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料 - 范文中心

新农村资料

02/17

新农村建设四大难题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国情背景下面临哪些现实困难和制约?其能否真正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的契机?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又在想些什么等,成为新农村建设能否科学规划有效推进的关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就上述问题在安徽、河南、江苏等省调研时发现,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在看到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农村希望的同时,也认为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制约因素。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谈到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几乎是大多数基层干部最先提及的问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张伯达说,建设新农村,集体经济是基础,也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重要来源。以邗江区而言,全区164个行政村,2004年村级集体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51个村,20万~30万元的有14个村,10万~20万元的有47个村,10万元以下的有72个村。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邗江区属于苏中相对发达的县区,而位于豫

东欠发达地区的杞县几乎谈不上村级集体经济。该县城郊乡党委书记张长旭说,杞县与苏中相比至少落后20年,与苏南比要落后30年。杞县村级经济不只是零,很多是负数。城郊乡负债达2000万元,村级负债平均达10万元。村干部的工资虽然是由县财政发,但每月只有80~100元,还常常被拖欠。他说:“没有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柱,这个问题亟待破解。”

农民增收乏力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安徽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何开荫说,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村庄建设规划滞后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发达的苏南地区还是欠发达的豫东和皖北地区,农村从居住来讲都比较散乱。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这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

张伯达说,邗江区164个行政村有3500多个村民小组,近33万人口,共有自然村6500多个,有的自然村甚至只有几户居住,布局十分散乱。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另外,农民对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因而,如何协调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还需做更细致的工作。

规划滞后使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加大。据介绍,目前邗江区农民住宅楼房率已达80%左右。同时,最近几年的建设使通村通组公路硬质化比重明显提高,水、电、有线电视改造等也基本结束,农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如果今后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会很大,建设成本无法估量。在采访中,农民告诉记者,既然水、电、路和有线电视都通到了家门口,何必再搬迁到新的地方去呢?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奇说,淮河、长江流域相对黄河和东北地区,村庄散乱现象十分突出。农民对村镇规划建设有着强烈要求。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刘奇认为,村镇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政策约束是土

地调整问题。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对此,国家和省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政策。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村镇规划与建设用地调整问题纳入国家、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允许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现占补平衡。

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

据河南省杞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郑志安博士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县仅道路建设和河道清淤两项工程就需投入2.28亿元,其中通村通组公路800公里,需要资金1.2亿元;河道疏浚500多条1300万立方米,需要资金1.08亿元。他说,新农村建设投资巨大,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郭建军副主任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要调整国民收入格局,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过上好日子。农村经济太薄弱,农民太苦,农村发展要有“推动力”,改变收入分配结构就是推动力,没有这一点,农业现代化还要走更加漫长的路。“不仅仅是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农业要素流出农村的现象仍在加剧。”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奇说,这几年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发展,农村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数千万的失地农民。资金成为农村极度稀缺的资源。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个瓶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缺口号,要的是实招,是真金白银,惟有此才能得到农民支持。”郭建军副主任说,“新农村建设应该分清国家和政府应对什么领域进行投入,怎么与农民的辛勤劳动相结合。当前国家投入的重点一是基础实施,二是公用事业。”郭建军认为,国家计划到2010年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时间表排得太慢,应当提速。义务教育应当是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作为政府官员“要用父母心来办教育”,教育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未来。有关专家说,在1997年之前,国家财政占GDP的比重不到11%,这种较低的财政比例无法承担农村公共品的投入。但到2004年,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总共已经接近GDP的20%,如果加上预算外收入,整个财政规模占GDP的比重已经有30%。在有一定财力的情况下,就可以以国家财政所带动的投资为主,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区域平衡,实现和谐发展。□(记者 葛如江 姜涛 李钧德)

胡锦涛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温家宝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 要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

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

曾庆红: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先进性教育活动 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中就提出:“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其目标概括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的、统领全局的新提法。这个提法不仅与十六大提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同时强调的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四次重申的“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等思想一脉相承,而且也反映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完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

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曲寨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曲寨村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艰苦拼搏,廉洁奉公,建功立业,负重加压,敢于争先”的曲寨精神和“想做的事就要做成、事在人为”的做事理念。他们坚持“爱党、爱国、爱曲寨、爱集体,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曲寨思想,工业上不断增加投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上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乡村都市”初现端倪,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单位”,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农村小康建设办公室评为“河北省小康建设示范村”。2005年10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曲寨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的光荣称号。

