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标 - 范文中心

英语新课标

02/02

历经十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更加突出,进一步细化了学习英语教学的具体学习内容和要求,目标更加明确,内容阐述的更加清晰,课程理念进一步完善,保持课程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强调能力培养,适当降低要求,加强教学指导。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使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的修订主要如下:

工具而言,英语是交流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发展工具,但不只是交流的工具。认知工具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认知世界。思维工具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发展基于英语特性的思维,弥补用汉语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的不足发展工具则是促进自己终身发展的工具。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尽可能通过英语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这其实也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通过掌握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国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终身学奠定基础。

新课标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新课标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国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标准(2011年版)》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这一课程理念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更具有人文性;同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特征和规律。它不仅体现在按学生发展设计的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的描述中,也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容量的调整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渐进深入过程。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此次修订中特别修改了原来课程理念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普适性问题。经过修改的课程理念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凸显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在英语课程实施中把握、理解和落实。

修改后的这些理念(详见上表)涵盖了英语课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课程的总目标和基本定位,所阐述的要点包括:英语学习的目的与价值、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与基本任务、基

于语音学习特点的教学原则与方式、基于课程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及基于课程实施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途径等,为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奠定了理论个实践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结构如图所示。

四、课程内容——调整课程容量,体现语言学习规律,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一)调整了英语课程小学阶段的内容和容量

《标准(2011年版)》充分考虑到小学英语师资现状,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难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

如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和歌谣的数量,将表演英文小话剧修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将二级目标描述中“说”的要求中的“词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同时,还删除了话题项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话题以及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

对个别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是从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把握好渐进性原则出发的。如在一级语言技能标准的“读写”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在二级标准“说”的要求中,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将二级标准“写”的要求,“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句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渐进性,为初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调整了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和词汇表

修改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知识学习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强调词汇并不是单个的单词,学生应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表意功能,如用词汇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单纯学习和记忆词汇本身的含义;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

1、专门制订了小学阶段的二级词汇表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制订了二级词汇表,即学小六年级毕业时的词标准。在二级词汇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学阶段词汇中的423个核心词汇,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着400个左右的词汇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其余200-300词作为扩充或自选词汇,根据教学进行学习。修改后的要求有利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资源条件和教师条件的学校的教学都能在帮助学生掌握这400个词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2、词汇表的呈现方式调整较大

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其理由是:

(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

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地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词义表达需要标出。

(三)对小学阶段课程提出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

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增强课程可操作性,新课标在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对二级标准做了一些主要修订:

(1)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二级)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功能)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例如,对语法知识标准,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四个时态;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以及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对于这些语法项目的学习,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一方面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另一方面还要求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这些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再如,对于语言功能的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恰当理解和表达”。所谓恰当是指根据不同的语境要求,用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功能。如果儿童之间初次见面互相说“How do you do?”则是不恰当的。可见,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标准的描述更突出强调了语境、语义和语用的重要性。

(2)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二级标准中,增加了“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 “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和 “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在学习策略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 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在二级文化意识的标准中,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

(3)在原初中英语技能教学参考表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4)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评价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四)增加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实例和评价案例,加强了对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附录6中的六个教学实例中有四个都是针对小学的,这些实例使教师对教学对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对小学英语教师理解和落实实施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但要求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实例都选自于一线优秀的英语教师,所提供的是实例不是范例。

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除了增加了二级词汇表外,还增加了评价方案(附录7),在总共40个评价案例中,涉及到小学的评价案例有25个,而且这一部分用了长达44页的篇幅,占全篇的四分之一,可见评价案例在新课标中的分量和重要性。新增案例具有实践性,更具有导向性,都是运用能力的评价,二级评价全部都是任务型评价题型。这就告诉我们英语教学评价要以此为依据,真正从语言的运用来评价,这样才能以平静引导教学,使教学也转变运用能力目标上来。

