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消失的村庄(六) - 范文中心

一座消失的村庄(六)

11/27

  星月清华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年节之外,都是寻常日子。若无这年节从中支撑提携,那一年真是如同百年。   大年一过,出了二月二,年过完了,这年如同太阳,照亮了天地人间心灵,而节则如星月,点缀着平凡的岁月和时空。   三月三,春风始来,阳气上升,可放飞风筝,可此地集市并无卖风筝的,一块旧牛皮纸或一个小彩色塑料纸用棒线绳一系,拖着四处跑,就是风筝了。   四月初里,清明节,修坟种树,烧纸焚香,若没带香炉,坟头不妨攒土为炉,插草为香,略表心意,清明以后雨水多,坟上的土多添一把,再拍厚实,再来可能就是冬天了,因为七月半虽然烧纸但是不来坟上。   五月初五端午,此地无芦苇叶,也不时兴包粽子。家家做糯米面红豆沙馅的油炸糕,煮几个鸡蛋,这鸡蛋吃了谓之“滚病”——即圆溜溜的一个鸡蛋一下肚,那病都被滚掉了。五色彩线,小孩子手上腕上、脖子上都扣着,一防蚊虫叮咬,二是避邪,可不遭灾,所以小孩子人人扣了很多道。那麻线扎的小袋子在衣襟上也可扣一个,避邪祛灾。大人不扣这些丝线,因为体力胆量都壮了,但煮鸡蛋是要吃的,一个也可,三五个无妨。   七巧节,牛郎织女相会,家里种葡萄的坐在葡萄架下看银河,有的人说不只看到银河,还看到那头老牛,有的还说看到织女的两个孩子,迢迢牛郎星,皎皎河汉女,有的人说还能听到他们说话,可不知为什么,我们小孩子总听不见。   七月半鬼节,十字路口烧纸,不可免,且要认真虔敬。   八月中秋,家家买上二斤月饼,这八月半往往是在秋收最忙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村中男女多是世居此处,怀乡之愁离他们较远,但那月饼却还算好吃,红糖中夹着青丝,比自己家做的总要好,青丝是把青梅切成丝,玫瑰就是园中刺梅树上摘的刺梅果。   九九重阳,此地历来是不过这个节日的,虽说多读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诗句。那是读书人的多愁善感,一地庄稼满院牛羊,忙得气喘不过来,哪有闲空登高清愁,那不是此间风气。   冬至摆香案,给老祖宗磕头,又过了一个冬天,风调雨顺地过来了。   再下面进了腊月,又过年了。生日也可算节日,属于一个人一家的,此地过生日亦不同于江南塞北,小孩子大人,多是年年过,也不必十个菜八个菜地上,或请上多少亲戚,一家人吃饭,单独给这过生日的下一碗面条,煮一个鸡蛋罢了。鸡蛋滚病,面条添寿,家中又有,吃着又香。整生日,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此地亦无特别隆重地过它。   但老人多隆重地过六十或六十六,多由女儿张罗,所以是《五女拜寿》而非《五儿拜寿》,长寿面、鸡蛋,包小饺子,一口吃一个的,如此而已。而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生日老人不过。而且,此地老人的年纪,若今年七十二,那明年就是七十四,而今年七十四,那去年他不是七十三,而是七十二。去年八十三的老人家,今年一过,就是八十五了。为着什么,不得而知。   寻常饭菜,年年岁岁无限的繁琐农事,可老人家们也照样七十、八十、九十地开开心心红光满面地活过来,对于人生,除了不停地耕耘,又有什么其他招术可以抵挡它渗入魂灵的苍凉?   惊 蛰   檐雪才消日上迟,古铜瓶晒腊梅枝。   触窗无力痴蝇软,且莫欺他失意时。   这旧诗中景象恐怕在关东看不到,关东的天气雪消之时痴蝇多半还在贪睡。春雷炸响,小虫子们才开始懒洋洋地醒。   春日不是读书天,雪四处在化,地一片的湿一片的软,小孩子们天天在泥路上跑着闹着。家中半壁糊的报纸,过了冬天,外面湿雪之气,被太阳一晒透过墙壁湿过来,那窗户上的纸一天到晚也是湿的,不结霜花了,先是湿的,又吹一场春风,风把湿气吹掉,变成干干脆脆的,在风中呼啦啦响,像要离开守了一冬的大窗户而去天空里飞。