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 - 范文中心

关于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

06/23

关于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

——以粮食应急物流为例

摘要

应急物流是当前物流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的应急物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粮食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必需品,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粮食应急物流作为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在救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自然灾害的损失或影响最小化,增强政府和社会的应对能力,构建符合实情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其次,阐述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应急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职能等;再次,介绍了粮食应急物流的相关知识并总结了我国粮食应急物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粮食应急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 应急物流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

1.2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现状 1.2.1国内应急物流 1.2.2国外应急物流

2. 应急物流系统概述

2.1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 2.1.1应急物流内涵 2.1.2应急物流的特点

2.2应急物流系统结构与功能

2.2.1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结构 2.2.2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与管理 2.3应急物流系统的保障条件和建设原则 2.3.1应急物流的保障条件

2.3.2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3. 粮食应急物流基础性研究

3.1粮食应急物流概述

3.1.1粮食应急物流的内涵 3.1.2粮食应急物流的特殊性 3.1.3粮食应急物流体系

3.2粮食应急物流系统中应急物资的管理 3.2.1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采购 3.2.2粮食应急物流中已有物资的储备 3.2.3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运输 3.2.4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配送

4. 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分析

4.1国内外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 4.1.1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

4.1.2国外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和现状 4.2我国粮食应急物流SWOT 分析 4.2.1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优势 4.2.2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劣势 4.2.3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机会 4.2.4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威胁 4.3我国粮食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5. 应对粮食应急物流问题的对策

5.1切实提高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的认识 5.2切实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 5.2.1建立完善科学的粮食储备体系 5.2.2建立合格的应急加工、供应体系 5.2.3建立灵活的运输体系 5.3加强和完善粮食预警机制 5.3.1完善信息报送制度 5.3.2完善信息网络 5.3.3加强粮食信息分析 5.4 切实加强粮食应急指挥和协调 5.4.1应急指挥要科学 5.4.2部门协调要到位 5.5切实加强粮食行政监督体系

5.6我国粮食应急物流案例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5.6.1浙江省粮食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5.6.2浙江省应对粮食应急物流问题的对策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各地先后发生了非典、洪灾、雪灾、污染、地震、台风等特大社会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管当今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预测越来越精确,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对应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所以,如何有准备的面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是社会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在各种不能预计到的突发性事件中粮食是灾害中最重要的救灾物资之一,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1.1.2研究目的

在现有物流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应急物流的学习,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改变目前粮食应急物流高反应、高成本模式,探索高反应性、低成本的运作,使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应急物流顺利运行。以此来减少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防止事件危害程度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有效减轻灾害程度、减少灾害影响范围、缩短灾害持续时间、加快灾后重建速度。

1.2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现状

1.2.1国内应急物流

我国现有的应急物流管理实行政府统一决策,各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不完善,需加强对应急物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我国应急物流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的视角对应急物流提出了从组织、流程、合作模式、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的建议,强调应急物流的重要性,以提升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保障能力。同时指出我国应急物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

1.2.2国外应急物流

美、日、欧等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现状[1]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并且逐渐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得包括应急物流在内的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美国设有专门的救灾物流管理单位,统一应对和处置,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

日本对救灾物资分阶段管理,制定灾害运输替代方案,形成了以“行政首脑指挥, 综合机构协调联络, 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日本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非常重视公民的自救防灾意识。

德国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灾害预防及控制体系, 民间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德国的灾害预防和救治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不同机构共同参与管理。

2.应急物流系统概述

2.1应急物流基本概念

2.1.1应急物流内涵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所产生的特殊物流活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1.2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是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3]:

(1)突发性

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应急物流,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也是应急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由于应急物流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

(2)不确定性

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等各种不可预期的因素,使应急物流的内容随之变得具有不确定性。

(3)弱经济性

应急物流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急”字,如果运用许多平时的物流理念,按部就班地进行就会无法满足应对紧急的物流的需求。在一些重大险情或事故中,平时物流的经济效益原则将不再作为一个物流活动的核心目标加以考虑,因此应急物流目标具有明显的弱经济性。

(4)非常规性

应急物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平时物流过程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色彩。

(5)应急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

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的供给不可能像一

般的企业内部物流或供应链物流,根据客户的订单或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应急物流供给是在物流需求产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全社会调集所需的应急物资。

(6)流量的不均衡性

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能够将大量的应急物资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的运送,这就可能造成应急物流系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流量。

(7)时间约束的紧追性

应急物资多是为抢险救灾之用,时关生命,时关全局。应急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的强弱。

(8)应急物流的社会公益性

在应急物流中社会公共事业物流多于企业物流,因此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位于社会效益之后。

2.2应急物流系统的结构和职能

2.2.1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结构

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心本部,二是各加盟的应急物流中心和企业。中心本部是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核心,是灾害发生时组织各加盟物流中心进行生产运作的指挥机构。中心本身并不进行物资采购、储存、运输等具体的业务,它主要负责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对各加盟物流中心的物资采购、储备、运输等方面进行指导工作,使整个应急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如图2-1所示:

