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 - 范文中心

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

08/18

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探讨

摘要:碾压混凝土属于特种混凝土,是采用振动碾压密实的干硬性混凝土,未凝固碾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常态混凝土完全不同,凝结时间的测定是碾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结合试验结果,浅谈碾压混凝土凝时间这一参数的重要性。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贯入阻力

1概述

碾压混凝土主要用于混凝土大坝工程、混凝土围堰工程及公路工程。碾压混凝土是采用振动碾压密实的干硬性混凝土,较常态混凝土胶凝材料含量低,水泥用量少,且粉煤灰掺量高达60%左右,因此碾压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较低,混凝土干缩小,对混凝土抗裂有利。而且碾压混凝土机械化程度高,改善了劳动条件和环境,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与常态混凝土施工相比,浇筑工期明显缩短,节约水泥30%~60%,简化温控措施,降低成本。因此碾压混凝土在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碾压混凝土是分层碾压而成的,其浇筑层厚度一般为30cm,这使碾压混凝土坝存在大量的水平施工缝,形成众多的水平层面。这些层面如果间歇时间欠妥或处理不当,可能会成为碾压混凝土坝渗流的集中通道和抗滑稳定的相对薄弱面。相反,正确有效的掌握好了碾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合理安排层间结合的碾压工序,就能有效的防止以上不良效果产生。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是确定层面允许间歇时间的主要依据,初凝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措施。

2.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通常按照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规定,测试其湿筛砂浆历时的贯入阻力,以贯入阻力~历时关系曲线上的两条直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的标志是水泥浆由凝聚结构向结晶结构转变的拐点。

碾压混凝土在连续铺筑时,上下层铺筑间隔时间定为不超过初凝时间,就是针对水泥砂浆在初凝期凝聚结构具有的触变复原性和粘塑性,使上层在碾压时,既不破坏下层混凝土的结构,又能使下层表面与上层混凝土较好的胶结结合。根据有关水泥砂浆在凝结过程中的结构特征,经对贯入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曲线都有一个转折点及与转折点相对应的值,而且这个转折点是与水泥浆由凝聚结构向结晶结构转变相对应的。另外将不同水胶比的砂浆试样置于贯入阻力仪上,用截面积为20mm2的针测定贯入阻力随时间的变化,用最小二乘法对测得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得出贯入阻力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两段直线表示。

3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

碾压混凝土的凝结表现在加水后水泥凝胶体由凝聚结构结晶网状结构转变时有一个突变,这一理化现象被多种物理量测定表现出来。用测针测定胶砂灌入阻力也存在一个突变点。因此,采用灌入阻力法来测定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的确定也应与常态混凝土一样,是在一定贯入阻

力(5~7mpa)范围内两条较相关直线的交点,而不能没有贯入阻力这个限制条件。(如图1、2 )

根据以往用贯入阻力法测得的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资料进行逐一分析,均证明碾压混凝土凝结过程对外力的阻抗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可以认为转折点对应的时间即为初凝时间。试验过程中因从碾压混凝土中过5mm筛筛出测凝结时间所需砂浆比较困难且耗时长,而配制由用混凝土的砂浆配合比称料配制的砂浆与从拌合物中筛取的砂浆稠度相近。因此,试验时所用砂浆仍按混凝土中的砂浆配合比来称料配制。测针选取为了尽可能避免测贯入阻力时造成砂浆表面裂缝以及更换不同截面积测针对测试结果带来的误差,测针的横截面积以20mm2为佳。贯入深度应大于测试时砂浆的贯入阻力临界深度,此外初凝时间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但其影响深度范围不大,故仍沿用《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贯入深度25mm。试样成型压重及振动时间碾压混凝土的室内成型是模拟施工现场实际,在拌合物表面施加压重,并经振动密实。为使砂浆试样获得与混凝土试件中的砂浆相似的密实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成型压重和施振时间,而压重和施振时间又是相关的。确定施振时间,应视该混凝土的vc值而定(施振时间等于该碾压混凝土的vc值),压重以混凝土表面压强2450pa计。

4影响辗压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因素

(1)原材料中主要考虑混凝土用水泥与所选掺外加剂适应性是否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中粗细骨料的最佳比例搭

配,煤灰、外加剂掺量选择等是否达到理想要求。

(2)碾压混凝土中大多掺入的外加剂有缓凝剂、引气剂等。缓凝剂可使混凝土的水化延缓,胶体结构凝聚维持时间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延长。且凝结时间随缓凝剂的品种及掺量的变化而变化。

(3)环境温度、湿度对水泥水化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增高,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初凝时间随之缩短。环境相对湿度低,水分蒸发快,使混凝土水胶比下降, 混凝土初凝时间也会缩短,相反则会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延长。

(4)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测试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为造成的误差,对于室内试验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控制好温湿度,准确及时记录每次测点的数据。

5结语

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特别是初凝时间,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所以有必要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通过室内试验,按设计要求提供理想的配合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凯、曹征齐。混凝土工程类。黄河水利出版社

2. 刘清波。影响碾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因素及规律探讨。湖南水利

作者:吴燕舞,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技术、材料检验检测工作。


相关内容

  • 河堤项目施工设计方案(修改)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图及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出具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和标 ...
  • 施工规范质量控制
    土面区填筑 1.土面区内的沟.坑.塘等不要求进行特殊处理,但应排除积水,晾干淤泥. 2.土面区填方地段的植物土可不挖除,但应清除树根.草丛和稻根. 3.除跑道端安全区和升降带平整区表面下20cm深度外,泥炭.淤泥.草皮土.腐植土.膨胀土.盐 ...
  • 乡村道路硬化改造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章 主 要 施 工 方 法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准备 1)施工测量和工程放样工作:全线导线点.水准点闭合及加密工作已完成,挖方边坡路段开口线已全部放样. 2)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复核,已完成,其结果部分横断面设计与实际基本相同.总体土 ...
  • 20**年-20**年一建[市政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降噪排水路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磨耗层采用SMA 混合料B ...
  •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施 工 组 织设 计 目 录 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二.工程概况 2.1主要技术标准 2.2主要设计概要 2.3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2.4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总体施工部署 3.1总体施工目标 3.2总体施工 ...
  • 20XX年二建公路工程实务点题
    P2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原有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 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1.二级及二级 ...
  • 配合比实用手册
    0.0.0 混凝土配合比涉及规程目录: 0.0.1 JGJ 51-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0.0.2 JGJ 193-200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0.0.3 JGJ 52-19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0.0. ...
  • 精细化管理手册
    精细化管理实施手册 为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公路建设新理念,围绕项目管理的质量.费用.工期和安全等目标,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活动,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抓住关键环节,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生产安全, ...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word版
    对应的旧标准:DL 5016-93 P59 备案号:J11-200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P DL/T 5016-199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conc ...
  • 建筑施工知识复习题
    <建筑施工知识>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工程上,土根据开挖难易程度分为(C )类. A.四类 B.六类 C.八类 2.基坑周边严禁(A ) A.设排水沟 B.超堆荷载 C.与已有建筑相邻 3.桩的施打原则是 (C ) A.重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