那窗户纸糊了一冬,也是寂寞的,以至于那上面所有的字都被小孩子认去了,大些的字,小些的字,什么语录,什么社论,不似水浒的连环画好看,但因为天天看也觉得好看了。   有一年,在糊窗户的报纸上还印了一首诗,这诗和所背的古诗都不同,好像是新诗,因为每行字数有长有短,但却没有“的地得”,若说是词,却又不知合哪首: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血染河山尸遍野,贫穷流离苦戴天,思故家园无复见,泪徒然。   谁所写,却未记,仿佛只是在某文中引用,几个小孩子天天来看,都认得了。   又有一年,是一大篇介绍垂笑君子兰的文字,糊在南窗,可惜的是我天天看,也没想象出君子兰的样子,因为堡子里的人——我们小时称自己住的村子既不为村,亦不为寨,而为堡子或屯子,人们彼此见面寒暄,互报姓名问,你是哪村人时,就是问你是哪堡子的?一村子的人,都没有人养过这花。   窗户纸每年一被风刮掉,刮得满天飞的时候,才是真的春天了,树木发芽,小草开花,小虫们也开始在它们的天地里活动翅膀了。青蛙、蚊子、蚂蚱、蝴蝶、燕子、布谷,都出来了。喜欢草地的在草地上跳跳蹦蹦,喜欢树林子的在树林子里飞来飞去,喜欢河边的就住到河边上,喜欢花园、菜场、天空的就等花开、菜绿、天蓝时再完全出来。   一个村子里的人开始翻地,播种,小孩子们开学了,虽然学校的教室还有些冷,但还是早早脱下了棉衣,棉衣服不脱,春天怎么知道要它快点来到呢?   童 年   村中最可爱的姑娘,一是长得美,二是可以背得动二百斤的麻袋。秋天收粮食,粮食都用麻袋装着,玉米、大豆、高粱,一装装上二百斤,装好了,要搬上马车,小伙子不在话下,搬起来上肩就走。有些姑娘,不服气,三练两练,也有了力气。因而此地说一个姑娘美,不说之为美,而说为“长得带劲”。所以若一个姑娘是不太好看的,如麻脸、丹凤眼,但只要颧骨不太高,这样的姑娘也总比那长得五官漂亮但软绵绵娇弱弱没有力量的姑娘让老人们喜欢。   此地人以为丹凤眼厉害,谁家娶了,还不一家老小上下都要怕她。而颧骨高,大家会认为克夫,若一个姑娘颧骨一旦是高的,家里人只有拼命把她喂胖,大了的人都是肉长骨不长的,这样她就变成胖胖的胖姑娘了,一是让人一看之下觉得颧骨不高了,二是胖的姑娘也是让人喜欢的,觉得这样的姑娘不容易生病。   村里有些人特别会做菜,大家称之为厨子,也有人叫他们伙夫。而哪一个长成小伙子,就被他二百里之外一个住在什么煤矿的亲戚带走去下井挖煤的,则是个著名人物,他每年过年过节都会回来,可人们免掉了他从前的名字,而叫他煤黑子。他家兄弟两个都去了矿上,为了分开,一个被叫成大黑,一个则为二黑。被叫了黑子,他们也不生气,一则并没黑到什么程度,二则他们月月领工资。但他们若想还在村里娶一个姑娘还是不易娶到,因为他们天天和煤在一起,以后肯定会变得很黑,二则天天跑到没趣的地下去挖煤,实在无趣。   小孩子跳皮筋时唱歌谣:   一棵树,开梨花,人家姑娘给谁家?给后院,老鼠家,绣花枕头绣花被,绣花手绢擦眼泪。   好像凭一些绣着花的东西就能把一个好好的姑娘给娶走似的。娶走是娶走,可是不甘心的,若嫁了煤黑子,那更会不甘心了。   那一年到头种着庄稼的,叫庄稼把式。这庄稼把式中,又有专门替村中保管农具之类的,叫保管员。还有会计,他们一旦有了这样的身份,一则能少干很多活,二来真名实姓也就一来二去地被免掉了。专门喂马的——是饲养员,那马经他一喂,普通草料,却喂得膘肥体壮,肚大腿圆。开了春,那马脚清一色请铁匠铺的铁匠给钉上铁掌,脖子拴上铜铃铛,脸上齐眉挂上一圈红缨穗子,真是成了漂亮的千里追风驹一般。那专门套车赶车的是车把式,不过对他们要多些尊敬,要叫做车老板,这车老板可不是谁可以随意夸海口做得好的,一是不管多烈的马,在他帐下皆能服服帖帖,对他的指挥言听计从;二是他的一根牛皮马鞭,三股上好的细竹拧成麻花劲,一丈多长,鞭梢也是一丈长,拴着红缨,他坐在车辕上,怀抱皮鞭,即使五匹马的马车,那头马也在他鞭子控制范围内。那牛皮鞭一甩,叭叭清脆悦耳,三十里远都听得到,红缨飘飘,骏马飞奔,一条路有分叉,向左向右向前或停驻,这车老板一言不发,往往还吸着烟,只靠手里一根鞭子摇甩收放。