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基本问题解析 - 范文中心

俄国十月革命基本问题解析

03/14

俄国十月革命基本问题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及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尽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但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没有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2、胜利原因

(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1、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革命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而革命的主观条件则是指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有指导革命的正确方针,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以及它拥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

3、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4、在组织和发动起义方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

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

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特殊情况下,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它具有深刻的国内意义和伟大的世界意义。

第一,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把俄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不仅表现在革命后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表现在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第二,十月革命实践上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有两条基本保证:一是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二是要善于把本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十月革命所开辟的暴力革命的道路,并非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惟一正确的道路,历史证明没有和平过渡成功的先例,也没有单纯靠暴力斗争取胜的先例。成功的革命都是各种手段相结合的。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也都是继承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第三,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有三点历史事实不容抹煞:意识十月革命的斗争精神给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二是在西方工人运动和其它被压迫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三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在当时主要影响的是周遍各国,对其他地方的影响更多的是折射。

总之,一方面,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五、俄国十月革命之联系比较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关系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都在两次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但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也参加了革命,并起了积极作用,结果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结果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的关系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2、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发生了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而十月革命的实践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证明了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一国可以赢得革命的成功。这对当今世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打破理论束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3、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

4、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关系

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遭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要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带解析(1)
    3."l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l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l914年有l69家,l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 ...
  • 八上历史学案
    案八 年级上册历史导学 第1课 鸦片战争 老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知识网络] 预习第一课完成下列作业: 1.十九世纪上半期,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原因是 . 3.主张严禁鸦片的清朝大臣是 . ...
  • 20**年届高考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单元特征]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 ...
  •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知识整合 注:有些改革因属选修内容或未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在此不作介绍. [高考动态] 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涉及这一问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以&quo ...
  •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主要是指(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航路开辟 ③文艺复兴运动 ④启蒙运动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
  • 高中历史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纲要求](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情分析]中国近代历史 ...
  • 20**年湖北村官考试题集
    2012湖北村官考试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 ...
  • 俄罗斯超级总统制解析--与法国半总统制的对比研究
    理论园地 饿罗鹩超级辽虢刘藤薪 --与法国半总统制的对比研究 ■丁升 法国的半总统制与美国典型的总统制有很大的不同,它把总统置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上,使总统成为最重要的权力机关.而1993年俄罗斯通过新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它创造的是一个超 ...
  • 列宁关于党建的若干重要理论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理论,散见在他的著作.文章和会议报告中,主要有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防止"左派"幼稚病的理论.关于加强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系统研究并掌握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党建的理论内涵,对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必修Ⅰ 政治专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