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 - 范文中心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

10/15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

1合成方法

方法1: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用铁粉还原,滤除铁泥,滤液冷却结晶,再经重结晶、干燥等步骤制得成品PAP,再在含对氨基酚硫酸盐和苯胺硫酸盐的水溶液中,用氨水调节pH到5,用蒸馏法除去苯胺后在20℃用醋酐酰化,同时用氨水维持pH在5,可得含量为95%的APAP。文献报道,用醋酸乙酯或醋酸代替水介质,可提高酰化率到92.2%,且溶剂易回收,废水污染降低。

优缺点:此法工艺简单,技术成熟,但收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产生大量废铁泥和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国外许多国家已淘汰此

法。[1]

方法2:以苯酚为原料

以苯酚为原料,以聚磷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NH2OH的衍生

物或盐,在80℃反应后用冰水处理,再用10%NaOH调节pH值到4,经回流、冷却、萃取等步骤得APAP,纯度可达98%

。反应式为:[3]方法3[3]:以PNP为原料

以PNP为原料,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用5%Pd/C作催化剂,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一步合成APAP,总收率为80%。美国专利采用5%Pd/C催化剂将PNP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总收率为81.2%

。反应式为:

采用Pd-La/C催化加氢一步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40℃,

压力0.7Mpa,时间2h,收率97%。

方法4: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在KI、醋酸酯存在下,经Beckmann重排可得APAP。进行Beckmann重排反应时,常用氯化亚砜、三氯氧磷、甲磺酸、硫酸、五氯化磷作催化剂,文献报道对羟基苯乙酮于液体二氧化硫中用氯化亚砜作催化剂,收率88.7%,但需-50℃低温。用氯化亚砜在回流下通氮气进行重排,并加入少量碘化钾以防止3-氯-4-羟乙酰苯胺副产物的生成,收率99%。

优缺点:反应条件非常苛刻需,-

50℃低温,但收率较高。[4]若对氨基酚乙酸酯在仲丁醇、磷酸、醋酸存在下加热到100℃,反应一定时间后,真空蒸除溶剂可得到含量95%

的粗APAP。

方法5[5]:生化合成法

生化合成法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APAP的生产研究。通过在酿酒酵母中表达一个融合基因,可产生一个由鼠肝细胞色素P450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构成的融合酶。该酶同时具有氧化和还原能力,可提供比单一细胞色素P450更为有效的电子转移系统。借助转基因酵母可使乙酰苯胺对位羟化,

其产率为33nmol·mL-1。

优缺点:生化合成法对环境污染小,选择性高,但产率低,尚处于研究阶段。

方法6[3]:以硝基苯为原料

以硝基苯为原料,在稀硫酸中,以铝粉或镁粉为催化剂将硝基苯一步还原为PAP。还可用锌粉为催化剂。该法主要反应机理为硝基苯被氢化生成苯基羟胺,然后进行Bamberger重排制得PAP。将PAP溶解在10%醋酸中,在85~90℃下,加Na2S2O4,在一定时间内加入醋酐,在85℃进行酰化可得纯度>99%的APAP。

优缺点:该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工艺途径多,降低成本的潜力较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金属消耗量大,且存在回收利用等后处理问题,因此难于大规模生产。

方法7[6]: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和酸化合成了对乙酞氨基苯酚.该法一般以Pt/C、Pd/C作催化剂,在大约0.2~0.5MPa,70~90℃加氢还原PNP制备PAP粗品。国外有报道用Ni-Al-Pd-Zn复合催化剂加氢还原PNP,收率达到90%~95%。催化剂活性稳定,运转500h,不用再生。

优缺点:催化剂昂贵,且该法催化剂制备复杂且损失率高达0.81~1g/kg氢化产物。但收率较高。

方法8[7]:以磺酸基偶氮苯酚为原料

以磺酸基偶氮苯酚为原料,在60~80℃时,同时将硫酸亚铁稀溶液和氨水加入到Ⅰ(磺酸基也可在间位)的悬胶液中,然后用乙酸酐处理,得本品。与此同时,交替地将邻磺酸苯偶氮基对苯酚Ⅰ边搅拌边分批加入到50~60℃的含有粉末状的铁和盐酸的悬浮液中,然后将以上混合物用乙酸酐处理,如上进行反应,即得N-(4-羟基苯基)乙酰胺溶液,可用氯化钠盐析或从浓溶液中结晶出本品Ⅱ。