年青人有再好的力气,不一定把鞭子甩出那么好听的清响,二是那马历来颇有脾性,不易服人。而且若这马车一旦走在泥地里陷下去,打了误,任你怎么呼唤,它也不给你使劲,只此一件,就让那小伙子们明白人生有些事不得不佩服。因此,他们对这赶车的四十多岁的貌不出众、艺不惊人的车把式如一匹马似的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见之如师。   姑娘们力量大,都是铁姑娘似的,铲地割地,小伙子一样。但若从此就觉得本地姑娘只生力气而无巧手,那就又是冤案了。描龙绣凤钩钩织织是天性,八九岁的小姑娘就知道在家里的布包袱里找出颜色好看的布,用剪刀剪出一式大小的六块正方形,用针缝出“六块瓦”的小布口袋,放进小米,两边一缝,做成不易坏的小沙袋。学校里流行玩口袋,所以一缝缝上三五个,分别装进玉米、大米、大豆、高粱,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打,有的用来抛。   最小巧可爱的一个用来玩抓“嘎拉哈”——那嘎拉哈,北方的女孩子们都有一两副。有猪骨的、也有羊骨的,牛马的太大可没人要。这嘎拉哈虽只是一段小小膝骨节,却有棱角分明的四面,一为心,二为背,三为正,四为反。小姑娘都喜欢羊嘎拉哈,小巧周正,往往一只羊还没开始杀,那嘎拉哈就被小姑娘要下了,肉在锅中煮烂,拆骨的厨子把它拆下来,把肉剔净,洗了再洗,又用大红颜料染了,凑四只为一副。一只小花布口袋,四只嘎拉哈,玩得上下翻飞,口袋抛向空中的同时,嘎拉哈往平地一摞,趁着口袋未从空中返回之际,用手将四只嘎拉哈翻成规定好的二正二反,或一正三反,或一反三正,或四正或四反……然后接住口袋,再一抛则把按规则翻好的嘎拉哈中的或正或反或一只或两只或三只或四只,迅速抓在手里,再接住空中返回的口袋,以接不住或违反规则为败,接住次数多的为胜。以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开始,谁定规则,翻几正几反,或抛或摸或翻,做到多少为一个满。如五百个一满,那先到满的为赢。猪嘎拉哈大,最多只能玩四个,羊嘎拉哈又小又好看,可以玩八个,小些的女孩子玩猪嘎拉哈,巴不得一双小手快快长大,可以一抓抓上十八只。一些老祖母的箱子里常有祖传的小羊嘎拉哈,因为不停地玩,几十年一过,都变得是透明的了。有上一副透明小巧的四只或八只羊嘎拉哈,就是小公主似的招女孩们围着她转了。   那时流行军用书包,四五块钱一个,女孩子中后来又流行花布书包,一尺花布对折做一个,镶上花边,或者是蕾丝,或者只是同色或另色的花布条叠出的边子缝在缝里。大些的女孩用钩针钩窗帘、门帘、绣花,也是一时风气。后来又流行用毛线织各种式样的围巾手套,使好多女孩子都买了两只竹针一捆毛线天天织着,手套织了薄的又织厚的,无处发挥,后来那自行车的车座、车把都套上毛线织的座套、把套了。   打扮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物,是经久不息前仆后继的女孩子们才有的热情,这些已略有些正业的意味。   嘎拉哈多在冬天玩,天冷,场就摆在热乎乎的炕头上,除了玩抓嘎拉哈还玩抓杏核,夏天的杏子,把杏肉吃掉,核洗净,晒干,也用指甲花把它一颗颗染红了。这杏核不像嘎拉哈,杀一只猪才有两只,一只猪往往还有几个女孩等着要,不等上一两年聚不成一副。但这杏核一收就收集了上百颗。在地上画个圈,玩老牛吃草的游戏:两手合拢用两根食指往肚里连续拣,多者为赢,有一只中途掉了,即为停止,另一个人再来。在炕上则玩抓杏核,从手心往手背上翻,再抛起,重抓到手心,看谁抓得多。当然还有很多花样,如抛掉一只再接等。如弹杏核,四只一组,以拇指食指之力,弹击一颗去打另一颗,打中者为胜,并归为所有。还有猜宝,杏核放在手心里,哗哗响,晃了再晃让别人猜有多少颗,猜中者胜。   踢口袋,踢毽子,有各式动作,踢亦分单腿踢、弯腿踢、直腿踢、踩、压、踏等各式踢法,每一场规则不同,有一套一套做的,也有踢几个踩几个那么算的。   打沙袋,一伙人分站两边,另一伙站中间,拿口袋向中间的人打,被打中的即下场。若中有一人,仰手接飞碟般接住,就可以救一个被打中下场者重新上场。