图2-1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组织结构图

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平时和救灾时期的组织领导工作。信息网络中心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此公共信息平台既可作为政府向公众发布信息的场所,也可作为公众向政府反馈信息的渠道。

专项物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单项物资的筹备和管理工作。同各省市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掌握专项救灾物资的储备情况。在收到情报部门的灾情信息之后,指导相应的物流中心预先做好物资的筹备、采购工作,以保证在灾情发生时,就己有了充分的物资准备。

各加盟物流中心、企业是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物资保障的具体执行机构。根据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分配的任务,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技术优势筹集、储备和配送灾害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

2.2.2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与管理

如图2-2所示,应急物流协调指挥中心下设采购、运输保障和物流中心管理等部门,并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协调指挥。指挥中心控制和管理各部门的作业,中心向各部门发送指令信息,同时各部门实时回馈信息,各部门间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物资采购业务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物资

在途运输由运输部门负责,物资在物流中心的分拣、加工和包装有物流中心管理部门负责,物资配送由管理部门和运输部门共同负责[4]。

图2-2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 总之,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理论。应急物流机制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在应急物流机制。

2.3应急物流系统的保障机制与信息系统构建

2.3.1应急物流的保障条件

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只有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才能使应急物资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这就要求建立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 1. 基础设施保障[5]

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等。一个快速反应和广泛覆盖的物流体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急物

流的实施效率,减少损失。 2. 政府协调机制

政府协调机制可通过“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协调处理机构”来实施,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给这些机构特定的权利和资源,并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相应的专门机构、人员和运作系统。 3. 全民动员机制

动员是一项民众广泛参与,依靠民众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应急物流中的全民动员机制可通过传媒通信等技术手段告知民众,受灾时间、地点,受灾种类、范围,赈灾的困难与进展,民众参与赈灾的方式、途径等,这样可以:

(1)达到全民参与、关心赈灾事宜,调动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为贩灾献计献策;

(2)根据需要可以以有偿或无偿方式筹集应急物资或用于采购应急物资的应急款项;

(3)实现快速应急物流提供各种方便; (4)为赈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4. 法律保障机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时候,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相关法律可以保障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特殊人群的秩序和公正; 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普通民众和特殊人群在非常时期的权利与义务,可为与不可为。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 5. “绿色通道”机制[6]

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可有效简化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以方便快捷的方式通过海关、机场、边防检查站、地区间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缩短应急物流时间,极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2.3.2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7]

现代物流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最佳融合,一个单一的信息系统是难以完成这项任务的。因此物流信息化的过程必须贯穿系统化原则,将信息系统建设与指挥、采购、配送、仓储系统通盘考虑,达到信息的无缝链接。应急物流是常规物流的特殊形态,其信息保障同样要求满足系统化要求。

(2)兼容性原则

一是由于应急物流系统中各成员企业本身都有一套信息管理的系统以保证各自正常作业的实现。因此,信息平台应具有容纳兼容各系统的能力,实现相互间的无缝连接。二是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在非常时期的扩充和使用必须有法可依,依法实行。国家动员法律的完善,必须将企业信息设施的动员和征用加以明确规定。

(3)社会性原则

首先,应急物流通常是国家或者社会非营利性机构组织的社会活动,整个过程大都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其信息系统建设必须以社会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其次,应急物流是临时性的行为,单纯地建立专门为应急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既不经济的也没必要,因此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依托于社会现有力量。再次,高效的物流必然要走专业化道路,相应的信息保障应当交给社会上的专门机构去处理。

(4)经济性原则

为了确保完成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应急物流往往是高成本甚至不计成本运作的,但这并不是应急物流的本质属性。物流的本质追求是降低成木、提高效率。因此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自始致终贯穿经济性的理念,这既是信息系统运行的目标,也是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自身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也是本文构建高反应性、低成本量是应急物流系统的出发点。

3.粮食应急物流基础性研究

3.1粮食应急物流概述

3.1.1粮食应急物流内涵

粮食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公共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局部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粮食及其相关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

3.1.2粮食应急物流的特殊性

(1)粮食应急物资品种简单

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人们只关注吃饱,不会去想如何吃饭的问题,所以主要是最能满足受灾群众温饱问题的粮食。

(2)强调效率不计成本

一切以满足人民生命财产为首要的目标。为了确保快速反应,往往采用成本较高但速度较快的运输工具,或者牺牲其它物流的相关能力来保障特殊物品的需求从而增加运输费用和其它成本

(3)政府主导型

粮食应急物流大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单凭市场行为很难达到快速、高效的理想效果,这是政府在应急物流过程中必须承担组织领导作用。

(4)需要法律保护

粮食应急物流跟普通粮食物流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应急物流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法律可以保障特殊时期秩序,规范人们在非常时期所涉及的权利及义务。政府有权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有偿或无偿征用各类粮食物资,以保证救灾行动的顺利进行。

