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研究进展 - 范文中心

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研究进展

06/25

生物技术通报

・综述与专论・

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7年第1期

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研究进展

张成桂

要:

夏金兰王晶邱冠周

410083)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硫化矿的酸溶解和化学氧化过程中(H+和Fe3+作用下,金属硫化矿中分解),伴随着硫元素转变成多聚硫S8

或硫代硫酸盐的过程。对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过程的研究表明,胞外环状多聚硫S8可能通过细胞外膜蛋白巯基活化成线状

-SnH后,被转运到细胞周质区域,进而被硫加双氧酶氧化成SO32-,活化过程中同时生成少量H2S;这些酶促反应不需要辅

助因子参与,不释放电子。胞外硫代硫酸盐通过未知途径进入细胞周质。细胞周质中的SO32-主要经由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酶氧化成SO42-,S2O32-可能经由硫代硫酸盐-辅酶Q氧化还原酶、硫代硫酸盐脱氢酶、连四硫酸盐水解酶等氧化为硫酸,少量H2S则经由硫化物-辅酶Q氧化还原酶氧化为多聚硫,后者再经由SO32-和S2O32-氧化生成最后产物SO42-。这些生物氧化过程释放的电子进入呼吸链参与产生细菌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然而,关于A.

ferrooxidans硫氧化系统中各种硫化合

物的酶催化氧化机制的研究仍很缺乏,胞内外硫化合物的转运机制、是否存在胞外酶催化氧化等仍然有待解决。另外,硫的型态和价态、酶催化反应的细胞微区域以及硫氧化系统中一些关键酶的分离及其表达基因的鉴定等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对这些事实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的模型。

关键词:

硫氧化系统

嗜酸硫杆菌属

硫加双氧酶

硫化物-辅酶Q氧化还原酶

硫代硫酸盐-辅酶Q氧化还原酶

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酶连四硫酸盐水解酶

ProgressonResearchesofSulfurOxidationSystemof

Acidithiobacillusspp.

ZhangChengguiXiaJinlan

WangJingQiuGuanzhou

(SchoolofResourcesProcessingandBioengineering,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

Abstract:Themetalsulfidesolubilizationprocesseswereconsideredtobelargelychemicalwaysinwhichthe

sulfurinamineralwasoxidizedwithFe2+byeitherpolysulfidepathwayorthiosulfatepathwayintopolysulfurS8andthiosulfate,respectively.ResearchesonthesulfuroxidationprocessofAcidithiobacillusspp.showedthattheextracellularpolysulfur(S8)isprobablymobilizedbythiolgroupsofspecialouter-membraneproteinsandtransportedintotheperiplasmicspaceaspersulfidesulfur(-S2H),andthenoxidizedbyperiplasmicsulfurdioxygenaseintoSO32-accompaniedwithreleasefewofH2S.Theseenzymaticreactionsmaydonotneedanycofactoranddonotreleaseelectrons.Theextracellularthiosulfatewastransportedintotheperiplasmicspacebyanunknownway.TheSO32-intheperiplasmicspaceismainlyoxidizedintoSO42-bysulfite:acceptoroxidoreductase,andS2O32-isoxidizedintoSO42-possiblybythiosulafte:quinoneoxidoreductase,thiosulfatedehydrogenaseandtetrathionatehydrolase.ThefewH2Sisoxidizedbysulfide:quinoneoxidoreductaseintoS8thatmaybefurtheroxidizedbywaysofS2O32-andSO32-tothefinalSO42-.Thesebio-oxidationprocessesneedsomecofactorsandreleaseelectronsthattransfertotherespiratorychainforproductionofenergyrequiredforthecellulargrowth.Yet,itisverylackinresearchontheoxidationmechanismofthesulfur-containingcompounds,anditisstillunresolvedhowthesulfur-containingcompoundsaretransportedthroughthemembranesorwhetherthereexistadditionalmembrane-boundenzymesthatcatalyzeoxidationofthesulfur-containingcompoundsattheoutsideofthemembrane.Moreover,thepurificationandgene-expressionidentificationofthekeyenzymes,thespeciationofsulfur,andtheenzymaticreactionsmicro-regionpertinenttotheoxidationofreducedsulfur-

收稿日期:2006-07-24基金项目:973计划“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项目(2004CB619201)

作者简介:张成桂(197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通讯作者:夏金兰(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冶金、生物材料和资源生物转化的基础研究

60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7年第1期

containingcompoundsarealsotobeaddressedinmuchmoredetails.Basedontheanalysesofthesefacts,inthisarticle,amodelofsulfuroxidationsystemofAcidithiobacillusspp.hadbeendeveloped.