一、曲寨村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的成效

1、生产发展

1976年开始,村里投资0.6万元,建起了曲寨村采石厂,成为曲寨村第一家集体企业,1977年,又投资八万元建起了精密铸钢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曲寨村发展集体企业的劲头更足了,村党委以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为重点,滚雪球式地推动工业经济一步步向前发展。现在村内有股份制企业16家,主要行业有水泥、造纸、精密铸钢、建筑、服务等。年产各标号水泥350万吨,造纸20万吨,精密铸钢件1.2万吨,从业人员5000多人,不仅解决了本村劳动力就业,还吸纳了邻村及外省市劳动力4000多人。2008年全村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5亿元,实现利润1.32亿元,其中上交国家税费6991万多元,人均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百元上升到2万多元。

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曲寨人坚持把农业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种植效益。全村1150亩耕地全部承包到户,分户管理。为帮助农户种好责任田,村成立了农业公司。农业公司对农田作业的耕种、收打、灌溉、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种农资由农业公司从厂家直接购买,分售给村民使用,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村集体每年拿出30多万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现在,村民种田积极性很高,粮食亩产已达800公斤以上。

2、生活宽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08年曲寨村的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据统计,520户村民的曲寨村,有100多户买了轿车,大多数家庭拥有了电脑。从1994年开始,村里每位老人每月能领到一份养老保障金;2004年村里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之后,每位65岁的老人还会领到股份分红,2005年该村老年人的股份分红平均为6000元。

曲寨村西南,是村里的“教育基地”,几年来,村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设施一流的全封闭式幼儿园、小学、中学。2003年,鹿泉五中由大河村迁到曲寨村。村里的儿童从2岁半开始就可以免费接受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教育。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村集体为村里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联系适当的大专院校,由村出资,委托学校对他们进行高等教育至结业。至今,已有数百名大学生结业回村参加经济建设,有的已成为企业的领导骨干、技术骨干。

3、乡风文明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曲寨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曲寨村坚持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以及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认真完善、落实村规民约,转变了群众思想,净化了社会风气。教育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杂物,不随便占用公共空间;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做到文明待人、文明办事、文明用语,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妯娌融洽、邻里和睦,多年来全村无赌博、无打架斗殴、无封建迷信活动、无上访告状事件,无大案、要案发生。

为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村里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不仅设有3个2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还有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以及篮球场、健身休闲广场。闲暇时,村民们在这里健身娱乐,怡然自得。村里还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村里的老年人在那里看书、看报、下棋、打球……;2005年,曲寨村出资300万元建起了养老院,现已入住106名老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老年生活的后顾之忧。

4、村容整洁

曲寨村以建设“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的现代化新农村为目标,从1998年开始,以二、三层别墅和多层单元住宅楼为重点,对原有农村进行彻底改造,改变过去宅院大小不一、房屋高低不平、街道弯弯曲曲、晴天一街土、下雨满街泥的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合理分档的办法,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截止到2008年,共建别墅557栋、高层住宅楼9栋,村民已全部搬进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70平方米以上。

为了留给子孙一方净土,一泓碧水,一片蓝天,实现曲寨村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曲寨村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一是防止工业污染。曲寨各水泥企业已经通过了中国体系认证机构组织的14000环境验收,做到了远看无烟、近看无尘,花成堆、树成行。曲寨建材二厂、东方公司铸钢二厂是鹿泉市环保局的环境治理样板企业,市环保局曾两次组织全市各建材厂、各钢厂、纸厂厂长到两个企业现场参观。他们的做法得到原国家地矿部的肯定。二是大搞绿化美化。走进曲寨村,水泥筑就的大街小巷平整洁净,行道树枝繁叶茂;街角花园,樱花、紫薇姹紫嫣红;街心雕塑,造型新颖……近些年累计植树10万多棵,乔、灌、草有机结合,高、中、低合理搭配,绿化率达到30%以上,初步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村在林中、人在绿中、宜居宜看。

5、管理民主

推行民主管理。在村务管理中,特别是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再就业、村财务、子女上学、社会保障、收入的公平公正性及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曲寨村充分实行民主化管理,村内的事情村民说了算。工作中做到六个“不”: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上,不做表面文章。村财务定期上墙公布,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的自主性,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只要符合大多数村民的利益,领导班子就去做,使领导班子真正代表最广大村民的利益。

二、曲寨村实现科学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曲寨村的建设步伐已走在了同行者的前列,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1、实现科学发展,要着力发展经济基础。

曲寨村在20多年的发展中认识到:无工不富,无农不稳。他们咬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形成以水泥、造纸、精密铸造为支柱产业,以建筑业、服务业为辅的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工业发展了,积累增加了,使反哺农业得以实现,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作业水平,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曲寨特色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致富之路。

2、实现科学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

“建班子、塔台子”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多年来,曲寨村党委领导班子,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宗旨,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狠抓两委班子建设,他们互相尊重、互相监督、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舒畅沟通、相得益彰,使干群关系融洽和谐,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村民中产生了极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受到广大村民的真心拥戴。