(5)“绿色通道”机制

即在救灾赈灾期间,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可有效简化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极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具体的粮食应急物流和普通物流的不同点,我们可以由下面的表里面清楚的看出:

表3-1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特点比较示意图

3.1.3粮食应急物流体系

与普通粮食物流相比,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结构更紧凑、目的性更强,主要是要求能够满足突发事件时粮食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要保证粮食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至少应该包含三个系统:

(1)指挥系统

当应急事件发生时,由其组织对整个应急物流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整个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主导者。

(2)粮食应急物流中心系统

主要由多个粮食应急物流中心组成,该系统主要负责粮食物资的储备、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

(3)支撑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配送中心、运输部门和其他一些保证粮食物资能从物流中心顺利到达应急地点的各部门,该系统是整个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枝干部分。

3.2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管理

应急物资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9]:

(1)质量管理。应急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就不

会有高水平的应急物流。要根据应急物资所处的具体自然环境,保持其自身的理化特性,为物资储存、运输、搬运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安全性。应急物流和应急物资管理的根本要求,安全工作是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由于应急物流追求高速度,因此在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发放等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做到安全稳妥,无事故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3)存放合理。要求对应急物资存放的空间位置合理化,便于快速搬运、配送和管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流程优化。是、应急物资管理的内在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环节,节省物流时间,符合应急物流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点。

(5)准确率。体现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应急物流的高速高效运转绝对不能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而是要求准确掌握应急物资的数量、规格、品种、型号等信息,对应急物资的储存、配货、发放等过程做到绝对准确,严防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严肃认真,做到不错、不乱、不差。

(6)有效监控。对应急物资在需求、筹措、储存、运输、配送到消耗整个过程进行动态和静态监督控制,收集应急物资的实时信息,为指挥机构判断情况,做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2.1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采购

粮食在应急系统中一般用于防止突发事件的蔓延和后期的重建工作,也包括民众基本生活所需。采购量一般相当大,对时间要求比较高。粮食在应急系统中的采购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采购质量高。应急采购活动关系到受灾民众的正常生活,有着强烈的时效性,要求采购时间越短越好,采购程序也要紧凑且简单。但采购时间短和采购程序精简并不代表着对采购对象要求降低,恰恰相反,由于应急采购自身目的的重要性,它对采购对象的质量等指标要求并不会低于常规采购活动的要求,甚至可能要求更高。

(2)供应商多元化。粮食在应急系统中的采购由于其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且短期内的需求极大,单一的生产或销售企业往往无法完全供应,通常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

(3)采购方法与采购行为规范的矛盾。粮食在应急系统中的采购活动

由于其时间的紧迫性,采购部门会根据采购时限的要求有选择地利用相应的采购方式。根据库存文件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提供应急所需粮食资源,既保证了应急活动顺利进行,又使采购成本最小化。

3.2.2粮食应急物流中已有物资的储备

粮食在应急系统中的储备,是实施紧急救助、安置灾民的基础保障。 首先,应做到区域布局合理。布局合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储备层次上要合理;二是储备的方向和地点要合理。其次,要做到规模适度。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最终科学确定粮食在应急系统中储备的总规模和各级各层次的合理标准。最后,还要注意对储备结构进行优化,使储备结构更加合理。

3.2.3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运输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粮食的需求往往是突发性的,从总体能力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粮食准确、快速地运到某个特定地点。应急物流对于粮食的流动速度要求比较高,通常选择运输途径时节约运输成本的原则已不重要,有效压缩运输时间则是关键。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考虑开辟一定的绿色通道,保证粮食在应急系统中的运输畅通,比如可以简化海关检验检疫的手续和实行优先运输等。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取相关的辅助或优化措施,以节约物流成本。民用应急物资应该给予和军事物资同等的优先待遇,保障应急物流的畅通、高效运作。

3.2.4 粮食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配送

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情况, 都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 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建立高效、发达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

(1)充分利用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誉高、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进行协同式配送;此外还可以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连锁网络组织应急物品投放市场。

(2)加强军地联动,在紧急情况下,可与军方联系救灾抢险事宜,动用军事运输装备、军用运输专用线路及相关设施,从而实现应急物资的快

速配送,尤其是在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时特别要加强军地联系,5.12地震中就明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政府应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利用电子商务的先进理念,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性能。

(4)加大动员力度,在应对危机时,政府可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召唤, 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工作,通过组织地方干部、民兵、部队、公安、志愿者、防疫人员、医务人员等多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将应急物资发放到受灾地区,这样可保证应急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广度。

(5)采取灵活的配送方式,科学制定配送需求指标体系。在应急物流配送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研究用户需求特点,选出对配送影响较大的需求指标,并根据各指标不同的侧重点,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科学确定权数,构建完善的需求指标体系。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灵活的配送方式,如伴随式、跟进式、空中定点投送等。