Keywords:

Sulfuroxidationsystem

Acidithiobacillusspp.

Sulfurdioxygenase

Sulfide:quinoneoxidoreductase

Thiosulfate:quinoneoxidoreductaseThiosulfatesulfurtransferaseSulfite:acceptoroxidoreductasesTetrathionatehydrolase

金属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金属硫化矿在H+

和Fe3+作用下,金属硫化矿中分解,其中的硫原子转变为元素硫和硫代硫酸盐,其过程属于化学反应的范畴;但是,嗜酸硫杆菌属等微生物等参与对亚铁和还原性硫的氧化作用产生金属循环不断溶出所需要的Fe3+和H+[1]。化学反应产生的元素硫和硫代硫酸盐经由细菌细胞转运到细胞周质区域被氧化,其中单质S在氧化的过程中不释放电子参与能量物质ATP的长生,但转变为其它可溶性的硫化合物,为其它还原性硫化合物氧化还原酶,如亚硫酸盐-受体氧化还原酶、硫代硫酸盐-辅酶Q氧化还原酶等提供底物,在S活化时产生少量的H2S则作为硫化物-辅酶Q氧化还原酶的底物,被氧化为元素硫,这些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进入呼吸链后参与细菌生长代谢所需能量的生产[2]。近年来由于金属硫化矿生物浸出对资源利用的重要性以及金属硫化矿废堆酸性渗流液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关金属硫化矿硫氧化机制的研究引起了相关科学工作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日渐增多,但国内研究相对缺乏,需要对就近年来有关金属硫化物的溶解、硫元素在嗜酸硫杆菌属体内的氧化还原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关于A.ferrooxidans的硫氧化系统模型。

多聚硫化物溶解途径则适用于ZnS、PbS、FeAsS、

CuFeS2、MnS2、CuS、Cu2S、NiS、CoS和CdS等众多金

属硫化物的溶解,它基于Fe3+在H+的协助下的对金属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将金属硫化物溶解,其中金属硫化物中大约90%硫元素转变为多聚硫(如图1所示),其余则生成少量的S2O32-和单质S[5,6]。

图1多聚硫化物溶解途径示意图

图1中强酸H2S*+电离产生自由基HS*,后者容易形成H2S2及后续的多聚硫化氢;多聚硫化氢不稳定,大多数分解产生单质S8,少量被O2或Fe3+氧化成H2S2O3和单质S[错误!

未定义书签。]

。这个氧化反

应在没有Fe3+存在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电子经过导电的硫化物MS传递到O2,O2通过形成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而被还原成H2O[7]。然而,在浸矿生物群落中Fe3+的存在,Fe3+更容易从MS晶格中夺取电子。

上述两种反应机制都是属于化学反应的范畴,但是,在有微生物参与的情况下,Fe3+主要由细菌胞外的多聚体供应,这种多聚体附合在葡萄醛酸残基上,亚铁氧化细菌(如A.ferrooxidans,L.ferrooxidans等)能够保持Fe3+的氧化状态,硫氧化细菌(如A.

1金属硫化物的溶解

浸矿酸性环境下,金属硫化矿在H+和Fe3+作用

下,经过硫代硫酸盐途径或多聚硫化氢途径而分解;浸矿细菌利用对亚铁或/和无机还原性硫化合物的氧化来提供其生长所需的能量,同时维持浸矿环境中金属离子不断浸出所需要的高铁离子和质

