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组织的管理与构建 - 范文中心

无边界组织的管理与构建

05/24

第22卷第08期2010年08月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Journal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sinAgriculture

Vol.22,No.08

Aug.2010

无边界组织的管理与构建

屈文

(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冲击,组织应重构管理思路,更需要速度、灵活

性、内部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而无边界组织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化,它强调速度、弹性、整合和创新,它的形式是多样,它的优点是四种边界更易于信息、资源及能量的渗透扩散。本文简介了无边界管理的产生及涵义,阐述了无边界管理的原理及其构建。关键词:无边界组织;组织结构;管理原理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48(2010)08-0271-04

AdministrationandConstructionofBoundarylessOrganizations

QUWen

(Library,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ibo255049)

Abstract:Inordertoaccommodatechallengesandimpacts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dinformationnetworktechnologyandknowledgeeconomy,organizationsneedtoreconstructmanagingideas,andvelocity,flexibility,internalintegrationca-pability,innovation,andadaptabilityarealsoneeded.Thetechnologicfoundationofboundarylessorganizationsisbasedoncomputernetworking,whichemphasizesvelocity,elasticity,integrationandinnovation.Ithasmultipleforms,anditsmer-itslieinthatthefourtypesofborderlinemaketheinformation,resource,andenergyeasytopermeateandspread.Thearticlebrieflyintroducesthegenerationandconnotationofboundarylessorganizations,andexpoundsitsprinciplesandconstruc-tion.

Keywords:boundaryless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structure;managementtheories

传统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恪守各自严格的边界,有着严格的等级界限。这往往造成组织规模庞大、等级过多、职权过于集中、组织效率低下、应变迟缓乏力、内部沟通阻隔,阻碍创新和抑制员工的主动性,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冲击,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恪守依据职权划分和层级管理来机械设置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传统模式,而应充分体现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无边界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创新,它打破边界、重构企业的管理思路,顺应了企业管理从严格刻板型向渗透扩散型转变这一潮流趋势。目前的研究着重于韦尔奇的无边界管理模式。因此企业要想在现代和未来成功,不仅仅需要拥有规模、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化和良好的控制等传统因素,更需要速度、灵活性、内部整合能力和创新

收稿日期:2010-03-10

作者简介:屈文(1962-),女,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能力。

1无边界管理的产生及涵义

杰克·韦尔奇入主GE时,公司的状况并不差:

总资产250亿美元,年利润15亿美元,拥有40万名雇员,财务状况是3A级的最高标准,它的产品和服务渗透到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杰克.韦尔奇看来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业务部门不具备行业优势,竞争力不强,家电业务正面临着日本等国企业的严重冲击。最为严重的是,GE机构臃肿,管理层级复杂,层次过多,灵活性低,僵化的官僚气息。员工习惯于以往的成就,看不到未来的危机,缺乏创新,很难有大的突破。离他想象的GE应该是“迅速而灵活,能够在风口浪尖之上及时转向的公司”相差太远。于是杰克.韦尔奇开始再造GE,提出了

272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管理服务第22卷

“无边界”的理念,希望这一理念把GE与其它世界性的大公司区别开来。他预想中的无边界公司是: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它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

“国

内”和“国外”的业务没有区别;把外部的围墙推倒,让供应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推倒那些不易看见的种族和性别藩篱;把团队的位置放到个人前面。GE经过多年的硬件建设、一一重组、收购以及资产处理,无边界变成了GE社会结构的核心,也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公司的核心价值。正是在无边界管理理念的指导下,GE才不断创新,无不走在其它公司的前面,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此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从1981年入主美国通用电气(GE)开始,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韦尔奇使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升到第2位。令韦尔奇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突破了科学管理的模式,创造了扁平的、

“无边界”的管理模

式。可以说是无边界的管理模式再造了GE,无边界的管理思想渗透到GE管理的各个方面。

无边界组织将传统组织中的边界模糊化形成了“隔膜”,虽然“隔膜”能使组织具有外形和界定,但信息、资源、构想及能量能够快捷便利地穿越组织的“隔膜”,促进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展开和完成,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已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无边界组织实际是以有边界为基础的,并非对所有边界的绝对否定。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里面一般包括四种边界: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垂直边界是指企业内部的层次和职业等级;水平边界是分割职能部门及规则的围墙;外部边界是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管制机构等外部环境之间的隔离;地理边界是区分文化、国家和市场的界限。无边界组织并不意味着企业原先各界限的完全消失,而是将传统企业中的四种边界模糊化,形成像“隔膜”一样的新边界,通过组织协调,提高整个组织的信息的传递、扩散和渗透能力,实现信息、经验与技能的对称分布和共享,达到激励创新和提高工作效率,使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的开展和完成。而无边界组织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化,它强调速度、弹性、整合和创新,它的形式是多样,它的优点是四种边界更易于信息、资源及能量的渗透扩散。

