.种子.果实等部位,在亚麻.谷类.水果.蔬菜中含量较高,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酚类化合物,它不仅可以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在动物 ...
  • 生物源农药材料--有机无公害
    新农业,生物农业 生物农药 讲述要点 I. II. III. IV. V. 定义及分类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其特点 生物农药发展动态及应用技术 生物农药的优缺点 生物农药发展前景 Ⅰ基本定义: 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一般是指直接 生物农药又称 ...
  • 执业药师--中药(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网友回忆版本 1. 依据中药药性理论,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 A A. 伤阳 B. 耗气 C. 伤阴 D. 敛邪 E. 肺火 2. 不属于和法的是 C A. 表里双解 B. 透达膜原 C. 消痞化癥 D ...
  • 桑叶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0年5月第7卷第14期 ・研究进展・ 桑叶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苏方华 (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近年桑叶的临床研究应用较为广泛,桑叶含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镇咳.抗菌.抗病 ...
  • 辛夷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或玉兰的花蕾. [植物形态]①辛夷,又名:林兰(<本经>),木栏.桂栏(<广雅>),杜兰(<别录>),木兰.紫玉兰. 落叶灌木,高3-4米.干皮灰白色:小枝紫褐色,平滑无毛,具纵阔 ...
  • 消癌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消癌平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消癌平胶囊是由凤尾草.青木香.莪术.三棱.金荞麦.体外培育牛黄.肿节风.白术.空心莲子草九味药组成,具有扶正祛邪.软坚散结.健脾益肾,调动巨噬细胞和幼噬细胞,选择性扼杀癌细胞.促进未坏死和液化部分转变为正常组织的功效 ...
  •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2012年8月20日第21卷第16期悦澡蚤灶葬孕澡葬则皂葬糟藻怎贼蚤糟葬造泽 ·综述报告·SynthesisReports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员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中药科,安徽淮北 周永军员,魏尊喜圆 摘要: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孕葬藻 ...
  • 洗发水成分(仿欧莱雅)
    Maxx Strength Fortify Shampoo 成分:水.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氯化钠.甘油.己二醇.丙二醇.苯甲酸钠.聚季铵盐-6.PEG-55 丙二醇油酸酯.芳樟醇.2-油酰胺基-1,3-十八烷二醇.蜂王浆 ...
  • 紫茎泽兰的入侵机制
    植物生理学 课程论文 题 目 学 专 年 学 姓 论 文 成 紫茎泽兰的入侵机制及危害 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业 级号 [**************] 名 傅盛晟 绩 2011年 12 月 18 日 紫茎泽兰的入侵机制及危害 傅盛晟 西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