5]子[1,3~。

ferrooxidans,A.thiooxidans等)能够参与单质元素S

和其他还原性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生H+保持溶液的酸性环境。图2给出了在微生物作用下,金属硫化矿溶解和硫元素氧化的硫代硫酸盐途径和多聚硫化氢途径的概况模式图[1,5,8]。如图2所示,在微生物作用下,在硫代硫酸盐途径机制中,由于Fe3+对金属硫化矿中元素硫的有氧氧化,使得金属硫化矿溶解,同时生成了S2O32-,S2O32-进一步被氧化,经由SnO62-和S8最后生成SO42-;在多聚硫化物途径机制中,由于H+的作用和Fe3+对金属硫化矿中元素硫的有氧氧化,使得金属硫化矿溶解,同时生成了

硫代硫酸盐溶解途径适用于FeS2、MoS2和WS2

等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它完全基于Fe3+对元素S的氧化作用直至元素硫中的六个电子全部被转移,形成S2O32-,将金属元素分离到溶液中去。这个化学反应中还伴随单质S的产生,金属硫化物中大约有

20%的硫变成单质S。

2007年第1期

张成桂等: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研究进展61

H2S2或S8,H2S2或S8进一步被氧化,经由SO32-和S2O32-最后生成SO42-。

催化反应机理的报道。采用物理学的方法分析,发现该酶没有典型氧化还原酶的辅助因子(如细胞色素和核黄素)参与催化反应。

C.Dahl等[10]报道在A.vinosum中硫化物和硫

代硫酸盐的氧化过程中,有些蛋白质和单质S形成硫氧化过程中间产物(RSn-RorR-Sn-H)而短时间地存在于细胞周质空间。T.Rohwerer和W.Sand用嗜酸细菌A.ferrooxidans,A.thiooxidans和Acidiphilium

acidophilium细胞提取物来研究依赖于GSH的硫加

双氧酶的真正底物,发现GSnH能作为酶反应底物,但是GSnH十分的不稳定,能快速分解为单质S和较稳定的GS2H。GS2H在酶促条件下或非酶促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图2

金属硫化矿微生物浸出过程的硫代硫酸盐途径机制和多聚硫化物途径机制概况模式图

其中A.f.=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A.t.=Acidithiobacillus

GSSH+O2+H2O→GSH+SO32-+2H+2GSSH→GS3G+H2S

(酶促反应)(自发反应)

GSnG单独不能作为酶反应底物,但是GSnG在

有GSH的情况下能作为底物,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

thiooxidans,L.f.=Leptosprillumferrooxidans

2单质S的氧化

如图2所示,在多聚硫化物机制中,产生环状

GSnG+GSH→GSxH+GSyG(n>2,x>1,y>1)

早期T.Sugio

[11]

的试验结果表明H2S在GS2G

结构的单质硫(S8)。S8在自然条件下或酸性环境中是相当稳定的,但在硫氧化细菌的存在下,通过硫氧化酶系的作用氧化分解并生成最终产物SO42-。不过,目前有关S8细菌作用过程的初始步骤的酶,以及S元素的利用始于氧化或还原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存在的情况下也能直接氧化成SO32-。其原因是因为H2S和GS2G发生反应产生了GSSH(H2S+

GSSG→GSSH+GSH),GSSH作为硫加双氧酶的底物

而被催化氧化生成SO32-。

这些研究结果肯定了GSnH(或GS2H)而非

GSnG是酶促反应底物。既然GSSH中含有硫烷硫,

是不是所有含有硫烷硫的物质都能发生此反应呢?但研究发现如S2O32-,SnO32-等都不能替代GSnH(或

2.1单质硫氧化模式的提出

T.Rohwerer和W.Sand[9]提出了单质S8先被活

化然后被催化氧化的模式,其中,活化反应首先由亲核反应试剂打开环状结构的S8,即细胞外的单质

GS2H)作为酶促反应底物。

2.2单质硫的活化和转运相关蛋白的研究有关硫活化、转运相关膜蛋白的研究非常缺

S与外膜蛋白上的硫醇基团RSH(功能类似于大量

的GSH)相互接触后被活化,形成线状的无机硫与有机物结合的RSnH(n>=2),然后转运到细胞周质后被硫加双氧酶氧化,形成主要产物SO32-。其中,活化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的H2S。

体外试验表明,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的细菌,S8

的氧化依赖于低分子量硫醇(如谷胱甘肽GSH)酶的催化,该酶依靠GSH将单质S活化(GSH+S8→

乏。RamírezP.等[12]比较研究了A.ferrooxidans在元素硫和Fe2+基质中生长时细胞体内总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发现在元素硫基质中生长的细胞一分子量为44kDa的外膜蛋白表达上调。T.Sugio等[13]从A.

