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2薄层板 - 范文中心

20**年-2薄层板

10/01

薄层板摘要

thin layer plate

薄层板是在板基上铺一层吸附剂(或者吸干了固定相的载体)而形成的层析板。

最常用的薄层板是玻璃板,其大小可根据样品量、组分种类和数目、展开方式来确定。检测用小板或狭长板(7.5×2.5cm;20×2.5cm),制备性分离常用较大规格的薄板(如40×20cm)。 我知道的是G板是添加了粘合剂而H则没有添加粘合剂, F254是在254纳米波段会发荧光的,可以检验那些会吸收紫外的物质,还有一种F365,和上面类似,只是波段不同.

硅胶G是硅胶的一种型号,据我们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还有硅胶H和GF254等。硅胶板主要是做薄层层析用的,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卖用不同型号的硅胶铺好的硅胶板了,硅胶G板只是其中一种。

不同型号的硅胶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中石膏含量的不同,宏观表现就是硅胶的粘稠度不同,石膏含量越高越粘稠。这个在卖硅胶的瓶子上都有标识,比如硅胶H就很稀松,硅胶G一般粘稠度还是比较适中的,

硅胶H——不含粘合剂和其他添加剂的层析用硅胶。

硅胶G——含燃烧过的石膏(CaS04·1/2H20)作粘合剂的层析用硅胶。G代表石膏(gypsum)。

硅胶HF254——含荧光物质层析用硅胶,可用于254nm的紫外光下观察荧光。

硅胶GF254——含煅烧石膏、荧光物质的层析用硅胶。

有一次我错拿了G板,当作H板用,发现跑出来的结果没什么区别。请问这两种板区别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材质铺上去的?

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

2、掌握吸附剂活度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3、应用薄层层析法检测识中草药化学成分

二、薄层板的制备

1、不加粘合剂的薄层涂布法

(1)氧化铝薄层

将吸附剂置于薄层涂布器中,调节涂布器的高度,向前推动,即得均匀薄层。本实验主要用下述简易操作涂布薄层,取表面光滑,直径统一的玻璃一支,依据所制备薄层的宽度、厚度要求,在玻璃棒两端套上厚度为0.3~1mm的塑料圈或金属环,并在玻璃棒一端一定距离处套上较厚的塑料圈或金属环,以使玻璃棒向前推动时能保持平行方向,操作时,将氧化铝粉均均地铺在玻璃板上,匀速向前推动。

(2)纤维素薄层

一般取纤维素粉1份加水约5份,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倒在玻璃板上,轻轻振动,使涂布均匀,水平放置,待水分蒸发至近干,于100±2℃干燥30~60分钟即得。

(3)聚酰胺薄层

取锦纶丝(无色干净废丝即可)用乙醇加热浸泡2~3次,除去腊质等。称取洗净的锦纶丝1克,加85%甲酸ml,在水浴上加热使溶,再加70%乙醇6ml。继续加热使完全溶解成透明胶状溶液。将此溶液适量倒在水平放置的,用清洁液洗净的玻璃片上,并自然向周围推匀,厚度约0.3mm,薄层太厚时,干后会裂开。将铺好的薄层水平放在盛温水的盘上,使盘中的水蒸汽能熏湿薄层,盘子加玻璃板盖严密,薄板放置约1小时完全固化变不透明白色,再放数小时后,泡在流水中洗去甲酸,先在空气中晾干,后在烘箱中0℃恒温加热活化15分钟,冷后置干燥器中贮存备用。

2、加粘合剂薄层的涂布法

(1)硅胶G薄层 取硅胶G或硅胶GF一份,置烧杯中加水约5份混合均匀,放置片刻,随即用药匙取一定量,分别倒在一定大小的玻璃片上(或倒入涂布器中,推动涂布),均匀涂布成0.25~0.5mm厚度,轻轻振动玻璃板,使薄层面平整均匀,在水平位置放置,待薄层发白近干,于烘箱中100℃活化0.5~1小时,冷后贮于干燥器内备用。活化温度和时间可依需要调整,一般检识水溶性成分或一些极性大的成分时,所用薄层板只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不经活化即可贮存备用。

