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 毕业论文 - 范文中心

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 毕业论文

10/06

**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学号:____602093226_____姓名:______孙彬_论文题目:国际贸易框架下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研究指导教师:_______陈剑虹__考生电话:______[1**********]___通迅地址:_**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____邮编:_____410004_目录1、摘要2、关键词3、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4、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和特点5、结论6、参考文献国际贸易框架下食品安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国际贸易和食品安全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绿色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确保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它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实施上的歧视性等特征。WTO 对“绿色壁垒”问题进行了相关法律规制, 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针对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进出口的影响, 我国应当从善用WTO 规则、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以及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出口等方面予以积极应对。[关键词]食品安全; 国际贸易; 绿色壁垒;SPS 协议[中图分类号]D9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0)02-0007-06本文所称的“食品安全”中的“食品”, 作广义的解释, 包括一切适宜人类食用的物品, 即天然产品和加工产品。食品安全对于任何国家国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最初它只是属于一国政府的职责。真正将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相联系, 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它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制而产生的。一、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 其原因在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两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和贸易自由化的实施。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或者地区由保护贸易体制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 逐渐减少各种不合理贸易限制的过程[1]。从根本目的上看, 贸易与食品安全具有一致性。贸易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 以提高生活标准, 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各国重视食品安全的目的与此相似。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也极易为恐怖主义和犯罪分子利用,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已成为新世纪社会性、国际性的重大课题, 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各国合理地采取的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以及生态环境, 还可以有效地缓解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促使传统产品不断降低污染密集度, 不断提高技术含量, 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食品安全的发展, 尤其是为各国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虽然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但是两者的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贸易活动所追求的是流通成本的最小化和贸易金额的最大化, 而食品安全则要求各国更加重视民众的食品质量, 要求进口的外国产品符合本国对于食品安全的各种标准。在这方面, 不同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物质产品丰富, 往往在食品安全上采用较高的标准; 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他们更多的是要面临反贫困、求生存的问题, 食品安全标准相对较低, 对国际社会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接受程度不高。这必然会直接影响此类国家食品的进出口。由于食品安全标准涉及面很广泛, 内容复杂, 且隐蔽性和合法性结合, 特别是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制度, 各国之间难以协调, 容易引起争议。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 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 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 那就是绿色壁垒。关于绿色壁垒的定义很多, 一般认为,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 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 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 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措施。这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壁垒有很多表现形式, 如绿色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政府的“绿色补贴”等等。为了研究的方便, 本文将绿色壁垒局限在一国为食品安全而实施的技术壁垒[2]。二、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一) 绿色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绿色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确保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而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具体分

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市场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 发达国家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 而食品贸易的特殊性使其与其他领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泡沫经济”的催生下, 全球生产过剩, 市场矛盾日益尖锐。而在GATT 和WTO 的推动下, 贸易自由化在进一步的深化, 各国面临着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的问题, 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再难以成为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这迫使许多西方国家不得不另谋新招。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中的农产品更是如此, 在各个领域中农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最高。WTO 的历次谈判几乎都是因农业问题而止步不前。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而言, 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又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的产业, 同时, 农业生产的周期长、效益低等特点进一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弱质性, 因此长期以来各国都重视对农业的保护。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竞争, 各国充分利用有限的政策空间, 运用各种允许的政策手段, 结合各国普遍认同的法律条款, 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的保护, 由此也形成了农产品贸易的重重壁垒。不仅有涉及到食品安全的“绿色壁垒”, 还有反倾销、特色保障条款等都成为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壁垒。2. 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概念反应在消费行为上就是绿色消费, 表现为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更加注重产品的“绿色含量”。在日本, 挑剔的消费者对于普通饮水和空气都以绿色作为选择标准, 灌装水和纯净的氧气成为抢手货