优缺点:反应条件友好,收率尚可。

方法9[8]:以对硝基苯酚、异丙醇为原料

将220g对硝基苯酚、80g异丙醇、140g水和0.22g3%的Pb/C

催化剂的混合物在压力585kPa,温度为110℃时热压处理8min并在59min内加入180g乙酸酐,然后再保持压力585kPa,温度110℃53min,即可得本品,

收率90%。

方法10[8]: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

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将对亚硝基苯酚用硫化钠还原,所得对氨基苯酚进行乙酰基化,所得粗品用氧化剂(如:浓HNO3)的水溶液处理,并且加活性炭搅拌,用氧化铁除去活性炭。从脱色后的滤液中得85~95%的N-(4-羟基苯基)乙酰胺,即本品。

优缺点: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较高。

方法11[2]: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于反应瓶中,加入对羟基苯乙酮(2.72g,0.02mol)、盐酸羟胺(1.53g,0.022mol)、三乙胺(2.26g,0.022mol)和乙醇(20ml),回流2h后,蒸干,加乙酸乙酯(40ml)溶解,以水(20ml)洗涤,蒸干得白色固体2(2.85g,87.4%)。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白色粒状结晶,mp143~145℃。于反应瓶中加入粗品2(1.0g,0.0067mol)、乙酸乙酯(10ml),于

50~60℃,滴加三氯氧磷(1.2g,0.0082mol)的乙酸乙酯溶液,2.5h后,冷却至室温,加乙酸乙酯(50ml),以水(50ml)洗涤,蒸干得粗品1(0.93,93%),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结晶1(0.75g,80.6%),mp166~168℃。

优缺点:产品收率比较高,但操作比较繁琐。

方法12[7]:以硝基苯为原料

以硝基苯为原料,在三口瓶中加入250ml蒸馏水,依次加浓硫酸36g,硝基苯60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氨0.6g,催化剂(自制3%Pt/C催化剂)。通氮气置换空气3次,再通氢气置换氮气3次,再连续通氢气,升温至90℃,搅拌加快到300r/min,分别记录通入氢气的流量与尾气的流量,计算吸氢量。约反应3h结束,再加入56g硝基苯,冷却至室温,静置分层。水层调节pH至4~4.5,用甲苯-苯胺(1:1)溶液30ml分3次萃取,合并有机层。调节母液pH=7.5,加入Na2SO3s析出沉淀,用水蒸汽蒸馏蒸出剩余硝基苯、苯胺等杂质,趁热加入乙酐-乙酸(2B1)溶液25g,于100℃下反应3h。冷却结晶,过滤得粗品,经精制干燥得产品48.6g,熔点168~170℃,回收率64.3%。

优缺点:方应操作繁琐,且产率比较低。

方法13[3]:对苯二酚和乙酰胺为原料

对苯二酚和乙酰胺为原料,在ZSM5分子筛的催化下,在真空Carius管中,300℃反应1h可缩合得到APAP,转化率为93.6%,摩尔选择性为45.9%。若以硅酸钛为催化剂,则摩尔选择性为67.5%,转化率为90.8%。

优缺点:反应条件比较友好,产率较高。

反应式为:

方法14[7]:以苯酚为原料制得对氨基苯酚

以苯酚为原料制得对氨基苯酚,再在三口烧瓶中按配比加入物料(对氨基苯酚B乙酸酐=1:1.3),回流搅拌反应,温度升至120~140℃,保温15min,冷却结晶,抽滤,用少许冰水冲洗,得类白色晶体,为扑热息痛.产率为87%.方应方程式:

本实验最佳工艺条件是:

(1):NaNO2=1.0:1.36,t=-3℃.pH=1.5~0.3.