(2)硅胶(H)羧甲基纤维钠(CMC-Na)薄层 取羧甲基纤维素0.2g,溶于25ml水中,在水浴上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倒入烧杯中,加薄层层析用硅胶(颗粒度10~40μm的约6~8g)。激光照排系统混成均匀的稀糊,按照硅胶G薄层涂布法制备薄层,或取0.8%羧甲基纤维纳10ml,倒入广口瓶(高约10~12cm)中,然后逐步加入薄层层析用硅胶3.3克,不断振摇成均匀的稀糊,把两块载玻片面对面结合在一起,这样每片只有一面与硅胶糊接触,使薄片浸入硅胶稀糊中,然后慢慢取出,分开二块薄片,将未粘附硅胶糊的那一面水平放在一张清洁的纸上,让其自然阴干,100℃下烘30分钟。冷后于干燥器内备用。未消耗的硅胶稀糊可贮存在广口瓶内,以供再用。

氧化铝薄层,氧化铝羧甲基纤维钠薄层的制备方法同上,一般所需要氧化铝比硅胶稍多。

目前国内外市场有预先制好的薄层板,底板用玻璃、塑料、铝片等。可按需要用玻璃刀划割,也有用剪刀剪成所要的大小,使用方便,价格贵些。

3、特殊薄层的制备

根据分离工作的特殊需要,可制成以下几种特制薄层。

(1)酸、碱薄层和pH缓冲薄层

为了改变吸附剂的酸碱性,以改进分离效果,可在吸附剂中加入稀酸溶液(如0.1~0.5N草酸溶液)代替水制成酸性氧化铅薄层使用,硅胶微呈酸性,可在铺层时用稀碱溶液(如0.1~0.5N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制成碱性的硅胶薄层。当用醋酸钠、磷酸盐等不同pH的缓冲液代替水铺层,制成一定pH缓冲的薄层。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液一般用0.5~1%浓度,宜预先配制后静置,取其上层澄清溶液应用,则所制备的薄层表面较为细腻平滑。常用0.8%浓度。CMC-Na系中粘度。300~500厘泊(粘度单位)。CMC-Na系碳水化合物,调制时应在水浴上进行。活化温度不应过高,防止碳化。

(2)络合薄层

硝酸银薄层的制法,可在吸附剂中加入5~25%硝酸银水溶液代替水制成均匀糊状,再按常法铺成薄层,制成薄层避光阴干,于105℃活化半小时后避光贮存,制成的薄层以不变成灰色为好,在三天内应用。也可先把硝酸银用少量水溶解,再用甲醇稀释成10%溶液,把预先制好的硅胶G薄层浸入此溶液中约1分钟,取出避光阴干,按上法活化,贮存。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钾含量快速检测法


相关内容

  • 利多卡因的合成
    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的合成 综合实验报告 室温17°C 利多卡因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利多卡因的制备实验了解胺的酰化.烷基化反应的原理及操 2.学习萃取和薄层层析操作技术:熟悉显微熔点测定仪的使用: 3.了解IR 谱和NMR 谱的测 ...
  • 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分离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Anhu iAgri Sci Bu ll 2007, 13(5):31-3431 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分离研究 邓素兰 余继宏 毛丽梅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对青蒿中青蒿素进行了不 ...
  •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
    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 实验目的 1. 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 2. 学习薄层层析法和柱层析法及应用 3. 掌握提取.分离.鉴定天然化合物的方法 产品介绍 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色素(简称辣椒红),辣椒素.辣椒油酯等. 辣椒红是辣椒红素.辣 ...
  • 注射用环磷酰胺
    [修订] 注射用环磷酰胺 Zhusheyong Huanlinxian'an Cyclophosphamide for Injection 书页号:2005年版二部-308 [增订] 有关物质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适量,加乙醇溶解制成每1 ...
  • 中药制剂分析期末重点复习归纳
    考试题型及分值: ①填空题1x10 ②单选题1x20 ③配伍题1x5x2 ④多选题2x10 ⑤对下列方法的画线部分做出解释(变相问答题)3题(共20) ⑥计算题3题(共20):一题必为杂质限量 第一章 绪论 ☆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了解) ...
  • 中药制剂分析(本科)试题已对
    陕西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庆阳教学站 2013年12月份12级中药学(本科)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 A ...
  • 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
    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实际应用0 管理提醒: 本帖被 迷路的小孩 执行加亮操作(2007-07-18)色谱法,又称层析法. 是一种以分配平衡为机理的分配方法. 色谱体系包含两个相, 一个是固定相, 一个是流动相. 当两相相对运动时, 反复多次的 ...
  •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
  • 读书报告 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性质
    一.稀土元素的历史: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Rare ...
  • 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用色素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的分类. 来源以及最新研究状况 ,并且介绍了食用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 关键词:天然色素;合成色素;检测方法; 应用: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前言 "色素&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