4. 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分析

4.1 国内外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 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贸易及其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 作为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 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 并将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不难预测,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 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 传统粮食应急物流在与现代粮食应急物流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 与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

4.1.1 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现状

我国属于突发事件较为密集的国家,仅从2003年至2011年,就有非典、甲流、水污染、雪灾、地震、大洪水等,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突发性事件后,一些地区由于平时赈灾所用的粮食及相关物资储备的数量或种类的局限性,往往面临着被动态势,这也表明了我们在粮食应急物流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4.1.2 国外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输便捷的粮食应急物流通道的形成,粮食运输基本实现了“四散化”,粮食加工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建立了“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一体化食品供应链。

美国大型粮食企业在粮食主产区设有乡镇收纳库,在水陆交通枢纽设有中转库、终端库和加工厂,出口粮食由专列火车和驳船运至出口海港。在加拿大西部粮食主产区,农场周围和交通沿线布局近800多个收纳库,进行粮食收购、分级、储存和发送,由17个终端库将粮食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小麦局授权5个州级散粮流通公司通过铁路、公路连接乡村收购站和港口中转站,负责粮食集货、分级、物流和销售。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多数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主导建立起连接粮食应急物流上下游的粮食现代应急物流体系,加快了突发事件时粮食的流通,主导了粮食应急市场的供求,从而有效地引导了国际市场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

4.2我国粮食应急物流SWOT 分析

4.2.1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优势

1、粮食应急物流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建设初具规模

我国现代化的粮仓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体系健全,布局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粮食加工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已成长为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2、粮食储存的技术和手段获得突破

我国的政府和行业管理机关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粮食储存的技术标准,许多粮食储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我国还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和粮仓现代化建设的结合,建设了一批具备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能力的大中型粮仓。

3、粮食运输能力大增

在我国的粮食运输中,铁路运输占了粮食总运量的一半,500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输能力在2003年超过了1亿吨。公路运输占了粮食总运量的三成,年公路粮食运量达到1.1亿~1.2亿吨。水路运输占粮食总运量的二成,在1998—2002年,粮食装船出港为1999万~2966万吨,入港为1816万~2599万吨,内河粮食运输为300万吨。集装箱运输粮食目前所占比例不大,但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粮食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范围进一步扩大

由于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粮食加工向专业化和综合利用方向转变。例如,稻米加工在营养强化、配置加工、调质、增黏、增香方面的水平比过去明显提高;小麦加工能够生产高等级的专用粉和多种变性淀粉;综合利用产品如米糠产品、高蛋白米粉等越来越多。

5、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粮食仓储管理体系

国家粮食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粮食仓储的技术规程和规定,指导我国新型仓库和相关技术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各级粮食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协作,改善了粮食运输的信息收集、合理调度、安全保障、散装运输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有效的为粮食应急物流提供了便利。

4.2.2我国粮食物流的劣势

1、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观念有待建立

许多从业人员把粮食应急物流仅仅看成是粮食的储运和装卸等作业,没有认识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流向也属于粮食物流,结果是只重视

粮食物流的业务表现形式,忽视了粮食应急物流的前提和基础。即使是在粮食物流的业务表现上,也只重视单个企业的盈利和合理运作,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

2、粮食应急物流的设施设备总体落后

主要表现在粮仓仓容不足,储运设施设备低效,机械化、自动化输送水平较低粮食在应急物流过程中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利润少。

3、粮食应急物流技术存在瓶颈

我国的粮食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技术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瓶颈。例如,粮食应急运输缺乏先进的计量输送设备、散粮接卸设施、专用运输工具;粮食仓储缺乏计算机管理手段、先进的品质检测方式和生态储粮式粮食加工缺乏粮油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信息建设缺乏适应具体操作的粮食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等,这些都阻碍了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

4、粮食应急物流的宏观调控缺乏力度

我国在粮食应急物流的宏观调控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粮食部门只能在本系统内部的粮源组织和其他一些环节进行协调,对系统外部的环节如铁路、交通等则无能为力;粮食应急物流的规章制度与市场经济现实状况严重脱节;粮食流通市各自为政,粮食无序流动严重;粮食应急物流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管理等等。

5、农业科技滞后,专业人才匮乏

粮食应急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全国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缺乏适应现代物流及整个供应链过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2.3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的机会

政府日益重视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发展,国家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粮食市场化,客观上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要求。政府承担起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的职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应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和引导粮食物流向合理方向发展。例如,制定了粮食物流的长远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管理粮食物流的发展;向全社会免费提供粮食物流的相关信息和政策指导;成立专门性的调控机构负责统一协调政策性和经营性两种粮食物的组织和运行;协调与论证粮食库、厂的选址和建设,

合理规划粮食的品种流向等。

4.2.4我国粮食物流的威胁

1、加入WTO 给我国粮食发展及应急物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粮食产品“卖难”的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国外物流企业已经进入我们的物流市场。他们在资金、人才、技术经验、客户群体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对现代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