大企业实施无边界管理,首先是因为其战略的需要、如追求卓越的目标导向,其次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并需要有与技术相配套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克服规模与效率的矛盾,使组织更灵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战略、环境及规模上。企业追求卓越、创新战略及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以实现企业在建设、生产中追求快速、反应灵活的创新目标。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正是基于追求卓越及创新战略的考虑。同时企业又是从属于社会大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只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复杂变幻的市场竞争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边界管理鼓励员工在工作中采取首创精神、实施创新、进行自主管理。而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就会趋于复杂化和规范化,将出现组织规模与效率的矛盾,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能够克服规模与效率的矛盾并使企业具有大型企业的力量,同时又能提高效率及灵活性。

在技术及人员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应用。管理信息化在于它扩大了组织的管理幅度,减少了管理层次,是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前提、动力及支撑。无边界管理能使信息和各种资源自由地在企业内外穿行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另外实施无边界管理是因为有较高管理才能的权力控制者及锐意改革的进取者的存在,它是保证实施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最重要的因素。

无边界管理也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因为仅有信息交流能力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应用信息,实际上很多信息垃圾妨碍了人们的反应和行动。跨边界团队仍需要明确他们的授权范围、谁做决策、在什么范围内、怎样计算报酬、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同样努力地工作,无边界管理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问题。因此领导者要应用“无边界管理”来取得成就,仅拥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拥有领导能力。

3无边界组织的构建

既然无边界组织就是将传统组织中的四种边界模糊化,形成带有“隔膜”的组织形式,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打破传统组织的四种边界,来创建无边界组织。——自由地垂直穿越3.1跨越垂直边界—

旧的垂直边界主要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引

2无边界管理的原理

第8期屈文:无边界组织的管理与构建273

起的内部等级制度,组织按各自的职权划分为层层的机构,各个机构都界定了不同的职位、职责和职权。无边界组织则突破了这种僵化的定位,权力下放到基层,让那些最接近事实并直接对事实的结果负责的人做出决策,职位让位于能力,只要绩效突出都能获得较高的报酬。在无边界组织中各个层级之间是互相渗透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能力。

3.2.1以顾客为中心、用一个面孔面对顾客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能否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无边界组织要求员工从顾客的角度去理解和尽量满足他们各种需求,对于不符合这一目标的行为将受到排斥。同时员工要加强与外部顾客的关系,以顾客的需求作为行动的准则。此外无论组织多么复杂,产品线多么繁多,顾客需要的是一个简单、可信任的接触方式。在无边界组织中,要求各职能部门的员工都拥有相同的信息以及以相同的方式面对顾客,以保证在顾客面前,企业是一个可信赖的整体。

3.1.1权力分散与信息共享

现在企业面临的是迅速变化的环境,信息的层层传递将会延迟决策的时间,使企业难以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丧失竞争能力。在无边界组织中,上层充分授权给下属,使下属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决策由那些最接近事实并直接对事实的结果负责的那些员工做出,这既增加了员工的参与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够缩短从决策到执行之间的时间,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另外分散化的决策方式则要求各个员工拥有足够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基础,所以在无边界组织中,要求从高层到普通员工之间广泛的分享信息,这样员工才会做出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一致的决定。具体可以通过Intranet、信息管理系统、ERP或数据交换系统等计算机网络工具来实现。

3.2.2组建多功能团队、分享知识

通过组建多功能团队,按不同思想、不同专业、部门的员工或按产品、市场、区域划分为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以拓展新地区、新领域、新业务为目的,最终达到优化企业的各种资源、增进企业应变能力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多功能团队最大的特征是在特定目标的基础上,集合了多种职能部门。同时多功能团队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获得大量的信息,拥有不同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无边界组织建立了相应的知识分享机制,以分享其中的观念、信息和最好的方法。

——自由地穿越价值链3.3跨越外部边界—

外部边界是指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管制机构、社区等外部环境的分水岭。这些边界在传统企业中泾渭分明,使大多数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内外有别的关系,于是讨价还价、隐瞒信息就成了做生意必不可少的手段。无边界组织则把外部的围墙推倒,让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管制机构、社区等外部环境融合,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系统,真正做到为顾客服务。

3.1.2培养员工领导能力、建立绩效与薪酬正比体系

分散化的决策方式要求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具备与决策相符和的领导能力。无边界组织鼓励员工做他所能够做的工作,重视各个层次员工包括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发展。也只有当这种领导能力被无边界组织各个层次的员工所拥有时,决策才能被准确而迅速的做出。而员工的薪酬主要是以员工的绩效为基础,不是其所在组织的层次,较低层次的员工只要绩效突出也能获得较高的报酬。这样员工就能专注于自己业绩的提高,而不是非要进入组织的管理层,这减少了员工追求进入组织上层的动力,打破了组织的等级制。

——自由地水平穿越3.2跨越水平边界—

旧的水平边界是组织按各个组成部分的职能不同而划分成的不同的职能部门,而各职能部门都依据自身的特点行事,往往与其它部门发生矛盾和冲突。无边界组织则要突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真正使计划、生产和销售等各部门连为一体,形成统一的系统。正如杰克.韦尔奇提出的无边界组织GE一样“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

3.3.1建立供应链管理与战略联盟管理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形成最佳组合,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链路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信息流通更加频繁,边界变得更加模糊。而战略联盟管理是指与其它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事业或职能部门,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优势相长、