所以,要统统打中才可换场上人,比足球比赛还激烈。扔口袋,缝的小口袋,两只或三只或四只或一手或两手,抛抛扔扔接接,花样翻飞,以扔得多者胜。   那时还喜欢皮球,一只不够,族中姐妹竟人手一个:小皮球,圆又圆,里面有个刘胡兰,刘胡兰十五岁,参加革命游击队……还喜欢跳房子的游戏,就是跳格子,在地上画出各式图形,用口袋,作扔、踢、夹混在一起的动作,几乎每个小孩子都玩过。   跳绳,有单个跳的,也有两人摇中间人跳,一个一个往里上,还配合动作跳出花样,每个游戏都有歌谣:一个小孩笑眯眯(于是跳进来一个小孩),两个小孩手摸地(再上一个小孩,用手迅速地摸地),三个小孩转一圈,手拉手转……向外跑,而那摇绳的要使劲去罩住,若一个也没罩住,这一组就不算输,重来跳,跳不好的下去摇绳。   跳皮筋是女孩子的专门项目,从一跳到十,一点点地升高,也有各式花样,那皮筋被勾来换去,有两人撑多人跳,也有三人撑多人跳的。   男孩子夏天喜欢玩弹玻璃球,弄一小洞,看谁先入洞,如同现在的台球规则,男孩子生来喜欢竞技。用树枝杈和皮筋做弹弓打鸟,用竹子做了箭,练百步穿杨,都是他们的游戏,我是女孩,可我也都尝试过。十八般兵器此地没有,但木棍还是有几条的。滚铁环,用一个铁钩子带着,人走到哪,那铁环就滚到哪。我曾是玩玻璃球高手,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一输输掉了三四个蓝宝石般的玻璃球加一个黄色的猫眼,不服气,天黑了,也不回家吃饭,拉着我,一定要把输的球赢回去。还有玩“片子”的,硬些的纸壳剪成圆片子,有大有小,各式纸叠的是正方形的方片子,也大小不一,方的圆的,在地上扇,所谓扇,是先放一张在地上,尽量放妥当,对手用他的一张来打这一张,以钻进放在地上这一张的下面为赢,若不小心扑到上面,就要输一张。   这些游戏,有时玩一两次,也就不想了,又去街上乱跑。   用泥巴做炮弹,摔泥炮也是夏天的游戏,大泥坑里挖下泥,做成小盆状,往石头上摔。甩冰陀螺,用鞭子抽陀螺状的圆木头在冰上玩是冬天的游戏。   玩抓小偷、抓特务的游戏,一个小孩子跑,众多小孩子追。   四个小孩子各单一条腿编在一起编花篮:“编,编,编花篮……”两个小孩用两只手叠起,一个小孩子在上面坐,是抬花轿:“抬,抬,抬花轿,花轿里坐个黑老道……”黑老道是谁,小孩们认为是包公,长得奇黑,只是史书上未记载他是否坐过这两个小孩子用手做成的轿子。   若迎面有一道墙,许多小孩子就要过去互相挤,看谁先被挤出去。第一是互相挤来挤去好玩,二是比赛力气。若冬天,两个人玩踢踏的游戏,先慢踢:一二三四五六七……再快踢:二五六,二五七,马莲开花二十一,三五六,三五七,马莲开花三十一……马莲开花,长大后去丽江,看到一些当地女人跳舞,就是这样子。   还会剪一段毛绒线,两端系起,做翻绳的游戏,两个人彼此在手上翻出花样,这线从此手到彼手,不能乱,不能解不开。   天暖时,在泥土地里画米字格,玩石头剪子布,在土里写字,不知为什么,其中一个小孩写的总是“天下太平”,写过的字埋进沙子里,看另一个能不能认出来。   翻人家墙头,爬房顶,实在没有道具了,就脱了鞋子,看谁抛得远,然后比赛用自己穿着鞋子的一只脚单腿跳着去追赶那只脱下来的鞋子,看谁先又把脱下来的鞋子穿回了自己的脚上。这些,都是小男孩在闹,我们那管小一点的男孩叫小子,大一点的有了力气可以背一麻袋又一麻袋粮食的叫小伙,有时开玩笑,大人会将这些男孩呼为谁家的少爷或公子。   打雪仗,堆雪人,年年冬天都不能落过,小孩子不怕冷,往往嘴里还叼一根从房檐上打下的胡萝卜似的冰溜子。街上靠北一半少太阳光,半街的冰,没事就去冰上赛跑,摔了再爬起来跑,否则晚上怎么能吃得下两碗饭呢。小孩子是长着翅膀的,再冷的天再热的炕也不能把他们留在屋里,如果有一小块玻璃,他就宝贝似的带着,将雪地上的光束反射到墙上,那一束光在墙上跑来跑去,他找来另外几个比他小的小孩,让这几个小孩去捉那些跑来跑去的光,那些光在墙壁上游移闪烁,像一个个美丽的梦想,近在眼前,却不容易让小孩子们轻易就抓到。


相关内容

  • 对一条河流的叙述