ferrooxidansAP19-3的外膜蛋白中分离并鉴定出

了一种富含硫醇基团的外膜蛋白,但未能确定该外膜蛋白的功能便是和单质S的活化及转运相关。

GS9H→…→GSnH)以作为硫加双氧酶的底物。

目前还没有关于硫加双氧酶的活性反应中心

N.Ohmura等

[14]

发现在硫生长基质中生长的A.

ferrooxidans的鞭毛上有一种硫结合蛋白(40kDa),

62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7年第1期

该蛋白通过与硫形成二硫键的形式使A.

件下催化氧化和还原单质S的产物是SO32-,S2O32-和H2S[20]。Acidianusambivalens中的sor基因已经被克隆测序[21],但在A.ferrooxidans中没有与古生菌

ferrooxidans特异地吸附在硫的表面上。V.Buonfiglio等[15,16]在将A.ferrooxidans从Fe2+生长基

质转入到以单质S或是硫代硫酸盐为基质的培养液中时,发现A.ferrooxidans外膜蛋白成分显著变化。例如,在单质S基质中生长的A.ferrooxidans表达一分子量为55KDa的外膜蛋白质,该蛋白在Fe2+基质中生长的A.ferrooxidans外膜却没有出现;另外,发现一分子量为47KDa的组成性表达外膜蛋白,该蛋白在单质S或硫代硫酸盐基质中的表达相对较高,而在Fe2+基质中的的表达较少;说明这两种外膜蛋白可能和A.ferrooxidans对含硫化合物的氧化相关。另外,V.Buonfiglio等在对不同基质中的生长的菌株A.ferrooxidansMSR外膜蛋白的研究中,发现有一分子量为50KDa的外膜蛋白只在单质S基质中生长的细菌细胞中高度表达,在黄铁矿和硫代硫酸盐基质中生长的细菌细胞的表达量也增加,但在Fe2+基质中生长的细菌细胞中不表达。这种情况在A.ferrooxidansATCC23270也得到了证实。该50KDa的外膜蛋白中只有一个Cys残基,推测它可能在细菌吸附单质S的最初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这些研究都未能区分出硫活化和转运相关蛋白及其相关活化或转运机制。

Acidianusambivalens中sor同源相似的基因。

硫活化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的H2S成为质膜上SQR的底物,催化生成单质S8,单质S8在细胞周质被活化后进一步被氧化。S.Wakai等

[22]

在A.

ferrooxidansNASF-1中,以辅酶Q作为电子受体时,

能检测到SQR活性,且在S基质中生长的细胞的

SQR活性是Fe2+基质生长细胞中的18倍,但是在

转录水平上,在S基质生长的细胞的sqr转录量是

Fe2+基质生长细胞中的3倍,相对于18倍的酶活性

水平上的差异,相差较大,推测功能性SQR的活性差异可能是缘于翻译后修饰或者辅助因子的参与。

3SO32-的氧化

还原性硫化合物在A.ferrooxidans体内的氧化

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32-,如果SO32-没有被快速消化而在体内积累,就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细胞生长[23]。因此,细胞体内需要有解除SO32-毒性的氧化系统。一般SO32-主要经由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酶氧化成SO42-。

研究发现,Thiobacillusnovellus[24,25],Thiobacillus

thioparus

[26]

,Thiobacillusversutus

[27]

和Thiobacillus

concretivorus[28]中存在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些酶含有

钼元素,具有和哺乳动物亚硫酸盐氧化酶相似的特性,利用细胞色素c或铁氰化物作为SO32-氧化后的电子受体[24];J.R.Vestal等[29]发现A.ferrooxidans中的亚硫酸盐氧化酶含有细胞色素c,但是不含血红素和非血红素铁中心。T.Sugio等

[30]

2.3单质硫氧化酶系蛋白的研究

相对于硫活化和硫转运蛋白,有关硫氧化酶系

蛋白的研究要多得多。这些酶系蛋白主要包括硫加双氧酶、硫加氧还原酶、硫加氧酶、硫化物-辅酶Q氧化还原酶等,前两者的底物为单质硫,第三者的底物为单质硫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H2S。