(2)亚硝基苯酚:Na2S=1.0:1.22,t=45℃,中和后pH为9.

(3)对氨基苯酚:乙酸酐=1:1.3,t=130~140℃.

优缺点:按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作试验,得到的产品产率高,纯度也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的方法

用铁粉还原法生产,该法是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经水解、酸化、还原制得对氨基酚,再经酰化得到乙酰氨基酚。铁粉还原法虽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但产品收率低、质量较差、毒性大、成本高,更严重的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含胺的铁泥和污水,污染严重。因此,急需进行技术改进。

3将来在国内可能会采用的方法

采用加氢工艺代替铁屑还原。特别是用Pd/C催化剂,以对硝基酚为原料,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具有生产工序少,产品收率高,节省能源,废液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且针对我国生产厂家现有设备,设备投资小,可大大降低技改

费用。如能实现此法的工业化生产,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效地减少化工厂的三废污染都有积极意义,而且必将进一步促进精细化工生产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刘竹青,胡爱琳,王公应.对氨基苯酚的合成研究进[J].工业催化,1999,(2):11-16.

[2]谢剑华,李光华,鲁晟.扑热息痛的又一合成路线[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7).

[3]严焕新,许丹倩,怀哲明,等.扑热息痛合成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医学杂志,2000,17(1):32-33.

[4]魏昭云,樊明月,陈自诚.合成扑热息痛新路线的研究Ⅰ.对羟基苯乙酮肟的合成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42-43.

[5]赵海,王纪康.对乙酰胺基苯酚的合成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1)

[6]方岩雄,张维刚,刘春英等.Pd-La/C催化加氢酰化一步合成扑热息痛[J].现代化工,2000,20(8):37-39.

[7]关燕琼,杨辉荣,陈文庆等.扑热息痛合成工艺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7(2).

[8]陈光勇,陈旭冰,刘光明.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7,17(1):114-117.


相关内容

  • 药物化学实验技能标准(扑热息痛的合成)
    药物化学实验技能标准 (供药学专业用) 一. 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家药师(士)资格及国家职业药师资格的考试科目之一.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是让学生熟悉一些常用药的合成路线,及其合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 鸟氨酸循环
    鸟氨酸循环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 1932年Krebs等人利用大鼠肝切片作体外实验,发现在供能的条件下,可由CO2和氨合成尿素.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精氨酸.鸟氨酸或瓜氨酸可 ...
  • 有机化合物基础
    有机化合物基础 1. (2013·上海化学·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均采用水浴加热 B. 制备乙酸乙酯时正丁醇过量 C. 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 D. 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 . 2. (2013· ...
  •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设计 1.1 知识与技能 (1)阐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说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3)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 ...
  • 氨基 修饰
    氨基 修饰 氨基改性淀粉重金属废水处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化工进展 2011年30卷4期 摘 要: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接枝共聚物,再进行改性可得具有螯合效果的氨基改性淀粉(AMS ).研究了 ...
  • 第五章 酶
    第五章 酶 第一节 概论 ● 酶发展史简介: ● 我国公元前21世纪夏朝,酿酒,公元前12世纪周代,酱油(蛋白酶),饴糖(淀粉酶).2000多年前,用曲治消化不良. ● 西方国家19世纪对酿酒发酵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 ● 1857 巴斯德酒 ...
  • 有机合成心得
    有机合成心得.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搞了十余年药物研发,感觉最深刻的是关键要有一个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有机合成知 ...
  • 肝脏的生化功能
    肝脏是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机体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代谢功能: ①糖代谢:饮食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 ...
  • 啤酒发酵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啤酒发酵机制 啤酒的生产是依靠纯种啤酒酵母利用麦芽汁中的糖.氨基酸等可发酵性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副产物,从而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低度饮料酒.啤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涉及糖类和含氮物质的转化以及啤酒风味物 ...
  • 蛋白质合成答案
    第十三章 蛋白质合成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编码氨基酸: A.鸟氨酸 B.组氨酸 C.半胱氨酸 D.缬氨酸 E.亮氨酸 2.遗传密码的摆动性是指: A.一个遗传密码子可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 B.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