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学会放手"例文及例文分析 - 范文中心

材料作文"学会放手"例文及例文分析

01/09

材料作文“学会放手”例文及例文分析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闫龙

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

一位禅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以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价值肯定不菲。“那好,拿他走吧。”禅师说。徒弟不等禅师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你不想放开它吗?”禅师接着问,“没有别的你喜欢的了吗?”徒弟承认,桌上那个胀鼓鼓的钱袋,也不惹他讨厌。“没关系,你也拿去吧。”禅师说道。于是徒弟又欣喜地用左手夺过钱袋。“现在呢?”他有点紧张地问禅师。“现在你挠挠自己看。”他当然做不到。除非他能放下自己紧抱的东西! 根据以上材料,自主立意,自主命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学会放下(题目紧扣主题)

人这一生有许多想要紧紧抓住的东西,财富、声誉等等。可是我们只有两只手,所以(点题)

放下虚无的金钱、鲜花,一切只为能抓住更美好的事物。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年轻时留学美国,学有所成后,不顾美国政府的反对,执意回国效力。钱学森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放弃了高额薪水,许多同行的朋友骂钱学森太“傻”。竟放下了如此优越的条件。可是,钱学森虽放下了那些物质利益,双手重新抓住的却是中国的导弹事业,扶起的亦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钱学森,放下的是物质,拿起的是不朽的高傲!(总结钱学森的例子)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做官时,看透官场黑暗,不愿卷入官场是非,毅然放弃了让他心累的五斗米,脱下官服,隐居南山,从此过着无车马喧的生活。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生活让人羡慕。

陶渊明,放下的是让他身心疲惫的五斗米,拿起的是悠然闲适的轻松自在。(总结陶渊明的例子)

法国思想巨人伏尔泰,不畏权贵,用犀利的语言批斗宗教黑暗,直指教皇是两足禽兽。 尽管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可依然不向权贵低头。他身材矮小,但却用他瘦弱的身体支起了宗教改革的旗帜。伏尔泰视金钱如粪土,让后人永远铭记。 伏尔泰,放下的是腐朽安逸的生活,拿起的是永垂不朽的灵魂。(总结伏尔泰的例子) 郑成功放下生命,拿起刀枪保卫祖国,鲁迅放下手术刀,拿起纸笔书写真理;李阳放下所谓的面子 ,拿起疯狂英语„„(详略得当)

生命有很多看似华丽的东西,迷惑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死死抓住不想放下,可是生命还很长远,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放下,敢于放下,因为前方还有更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追求!(总结上文)

学会放下,只为抓住更好的东西!(一句话收束全文,语言简洁,照应题目与开头)

面对欲望,懂得放下(扣题)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当生活被欲望填充的无处落脚时,不妨先转个身,放下手中的沉重,让生活释然。(点题)

也许,人人都不想被时代的洪荒甩在后面,想在拥挤的人流大军里站稳脚,有属于自己的光荣的一席之地,于是他们什么都想拥有,欲望驱使着他们前进,正如材料中禅师的徒弟,在被酒杯和钱袋占有了双手之后,想再用手挠自己已是不可能,在物欲的驱使下你主动了,那么,在后来的路途上你会显的很被动,试想如果留有一只手的空白,挠自己是不是就会显的很轻松呢?所以,不应让欲望迷失了双眼,要学会有所舍弃,那也是在为自己以后的路铺就基石。(引用材料,提出论点)

佛祖释加牟尼,出身富贵之家,凭着良好的家世,他本可以安逸地度过一生,享其天年,但他毅然放弃了荣华,带着空明澄澈的心灵上路,明镜台下,终于顿悟成佛,成为广大信众顶礼膜拜的对象,面对富贵荣华与顿悟成佛的禅缘,他选择了后者,也许,他的心中是清楚的,富贵只如烟花般短暂,博大的禅机可以万世流传,他的舍弃,他的放下,成就了他,让他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圣杰。(正面例子)

懂得舍弃与放下,让人景仰,让人尊敬。但膨胀的物欲,世人的信仰缺失,却给后人留下难以磨灭的痛楚。(过渡段。应该学会使用过渡段与过渡句)

敦煌莫高窟,一座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文化宝窟,守护它的却是一个信仰缺失,物欲膨胀的王道士,每当外国人用几个银元换走敦煌莫高窟里珍贵值钱的物件时,他总会帮着装箱,一边装一边念着“贝老爷”“律老爷”显然不知他是在倒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这样,他卖掉了半个敦煌,留给后人无尽的哀思与痛楚,再去挽回已是艰难与漫长,如果面对欲望的诱惑,他能及时转身,如果他有较强的信仰与道德感,那么留给后人的将不是空叹。(反面例子)