从A.

ferrooxidansAP19-3中分离到了一种膜结合亚硫酸

盐氧化酶,其催化活性位点位于细胞周质,分子量为650KDa,含有分子量分别为59KDa和61KDa的两亚基,该酶以Fe3+为电子受体,而不是以细胞色素c或铁氰化物作为SO32-氧化后的电子受体,这种亚硫酸氧化酶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快速地氧化SO32-。K.Nakamura等[31]和G.A.H.deJong等[32]分别从A.thiooxidans和Thiobacillusacidophilus中分离到了利用细胞色素c的亚硫酸盐氧化酶膜蛋白,体外试验表明其活性最优pH值为中性,暗示其活性中心位于细胞质液中。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

I.Suzuki

[17,18]

和M.Silver等

[19]

分别对A.

thiooxidans和A.ferrooxidans的硫氧化酶进行了研

究,认为其中硫加双氧酶的硫氧化活性依赖于GSH的参与,S从零价态转变为多聚硫化物之后直接氧化成SO32-。在Acidianusspp.中也发现了十分相似的但不依赖GSH的硫加双氧酶存在。在高温有氧条件下,从古生菌Acidianusambivalens中发现的惟一能氧化单质S的硫加氧还原酶(sulfuroxygenase

reductase:SOR)位于细胞质液中,兼具硫的氧化和

还原活性,不需要其他辅助因子的协助,其有氧条

2007年第1期

张成桂等: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研究进展63

酶途径中能量产生储靠电子传递来实现,电子经

Gardner和D.E.Rawlings[36]在A.thiooxidans和A.caldus细胞内和细胞提取物中都检测到了TST活

性,然而,在能氧化亚铁而不能氧化含硫化合物的细菌L.ferrooxidans中没有检测到有TST活性。A.

SOR传递给细胞色素c,最后由细胞色素氧化酶接

受。至今还没有关于亚硫酸盐氧化和细胞色b、辅酶Q相偶联的证据[33]。

4S2O32-的氧化

硫代硫酸盐在氧化生成硫酸的途径中,可能涉

ferrooxidans在以黄铁矿和S为基质的酸性环境中

生长时有S2O32-的生成,而且S2O32-是黄铁矿中硫元素生物浸出的主要中间物质[5]。P.Ramírez等[37]研究发现A.ferrooxidans在黄铁矿和S基质中生长时,细胞体内有一种类TST蛋白高度表达,在Fe2+基质中生长时,该蛋白质只是微量表达。P.Ramírez等[38]在进一步对比A.ferrooxidans在S和Fe2+基质中生长时细胞体内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时发现,在S基质中生长的细胞体内有几种蛋白质被诱导表达,包括一种外膜蛋白,一种类TST蛋白,一种类

及到的酶系蛋白包括硫代硫酸盐-辅酶Q氧化还原酶、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硫代硫酸盐脱氢酶和连四硫酸盐水解酶等。目前硫杆菌中S2O32-的氧化途径仍十分不清晰,其中至今还未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硫代硫酸盐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盐的过程中,是否有中间产物SO32-存在。

S2O32-的氧化酶系蛋白的研究

人们对Paracoccus硫氧化酶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S2O32-共价结合在酶上,直接氧化成SO42-,催化反应过程中没有其它中间产物的生成,释放的电子经过辅酶Q或细胞色素c传递给末端氧化酶。人们称这种S2O32-直接氧化途径为PSO(Paracoccussulfuroxidation)途径。嗜酸硫杆菌S2O32-氧化途径与此直接氧化途径不同,而是遵循

连四硫酸盐中间物途径[34]。

从古生菌A.ambivalens中分离的膜结合硫代硫酸盐-辅酶Q氧化还原酶(thiosulfate:quinone

4.1

S2O32-/SO42-结合蛋白,一种类微囊多聚糖运输蛋白

以及其它几种功能未知蛋白,其中类TST蛋白,类

S2O32-/SO42-结合蛋白的出现显然是和硫的氧化代

谢相关。

K.Nakamura等[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从A.thiooxidans

JCM7814分离纯化到了硫代硫酸盐脱氢酶

(thiosulfatedehydrogenase),该酶属单体结构,含有血红素c,分子量为27.9KDa,位于细胞周质,最适

pH为3.5。这与早期M.Silver等

[39]