老企业较多,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3、政策扶持力度小

应急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体制的配合。从国家法律制度到省市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都需要统一协调但我国有关物流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企业产权制度等方面,并不能适应现代应急物流体系的需要。

4、粮食应急物流宏观调控市场化机制不足

粮食物流管理仍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一些规则,粮食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管理办法缺乏市场化机制制约了粮食流通的发展。没有依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不合理的粮食网点布局进行撤并和有效的组合;没有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和提供信息服务,使粮食应急物流分散而低效率,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5、粮食应急物流节点尚不完善

物流节点是指物流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对周围联系的密切程度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点,主要包括物流集聚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中心、综合物流配送节点、专业物流节点,目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指各类节点一则总体上建设不足,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网络一体化格局;二则各地区建设规模不同,规模大者粮食流通能力过剩,规模小者流通能力不足,因此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存在相互协调配合的硬性障碍。

4.3 我国粮食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1. 运输问题是制约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瓶颈

粮食的公路运输占粮食运输总量的60%,铁路运输占粮食运输总量的30%,水陆运输量约占粮食运输总量的10%。铁路运输担负绝大部分500公里以上距离的粮食陆路运输, 东北地区铁路散运比例高于其他地区。而运达其他地区的铁路运输仍以包粮为主。粮食汽车运输以短途包装运输为主。在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 水运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2、设施设备的落后阻碍现代粮食应急物流的的发展

物流设施的不完备制约了粮食物流的发展我国粮库的仓型以平房仓为主, 其仓容占总仓容的86.9%。目前, 只有一些有浅圆仓或立筒仓的粮库才配有火车、汽车装卸粮装置, 而对于以平房仓为主要仓型的粮库来说, 只是达到了散储, 无法进行散运。随着我国“四散”工作的逐步开展, 对于大多数只有平房仓的粮库来说, 由于缺少散粮装卸设施, 还无法满足以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散粮的装卸车作业。

3、粮食应急的观念需要更新

粮食应急物流观念目前仅仅看成是粮食的储运和装卸等作业,没有认识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流向也属于粮食物流,结果是只重视粮食物流的业务表现形式,忽视了粮食应急物流的前提和基础。

4. 多头管理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导致了物流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多

当前我国从事粮食物流的企业不仅数量多,中小企业比例大,而且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物流企业又分属多个部门管理,例如同一县(市)国有粮食企业就有中直企业、省属企业、县属企业之分。而中直企业又有中储粮公司、中粮公司、华粮公司的企业之分,各粮食企业大多是集粮食收购、储存、发运于一体,相互之间缺少分工与协作,物流资源主要局限于本系统内利用,难以发挥社会效益。

5. 粮食应急政策不稳定导致储运设施利用不均衡,闲置与不足并存

近三年来,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和最低收购价年年调整,临时储存、运费补贴等暂时性政策时有出台。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有时高于市场价格,有时低于市场价格,且只委托定点企业执行,由此导致了政策价高时粮食涌入了国家定点收购企业,政策价低时粮食涌入了加工企业和其他经营企业,国家定点的粮食企业库

存时满时空,还需要扩大储存和烘干能力。一份粮食,需要两份储存设施,仓储能力浪费50%。

6. 政策性粮食购销增加了流通环节

目前我国政策性粮食购销数量较大,并时常主导了国内粮食购销和价格。政策性粮食购销,首先要由指定企业收购,大部分粮食还需要经过向中转库集并和移库储存,然后再到指定的粮食批发市场。与加工企业或经营企业直接购销相比,增加了物流环节和迂回运输,并使流动过程多次人为的落地中断,增加了物流时间,延误应急粮食的配送。

7. 粮食物流设施建设缺乏前瞻性,应变不足

目前许多项目建成后由于粮情变化而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一些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和中转设施之间由于分属企业不同而不能有效衔接。例如在“北粮南运”的物流对接上,北方铁路散粮专用运输车因体制和返空问题难以入关,南方沿海和沿江粮食销区缺乏接卸散粮的港口和设备。

8. 专业人才缺乏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应急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大学的物流教育刚刚起步,应急物流职业教育、资格培训更显落后,粮食应急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还未形成。导致粮食物流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策划人员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严重不足。

5. 应对粮食应急物流问题的对策

5.1 切实提高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的认识

粮食是军需民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稳,天下定。在突发危机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开展粮食应急供应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形势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一般意义上的粮食应急状态,大多数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可预测性,可以较为从容地应对,而地震灾害等特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粮食应急状态,事先毫无先兆,很难预测,对应急反应的要求更高更严,因而必须牢固树立应急意识,抓好应急体系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常备不懈,才能有备无患。各级地方政府也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急准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在心理上去重视它,才能够在实际中更好地做好它。