物欲之盛惹人爱,但同时也伴随着物极必反的危险,面对欲望,要有长远的眼光,有所舍弃有所放下,不妨作一个华丽的转身,让自己的内心不再有欲望的膨胀,让人生的旅途自然、淡定。(总结全文,照应题目与首段)

让心灵自由地飞翔

太多的时候,我们被外物所困,被心中的欲望所困,就如那禅师的徒弟,双手抓着酒杯和钱袋,他还能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抓着自己的欲望,呆呆地,站成一柱风景。所以,放开一些外物的纠缠,让心灵自由地飞翔。(提出论点,照应题目)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不为外物所扰的人。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淡,淡得让人无以回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美之。这就是庄子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不愿涉足于尘世,不愿牵绊于名利,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了解涸鱼之乐,蝶舞之愉,他让人感受到了清净澄澈,感受到了超脱外物。读庄子,让我们仿佛碰触到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来是这般美好。(正面例子)

也许他也如禅师的徒弟那般追逐于名利,他也曾煌极一时—力士脱靴,贵妃捧墨。但他那天真耿直的性情如何见容于这明皇宠妃,力士遮天,国忠掌权的污浊朝廷,于是他离开了这“一醉累月轻王侯”的奢靡之地,于是,我们说,大气的他如黄河之水从天上来,传奇的他挽着飞瀑落九天,豪放的他凌波在大江之上去不还,重情的他捧起了桃花潭水,重义的他欲唤回远影的孤帆„„读李白,让我们感受到浪漫,感受到豪情,让我们也随着他的心去自由地飞翔!(正面例子)

历史的河流奔流赴海,冲涮出多少自由飞翔的人,我们敬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南山下守着他的淡淡菊香;我们欣赏柳宗元正襟危坐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雪中,独钓一江寒冷;我们更钦羡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达观超然,诠释出无人望其项背的神话„„他们皆不为外物所扰,都让心灵自由地飞翔。(简略的例子,详略得当) 然而,我们还看到了什么?(过渡句)看到了秦桧为一己私利而陷害忠良的丑恶嘴脸,看到了汪精卫贪生怕死投敌卖国的发指行为,更看到了重庆打黑案中,原司法局局长及若干位人大代表,政要官员与黑社会串通一气,谋取私利的恶行„„追求到了外物,却出卖掉了自己的内心,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唾骂和冰冷的坟墓。(反面例子)

人的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不要太执着于外物 ,放开一只手,让心灵自由地飞翔。(语言简洁,结束全文,照应题目与首段)

舍弃·智慧的火花

佛语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求不得。这八苦皆来自人的“心”,正是人心对其苦苦的执着、不肯舍弃导致了悲与苦。老禅师要教给小徒弟的也正是这一道理: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舍弃。(提出论点)

舍弃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品格。安徽桐镇有一条“六尺巷”,从前是张、叶两家的必争之地,张家主人是当朝宰相,张老夫人为此写信给他 ,他却回信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感到羞愧,也让出了三尺。舍弃三尺之地,却为高风亮节让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让我们看到了舍弃中的品格。

舍弃需要决心、果断和勇气。“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错解了昭君的心思,舍弃了后宫的明争暗斗,舍弃了几年来的无人问津,舍弃了家乡却换来家国的安定,我分明于昭君的舍弃中看到了决心、勇气和果断。舍弃在忍痛割爱时显得尤为艰难。西蜀道前马嵬坡,唐明皇赐死杨玉环,用贵妃一死换半壁江山的一息残喘,这是他作出的艰难决定。“宛转蛾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这是何等痛不欲生?