五、实施建议——加强对小学英语的明确要求和指导,落实课标理念与目标

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好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

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中对教师的建议主要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等。

(一)教学建议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针对在课改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如何实施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出了比较具体和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共有八条,是在原教学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条整合和文字修订,力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做到语言简洁、逻辑合理。具体内容为: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队伍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2)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停地学习经历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关系,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

(4)强调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的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以下要求:(P27)

(1)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应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应能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事情。

(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应做到:

(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

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应强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5、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也可根据需要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师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大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其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技术都能科学地、合理地、恰当地、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2)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

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应强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5、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也可根据需要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师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大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其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技术都能科学地、合理地、恰当地、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2)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

推进英语教学。

(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讲授与多媒体手段使用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而鲜活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7、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英语课外活动应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应能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提供更大的平台。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应注意:

(1)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还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演出会、英语主题班会、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参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2)注重兴趣,鼓励参与。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的沟通、延伸和拓展,要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并获得成功。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式,并注意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尤其要突出童趣。

(3)鼓励自主,提供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补习活动。

8、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在实施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更要根据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

(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并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能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表达观点和看法,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既包括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包括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师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根据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断探索学生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要能够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过程,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还应注意观察教与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3)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要通过建立教学团队,构建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分享,促进交流,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信念,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建议一,特提供部分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参考。见附录五。

(二)评价建议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新课标理念和新的培养模式有效落实的重要前提。修改后的英语课程标准继续强调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评价的维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力求体现课程内容“以人为本”和“培养具有社会适应力和跨文化人才”的核心理念。本次修订提出了九条评价建议,同时对案例进行了整合和调整,补充了大量的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分小学(P33)和初中两部分编排,在各自部分又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呈现,突出了对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指导。我认为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

1、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要依据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2、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在诸如期末、学业等考试中,应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要合理配置。

3、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为下一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通过参与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采用描述性评语、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方式,也可采用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并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4、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学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听力测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终结性评价应以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为主,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不能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能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小学的终结性评价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简单、

实用。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根据成绩对本地区或学校作任何形式的排名。

5、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立足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6、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所给的词句指认正确图片的能力,符合以及目标中有关“听做”的要求。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为减轻学生阅读文字的负担,增强英语学习好奇心和兴趣,更好的体现考查的目的和新课标理念,这道题的选项全部采用图片而没有采用以往的文字选项,这是和以往检测不太一样的方式。检测中所选的这些图片都来自于我们的教材,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增强了答题兴趣,减轻了考试压力。

又如四年级第八题,看天气预报,在相应的天气下打“√”。(见原题)

Good evening! Here’s the weather report. Beijing is dry and windy. Shijiazhuang is cold with rain. Wu’an will be cloudy. Jingnianghu will also have heavy rain and Chaoyanggou has a sunny day today. Have a nice weekend.

这道题采用文图结合的呈现形式,考查学生认读、理解词句,选择关键词的能力。因与学生真实生活非常接近,都是学生熟悉的甚至是游玩过的地方,有效减少了学生阅读的生疏感,又融汇了热爱家乡的情怀。

在本次测试中,在充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仍然有意识的出了一些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维方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规则、如何与人交流寻求帮助等能力的题目。如六年级试卷中的第六大题学以致用。

三年级试卷中的

( )3.看见小朋友过马路,你应说: ______

A.Watch out! B. Watch TV!

( )4. “六一”儿童节到了,妈妈会对你说:________

A. Happy Birthday! B. Happy Children’s day!

五年级试卷中的

( )2.饭前,妈妈想提醒你饭前要洗手,可以说_____

A.Clean your hands before meals.

B.Brush your teeth before meals.

C.Clean your hands after meals.