[3]。很多国家纷纷出台了各种对食品高标准、严要求的技术措施, 达到了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的目的, 从而使得“绿色壁垒”发展成为新的贸易壁垒。3. 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垒存在的直接原因。各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存在很大差异, 相应的对食品安全的资金投入和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 加之世界商品种类繁多, 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五花八门, 要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法规、认证制度、检疫制度等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 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 保护人类健康,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 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人民的健康, 有权将对那些达不到安全标准、危害人类健康的产品拒之门外, 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在处理食品安全与贸易关系的问题上, 如果过分强调保护人类健康, 并且以此作为不遵守有关国际贸易规则和准则的理由, 就有可能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特别是当个别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为由, 行环境保护之实, 绿色壁垒就实实在在地形成了。(二) 绿色壁垒的特点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 绿色壁垒具有以下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当代的人们普遍关心生活质量, 关注生态环境, 环保消费意识逐步增强, 而绿色壁垒正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名义实施贸易上的限制与制裁, 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 因而非常具有欺骗性。2. 形式上的合法性。实施绿色壁垒的国家往往是以公开立法的形式对其加以规定的, 甚至以国际条约为根据, 具有坚强的法律后盾, 在形式上更加具有严肃性、合法性。尽管绿色壁垒实质上有悖于普遍公认的自由贸易原则, 但是由于和保护人类健康、环保等一系列主题紧密相连,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绿色壁垒不大可能像其他壁垒那样轻易地从国际贸易领域中撤除。虽然WTO 多边贸易体制中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条款本身并非贸易壁垒, 但是由于其中很多条款对一些概念的规定含糊不清, 的确使得某些发达国家为树立绿色壁垒找到了法律上的借口, 因此在发生纠纷的时候, 进口国也就很容易从WTO 相关立法中找到法律上的支持。有机食品属于国际上通用的环保生态食品概念, 它要求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 比国内通行的绿色食品的环保标准更高。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市场对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以及有机药品的需求量很大。目前经过我国认证的有机食品品种如茶叶、蜂蜜、大豆、芝麻等已达上百个, 其中很多产品品种已经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国家。从价格上看, 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出3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中获益[7]。五、结论从目前来看, 由于国际上对绿色壁垒法律规制的不完善, 同时也由于绿色壁垒措施实施的隐蔽性、

名义上的合理性, 它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作为食品出口大国, 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扩大我国食品的外贸出口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建议, 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发展, 积极利用WTO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尽可能地减少由于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注:①为了解决因为技术引起的贸易壁垒, 在美国倡议下,1970年的GATT 正式成立了一个制定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法规方面的工作组, 着手起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草案), 并且最终于1979年正式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全面规范技术标准的法律文件——《技术性贸易壁垒守则》, 并于1980年生效。但是由于该守则属任意性性质, 并没有广泛的效力, 截至1992年11月, 只有40多个国家参加。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对该守则的内容予以了修改,1995年1月1日,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正式生效。①TBT 协议和SPS 协议看上去使用范围相当不同, 但是这种不同在实际操作时并不十分明显。例如, 为保障食品质量的食品标签可以属于SPS 协议范畴, 尽管理论上这似乎属于TBT 协议范畴。②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极小, 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并且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的产品。参见蔡珍贵著:《WTO 时代的国际贸易新壁垒研究》,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第295页。


相关内容

  •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性评价>课程论文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 李维平 学 号:[1**********] 任课教师: 包鸿慧 所在学院: 食品学院 专 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4年10月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性评价 ...
  • 食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分院:生物与环境分院 班级:食品 111 姓名:陈佳伟 性别:男 学号:113032102 民以食为天.当我看到人们在食物面前犹豫徘徊的时候,我懂得了食品营养与安全的重要性,我想通过学习和研究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为人们制定 ...
  • 志贺氏菌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333 志贺氏菌研究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黄宝华庞广昌 (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商学院生物工程系 志贺氏菌是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的病原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致病菌的检测技术日新月异 立应用于食品及牛奶中的一种快速 以期能够 ...
  •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农产品加工 第11期(总第370期)2014年11月 农产品加工 FarmProductsProcessing 2014年第11期 No.11Nov. 文章编号:1671-9646(2014)11a-0086-03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 ...
  • 绿色食品论文
    畜牧与饲料科学AnimalHusbandryandFeedScience2010,31(10):88-90 我国绿色食品检测与监测分析 李 琪 兰州 (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甘肃 730000) 摘要: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我国绿色食品的 ...
  • 苍营养改善实施计划情况汇报材料
    苍耳王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精神 ...
  • 酸奶的制作工艺及理化分析(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酸奶的制作工艺及理化分析 学 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076 姓 名 陈志强 学号 074031613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年5月2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目 录 摘要. ...
  • 蛋制品的加工及其发展
    蛋及蛋制品加工与发展 Egg and Egg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Development 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2014-10-26 摘要 我国蛋及蛋制品 ...
  • 云南成人高考(函授.夜大):医学类专业
    云南成人高考医学类.中医类.中西医类.护理类招生专业 云南成人高考医药类.药学类.烹饪类.食品类招生专业 大专.专科.本科.专升本招生专业: 一.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助产.临床药学.卫生检验.口腔医学.康复 ...
  • 浅谈粮食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对粮食质量进行检测控制,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保证消费者能够吃到优质.营养和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粮食品种,使人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关键词:粮食 质量 检验 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