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导学案.doc - 范文中心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导学案.doc

05/25

第一单元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

2、掌握中国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及影响;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原因、影响。

【预习学案】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

济区。

2、四大经济区的概况:

(1)山东、山西:分布:①以河南崤山为分界,以东为山东,史称中原,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②以西为山西——大体以关中为主,扩展到河西和巴蜀。

特点:①属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农业区;②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

③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2)江南:特点: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

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山东、山西。

(3)龙门碣石以北:分布: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它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特点:①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②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③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之间长期对峙交流,汇合成互补、互利的统一整体。

3、四大经济区的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

(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

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内迁(五胡乱华),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南迁。东晋政权在南方建立,北方人口南迁的规模更大。 (2)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

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3)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2、影响:①给南方补充了劳动力; ②带去了先进的工具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③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④促进了南北民族文化的融合; ⑤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合理; 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④ 政治中心南移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2、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①孙吴、东晋、南朝初步开发: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进步,大城市出现(建康)。 影响: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

3

②中唐以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原因:北方经济停滞(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③南宋: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3、影响:①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改变古代社会经济布局,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②促进南北文化的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促进了沟通南北经济的大运河的发展。 ⑤消极:由于过渡开发,恶化了生态环境。

【跟踪演练】

1、汉代我国四大经济区中,素有“天府”之称的巴蜀地区属于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2、在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中,以“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半农半牧区”为特点的是

A、山东 B、山西 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 3、中国古代第一次南迁的高潮出现在

A、八王之乱后 B、安史之乱后 C、靖康之乱后 D、宋都南迁后 4、中国古代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是在

A、两晋之际 B、安史之乱时 C、两宋之际 D、宋都南迁以后 5、“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的比较好

6、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原因是①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②统治残酷阻碍经济的发展③人烟稀少,劳动力缺乏④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落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战乱频繁 C、逃避兵役、徭役 D、逃避债务 8、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迁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统治阶级的倡导 D、自然环境优越 9、孙吴、东晋、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是

①农作物体系的完备②耕地面积和产量的提高③政府财赋的依靠力量④出现了像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都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文章天下属江浙”应发生在下列哪个历史时期

A、秦朝 B、两汉 C、两晋 D、两宋

答案:1-5 BDADC; 6——10 CBACD


相关内容

  • (3)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 1.(2010年4月北京市宣武区一模13题)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 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quo ...
  •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末相,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 .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
  • 人教版初中历史7上4单元试卷及答案
    南京新华学校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达标测试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 与秦汉相比,三国两晋南北朝呈现在政治上的显著特点是 A.政权并立,民族汇集 B.政治清明 C.政治腐败 D.阶级 ...
  •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柳雪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 ...
  • 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定自查报告1doc1
    中卫发[ 2012]153号 关于上报<中原卫生院申报一级乙等卫生院评审自查报告> 县卫生局: 根据<镇原县卫生局转发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卫生院 等级评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院由院长牵头,积极准备,组 成中原卫 ...
  • "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
    导 读 本文原载于2017年第5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半月刊,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一带一路"的空间战略研究.为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半月刊的"会员专区"开放给所有会员单位,多方位宣传优秀会员 ...
  • 初二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标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1949年召开的,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川教版)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基础考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 ...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清外历史组 考点1.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1).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其中骨器有耒.耜.锄等. (2).半坡原始居民(北方) ...
  •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5分) 1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