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仁爱"教育理念的解读 - 范文中心

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仁爱"教育理念的解读

07/13

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仁爱”教育理念的解读

李伟洪

摘要: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秉承传统“仁爱”教育理念,规范学校风气,结合中职教育发展模式,将“仁爱教育”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为学校发展寻找支撑点;将“仁爱”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塑造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取向;将“仁爱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全面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学校文化 仁爱教育 实施策略

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区域内唯一的国家重点职校,经过多次提炼、升华,最终确定以“仁爱”教育主题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主题思想,并以“仁爱为教 成人成才”作为学校永恒的办学理念,让全体师生都能感受仁爱文化,真正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完整的中职教育生活,让仁爱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一、“仁爱”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现代教育学家恽代英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的本能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促成学生“身心性”各项能力资格的养成。清新职校倡导的”仁爱“教育,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本能,发展每一个孩子身心性的健全人格,以仁润心,以爱化人,让每一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鼓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茁壮成长,全面发展。

二、“仁爱”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

1、秉承“仁爱”教育理念,规范学校风气

学校风气具体表现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等。清新职校树立“仁爱为教 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希望用“仁”的思路进行学校管理,规范学校风气。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严格要求教师,树立教师仁义仁爱的表率形象,从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严于律己,引导和激励教师内外兼修、品位与品格双赢,真心、真情、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良性互动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福利待遇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为教师赢得更多权益,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爱成为锻造学生品质、学生职业导向、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有力武器。

(1)“务实求真 向善守正”的校风。校风是具有鲜明学校个性特征的道德风貌,更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良好的校风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清新职校沿用仁爱教育理念,以“务实求真 向善守正”规范校风。就是要求学校广大教师以务实的态度,加强“仁爱”教育的道德之风,求真的工作精神乐教爱生,加强道德涵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精神,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2)“严谨 合作 敬业 优质”的教风。教风是一个学校的

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清新职校教风以“严谨 合作 敬业 优质”为内容,就是要求教师跟随教育潮流、教育动向,不断提升自我学习意识,施“爱”于生,用爱育人,永葆高尚师德,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尊重学生人格,精益求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勤奋 主动 扎实 提高”的学风。“勤奋”就是要求师生要有无止境刻苦能力、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主动”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积极追求,并不断探索的过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扎实”就是要求学生实在和踏实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就是要求全体师生不断追求思想﹑文化程度﹑职业水平、学习质量的高度。“勤奋 主动 扎实 提高”是要从“心”和“行”出发,将清新职校“仁爱”教育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到学校日常工作学习之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结合新教育发展模式,开展“仁爱”教育

“仁爱”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果说校训奠定了学校总的文化基调,教风和学风的配套设置丰富充实了校风校训,教学模式则是教训得以贯穿实现的根本途径。仁爱教育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对策,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个体价值,让学生感受到重要性,以激励性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求上进的愿望,用教师正己立人的表率作用、权威魅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律性和

自我决断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

三、学校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步骤

在以文化为关键词的世纪里,构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在校校内外张贴具有“仁爱”教育理念的标语、板报、文化橱窗,别具特色的学生作品都有助于建设学校品牌形象。

1、将“仁爱教育”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为学校发展寻找支撑点

在学校的2014-2015学年度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强化了学校走廊文化、楼道文化、专业部文化和楼体亮化工程,在这些文化建设项目中,都将“仁爱教育”列入其中,提出明确的达成目标,从而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且在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中,不断加以细化,总结成功与不足,提出调整策略,作为衡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达成指标,保证“仁爱教育”有序实施。

2、将“仁爱”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塑造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取向

将“仁爱”教育对学生的培育目标,也作为师德建设的衡量尺度,要求教师要先于学生关爱他人,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重于实践,做学生的示范员,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3、将“仁爱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全面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在各学科教学中,积极倡导与学科的结合,挖掘学科中“仁爱”思想,努力渗透“仁爱教育”。例如:职业导向、合作表演等都渗透文明礼貌,全力学习培养团结互助,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砺志求知,勇于践行的“仁爱”思想文化。

清新职校倡导的“仁爱”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倾力为学生创造仁爱、和谐优雅的教育环境,让每位学生的本能与个性都得到发掘与培养,避免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本性弱点的影响与牵制,最终让全体师生都能将“仁爱”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三年的职校生活,全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胸怀梦想,脚踏实地,成人成才。


相关内容

  • 解放思想大讨论讲话稿
    红寺堡镇中心学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解放思想.担当 作为.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启动会讲话稿 赵祥 各位校长,各位党员:今天下午,我们召开学习"两学一做" 及"解放 ...
  • 校园长培训心得体会
    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xxx教育局为提高我县各校管理水平,举行了一次校长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我们认识不 少名校长,学习到了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他们争先创业的精神.学习到了他们不断学习, 加强自我修身的敬业精神.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理念令人佩 ...
  • 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以爱为核心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1-09-25 15:17:49 来源:admin 点击量:156 关键词:小学:教育:校园文化: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认为,人际 ...
  • 做四有好老师学习心得张丽琴
    暑期学习做"四有"好老师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做四有好老师"的讲话精神,我感觉到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人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备受鼓舞.的确,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 ...
  • 20XX年郑州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1个98分1个100分
    2014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中.高级)考试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突发事件涉及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时,负责机构是涉及到的几个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政府成立协调小组共同负责.( ) 本题得 2 分 正确 错误 ...
  • 临沂大学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途径
    临沂大学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途径 广告设计与制作4班 [1**********]3 庞天翔 摘要:在高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确保 ...
  •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生理想信念的生成特点
    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主宰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涤荡冲击,使得医学生理想信念生成呈现出开放性与自主性并存.现实性与功利性突出.曲折性与反复性明显等特点.了解医学生理想信念 ...
  • 大一思修作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自主学习题目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名词解释(基本概念)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 ...
  • 出国留学传媒专业详细解读
    出国留学传媒专业详细解读 传媒是当代十分热门也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报纸.广播.网络.电视.多媒体.影视业等都是传媒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工作领域,对传媒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很大.随着留学热度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到国外传媒业,国内对有国际背 ...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切实把这项重大措施落到实处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