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 范文中心

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02/08

  【关键词】科学教育 后现代科学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04-1      后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科学哲学史上写下了新的一篇,同时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它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后现代科学观及其特征   后现代科学哲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内部结构、概念逐渐发生变化,后现代科学观便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   后现代科学观在对事物自身的认识上, 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在对科学活动及科学知识的看法上, 强调开放性;在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上, 运用综合整体的方法。后现代主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社会文化要素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人文要素纳入了科学的理论范围, 多维度地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深刻地批判了现代科学观的工具性,对创建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是一种启发。   二、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它是随着自然哲学的产生而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的需求和科学自身的发展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学校教育逐渐摆脱了纯古典主义的传统,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被纳入到学校课程之中,科学教育的地位被正式确定。此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联系更密切,使得科学教育的受关注度逐渐提升,相应的科学教育的理论逐渐显现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教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学校开始逐渐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三、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科学观的出现对现代科学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力,同时,其将科学的人文性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观念,对于以培养科学素质为目标的科学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对科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观,促进科学教育价值的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后现代科学观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的。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局限于对其本身的陈述,更是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我们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批判继承的态度看待已有的科学理论与成果,并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对其加以修正和完善,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应把科学看成永无止境的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探索,宽容错误。因而在科学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和创新精神。   2�有利于构建富有人文气息的科学教育,实现对多元化知识的表达。后现代科学教育观认为科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是科学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索,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有利于科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摆脱对科学知识机械的学习,创建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教育模式。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较之传统的理科教学,在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构成、教学方式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注重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科学知识的完整性和探究性,把探究与体验作为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二)对科学教育的消极影响   1�后现代科学观使得科学教育的形式过于自由化。后现代教育观下的科学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方法和规范,轻易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实行自由化、灵活的教学方式,客观上不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容易滋生自由主义思潮,使教学秩序失控,学习评价的难度加大。同时,后现代科学观的科学教育取消了分科教学模式和课堂教育的主导地位,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这些对教师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学的质量较难保障。   2�后现代客观性对真理客观性的全盘否定,阻碍科学教育的正常进行。后现代科学观从整体上忽视逻辑和理性方法,倾向于以社会文化标准来解释和界定科学, 走向了极端的相对主义,忽视、贬低甚至全盘否定科学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人文精神。这些都为伪科学插入到科学的行列中提供了理由,也容易使得人们误解现代科学、反科学,不利于科学的教育、普及。   四、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科学教育应该持有综合多元化的科学观,以后现代科学观分析反思而得出的合理结论也应该融入科学教育之中。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严重忽视了科学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科学教育应该包含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科学价值观上的敏感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免疫力,这样才能促进科学的不断发展。   当前,我国的科学教育仍以分科教育为主,在学习以综合科学教育为目标的后现代科学观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后现代科学观所提出的警示及相应的结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切实从我国的国情和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出发,对其有选择地吸收、借鉴。      (责编 王学军)   


相关内容

  • 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异同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的西方哲学都是对近代西方哲学衍生而来的,都属于近代哲学.它们的流传以及发展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历史时期,因此他们都有着许多的共同理论特征,但是这两个理论又有着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以及方法论,所以这两者之间又有着许多本 ...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 ...
  • 论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论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贾乐芳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05期 摘要:现代农业能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它昭示着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可能.当然,现代农业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这是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必 ...
  • 科学与技术关系再认识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存在两个对立的观念,即科学和技术独立说对一体说.作为一名即将从事科技工作的理工科学生,对于科学以技术的正确认识与区分十分重要.本文将在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现行概念.科学与技术关系观点的发展演变.科学与技术的 ...
  • 周易与生命科学
    周易与生命科学 摘要:周易是怎样诞生的,周易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贡献,为什么周易会破译生命的秘密,为什么说周易是沟通人体和宇宙信息场的工具,命运会改变吗,本文将对此进行剖析和解说. 关键词:易经渊源 周易贡献 破解命理 神秘现象 信息同步 改 ...
  • 20**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
    2016电大小教本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地心 4.现代信息技 ...
  • 现代政治的本质与意义
    现代政治的本质与意义 作者:杨泽章 来源:<读书>2014年第03期 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制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试图构建有效的政治制度以维持政治秩序成为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讨论的重要主 ...
  •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8.2.1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 纵观美国近现代教育,"在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的道路上,都是快步向前的,其各级各类学校多属先进"①,形成这一状况的 ...
  •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定稿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 系统思想是20世纪科学与哲学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一种从整体上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它体现了当代科学的精神和唯物辩证思想在现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法,它在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中表现出更强劲的创新活力, ...
  • 伦理学论文
    现代战争中的伦理与道德 摘要:现代战争中伦理与道德,决定了现代战争的性质.研究现代战争中的伦理与道德,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与现代武器的客观需要.关键字:现代战争中伦理与道德:现代战争中军事科技研发的伦理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