( )3.春天里的节日有:_____

A.Children’s Day

B.Tree-planting Day

C.Teacher’s Day

( )4.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拨打的号码是:_____

A.999 B.911 C.119

这些检测题目都是在5月份进行新课标培训后,为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用英语做事做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做的更新、尝试和导向,符合新课程的性质、理念,体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求。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班级、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等。此外,课程资源还包括人的资源,如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和家长资源。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提出四项具体建议:

(1)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继续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也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的学习需要。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声像资源、报刊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2)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拓展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如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教育局也积极为学校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等多媒体设备;设置视听室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选用国外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增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为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4)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学生资源蕴藏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之中,也隐藏在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平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促使课程资源实施中的资源生成。

同时,每个学生也应学会建立和利用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交流学习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图书柜;鼓励学生制作班级英文日志、英文墙报;引导学生在班级和学校进行英语环境设计,创设英语广播站等;还可以尝试组织学生的网上交流和讨论,制作班级英语网页等。

六、实践,反思,升华——新课标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修改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深入了解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价值、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同时,挑战还来自于课程理念与多年形成的教学常规与行为的冲突。虽然课改进行了10多年,核心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不少教师,这些理念还停留在认识阶段,还没有转变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要真正将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学习、大胆尝试、明确方向,在实践与反思中加深对课程价值、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性质的认识,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既重视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方法,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方式,建立起先进理念与自身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逐步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目前还有不少教师自身的英语素质不高,给有效落实新课标理念和目标带来了困难,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影响。为此,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出发,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应用、学习策略的发展、情感态度的调动、文化意识的提升和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激发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各个渠道获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使他们能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思维、交流情感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第三个挑战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要求。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堂进一步推进所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 客观规律,以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此外,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与反思,教师有机整合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还应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加强交流,逐步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成为一名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第四个挑战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如大班教学、学生差异、教材适应度,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和考试评价的局限等。特别是评价改革还不能完全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步,以及中小学衔接尚未引起重视及得到有效解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共同努力,相信修订后英语课程标准能够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七、基于《义务教育标准(2011年版)》的小学英语教学建议

认真学习理解《课程标准(2011年版)》,转变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用活动式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年级目标要求。新的课标对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如何把这些教学建议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

为帮助教师更好地领悟和落实好新课标精神和扎实有效地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交际能力,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于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特别是在县域层面,教师整体素质距离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多借助多媒体、音像设备等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因此,在小学语音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的模仿练习。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原声语音、视频资料,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音形对应规则的认识,有助于对词语的记忆,有助于理解语言知识在语境中的语意,从而使英语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记忆或机械记忆的过程,而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3、教师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课标对小学阶段语音知识的标准和要求。一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的读音规律,比如常用字母组合的发音、单词的读音重音和语句的重读等。二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这两点最主要的是强调了解语音知识的意义和语音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而并非一味强调语音规则和语音知识本身的掌握。

(二)关于词汇教学

众所周知,学生学好英语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因为无论是语音、语法、句型等知识的学习,还是听谁读写的训练,都与词汇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内容上讲,词汇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概念的载体,词汇贫乏,就可能有许多概念表达不出来。由此可见,在学生语言知识学习上,词汇教学必然是培养学生初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重要的前提和教学基础,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建议如下:

1、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也应遵循在语境中呈现语言,在练习中感悟语言,在活动中运用语言的原则,自始至终要以meaning-pronunciation-form的呈现方式贯穿整个课堂的词汇教学中,也就是说,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单纯、机械、脱离语境的简单罗列词性和词义不利于学生预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词汇教学方式就更加突出强调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语境、语意和语用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

2、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可以把词汇教学分为低年级词汇教学和高年级词汇教学。

(1)低年级词汇教学方法

教师宜采取直观式(如体态语以及情景呈现方式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学会并运用词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境,融汇词与对话教学之中。另外还可以通过歌曲、歌谣、谚语、格言、绕口令、谜语等辅助词汇教学。

(2)高年级词汇教学方法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词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培养他们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单词的技巧。一是仍可采用低年级教学方法;二是可联想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三是利用拼读规则和构词法规则(前缀、后缀、合成);四是利用旧知识猜测词义。