舍弃是因为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间仓库,不论它多大,当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自然难以进入。沉迷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就难以穿梭于几何的方阵和单词的海洋,想做的和该做的,我们必须舍弃其一。

舍弃有时是为了得到更多。且看今日,日本右翼参拜靖国神社,舍弃民族正义只为了逃避从前的罪行,却沦为世人笑柄,再看德国总理碑前一跪,失去的绝非尊严。

舍弃也是有原则的。万物皆可舍而吾心不可舍。霸王项羽为了见江东父老的“颜面”而舍弃了载着踏破刘家山河希望的小船,把尚留有虞姬鲜血的宝剑举到了自己颈下,在他凝望而又拒绝了的江南,勾践舍弃尊严将腰低低地弯下,换来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换来了扬眉吐气、一雪前耻。舍弃不该舍弃的,这是蠢行;舍弃该舍弃的,这是智举。但毕竟腰不该弯得太勤,毕竟有些东西我们无法割舍。

学会舍弃,这是禅师珍贵的一课;学会舍弃,这是智慧永恒的火花。(语言简洁,结束全文,照应题目与首段)

远离贪婪

贪婪,就像是片沼泽,一但陷入其中,便难以自拔,迷失自我,甚至陷入危险的境地。 就像禅师的徒弟一样,右手紧抓着酒杯,左手抓住钱袋,以至于连挠自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也不能做,而摆脱贪婪控制的唯一办法就是远离它。

在人生路上前行,路旁总会有许多惹人喜爱的花草,倘若不管花草的质量,不管自己能够容纳的数量,而贪婪地采摘,那么,很有可能毒花毒草就在其中,而微量的毒素就可以致命,因此,在生命的路途中,远离贪婪对自己的叫嚣,保持最本真的自我,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捕猴者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用一个重匣子,在里面放上很多坚果,而匣子的口只有猴子的小手恰能放入,小猴子把手放入匣子里,抓起坚果想要走时,却发现握起卷头时,手被卡在里面。小猴子太喜欢坚果了,所以就在匣子中紧抓着坚果不走,直到猎人捕住它,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用这种方法捕猴子,虽然已用了很多年,可效果依然不减。 我们或许会笑小猴子不懂得放手,可想想我们人,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有几个真的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这种诱惑呢?

是的,贪婪是可怕的病毒,一触碰便大面积的吞噬着我们的理智,使我们愚钝、迷惘,难以从这个旋涡中自拔,而被贪婪包围的人生,只会与伤痛、恶梦、黑暗为伴。所以,只有远离它不触碰它,才能避免它带给你的煎熬。

崔永元曾经淡起过贪婪这个话题,他说“很多人请我去剪彩,说给我很多报酬,我一概拒绝,因为我怕一上瘾,谁也拉不住我”,的确,不要认为自己的定力足够,碰一次没什么,可贪婪却在张着血盆大口呢,有第一次就有第很多次,之后便是只有绝路的人生了。

远离贪婪吧,要知道贪婪和美好人和是宿敌,而不是友人。生命中有太多令人向往和感动的情节,不要让贪婪把你自己迷失在没有退路的沼泽。

远离贪婪,就像禅师希望他的徒弟做的那样,放上酒杯和钱袋,回归最本真的自我,去追寻更为美好的人生吧!


相关内容

  • 寓意式题意作文讲评课
    寓意式题意作文讲评课 一.[总体评价]:题意作文是近两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是今年的热点题型之一,也是我们今年备战高考的重点题型.我们作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审题立意的问题,选材构思的问题等等.而这其中审题立意仍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模优秀作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广州一模优秀作文赏析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 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 ...
  •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第 一 篇 题 目:美丽的星空 目 标:让学生观察深邃的星空,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或图片,根据 你搜集的资料或图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在班里先和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将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写成一篇发言稿,题目自拟. 准 备: 1.搜集有 ...
  • [精品]以"走近"为话题的作文导引与例文
    以走近为话题的作文导引与例文 以走近为话题的作文导引与例文太子头上的 以走近为话题的作文导引与例文 走近书籍,我们丰富了知识,受到精神上的熏陶:走近自然,我们学会了平等,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走近生活,我们收获了感动,受到心灵上的震撼:走近古人 ...
  • 寓言类材料作文导引
    作文题型精讲 领会寓意,发掘蕴涵 --寓言类材料作文导引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月亮 我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材解读: 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可以写自己对月亮的观察或中秋赏月的情境,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写未来的月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可以写在月球上的生活.写作范围 ...
  •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人说,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有人说,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 ...
  • 20**年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 "无用之用"导写素材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 "无用之用" 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致答谢词的时候曾提及,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莫言 ...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作倾吐心声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作倾吐心声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倾吐心声 节选自于 陈仲晓老师的<写作方法讲解> 第一单元 倾吐心声 中学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同学们的情感体验 ...
  • 毕业班质量分析会交流材料
    毕业班质量分析会交流材料 一.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6人.在本次期中有效检测考试中,全班平均83.2分,优秀率为42%,及格率100%,成绩不尽理想.纵观整个班级,我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风貌有点令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