5. 2 切实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

5.2.1 建立完善科学的粮食储备体系

充足的粮食储备,是粮食应急的保障,是这场战役的后方粮草。没有粮食储备,任何再完善的体系都是空壳,都是虚设。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粮食储备体系是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粮食储备体系 为了既防止全国粮食储备规模过小满足不了应急供应,又防止储备规模过大浪费财力,要科学确定全国粮食储备规模。同时,要按照总体保障、上下结合、区域结合、统一要求、分级管理的原则,将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统一纳入国家粮食应急保障储备体系,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粮食储备网络,并将储备粮食主要存放在销区和大中城市。

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在粮食应急管理中,政府必然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在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络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完全通过国有粮食企业来实施,而要通过组织、动员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来共同完成粮食应急保障任务。

(2)建立合理的储备结构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消费习惯确定储备粮品种。

二是坚持粮油并举的原则,建立适度规模的油脂储备。三是坚持原粮与成品粮并举的原则,保持一定数量的大米、面粉、油脂等成品库存,保证需要时可以迅速投放市场。

(3)支持和鼓励农村农户储粮

居民家庭的粮食储备作用远大于的政府粮食储备,因为,在灾害易发或频发地,政府集中性的大规模储备粮食,特别是在粮源和地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即使勉强储备,建设、运输及保管成本也高,而且一旦发生灾害,不仅损失严重,调运也十分困难。因此,政府应转换思路,在制度安排上支持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储粮,支持和鼓励农村农户储粮。一方面,对储粮农户,政府可以从制度和政策安排上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和粮油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身完善的储备体系和储粮技术方面的优势,对农户进行储粮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的储粮技术水平和粮食储备质量,这不仅相对成本低,而且应急使用便捷。(娄源功,2003)

5.2.2 建立合格的应急加工、供应体系

为了保证在应急供应时候尽快地将粮食加工成合格的成品供应市场,各级政府应建立必要的应急粮油加工网络体系。应急加工企业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距离原粮库存地比较近;交通比较便利;企业加工结构比较齐全,能够兼顾开展米面油加工;企业实力比较强,最好属于粮食龙头企业;企业信誉好,能较好的承担社会责任,能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按要求建立粮食统计台账、开展统计信息报表等。

5.2.3 建立灵活的运输体系

为确保应急粮食快速、安全地到达需求者手中,一方面需要合理安排运输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对粮食运输进行优化。要做到运输的优化就必须充分考虑运输环境、交通网络、运载工具、线路选择与天气情况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和最有效的运输方案。(李军等,2006)粮食应急运输优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合理布局运输网络

合理布置粮食储备基地和粮食应急物流中心以利于提高货物直送比例、减少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效率。

(2)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以能在第一时间内将粮食运输到现场且安全的运输方式为首选。

(3)提高运行效率。

努力提高运输工具的散装运输率、装载率、减少车辆空载和迂回运输,缩短运输工具的等待时间和装载时间。

(4)提倡直线运输

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避免粮食的迂回倒流等不合理现象,减少运输的中间环节。

此外,还应该尽量实现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考虑开辟一定的绿色通道保证物资运输的畅通。比如通过进口补充粮食时就可以用简化海关相应的检验检疫手续和实行优先运输等办法保障应急粮食的顺利达到。

5.3 加强和完善粮食预警机制

健全的预警机制是危机情况下有效、科学采取应急措施的根据。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传递,为政府决策和作出快速应急反应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对信息的要求应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时效性,保证在第一时间完成信息的采集和传递;二是准确性,粮油的购、销、加、调、存基本数据和价格变化情况是反映粮食市场运行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数据的采集必须来源于基层,必须准确及时,这样才能正确判断粮油市场的运行状况,才能正确制定调控决策,才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正常开展。但是,由于基层人员偏少灾后工作量增大、工作经费不足等原因,出现信息渠道不畅、准确度不高、内容不全等问题,因此粮食预警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5.3.1完善信息报送制度

规范价格和市场供求信息采集的方式、 报送时间、报送方式等。正常情况下实行周报制,非常时期实行日报制,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实行定点定期直报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按照粮食应急等级分类,及时做出预警报告。

5.3.2 完善信息网络

要实现粮油信息传输的快速准确,必须建立和完善粮油信息网络。一是科学合理地布局粮油价格信息采集点,所采集的信息能够代表当地粮油市场动态的整

体情况。二是加大粮油信息建设的投入,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全市联网的粮油信息中心,实现粮油信息的快速传递。三是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居民口粮调查、农户粮情调查等多种方式,掌握当地粮食供需基本情况。四是开辟应急通讯通道,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保证特殊情况下的通讯联络畅通。(傅岚, 2007)

5.3.3 加强粮食信息分析

粮食预警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预警,有序开展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分析,避免只管信息采集,不管信息分析,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清楚动态,不清楚发展趋势的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掌握市场动态趋势,做到科学预测。

