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致同学们] - 范文中心

政治生活[致同学们]

11/30

政治生活·致同学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难点: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 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 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模块所学的内容是《经济生活》,经济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还记得什么是经济吗?

经济: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师:同样的,政治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呢?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

『讲授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政治事件。

(学生发表看法后幻灯放映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师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干部,又不搞政治,所以政治与我无关,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婚、育、学、工、商等一切活动都与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与政府和政治有着密切联系。

从日常生活看,新生婴儿要向派出所登记户口,行人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居民遭遇盗窃可报警查缉,学生升高中、大学要参加政府组织的考试等,这都与政治有关;从整个社会看,社会秩序的好坏,生活环境的优劣,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也都涉及政治。

所有这些均表明政治并不是远离于我们的生活,而是同每个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权力和利益应当如何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政治”。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政治”呢?古往今来,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都对政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

政治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亚里士多德)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

政治是统治人民的艺术 。(柏拉图)

政治就是术,政治让人像狗一样的活着。(蒋介石)

师:但他们都没有揭示出政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要理解和把握政治的含义,应从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的联系中,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揭示政治的本质。

2、政治的科学含义

我们先从政治与经济的联系中认识什么是政治。

设问: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怎样的?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列宁以极精辟的语言对政治与经济的密切关系的高度概括,它阐明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一个基本观点。

对这一结论性的观点,我们应如何理解?

实例探究1:

日本是二次大战中的战败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日本经济于60年代末期崛起,成熟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三,相当于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总和。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正在世界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注:比如说:日本要求进入联合国安理会,成为常任理事会的成员国,参与世界大事的处理;又如:日本通过了海外派兵法等等。它正力图改变自己是一个“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现状。)

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师:日本强烈要求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大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正是为了保护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在全球的经济利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1)经济决定政治。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所以政治不能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是根源于经济,并为实现和维护一定阶级和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

实例探究2:

材料一: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收回了对澳门的主权。随着“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港、澳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更加发展。

材料二: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岛内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诸方面的倒行逆施,使岛内民众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岛内经济一片萧条,失业率屡创新高,民生痛苦指数飙升,百姓怨声载道。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现象,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归纳:

2)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必然会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形:一是适应经济基础的政治,对其起巩固、维护、加强的作用。二是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政治,则是对其破坏、阻碍的作用。

师:从以上事例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的。

师:接下来,我们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认识什么是政治。――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看,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

(2)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

1)在阶级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的关系

经济上——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政治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师: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谋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和从社会分配到的产品、财富的量的不同,存在着两大对立阶级。从经济上来看,它们之间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这种政治关系,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就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为了实现和维护各自阶级、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则势必发生激烈的阶级斗

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就表现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因而,在阶级生活中,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2)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师:在理解“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必须注意区分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关系包括阶级斗争、阶级合作、阶级内部各阶层的矛盾和斗争等。如,我国的统一战线、工农联盟等都属于阶级关系的表现形式。简单地说,阶级斗争仅仅是阶级关系的一种表现。

师:还要明确政治关系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

3)政治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在我国现阶段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

师:在阶级社会中,每个阶级都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斗争。然而,如何有效的实现和维护经济利益?――最关键、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必须通过国家政权。所以,政治与国家政权也是紧密联系的。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阅读思考:

1905年,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下的俄国,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工人罢工,农民夺取土地,黑海舰队中的装甲舰“波将金”号水兵举行起义,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工人、士兵或工农代表苏维埃组织,着手酝酿武装起义。面对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统治阶级惊惶失措。10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全国颁布了一个“诏书”。他在诏书中说:“你们要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人身等自由权利我都可以给你们。你们要求什么,我就答应什么。不过,请你们保留我的权力。除了国家政权,一切我都给予。”

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沙皇为什么不肯把政权交给人民呢?

