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30课诗五首 - 范文中心

八下30课诗五首

03/25

饮酒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然而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注释

1.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互结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通“辩”,辩解。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答案1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案“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3.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5..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6.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答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行路难

【鉴赏关键点】这首诗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所作。由于世路艰辛,功业难就,内心十分苦闷。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坚信远大的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全诗感情充沛,波澜起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李白组诗《行路难》的第一首。全诗可分三层,每层四句。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利用比兴的手法,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功业难建的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反映出诗人不甘消沉,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表现了他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运用典故表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创设出一种豁然开朗的诗境。反映了诗人在仕途受挫下的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全文翻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艰难啊;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问题一: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对他的一片深情厚谊,朋友们设下盛宴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问题二: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问题三: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1巧用历史故事

2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重点问题归纳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答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案: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3.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①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4.诗中名句“ ,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

5.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答案: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6.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答案: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7.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8.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9.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答: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 的心情。

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鉴赏关键点】①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②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泄出来。

③蓄势与陡转: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全诗共四段,前三段逐层推进,每段内部又逐层推进。

【思想内容】

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

1.诗歌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境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答:“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

2.“飞”、“渡”、“洒”、“挂”、“飘转”等词写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

文写屋漏遇雨自己境遇之惨蓄势。

3、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心怀天下,推已及人,忧国忧民

5、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6.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代 杜甫

7、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答案: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评价: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作者: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

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背景: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为他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翻译:北风席卷大地,吹断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雪满天。

忽然好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吹得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丝织的帐幕,穿上狐皮大衣都不感觉到温暖,盖上锦锻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就连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拉不开了,他们的盔甲太寒冷,难以穿上。 纵横千里的沙漠上,覆盖着厚厚的的坚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无光的阴云。

在中军帐里摆设酒宴,送别归京的客人,酒宴上回响着胡琴琵琶与羌笛的乐声。

傍晚,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在辕门外,红旗被冻得不能随风翻卷。 在轮台的东门外送您离去,您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已经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朗读指导:

第一、二句急促,重读“卷”“八月”“即”,突出风狂雪早;第三、四句轻柔舒缓,重读“春风”“千树万树”,表现“春暖花开”的美景所带给人的春天般的温暖;然后低沉滞涩,寒气仿佛侵入骨髓。“中军置酒饮归客”及以下三句应读得热烈急促,一气呵成,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轮台”四句渐渐舒缓,渐渐低下去,使声音恰如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营造出低回不已余音袅袅的意境。

讲解:

1、题解。

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

2、全文思路:

送别人物:岑参送武判官

送别地点:轮台

目的地:京城长安

送别环境:冰天雪地

送别心情:百感交集

朗读基调:慷慨婉转

诗歌风格:豪放雄奇

3、全文解读:

这首诗开篇就非常新奇,没有写白雪而先写风,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个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见到此景的惊奇口吻。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非常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珠帘罗幕、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这两句在全诗中起过渡作用。接着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兼有寄情,以下就是正面写以白雪为背景的送别。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

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前路艰难,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雪中行路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尽显悠悠不尽之情。

4、写景句赏读: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重点赏析这句话,教师引导: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学生继续找句子赏析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引导: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这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

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赏析:

【思想内容】全诗中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名句赏析】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新颖独特。“春风”使梨花盛开来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也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

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严寒叫人难以忍受。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一直望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俱在其中。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考训练:

用原诗文默写填空。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黄石中考题)

(2)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上海中考题)

(3)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江苏南通中考题)

(4)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京中考题)

(5)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福建蒲田中考题)

咏雪名句: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 纶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 白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 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名句赏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写一夜北风呼啸,清晨出门只见大地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仿佛一夜之间催开了千万树的洁白梨花。

②诗句想象奇特,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描绘了壮丽奇特的雪景图。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②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雪上的马蹄印,写出了惜别之情。


相关内容

  • 天府数学八下答案
    天府数学八下答案 一. 各类 证明题 1. 如图,已知∠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求证(1)AM平分∠DAB: (2)DM⊥AM 2.如图,李伯伯承包了一块四边形的土地ABCD,他让小亮帮他测量一下这块地的面积.先 ...
  • 仁爱英语八下Unit5课文同步练习
    Unit5 Feeling happy Topic1 Why all the smiling faces ? 1. 序动词+adj 看起来兴奋 . 觉得失望 . 尝起来美味 . 听起来美妙 . 似乎不高兴 . 变得多云 . 闻起来可怕 . ...
  • 八下科学单元学习指导与评价答案1-3
    1.直接观察图表计算机示意 2.符号外形文字语言 3.道尔顿 4.化学性质原子 5.10的负10次方 写数字的这个是 看得懂伐 6.汤姆生电子正电荷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 7.卢瑟福原子核正质量带负电的电子 8.质子中子一个正不带夸克 9 ...
  • 八下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 ...
  • 人教版:历史八下期末练习题(五)
    2017-06-22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20分) 1.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中称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 ...
  • 八下科学期末测试-A
    八下期末测试卷-A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l 35.5: H 1:O 16:Ca 40:N 14:C 12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 B 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 分子能构 ...
  • "七上八下"的雇工之争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私营经济开始在中国大陆萌动.1979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约10万户,两年后的1981年,统计数据变为101万,翻了10倍.随之而来的是, "雇工 ...
  •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一二单元字词名人传(珍藏)
    4.消释:﹤书﹥消融:溶化. 初二语文组2011-4-21 5.褪(tuì)尽:颜色退没了. 一.<藤野先生> 6.凛冽(lǐnliâ):刺骨地寒冷. 坠(zhuì)落 感人至深 发人深省 烂熳 绯红 成群结队 7.升腾:﹤火焰 ...
  • 仙居皤滩古镇(一):文化苦旅(14)八下浙江之六
    2015-12-09 08:01:51|  分类: 浙江山水 |举报 |字号 订阅 用微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 八下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5年春季楼口中学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 何小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题后面括号内) 1."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这是李克强总理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