5.4 切实加强粮食应急指挥和协调

5.4.1 应急指挥要科学

应急指挥是保证应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关系到应急工作的效果和成败,因此应急指挥必须加强。好的指挥应能指挥有序,正确判断形势,快速作出决策。应急指挥应该确定专人负责,并且要切切实实地负起责任,而不仅仅是挂名,把指挥责任“转包”他人而已,从而避免多头指挥,无人负责的现象。应急指挥的特点体现在“急”上 ,下达指令的方式因为“急”而不拘一格,但事后应当完善手续,以便执行者在今后“清算”时有据可查。(闻海燕,2005)应急指挥是一项新的指挥艺术,指挥能力不一定与职位成正比,仍然有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因而有必要开展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指挥培训,以增强应急指挥的能力。

5.4.2 部门协调要到位

粮食应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如果配合不力或配合不当,都会延误应急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首先,要求相关部门应按照粮食应急预案确定的职责主动履职到位,并按时限要求办结应办事项,避免不催不办,推诿扯皮;其次,应确定牵头部门,负责处理部门之间需要协调事项;再次,实行责任追究,因协调不力影响粮食应急工作进程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及当事人的责任。

5.5 切实加强粮食行政监督体系

一项好的政策要想得到切实执行和实施,还需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调控工作,是国务院赋予全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一是要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提高行政水平,规范和管理好粮食市场秩序,维护粮食市场形势的基本稳定。二是准确、全面、及时开展粮食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正确判断市场形势,正确开展粮食决策。三是要管理好、使用好储备粮油。四是要承担粮食应急供应责任主体职责,当需要启动粮食应急供应时,及时提请报告,政府宣布同意启动预案后,代表政府全权负责粮食供应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一方面迅速有效地开展灾区的粮食应急供应,尽快稳定粮食市场形势,维护社会稳定。(赵亚洲,2006)

5.6 我国粮食应急物流案例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洪涝、台风、干旱及地质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尤其是登陆我省的台风数量多,强度大,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很大。仅2006年,浙江省就先后4次遭受强台风袭击,其中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我省时,最大风速达68米/秒,最大降雨到达606毫米川、时,破坏力空前,给我省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浙江省又地处地震过渡带,近年来,在温州市的文成、泰顺二县交界处曾多次发生过地震。

5.6.1浙江省粮食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今后极端性气候引发自然灾害的概率和强度有可能进一步趋增,防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此外,能源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处理不慎都有可能引发粮食市场的异常波动。粮食应急保障基础依然薄弱。一些已出台的预案本身还不够完善,预案的定期修订工作也还没有制度化、规范化。

5.6.2浙江省应对粮食应急物流问题的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状况,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稳定作为粮食工作的首要任务,多方面构建和强化全省粮食安全应急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浙江的粮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一)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制定、落实应急预案是提高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我省较早地开展了粮食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通过预案编制、演练和修订,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

一是预案编制启动较早。从2001年初开始,浙江省就着手开展粮食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二是及时开展预案修订工作。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是保证预案有性效的重要手段。浙江省初步形成了每2—3年修订一次预案的制度。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预案演练是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处置能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先后举行了十余次粮食应急预案演练。

(二) 应急组织体制初步建立

各地把建立健全粮食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作为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全省粮食安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省应急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和市、县粮食安全应急指挥机构组成。省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市、县(市、区) 也都相应成立了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在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完成各项应急处置任务。

浙江省还专门制订了《浙江省粮食局应急工作方案》,规定了省粮食局内部各个处室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能,确保各处室能在应急预案启动时,及时转换角色,进人应急工作状态。大部分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根据省里的要求制订了内部应急工作方案。

(三) 应急供应、加工、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为了保证在紧急状况下能够顺利开展应急工作,浙江省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落实了粮食供应网点和加工、运输企业。粮食应急供应点主要委托当地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和信誉良好的零售商店承担。原则上一个乡镇(街道) 要有一至二个应急供应点。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在测算当地粮食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当地一定数量加工能力强、信誉好的企业担任。同时,根据粮食储备、加工设施和供应网点的布局,落实好应急运输力量,确保特殊情况下应急粮食的运输。对应急加工、供应和运输定点企业,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其签订协议,并公开挂牌。

(四) 应急粮源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政府干预和调控粮食市场,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近年来,我省通过增加储备粮规模、建立最低商品粮周转库存和应急成品粮库存制度、建立粮食安全调控资金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应急粮源的保障能力。

一是增加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按照国家“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建立了由省、市、县三级组成的地方储备粮体系,并根据粮食形势变化和应急需要,先后在2001年和2004年两次增加了储备规模。

二是建立最低商品粮周转库存和应急成品粮库存制度。我省社会存粮少,特别是大米库存很少,一旦出现集中购买,容易发生短时间脱销,影响社会稳定。根据这一现实状况,我省先后建立了最低商品粮周转库存和应急成品粮库存制度。

三是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粮食安全调控资金。省级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从原粮食调拨补助金等专项资金中筹措,市县从原有的粮食专项资金中筹措,专项资金不足的,由预算安排资金补足。

