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增强英语交际能力 - 范文中心

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增强英语交际能力

09/08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英语成为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从增强英语交际能力为目地,阐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关健词:英语;国家文化;交际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对外交流逐步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世界越来越小”。就是说,人们的交往已不再受国家的、地域的限制。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因此,掌握人际交往的工具――语言会话,是一个人的本能需要。在当今社会中,英语是实现这种交往的重要工具。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我们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必须比一般学科的教师具备更为丰富的国家民族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新的初中英语教学规程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为适应新形势的外语教学,外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由以前的知识性转化为现在的口语化,侧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像以往那样把握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交流中,人们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话语,这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易产生冲突和故障,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错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现将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列举如下:

  1.问候用语。在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打招呼用的句子,例如:How do you do? Good morning!Hi!这些句子都是用来与别人打招呼的,但必须注意打招呼的对象,如果与长辈并且是第一次见面,就要用“How do you do?”如果同辈之间打招呼,就可用Good morning!或Hi!新教材的第一册第一课的题目是“Nice to meet you”如果与人初次见面,可以说:“Nice to meet you”但与你的熟人见面,你就应该说“Nice to see you”。

  2.打电话用语。汉语中,在电话中的对话和面对面的对话一样,而英语中就有些不同。比方说英国英语里人们打电话的模式一般为:①电话铃响。②接电话者自身报电话号码。③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Who is that speaking?”而不是:“Who are you?”“This is × ×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 × speaking?”。

  3.关爱用语。教材中有这样对话:(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Girl: How old are you? Woman:Ah, it’s a secret.”为什么这个老太太不愿说出自己的年龄呢?“How old are you?”懂点英语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你不一定懂得它的用法。在汉语中,你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没礼貌。在汉语中,人们在交谈之余,询问对方的工资情况,或者询问一下婚姻情况,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英美国家人士不喜欢别人询问自己的私事。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因此,应遵照英美国家人士的习惯,从天气入手而进入谈话正确。

  4.在新教材中出现过这样的句子,“Would you like a something to drink?”回答“Oh,yes.I’d like bottle of apple juice.”或“No,thanks”。这也和中国习俗有很大 区别。当别人问我们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说:“不用了,不用了。”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可以了。这也显示了英语国家的社交习俗有坦荡直率的风格。

  5.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低自己。例如:当别人赞美你的画画得漂亮时,或者夸奖你的字写得好看时,你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你过奖了。”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的拒绝时,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送你一件小小的礼物,但不太好。(Here’s a present for you ,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Thank you”来回答。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注重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使学生真正获得英语基础知识,这将会大幅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关内容

  •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1-9'ELA'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 息载体之一, 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 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 ...
  •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形势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热门研究方向,就业形势分析 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 ...
  •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中外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易导致语言学习和理解的困难.因此,英语教学 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寓教文化于教语 言之中,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 ...
  • 初一英语教材分析
    通研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袁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和各位老师共同 探讨第六册教材的教法.下面就前五个单元教法说一下我的看法,说得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前3个单元为起始 ...
  •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 ...
  • 20**年版英国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新启示
    摘 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起着导向性作用.我国的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屡陷困境,与课程标准中存在的缺陷有着直接联系.本文旨在解读英国2014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探究其在课程目标上的新特征,借鉴其改革经验,完善我国 ...
  •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学英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英语老师并不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 ...
  •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
    1.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转)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 ...
  • 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摘要:在现今社会教育最注重的是什么?显而一见的肯定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就体现在课堂,而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英语教师就要知道在教学中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如果英语教师 ...
  • 英语新课标
    历经十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更加突出,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