师:列宁针锋相对地揭穿沙皇虚伪的诺言,一针见血地告诉俄国的广大劳动人民:“除了政权,一切都是幻影。” 果然,后来在他利用欺骗手段得以缓过劲来以后,就运用手中的国家政权对人民进行疯狂的屠杀。

师:同学们是否还能举出近代历史上的典型事例,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政治斗争围绕政权问题?(学生举例)

[资料备用]:重庆谈判: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

在1945年8月至10月的重庆谈判和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政治斗争,斗争的焦点有两个问题: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国民党反动派扬言:“你先交出军队,我再给你民主。”中国共产党郑重指出:“什么时候中国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中国解放区的军队就交给它,必须坚持要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核心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教师可从理论上归纳为什么国家政权是政治核心问题。

①国家政权拥有一整套带强制性的国家机构,拥有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手段,使之成为最重要最强有力的阶级斗争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问题展开的。无论是对反对的统治阶级,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政权掌握在谁手里,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②各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都同国家政权有关;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而为了实现和维护这一利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③同时,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管理和利益应当怎么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所以,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从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的联系三个侧面揭示了政治的本质。那么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又是什么呢?

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所作的正确论断,并给政治赋予的新的内容,是对“政治”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当然是政治。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矛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又是提高

我国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4、《政治生活》课程的内容与思路(简要介绍即可)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如何组织、管理,通过政府执行)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宗教政策)

(4)当代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责任)

我国的国体 (第1、2课)

国家制度 我国的政体和国家职能 (第3、4、5课)

政党制度 (第6课)

民族与宗教 (第7课)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8、9课)

5、《政治生活》学习方法及要求(简要介绍即可)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现实性、实践性);

政治常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是学习这门课的最基本的方法。掌握这一方法,首先要学好理论,理解掌握好理论。再次,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坚持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和比较分析方法;

学习政治常识,就是要透过政治现象,揭示其政治本质,这就需要实事求是地把社会政治问题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历史范围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还要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绝对化。运用比较的方法,才能识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从而提高辨别政治问题的是非能力。

(3)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因为政治的本质属性就是阶级性。我们研究社会政治问题,就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政治现象,才能了解其阶级背景、反映的阶级利益,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课前一定要预习,并在预习中归纳知识点和找出疑难问题,做好标志、记号。

(5)同学们课堂上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与老师的讲析同步理解,做好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6)希望大家课后用一定的时间复习,通过练习实践巩固知识的理解。

(7)还要多关心时事(通过阅读新闻报纸、书刊和收听新闻录音等途径获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问题。

『结束新课』

四、总结(略)

五、课堂巩固

1、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A、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前提

B、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影响政治,政治决定经济

D、政治根源于经济,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答案B

2、党中央的一系列正确决策,是我国“十五”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由此可见

A、经济的发展决定政治的发展

B、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根本的利害关系

C、政治可以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D、一切政治集团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答案C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政治建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D、国家政权建设是我国当前政治的核心问题 答案B


相关内容

  • 入党评价同学
    该同学在思想上积极靠近党组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品格上追求卓越,积极完善自 己的思想觉悟,处处以关心同学,关心集体,关心国家为宗旨,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并在 日常的党支部学习中积极学习党的最新纲领,对党忠诚,对祖国热爱,对同学关心. ...
  • 未来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时:两年的变化 教学内容 1.两年来的变化 知识 教 案 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目标 能力 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懂 ...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三单元:大家都是好朋友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 ...
  • 班助工作计划
    班 助 工 作 计 划 裴 蕾 09电子商务(1)班 工 作 计 划 经过层层筛选,我们幸运地成为了本次的班级助理.现在的我们,既有能力被得以肯定的喜悦也感受到了即将面临的工作的些许压力与挑战.将要面对的是一群对大学充满好奇,对大学有着无限 ...
  • 优良学风班建设策划书
    优良学风班建设策划书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0级食品二本一班 一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迎着秋风我们迎来了大学二年级,为了更好地引导同学们自主性学习,促进同学们学习自觉性与能力的提高,强化同学们的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 ...
  • 大学生入党党外群众意见
    关于XXX入党的党外群众意见 敬爱的党组织: XXX同学在我班担任团支书. 学习上XXX同学积极刻苦,认真努力,成绩优秀,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他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包括上.下学期)
    第一课 整洁庄严升国旗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2.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教具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2.升国旗的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判断题(8分)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 ) 2.青春期心理上的矛盾和烦恼,是生理发育和 ...
  • 七年级(政治)试卷
    „„„„„ „„„„„„„位„座„ 线 „ „„„„„„„„场„考„ „ 封 „„„„„„名„姓„ „ „ „ „密„„„„级„班„ „ „ „ „„寥廓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
  • 你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哪些期望
    你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满意与否? --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憧憬和向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副理想的蓝图,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但是现实往往和理想存在着差异.很多同学往往有着美好的期待,但是进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