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马关条约]的危害 - 范文中心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马关条约]的危害

12/26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末期,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东西方列强都将手伸向中国。日本早就对中国朝鲜窥视已久。中国对日本的野心也有所察觉,中法战争后也积极建立水师。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6月8日抵朝。日本以欺诈手段诱使清军入朝,后以此为借口,大量派兵入朝。7月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成立傀儡政府。25日,日本军方突袭清军。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时,日本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8月上旬,清军总兵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的率军兵分四路抵达朝鲜平壤。8月中旬,日本向朝鲜增兵,并伺机攻占中国奉天(沈阳)以及辽东半岛。9月初,日军兵分四路向平壤推进。9月15日,日军攻入平壤,叶志超等弃城而逃。26日,清军全部退回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日军在夺取朝鲜半岛的同时,又将舰队开赴黄海西部,取得黄海制海权。9月上旬,清廷派北洋舰队护航赴朝鲜运兵船。9月17日,北洋舰队在返航时遭到日军战舰袭击,5艘舰被击沉,4艘被击伤。

清军以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驻守鸭绿江。兵力呈一线部署,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九连城为主要防御阵地。但防御各部之间缺少协同,纵深内又没有强大的预备队。日军第1集团军很快就攻破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继而在虎山附近的江面搭建浮桥抢渡成功并攻取了虎山。其余各部清军得知虎山失陷,竟不战而逃。9月26日,日军顺利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同时,日军第2集团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开始从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登陆持续十多天时间,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陷金州(今属大连)。7日,日军没遇到任何抵抗便占领大连湾。17日,日军逼近旅顺口。驻守旅顺口的清军经互不统属,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攻打土城子,只有徐邦道总兵指挥军队抗击。22日,日军攻占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1895年1月20日,在山东战区的日军从荣成龙须岛登陆,很快占领荣成。随后兵分两路包抄威海南帮炮台。30日,南帮炮台被攻陷。2月1日,日军攻取威海卫城。之后,日军水陆并进,攻打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人先后战败自杀。17日,清军威海卫海军基地被攻陷,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辽东战场自鸭绿江防线崩溃后,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相继沦陷。清政府为了挽回败局,调两江总督刘坤一指挥关内军事,并以湖南巡抚吴大澂和宋庆为帮办。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多次反攻海城,接连受挫。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出击,3月4日,攻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攻取营口,9日,攻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在辽东战场全线溃败。

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

中日战争前,清政府与日本都有怎样的作战方针?

日本战前制定了海陆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的直隶(今河北)平原与清军主力进行决战,击败清军主力迫使清政府屈服。并且海上作战是决定此次战事的关键。为此,又将作战计划分成两期:首先以陆军攻占朝鲜,牵制清军;海军则相机与清海军主力决战夺取黄海制海权。尔后看海军战况决定下一步计划。

而清军在战前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阶级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战前没有一个专门的作战机构,更没有一个兼顾全局的战略部署。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和日本都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3亿两,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丧失了大量的国家主权。日本既占领了台湾等岛屿,又获得了2.3亿两的白银。这些使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扩大了军备。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清政府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推进了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相关内容

  • 20**年届高考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单元特征]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 ...
  • 历史第四次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讲义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单元特征]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总第1课时) 设计人 : 解放一中 张一一 使用人: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 ...
  • 14甲午中日战争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前预习案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温故知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特 ...
  • 高中历史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纲要求](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情分析]中国近代历史 ...
  •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 1.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 ) A.鸦片摧残人的身体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统治D.整顿吏治的需要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 ...
  • 推荐: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可埋忠骨 赏析吴瑾先生佳作(仲雍胄胤)七律<祭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 赏析作者:关山冷月 不朽英名不朽功,冰城寻旧忆飞鸿. 百年遗恨多清泪,一日断藤非朔风. 故国良民言诺诺,邻邦豪杰气雄雄. 青颅掷去君无悔,未许人间见病翁 ...
  • 八上历史学案
    案八 年级上册历史导学 第1课 鸦片战争 老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知识网络] 预习第一课完成下列作业: 1.十九世纪上半期,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原因是 . 3.主张严禁鸦片的清朝大臣是 . ...
  • 浅谈中日关系_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 提要 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 历史 的认识 问题 , 台湾 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
  • 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约25年.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初期阶段. 第二次鸦片战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