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学难点解读 - 范文中心

[雷电颂]教学难点解读

12/16

《雷电颂》教学难点解读

《雷电颂》是郭沫若写的浪漫主义抒情散文诗。节选自话剧《屈原》第二幕第二场,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文章通过主人公呼唤雷电,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抒发了屈原忧愤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与恶势力坚决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散文诗瑰丽奇特,气势磅礴,语言刚劲有力,极富感染力。然而文章虽好,备课却困难重重,可想而知,要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谈何容易,那么如何寻找教学的切口,走进文本?仔细品读文章,我认为教学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了解生平,把握脉络

了解主人公的生平,有助于把握人物的情感脉络,这方面的资料可让学生提前在课外收集。

屈原 (前339~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全文激情澎湃,气势雄浑。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昻的抒情散文诗。 二、 明白背景,知晓意图

郭沫若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那么他为什么要写战国时期的屈原,这很有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解读文本。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

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少爱国人士的共鸣。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拆,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三、剪裁独特,结构巧妙

五幕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全剧截取了屈原生活中的横断面。在一天时间里,浓缩了屈原坚持联齐抗秦、反对绝齐降秦、与楚国宫廷内保守势力展开激烈斗争的历程,概括了屈原的精神品格。《雷电颂》是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独白”以诗意化的语言赋予自然雷电以神力,让雷电化作手中的倚天长剑,去劈开黑暗,去焚毁这黑暗中的一切,《雷电颂》淋漓尽致,不可遏止地抒发了屈原热爱祖国、坚持正义、渴望光明、反对黑暗的理想与要求。《雷电颂》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表现了抗战时期人民抗战要求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课文可切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向往;后半部分,借斥责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结构巧妙。

四、想像瑰丽,象征深沉

作品想象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雷电颂》虽然不是屈原的作品,但剧作者遵从着屈原的精神,也体现着屈原作品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雷电颂》中有大胆夸张的艺术虚构,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惊电的翅膀,飞向光明自由的天地;也借助它们伟大的力量毁灭一

切黑暗。《雷电颂》成了屈原的化身;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正气恢宏,光辉日月。奇特的想象,纵横的奇思,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特色,展示了剧作者卓越的才华与炽热的激情。现代和古代的两位大诗人的精神通过《雷电颂》融为一体。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想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理解文本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是文章的难点却也是关键:风雷电象征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湖、长讲象征人民群众;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分别象征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和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世惑众的官僚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五、舞台说明,抒情比较

这是一个剧本,教学中对文本的第一部分应作介绍,向学生明确“舞台说明”的概念: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中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舞台说明”,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使读者明白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

要深入了解《雷电颂》的风格,最好将此诗与以前所学的郭沫若的《诗两首》作一番比较,在体裁上一个是诗,一个是散文式的戏剧独白。两个作品表现了郭沫若特有的个性风格,但在抒情方式上却有各自的特点。诗两首运用故事、传说,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地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象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雷电颂》是舞台表演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利于将积具在人物内心的情感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大致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结合背景资料把握本文。抓住人物独白,依据散文诗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而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体会用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象,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关内容

  • 对比国家标准和IEC标准,屋顶金属设备隔离防雷措施分析(20**年/03)
    2017年第3期<建筑电气>杂志,共有13篇文章,涉及"供电与配电"."设计交流"."电气防火"和"电气节能"等方面. 其中,借"雷电防护 ...
  • 雷电颂说课
    <雷电颂>说课 一.说教材 1.我说课的课题是<雷电颂>,它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而第二单元是抒情文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重于表达作者的心灵感情的.<雷电颂>做为首篇课文具有很好的引入 ...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主体: 二.类比分析 三.个人反思 四.参考文献 [1] 常俊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OL] http://www.pep.com.cn/czwl/jszx/tbjx/tb8s/tb8s1/sj1/201008/t201008 ...
  • 三年级安全教育
    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续) 一.上学路上保安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月亮 我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材解读: 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可以写自己对月亮的观察或中秋赏月的情境,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写未来的月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可以写在月球上的生活.写作范围 ...
  •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方法例谈
    例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教材分析是教师剖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拟定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学准备活动.它是备好课.上好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开 ...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经循环系统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 ...
  • 整合课标准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评价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评价>解读 一.关于教学目标 1.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教学目标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三个维度去确定,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
  • 如何备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如何备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一 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把整个九年义务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