    沙颍河,是故乡的河. 从北方的伏牛山流经过我的故乡,曲折南下经沫河流入淮河.沙颍河从我的家门口流过,我读着它的深沉和宁静.对于一座村庄来说,细细的波浪声里,有着厚重,有着对生命的赞美,村庄有着对河流的感恩之情. 许多个岁月从河流里消失,水孕 ...
  • 孙道荣[镶嵌在墙上的黑板]阅读答案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①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 ②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 ...
  •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_桥(教案)
    16.桥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4了解课文谋篇布局.人物刻画以及环境描写等表达特点. [学习重点] ...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 [ 2007-5-8 12:48:00 | By: 青请 ]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 ...
  • 爱的旅行--[麦先生的旅行]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故事简介: 这是一部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绘本作品,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生动感人的画面,纯美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从忧伤走向希望的故事. 麦先生在失去儿子后,带着儿子心爱的玩具泰迪熊和一把椅子去旅行.在世界的尽头,他遇到了一个孤独的流浪儿,两 ...
  • 美丽乡村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研究初探
    美丽乡村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研究初探 摘要:随着国家推行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在整治村庄背景下,本文中笔者以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美丽乡村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内容要点,文中笔者结合实际详细阐述美丽乡村视角下的村庄政治规划,有效促进农村发展,共 ...
  • 小升初语文阅读1-25
    1.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 (挣脱.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 ...
  •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 护大自然的资源. 能力目标: 在学习课文的 ...
  • 渐渐消散的炊烟阅读答案
    渐渐消散的炊烟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 ...
  • 我们坐在宽广的土地旁边
    [2006年4月8日晚,一场罕见的大冰雹突如其来,袭击了整个村庄.冰雹大者如拳,小者如鸟卵,持续了10分钟左右.阳春嫩绿的枝条与花叶散落了我奔走的山路上,我含泪无话. 2006年4月11日傍晚,携楠儿上山查看玉米地,在土地边收捡遗失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