从A.

oxidoreductase:TQO)在铁氰化物和癸基-泛醌为电

子受体时能氧化S2O32-成为S4O62-。TQO含有两个由含双顺反子的doxDA操纵子编码而来的亚基DoxA和DoxD(28KDa和16KDa)。二级结构预测DoxD含有五个跨膜螺旋,DoxA含有一个跨膜螺旋。TQO活性能被巯基结合试剂(如乙基马来酰亚胺和在A.ferrooxidans中没有与古生菌A.Zn2+)所抑制。

ferrooxidans分离到的硫代硫酸盐脱氢酶性质相似。

但与J.M.Visser等[40]从Thiobacillussp.W5(实为

A.sp.W5)中分离到的硫代硫酸盐脱氢酶组成不

同,后者含有两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33KDa和

27Kda,含有细胞色素c,而不是血红素c。

4.2连四硫酸盐水解

很多嗜酸硫杆菌在利用硫代硫酸盐的过程中

ambivalens中sor同源相似的基因,但有与A.ambivalens中编码TQO的基因相似的双拷贝doxDA基因。doxDA在嗜酸硫杆菌S2O32-氧化中的

作用机制虽然还不清楚,推测doxDA基因编码的产物在嗜酸硫杆菌硫氧化过程中可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产生连四硫酸盐及其它连多硫酸盐。R.Meulenberg等[41]发现连四硫酸盐水解酶在细胞内的浓度足够催化硫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连四硫酸盐,认为连四硫酸盐水解酶是硫氧化系统中硫代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的关键酶。已经证明在A.thiooxidans、A.

ferrooxidans和A.acidophilum中连四硫酸盐水解酶

45]

参与了硫的氧化反应过程[22,42~。

A.ferrooxidans在S基质生长时有硫氰酸酶

(rhodanese)表达。硫氰酸酶是一种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thiosulfatethiotransferase,TST),

专门打断

有关嗜酸硫杆菌连四硫酸盐水解酶作用模式的报导先后不尽一致。例如,R.Steudel等[46]于1987年针对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实为A.ferrooxidans)

S2O32-中的S-S化学键,产生S和SO32-[35]。M.N.

64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7年第1期

提出了连四硫酸盐水解酶作用模式,他们发现水解的主要产物为HS2SO3-和SO4-,其中,HS2SO3-不稳定,但可能在硫原子形成长环状S8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R.Meulenberg等

[45]

于1992年针对

Thiobacillusacidophilus(实为Acidithiobacillussp.)发

现连四硫酸盐水解酶水解的产物为S2O32-,SO42-,S和

H+。T.Sugio等[47]于1996年针对A.ferrooxidansFunis2-1则发现水解产物为S2O32-,SO42-和H+,并没有检测

到单质S的存在。Z.Bugaytsova等[48]对从A.caldus中分离到的连四硫酸盐水解酶进行了N末端氨基酸测序,基因比对发现A.ferrooxidansATCC23270基因组中没有与之同源的序列。这些水解产物的不同,说明不同菌株的连四硫酸盐水解酶结构与功能可能不同。

但不管按怎样的方式水解或水解产物是什么,除了从A.ferrooxidansFunis2-1分离到的连四硫酸盐水解酶是单体形式的细胞膜结合蛋白外[48],从上述A.acidophilum,A.ferrooxidans和A.thiooxidans中分离到的连四硫酸盐水解酶都是二聚体形式的细胞周质蛋白,最适pH值都接近3。

图3

A.ferrooxidans硫氧化系统模式图

其中A:硫双加氧酶,B: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C:连四硫酸盐水解酶,D: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酶,E:硫代硫酸盐脱氢酶

量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正在广泛地开展。相对于铁氧化系统,硫氧化系统的研究更加复杂,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是否有细胞外膜结合酶蛋白参与各种含硫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单质S及其它代谢中间产物的转运蛋白的剖析;各种含硫化合物在酶系统作用下的酶催化机制的阐述;硫氧化系统中一些关键酶的分离和基因的鉴定;硫的氧化与

