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范文中心

描写春天的诗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2/28

  春怨

  朝代:唐代

  作者:刘方平

  原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相关内容

  • 描写冬天雪花的诗句
    描写冬天雪花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 ...
  • 春词刘禹锡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
  • 百花香溢的古诗词,美的醉人心脾
    今日头条 4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 百花香溢的古诗词,美的醉人心脾 湖畔诗会 03-07 07:32 点击题目下方诗词天地,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 ...
  •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古 代 诗 歌 练 习 1.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 ...
  • 写春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
    写春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2017-03-12 班主任研究会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忆江南>传世于今:苏轼感怀身世际遇,借春光抒写<蝶恋花>: ...
  • 春天的诗词100首诗歌
    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 ...
  •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一.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 [考点分析] 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 所考诗歌都是课内教读的诗歌, 考查点主要是: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 ...
  •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之情景关系教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之情景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考纲要求,掌握高考诗歌鉴赏中有关抒情方式中情景关系的命题规 律,掌握答题步骤 2.涵咏诗歌,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根据命题规律总结出答题步骤 学习难点: 辨 ...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q ...
  • 八下30课诗五首
    饮酒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