274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管理服务第22卷

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组织,以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战略联盟多为长期性联合与合作,加强了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战略联盟管理模糊了各联盟组织之间的界限。如采用技术许可证、供应协定、营销协定以及合资企业等多种形式。

公司的信息和资源以面对国外的市场。如菲利普、联合利华等国别公司,它根据每个国家的不同情况,几乎制定独立的计划,属于多中心导向。如可口可乐、爱立信等全球公司,将全球看作一个市场,由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整合全球的资源,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3.3.2虚拟化经营与网络化经营

虚拟化经营是指企业只保留规模较小,但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部门,而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组织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业务的经营活动。虚拟化经营模糊了组织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界限。因此,企业不得不将供应商等其他组织纳入企业的范畴进行规划和经营。企业虚拟化经营时,关键要掌握企业的核心功能,周期等其他功能的平衡。如采用虚拟生产、虚拟设计、虚拟销售以及业务外包等形式。而网络化经营是各种行为者之间基于信托、相互认同,互惠和互赠优先权等结成长期的关系网络,并随时间推移而强化组织交易的一种经营方式。网络化经营所形成的结果是网络组织可看作是核心企业组织边界的扩展,或者看作核心企业组织的边界模糊。如电子商务、网上社区以及企业集群等形式。

——自由地全球穿越3.4跨越地理边界—

地理边界或称国际边界,它是在跨国公司内区分文化、国家、市场的界限,实质是组织水平边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理边界的存在往往使得新方法、新思想局限于跨国公司的某一市场或区域内而难以传播。而在无边界组织中,跨国公司的地理边界慢慢被打破,不同国家的组织部门相互学习,跨国公司慢慢的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打破。

3.4.2雇佣具有全球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克服文化

的差异性

全球化的战略要求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管理人员进行经营,雇佣具有全球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有效方法。全球管理人员比一般的管理人员素质更高,除了基本的管理技术,还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雇佣具有全球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有利于突破国家和文化的界限,从全球的角度对组织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规划,从而打破组织的地理边界。而文化的差异性几乎是跨国经营中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传统的跨国公司很容易忽略这种差异性,而造成跨国经营的失败。而无边界组织非常重视培养文化的敏感性,知道文化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仅仅不同而已。它尊重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并利用其差异性,建立起促进当地优秀经验和方法向跨国公司其它地区流动的传播机制,进一步打破了组织的地理边界。

参考文献:

[1]袁选民,等.无边界组织的产生、概念、内涵及其构建.经济

问题探索,2005,(3):90-93.

[2]高静乐.无边界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模式构建.中国科技论坛,2005,(5):83-87.

[3]王春秀.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2006,4.

[4]陈英华,等.网络经济中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管理科学文摘,2005,1.

[5]杨敏杰.创新型企业如何构建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商业研

究,2003,(12):35-36.

3.4.1制定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战略、建立全球化组织

无边界组织站在全球的高度,将全球视为一个市场,把具有相似需求的潜在购买群体归入一个全球细分市场,制定全球化的战略。但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独特性,对战略的执行做一些局部的调整,即实施本土化的策略。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必须有全球化的组织作为支持。全球化组织的形式如:保洁、GE等国际间公司,它转移母

[6]罗恩·阿什克纳斯,等.无边界组织(原书第二版),2005,6.


相关内容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六)
    第五篇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第十四章 强化城 ...
  • 第十一章 证券组合管理-两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2015证券投资基金 第十一章 证券组合管理 知识点:两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 定义: 两种证券组合的可行域是指在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坐标系中描述证券A.B的所有可能组合的组合线称为两种证券的可行域. ● ...
  • 研发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摘 要:研发活动的开放水平与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异质性知识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组织学习决定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知识以获得创新产出.构建包含组织学习中介效应的企业研发活动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考量基于湖南.广东和浙江等地312家 ...
  •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涵义.特征和构成
    作者:张锐昕杨国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1期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全面展开及其功能内容开发的逐步深化,电子政府构建对政府管理变迁的依赖与日俱增,相应的需求也变得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然而,无论需求如何复 ...
  • 学习型组织:学校组织变革的必要选择
    [摘 要]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代表着21世纪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是组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这就决定了学习型组织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必要选择之一.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学校 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在企业界的成功 ...
  •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分析 作者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中国安全环境以及国际关系等.先后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 ...
  • 对我国周边环境的思考
    形势与 政策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2010级2班 学号:[1**********]4 姓名:王幸伟 对我国周边环境的思考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 1.8万公里.与15个国 ...
  • 20XX年xx镇民政调研汇报材料
    2014年x x镇民政工作 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镇民政工作在县民政局的关心指导.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以打造"阳光民政"为目标,充分发挥民政工作 ...
  • 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302-02 摘 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理念已成共识,作为国家竞争力来源的人力资源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新形势对人力资源管理提 ...
  •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214.05.20
    一. 在双方共同坚定努力下,中俄关系已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 双方将保持和深化高层战略互信对话,提高现有双边政府.议会.部门和地方间合作机制效率,必要时建立新的合作机制,确保全面快速发展的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取得更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