(3)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词性呈现的方式;

②相关话题的词汇可以集中教学;

③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④注意结合语句语篇,体现词的应用(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教学词汇),不宜孤立学习。

(三)关于课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分为对话教学和语篇教学。有效的对话教学和语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为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整体领会教材,注意不同功能话题的逐步渗透、练习、理解与掌握。

2、要准确理解和恰当把握中低年级的短篇课文主要作用,即功能话题为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高年级长篇课文的作用,即扩大语言输入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思维能力。

3、要通过课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的人、物、环境,包括文化背景的差异,尽量让学生有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4、设计课文的问题或活动时,要设计一些侧重于理解性的活动,如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讲故事,听课文相应的图片,将描述性的语言与图片匹配,师生一起给课文配图等。而且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层次,从易于理解的开始,特别是对逻辑关系教强的故事等。

5、经常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性学习,使学生可以就阅读的课文展开简单的讨论,共同处理阅读中的有关信息。

(四)关于多媒体教学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因此,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习英语最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英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充分利用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层面的、丰富多彩的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代替师生课堂上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要考虑很多因素,诸如使用是否恰当?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产生负面影响(环境、学生注意力等)?是不是只是代替了图片或小黑板?以及时间成本等等。

4、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的特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变化为小学英语课程提供可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给英语教师很多的启示与思考,同时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不仅要求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并逐步转变为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同时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面对普遍存在的大班额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另外面对应试现象,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开展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评价探索,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今后,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刻领新课标的核心价值,重新定位自己在新课改中的角色,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扎实有效地落实好新课标理念,才能使每一位小学生在英语课程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注意事项:

1、二次培训。各单位所派出教师是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回去后承担着二次培训的任务。教研究统一要求在10月15日前二次培训全部进行完毕。

2、课标研习。在教育发展网上学习课标修订组专家的课标培训视频。输入:192.168.200.1登陆查看。

3、课标考试。本学期教育局要组织新课标考试。

4、资料下载。登陆邮箱wajyxxz@163.com 密码123456


相关内容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学校 系(部所) 招生专业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英美文学 ①政治②日/法/德/俄/西③基础英语④英美文学 语言学 ①政治②日/法/德/俄/西③基础英语 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 ①政治②日/法/德/俄/ ...
  • 二年级英语教材
    幼儿/小学教育->小学二年级->二年幼儿/小学教育->小学二年级->二年级英语, 幼儿/小学教育->小学二年级->二年级其他课程级英语, 幼儿幼儿/小学教育->小学二年级->二年级英语, 幼儿 ...
  • 奥斯卡奖百部经典影片
    01 乱世佳人(英语/国语发音,中英文字幕) 02 费城故事(英语原音,中英文字幕) 03 欲望号街车(英语原音,中英文字幕) 04 龙凤配(英语原音,中英文字幕) 05 罗马假日(英语/国语发音,中英文字幕) 06 七年之痒(英语/国语发 ...
  • 幼儿英语教学法大纲
    <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XQJY0101 适用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学前教育方向) 学时:72学时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 ...
  • 巷道中心小学创建英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巷道中心小学创建英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为培养"合格+特长"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形成一种趣味.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学 ...
  • 高职英语教学特色
    高职英语教学特色 关键词:高职英语 职业教育 特色 高职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其目的是 为社会各行业输送高等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 础性课程,然而,审视当下中国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出现诸多令 人尴尬的局面 ...
  • 宁夏医科大学20**年
    宁夏医科大学 2012 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宁夏医科大学位于美丽的塞上湖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学 校于 1978 年在宁夏高校中首先开展研究生教育.目前,拥有 7 个一级 学科.3 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能够招收和 ...
  • 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作者:程晓堂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年04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高考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已经启动,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 国内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综述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国内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综述 丁 惠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是科技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将对国内科技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历时研究,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