(五) 粮食市场预警监测体系不断加强

为了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浙江省在11个市选取了75个粮食批发价格监测点和4叶零售价格监测点,共115个省级粮油行情直报监测点。此外,浙江省还通过“粮油在线”网站建立了省内主要粮食批发市场的实时价格信息报送系统,并落实专人定期对粮食市场形势进行专题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粮油在线”网站、《中外粮油信息》刊物和有关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正确引导粮食的生产、供求和消费。浙江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

6. 总结

应急物流具有应急物流的突发性或非正常性、物流需求的随机性、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流量的不均衡性、物流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和应急物流的社会公益性等特点和类型。

粮食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就我国当前应急物流的现状来看,尚没有一套综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粮食物流的科学化建设关系重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国现阶段物流建设与发达国家还有一点差距,我们改进的空间还很大,但根据我国国情我们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尽快改进。

大量抗灾救灾的经验证明,抗灾救灾需政府、企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不例外,应依靠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政府的协调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树立应急意识,时刻做好应急准备,健全应急体系,并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将措施与机制落实到位,为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胞们多贡献一份温暖,多尽一份力,相信我们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会更加的从容与淡定!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关于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以粮食应急物流为例》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四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也是十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胡桂华讲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遍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不仅传授我们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注重我们实际经验的研究以及做人的准则。在此,谨向将爱的指导老师胡老师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这四年来对我的知道和帮助,是你们教会我专业知识,教会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教会我所不具备的优点。正是与有你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再次向你们表示有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桃李满天下。

时间的仓促以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余指正,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尹传勇;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研究现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2、王宗喜;; 大力推进应急物流建设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07期

3、赵伟兰;; 浅议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4、潘恒; 张乐;; 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应急物流管理[J];北方经贸;2010年01期

5、朱辉; 钱仲威;; 突发性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组织系统模式的建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19期

6、席敏婕;; 区域性应急物流的特点探讨[J];湖南农机;2011年09期

7、黄润霞;; 探析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11年11期

8、姜宇;; 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9、朱晓慧;; 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6期

10、陈征;; 应急物流运输方案的决策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11、董立淳; 任新平;; 如何发展我国粮食现代物流[J];粮食流通技术;2005年05期

12、朱明德; 中外大型粮食企业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作用比较[J];粮

食流通技术;2005年04期

13、李福君; 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14、李凤廷; 邵开丽;; 基于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9期

15、何蒲明;;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粮食物流发展——基于粮食安全的

视角[J];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16、高源;; 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系统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17、肖顺武;; 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18、赵永; 刘志勤; 刘毅;; 军事物流中心选址[J];兵工自动化;2009年11期


相关内容

  • 关于军事物流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战略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军委江泽民主席指出,"战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世纪.新发展>第135页,全军后勤学术中心,2000年1月第1版).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都不能没有战略.军事物流事 ...
  • 十二五物流业振兴规划
    发改委官员: 十二五" 发改委官员:"十二五"期物流业将快速发展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中国投资 作者: 点击: 15 时间:2010-11时间:2010-11-09 "十二五"期间 ...
  • 交通运输局长在20**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发展 务实求进 为我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勇当先行 --谢如臣局长在201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市政府同意,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 ...
  • 公开信息内容页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2月6日在乌鲁木齐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市长  吉尔拉·衣沙木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
  • 物流客户管理
    姓名:徐芳芳 学号: 班级:工商管理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客户服务 5400209155 091 目录 一.物流客户服务概述 1.物流客户服务的含义 2.物流客户服务的特点 二.物流客户服务的作用 1.提高销售收入 2.提高客户满意程度 ...
  • 物流员考试配送管理
    配送管理 1.以下关于配送功能,不正确的说法是( ). A.配送能完善运输系统,消除交叉运输 B.配送可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C.配送可简化手续,方便客户 D.配送使物流系统总库存水平上升 2.在配送时,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合 ...
  • 谈判方案样例
    中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梭捷快运有限公司 采购与供应谈判方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___班 成员: 2015年11月 中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梭捷快运有限公司 商超门店促销物料 配送谈判方案 2015年11月 目 录 一.谈 ...
  •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_郭莉莎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20.082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郭莉莎 西安财经学院 710010 链物流的高成本.高质量的要求令许多物流企业难以拓展进来. 面对以上的现状,我们亟须建立一个 ...
  • [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解读
    "环三"战略专题 加入时间:2010-6-30 15:48:33 本站 点击:913 2008年七月五日,台湾民俗进香团一行三百余人搭乘的直航轮船顺利抵达福安下白石码头,这是我市近六十年来迎来的第一艘台湾直航客轮,开启了 ...
  • 上海海事大学讲座笔记15篇
    班级: 姓名: 学号: 讲座笔记 第01篇:人生要做的三件事 时间:2008年10月24日 地点:3D107 讲座题目:人生要做的三件事 主讲人:魏忠 主要内容: 一. 复旦大学MBA 面试: 盖一座房,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就业)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