5硫氧化系统的可能模式

纵上所述,硫化矿的酸溶解和化学氧化过程

NAD+的还原相偶连的反应是否存在等。所有这些

问题的解决,将最终使硫氧化系统模型得以完善和甚至进一步修正。

参考文献

中,伴随着硫原子转变成多聚硫S8或硫代硫酸盐的过程。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总结嗜酸硫氧化细菌氧化对元素硫的氧化过程,胞外环状多聚硫S8可能通过细胞外膜蛋白的巯基活化成线状-SnH后,被转运到细胞周质区域,进而被硫加双氧酶氧化成SO32-,活化过程中同时生成少量

1234567891011

RohwerderT,GehrkeT,KinzlerK,etal.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03,63:239~248.

RawlingsDE.MicrobialCellFactories,2005,4:13.(http://www.microbialcellfactories.com/content/4/1/13)

SandW,TGehrke,RHallmann,etal.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95,43:961~966.

SandW,TGehrke,PGJozsa,ASchippers.Hydrometallurgy,2001,59:159~175.

SchippersA,WSand.ApplEnvironMicrobiol,1999,65:319~321.

SteudelR.IndEngChemRes,1996,35:1417~1423.

TributschH,HGerischer.ApplChemBiotechnol,1976,26:747~761.

SchippersA,JozsaP-G,SandW.ApplEnvironMicrobiol,1996,62:3424~3431.

RohwerderT,WSand.Microbiology,2003,149:1699~1709.PrangeA,EngelhardtH,TrüperHG,etal.ArchMicrobiol,2004,182:165~174.

SugioT,KatagiriT,InagakiK,etal.BiochimBiophysActa,

H2S,胞外硫代硫酸盐通过未知途径进入细胞周

质。细胞周质中的SO32-主要经由亚硫酸-受体氧化还原酶氧化成SO

2-

,S2O2-3

可能经由硫代硫酸

盐-辅酶Q氧化还原酶、硫代硫酸盐脱氢酶、硫代硫酸盐硫转移酶、连四硫酸盐水解酶等氧化为硫酸,少量H2S则经由硫化物-辅酶Q氧化还原酶氧化为多聚硫,后者再经由SO32-和S2O32-氧化生成最后产物SO42-。根据这些基本事实和推测,我们就A.ferrooxidans硫氧化系统提出一个如图

3所示的粗略模式。

6结语

目前,关于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遗传及能

2007年第1期

1989,973:250~256.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张成桂等:嗜酸硫杆菌属硫氧化系统研究进展

3132333435

65

NakamuraK,YoskikawaH,OkuboS,etal.BiosciBiotechnolBiochem,1995,59:11~15.

GovardusAHdeJong,JaneATang,etal.MolCatalysisB:Enzymatic,2000,8:61~67.

KapplerU,DahlC.FEMSMicrobiolLett,2001,203:1~9.DonovanPKelly,JasvinderKShergill1,Wei-PingLu,etal.AntonievanLeeuwenhoek,1997,71:95~107.

TabitaR,MSilver,DGLundgren.CanadianJBiochem,1969,47:1141~1145.

RamírezP,GuilianiN,ValenzuelaL,etal.ApplEnvironMicrobiol,2004,70:4491~4498.

SugioT,SuzukiH,OtoA,etal.AgriBiolChem,1991,55:2091~2097.

OhmuraN,TsugitaK,KoizumiJ,etal.JBacteriol,1996,178:5776~5780.

BuonfiglioV,PolidoroM,FloraL,etal.FEMSMicrobiolRev,1993,11:43~50.

BuonfiglioV,PolidoroM,SoyerF,etal.Biotechnol,1999,72:85~93.

SuzukiI.BiochimBiophysActa,1965,104:359~371.SuzukiI.BiochimBiophysActa,1965,110:97~101.

SilverM,LundgrenDG.CanadianJBiochem,1968,46:457~461.

Kletzin,A.Bacteriol,1989,171:1638~1643.KletzinA.Bacteriol,1992,174:5854~5859.

WakaiS,KikumotoM,KanaoT,etal.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4,68:2519~2528.

SugioT,MizunashiW,InagakiK,etal.JBacteriol,1987,169(11):4916~4922.