3、实现科学发展,要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实行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开展村民自治,没有规范的运做机制与严格的制度保障,一切都只会是空谈。曲寨的发展证明,靠制度管理村务、靠制度管理集团事务、靠制度约束人、物,是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曲寨的村务管理中,他们责权明晰、分工负责,实施两委班子每周例会制,主任、书记碰头制;在事务决策时实施“三推六制四提高”工作机制,直接用来规范村务决策;在重大事情上实行村民代表讨论制、全体村民表决制等。在曲寨集团的管理中,他们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一个模式六大机制”的管理系统,(集团化模式、人性化管理机制、灵活市场营销机制、干部任用机制、人才引用机制、纪律保证机制、稳定供应机制)确保了集团在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地位。

4、实现科学发展,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曲寨村委会主任高东喜说,“村长这个官不大,但却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重托与群众的信任,当这个官为的是老百姓,依靠的也是老百姓”。30多年的村长生涯中,他与村党委干部一起,始终坚持:第一,做事倾听村民的意愿。农村工作

事无巨细,涉及方方面面,曲寨领导人坚持抓住村民的共同愿望,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推动全村发展,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通过村民大会,由全体村民表决通过,此间注意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全村110名党员中有80人在各项工作第一线,直接参与村内经济建设,广大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发展献计献策。第二,以多为百姓办事实办好事为宗旨。曲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改善提高百姓生活放在第一位,曲寨的发展史就是曲寨百姓生活节节高的变化史,曲寨村的发展过程也是曲寨村两委干部为老百姓办事实办好事的过程。

5、实现科学发展,要树立新观念,摒弃旧思想。

俗话说:“观念决定行动”。在农村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观念陈旧、落后,具体表现是思想跟不上形势,生活陈规陋习,行为自由散漫。由于这些观念的束缚,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进程和文明程度。曲寨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搞好农村建设,就要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更新村民的观念放在重要位置。在曲寨的建设过程中他们通过教育引导、法规约束、自律评定等手段,通过外出学习、观摩考察、教育培训、与高校联姻等多种途径,不断扩大干部群众的思路视野,转变保守落后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创新管理行为,使新村建设不断地上台阶升档次。

6、实现科学发展要注重实效,因地制宜。

曲寨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是走自己的路还是随大溜的问题,最终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曲寨模式。发展初始,是以当时流行的农业、养殖业为突破还是以工业、矿石开采业为切入?这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论,最终他们决定因地制宜,靠山吃山,进入了采石、水泥等领域并发展到今天的集团化经营。第二次较大的争论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效益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要否增加投资上马旋窑水泥厂?面对巨大阻力,他们洞观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分析项目利弊优劣,通过比较借鉴,依托自身基础,依然上马了大水泥项目,如今日产2500吨熟料的旋窑水泥厂,产品含碱量低,质量稳定,被国家评为免检产品畅销全国,每年增加产值5.3亿元,实现了工业利润的翻一番。

曲寨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狠抓工业生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造福村民、改善环境、倡导新风、公开公正等创新管理,最终建成了不是城市胜似城市的富裕曲寨、文明曲寨、和谐曲寨、民主曲寨,此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石家庄市大河镇曲寨村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概况

曲寨村位于河北省鹿泉市区北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5公里。全村有530户,2500口人,现有耕地1400亩。一直以来,曲寨村以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先后被命名为石家庄市“文明生态村”,河北省“文明村”,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创建文明生态村村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中, 曲寨村根据河北省和石家庄市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本村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

一是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先后筹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水、电、暖配套的幼儿园至高中的教育园区,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仅本村适龄儿童全部入托入学,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也全部入托入学。从95年开始普及高中教育,从96年开始普及大专教育,先后委托石家庄、天津、唐山、太原等地多所高等学府培养大学生373名,已有265名委培生毕业后回村参加经济建设,成为村集团企业的骨干力量。开展“爱党、爱国、爱曲寨、爱集体、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曲寨思想教育,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多年来,全村社会安定,秩序良好,无一例打架斗殴、上访告状、封建迷信活动,无大案、要案发生。极大地增强了村党委的凝聚力,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二是优化硬件设施,建设合理、宜居的现代化新农村。自97年开始进行旧房改造,现已建成水、电、暖、气及通讯功能齐全的高层楼9栋、别墅525栋,村民全部搬进新居。形成集保健卫生、文化教育、商业服务、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城镇。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与住宅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中道路硬化已达到100%。种植了多个绿化带,初步形成工业区—绿化带—村民生活区的合理布局。投资100多万元,在五纵三横主干道上安装样式新颖、美观的路灯,为村里的夜景照明增添了新亮点。陆续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公寓、体育场、商场、招待所、礼堂、街心花园和露天舞池舞

台等公共设施,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全面提升了曲寨人的生活质量。

在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曲寨村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道路硬化、绿化均已达到100%,投资100多万元,在各主干道上安置了路灯,实现了村内的亮化。村里还陆续建成了体育场、商场、集贸市场、文化活动中心、招待所、舞台等设施,并购置了各种健身器材,除此之外,我们还陆续建成了洗浴中心,礼堂,花园和露天舞池等,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学习。

