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教案 - 范文中心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教案

07/05

作者:丁晓平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概括中国古代

的科学思想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其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深

入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教科书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广泛收集相关图片、课外资

料,制作幻灯片,按照朝代顺序讲述四大发明的演进,使学生形成系统

的认识;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学习,了解我国古

代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科学精

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表现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课时和课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课讲授

【教法和教具】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图示法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和传统的黑板教学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表现

书写材料的演变

1、造纸术

传播和影响

2、指南针

发明

3火药 应用

传播和影响

发明

4、印刷术

传播和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本课采用图片展示和问题式导入法,先简述本专题的内容,再进入新课的

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的

第一子目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放映PPT.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大家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吧?那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体现了中国

古代的那些成就呢?

放映PPT.2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体现四大发明的图片

我国古代的科技曾走在世界的前列,尤为突出的就是四大发明,同学们知

道四大发明是哪些吗?

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肯定耳熟能详

再进一步问:那有谁知道四大发明具体是怎样产生和使用的?

学生对这个问题知道的肯定不是很清楚

那么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放映PPT.3:导航页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表现:四大发明

放映PPT.4: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

我们来了解下:1、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

放映PPT.5

商朝:龟甲和兽骨

春秋:竹简和木牍

秦汉:竹木简牍、丝织品

同学们知道“学富五车”的典故吗?(副板书:学富五车)

(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叫惠施,喜读书。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

辆装满竹简的大车)

引出竹木简牍的缺点—笨重,不易流传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

发现西汉纸的残片。(图片展示)

说到纸,同学们对于纸的原材料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竹子、树木等植物纤维)

那么是什么时候人们形成了这种统一的认识呢?

这要追溯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

副板书—公元105 (放映PPT.6)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作为原料改造造纸

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的纸。因为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又称为“蔡

侯纸”。

在魏晋南北朝时,纸代替竹木简牍称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PPT.7)

公元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公元8世纪中期纸传到阿拉伯。12世纪传到

欧洲。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似的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

性进步,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有重大意义

强调一点:中国的蔡侯纸传到西方之前西方国家有纸吗?世界上哪个国家

最早发明纸(有,欧洲的羊皮纸,最早的是埃及的纸莎草纸)

因为羊皮纸和纸莎草纸原料单一,改进的余地有限,才被后来中国发明的使用

复数原料、造价低廉、容易普及的植物纤维的纸所取代。

四大发明之二:指南针和方相测定技术(PPT.8)

战国:“司南”(PPT图示,简要介绍)

PPT.9

北宋:《武经总要》—指南鱼(PPT图示,简要介绍)

《梦溪笔谈》—指南针,又称罗盘针(图片展示)

《萍洲可谈》—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录(PPT.10)

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指南龟,用于幻术,旱罗盘的前身

PPT.11:指南针的传播和影响

指南针用于航海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公元12世纪

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到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

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大发明之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PPT.12)

1、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主要原料:木炭、硫磺、硝石(PPT图示) 商周冶金实践中已使用

木炭;《神农本草经》把硫磺、硝石列为重要药材。 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

火药的发明具有偶然性,唐代炼丹家无意中发现。(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

有猛毒的金石药通常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

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伏火的方子都含

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

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

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

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

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

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

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

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

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

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火药的配方由炼丹

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2、火药用于战争(PPT.13 )

唐末宋初:火药箭、火炮

北宋:唐福—火球、火箭、火蒺藜

宋真宗时·石普—火球、火箭

南宋:管形火器—突火枪,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明代: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定时炸弹(PPT.14)

3、传播和影响(ppt.15)

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到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纪各地。火药

将人类从冷兵器时代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级创造了条件。

四大发明之末:印刷术

1、印刷术的进步

唐朝:雕版印刷术(PPT图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

印刷品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PPT图示,简述泥活字的做法和意义及不足)

元代:王祯—木活字

明代:铜活字;代表:清·《古今图书集成》

2、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PPT.20)

由波斯(今伊朗)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木活字;约1450年,德国

出现金属活字。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根据课本简要概述,不需要讲的很详细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PPT.21)

1、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地探求和技术的总

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2、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3、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与抽象。

对于第三部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通过一段材料来引入,使用谈话法

来组织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再请学生回答,最后总结.

PPT.22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

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

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

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为什么我国古代科技取得如此成就呢?

PPt.23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 源泉: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 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

• 政治:封建中央集权制—稳定发展的条件

• 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关注 教育:封建教育的发展—人才基础 对外交往: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课堂讨论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曾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

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

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那么在15世纪之后又是怎样

的情景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相互讨论。

1、内部原因:

1)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 发展

2)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

①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

和推广;

②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窒息了学术

空气,知识分子普片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3)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

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

视理论的提升;

2、外部原因;

明清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

想武器;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科技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观政策,阻碍了西方科技文化的

正常交流,使中国失去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条件。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分析了中国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探讨了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同学们对我国古

代科学技术有怎样的认识呢?古代科技的成就与局限对于你们有什么启示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四大发明,学生对四大发明是哪些都很清楚,但具体是怎样

制作应用的却很模糊,本课抓住了这一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生活

经验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也运用了一些典故、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

堂气氛。但在讲述这些的时候应该更注意语言的深动性、流畅性。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设计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 第三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 ...
  • 灿烂的宋元文化
    教案: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 ...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
  •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
    梦溪笔谈二则 学习目标: 1.能熟练朗读课文. 2.能对照页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两篇文章. 课前学习:读准字音,初步疏通文意. 学习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伟人光辉的身影,其中就有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 ...
  • 形体的组合教案
    <形体.材质.匠心>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是建立在线描画的基础上的造型活动,是学习立体造型的基础和过渡,具有承上而启下作用. 2.是学习造型设计及创作表现的必要手段. 3.能促进和培养概括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和表现能 ...
  •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柳雪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 ...
  • 四大发明教案
    <四大发明的贡献>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 同学们,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隆重举行.今天,让我们一起再去重温奥运会开幕式那些美丽的画面! 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这些画 ...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案)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一框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时间: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当前的根 ...
  • 氓采薇教案
    <氓>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教学设想:启发参与,适当分析,强化朗读 教学重点:分析恋爱阶段,男女双方性格特点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丰富人文积累: 2.体味本诗赋.比 ...
  •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 2. 专门记述典章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