36GardnerMN,DERawlings.ApplMicrobiol,2000,89:185~190.37

RamírezP,HToledo,NGuiliani,etal.ApplEnvironMicr(4):1837~1845.obiol,2002,68

38RamírezP,GuilianiN,ValenzuelaL,etal.ApplEnvironMicro

biol,2004,70:4491~4498.39404142434445464748

SilverM,DGLundgren.CanadianJBiochem,1968,46:1215~1220.

VisserJM,DeJongGAH,RobertsonMicrobiol,1996,166:372~378.

MeulenbergR,PronkJT,HazeuW,etal.ArchMicrobiol,1992,157,161~168.

DeJongGAH,WHazeu,PBos,etal.Microbiology,1997,143:499~504.

FriedrichCG.AdvMicrobialPhysiol,1998,39:235~289.FriedrichCG,DRother,FBardischewsky,etal.ApplEnvironMicrobiol,2001,67:2873~2882.

KellyDP,JKShergill,W.-PLu,etal.AntonievanLeeuwenhoek,1997,71:95~107.

SteudelR,HoldtG,GobelTetal.AngChemIntEd,1987,26:151~153.

SugioT,KanaoT,FurukawaH,etal.FermentBioeng,1996,82:233~238.

BugaytsovaZ,EBLindstrom.EuroJBiochem,2004,271:272~280.

LA,Kuenen

JG.Arch

ToghrolF,SoutherlandWM.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1983,258:6762~6766.

SoutherlandWM,ToghrolF.Bacteriol,1983,156(2):941~944.

LyricRM,SuzukiI.CanadianJBiochem,1970,48(3):334~343.

LuWP,DPKelly.BiochimBiophysActa,1984,765:106~117.(1):MoriartyDJ,NicholasDJ.BiochimBiophysActa,1970,216

130~138.

VestalJR,LundgrenDG.CanadianJBiochem,1971,49(10):1125~1130.

SugioT,TKatagiri,MMoriyama,YLZhen,KInagaki,T.Tano.ApplEnvironMicrobiol,1988,54:153~157.


相关内容

  • 双歧杆菌的保健功能及应用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1(2):61-64CulinaryScience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 双歧杆菌的保健功能及应用 苏爱国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 ...
  • 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日本的营养健康食品市场概览 最近几年来,随着日本人的饮食健康观念发生变化,各种健康功能食品正在异军突起,成为食品市场上的新宠.目前在日本农副食品进口市场中,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料供应国.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以原料的 ...
  • 污染控制微生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1.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土壤.大气等)后,由于环境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即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使污染物质的浓度下降直至消除,使污染环境又恢复到原来本地状况的现象. 2.生化作用:生 ...
  • 微生物鉴定之生化实验大全
    入社群:听大咖微课+看医学视频+会议直播 微生物鉴定之生化实验大全 不同的细菌具有各自的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各异,其代谢的产物也不相同.这些代谢产物又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特性,可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这些代谢产物以鉴定细菌.掌握 ...
  •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作用实验研究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作用实验研究 [研究报告]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作用实验研究 张跃华,赵永勋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浓度为10~60mg/L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对不同种类微生物悬液作用5min ...
  • 青霉素酰化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综述与专论・ Bl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9期 青霉素酰化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蒋咏梅1 章文贤1 魏东芝2 (1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现代发酵技 ...
  • 生姜姜辣素提取工艺
    摘要:姜辣素Gingerol是生姜中具有辣味物质的总称本文选用生姜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姜辣素,然后通过对大豆油和猪油在一定时间内过氧化值和酸价的变化研究姜辣素抗氧化作用,并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和菌落生长情况对姜辣素的抑菌作用也 ...
  •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摘要: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污染,ph值小于5.65的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
  •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DOI:10.14143/j.cnki.czgs.2013.02.017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姚振兴 王明泉 孙韶华 贾瑞宝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
  • 奶牛绿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奶牛绿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应用细菌学培养分离技术,从产后死于出血性.败血性坏死肺炎及子宫炎的奶牛肺.子宫子叶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通过细菌形态.染色特性及培养特性观察结合生化实验确定该病原分离株为绿脓杆菌,并通过药敏实验筛选出了环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