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农村卫生薄弱环节。由村党支部副书记和妇女主任分别任正副组长,具体负责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切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管理制度,通过通报形式或制成标语栏进行宣传。以聘用的方式召集起一支10人组成的卫生清扫队伍,合理划分成多个责任区,配备了7辆卫生保洁三轮车,并根据区域划分安置了7个垃圾点,在每条街道都放置了保洁箱。村卫生管理部门还按规定,每个星期入户进行卫生达标检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引导广大村民建立起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曲寨人的生活质量,曲寨村从97年开始着手进行旧村改造,并请石家庄规划设计院、鹿泉市城建局重新修订了村镇建设规划。确立了以二、三层别墅和多层单元住宅楼为重点,建设“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至2007年全村共建别墅530栋、高层住宅楼9栋,村民已全部搬进新居。与住宅相配套的工程相继建成。村中五纵三横的水泥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儿飘香,彻底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围绕村子建起的10多个小树林,共植树53216棵,初步形成外有工业区,中间有绿化带,内是村民生活区的合理格局

为了传播文化知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曲寨村以曲寨文化活动中心

为依托,建立健全了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球艺室、健身房、歌舞厅等活动场所,供村民学习、休闲、健身;组建起老年秧歌队等多支文艺活动队伍,定期举行文艺演出,使村民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增进了感情。极大地推动了文明和谐新农村的创建和发展。村里还筹资修建了老年公寓,现已有119名7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老年公寓,衣食住行均由村里提供。他们还多次组织老年人到各地旅游,既陶冶了老人的情操,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逐步规划建设了医院、学校、体育场、商场、集贸市场、招待所、街心花园等设施,方便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实现了幼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

近年来,曲寨村党支部一班人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丰硕成果。尤其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提前步入小康社会。先后被命名为石家庄市“文明生态村”,河北省“文明村”,中央精神文明创建委员会“创建文明生态村村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发展现状 现在全村拥有16家股份制企业,村民家家有股份,户户能得到分红。在近30年的发展中,曲寨村民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艰苦拼搏,廉洁奉公,建功立业,负重加压,敢于争先”的曲寨精神和“想做的事就要做成、事在人为”的做事理念。 近几年来,曲寨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爱党、爱国、爱曲寨、爱集体,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曲寨思想,工业上不断增加投入,加快本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上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乡村都市”初现端倪。该村在2007年创下工业产值20.7亿元,实现利润1.64亿元,上缴国税6281万元的奇迹,这座独特的“农村都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考察团的目光,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曲寨集团在注重效益的同时,又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生产、清洁生产,靠形象、科技、用户创造名牌,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被河北省委、省人

民政府评定为“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单位”。鹿泉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在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基础上建成了河北省第一个纯低温余热

发电项目,通过回收和循环利用水泥窑废弃,不仅提高水泥生产线的整体利用水平,减少热污染排放量,降低成本,还与瑞典碳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签定了减排二氧化碳指标购买协议,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资源的绿色消费作出了贡献。


相关内容

  • 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 ...
  • 优秀党员典型材料孔庆丽
    深谷幽兰暗芬芳 --记北王乡乔家垣村大学生村官孔庆丽 孔庆丽,女, 1982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浮山县北王乡玉石坡村人,本科学历,200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2008年被选聘为北王乡乔家垣村大学生村官,现任乔家垣村党支部副书记. 几 ...
  • 20**年 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 印发<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和<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银监发[2003] 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筹),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银监局(筹): 现将& ...
  • 国际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36卷 第6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11月国际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白全礼1,2, 郝爱民2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210016;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450015) 摘 要:农 ...
  • 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迷信活动的特点及其成因
    二十世纪上半期,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与中西文化的不断接触,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变迁.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生,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障碍.迷信问题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迷信问题,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 ...
  • 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附件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总体部署,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制定本导 ...
  • 农村居民住房情况调查
    农村居民住房情况调查 ---以葫芦岛市绥中县为例 住房问题是国家四大民生工程(住房.医疗.就业.教育)之一,随着农村居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住宅建设形成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农村住宅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农村住宅现状 第六次人口普查不 ...
  • 社会调查研究
    作业1参考答案(导论~第3章) 一.填空题 1. 资料收集整理 分析研究 P3 2. 自然环境 文化 P5 3.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P28 4. 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P47 5. 完整性 互斥性 P81 二.选择题 单选:1.D P16 ...
  •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 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进"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进机关". "进企业". "进学校". "进社区". " ...
  •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第43卷第3期2009年 6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of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V01.43lun. No.32009 文章编鼍:1000-2340(2009)03-0343-05 中国农村居民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