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百家讲坛]"老莫": "诗词写作终究无法称为主流" - 范文中心

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百家讲坛]"老莫": "诗词写作终究无法称为主流"

12/06

“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百家讲坛》“老莫”: “诗词写作终究无法称为主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6 18:38:22

查看( 2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诗歌没有时代的限制,它是穿越是时空的。欧洲诗歌在于叙事,中国诗歌在于抒情。人类的情绪无非就几种,这个是亘古不变的。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友谊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民和祖国的忠贞。”乘着“五月金陵风”,昨日南大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莫砺峰走进省文联,与来自江苏各界的诗歌爱好者畅谈“唐宋诗词”,娓娓道来自己的诗歌情结。颠覆传统说法的他认为:“假如说成唐诗宋词,那么宋诗就这样被忽略了。苏东坡、陆放翁放在唐朝绝不比李白、杜甫逊色。”引经据典之外,“老莫”妙语连珠,“包袱”不少。

最纯粹:“学写情书从唐宋诗词开始”

别看“老莫”已过花甲,但是说起流行语一点都不生。信手拈来周星驰的“爱你一万年”、“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等,他认为爱情是不变的经典。“不是我贬低现代文艺作品,只要是谈到爱的几乎都脱离不了恶俗之嫌。”莫砺峰教授直言“诗歌,时值今日依然具有魅力”,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泪始干”、 晏几道“落花能独立,微雨燕双飞”等等在“老莫”眼里是“最美的表白”。“如果你失恋了,你对你的她说“落花能独立,微雨燕双飞”,她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没回来你到南大来找我。”此话一出,全场哄堂大笑,“如果真的没有回来,只能说明她素质太差了。”

莫砺峰教授认为,诗歌是个人气质最好的试金石,“没有目的,只为最初的冲动而作”才是真正的诗歌。

最犀利:“李白和杜甫,我更喜欢杜甫”

在《百家讲坛》开讲之后,坦言经常接受采访时会被问到“李白和杜甫,你更喜欢谁?”“老莫”认为“对我而言,这是最恶意的一个问题”。在莫砺峰眼中,李白是“茅台酒”,杜甫是“二锅头”,而他更喜欢杜甫。“读诗和个人的遭遇息息相关,不同的阶段你会喜欢不同的诗。诗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阅尽“唐诗”的莫老借此次《名家讲坛》机会,剖析他眼中的诗人形象,观众朋友对此津津乐道。莫老举例李煜的诗句,现场朗诵,赞赏南唐“李后主”的诗,在他看来是“李后主”是中国诗歌史上写诗最真实、最善良的诗人之一。而“从今天看来,简直犯了破坏文物罪”的“乾隆皇帝”弘历同为皇帝,且写诗最多,却并不讨喜。苏东坡被当之无愧地称为“中国诗歌界的全才”,而说到白居易“夕阳红”式的生活方式时,一句“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让现场老年诗歌爱好者议论纷纷。

最坦诚:“诗词写作终究无法称为主流”

“生活中,很多人对我说,我写诗不是写给你们看的,我是写给500年后的人看的。”莫砺峰教授认为这种想法“很傻很天真”。“无论哪个年代,诗歌都是写给大众看的,人家都看不懂就不叫诗歌了。自我封闭现象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莫砺峰教授坦言自己压根背不出几首像样的白话诗歌,“喜欢一个诗人,会连他的诗都不会背嘛?”

在互动交流阶段,当被问到有没有喜欢的80后或者90后诗人时,老莫的回答是“读诗我只读到北岛、舒婷那个年代”。在他看来,诗词写作终究无法称为主流。“古体诗的盛世是唐宋,已经过去了。白话诗的盛世在何方,我无法预计。”

面对“中国诗歌何去何从”呼吁“80后、90后甚至00后”加入到诗歌大军中,一起期待中国诗歌下一个盛世的到来。而在讲演过程中,莫砺峰教授未就是否会重回《百家讲坛》一事做出正面回答。


相关内容

  • 鲍鹏山之百家讲坛
    鲍鹏山之百家讲坛 鲍鹏山(10 张) 洋洋万千言的<水浒传>虽然没有<红楼梦>的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但在<水浒>梁山水泊一贯的豪气冲天.气贯长虹的背后,却有着众多英雄人生际遇 ...
  • [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
    首播频道:CCTV-10 简介:咸丰皇帝的一生其实是极其不幸的一生,他虽然贵为天子,却面对的是中国前所未有过的危局,他虽有心拯救国家于危难,却终究无力回天.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如果当年继承皇位的不是咸丰皇帝,那么,以后百十年间的中国历史必将重 ...
  • 山西省三区(县)八所重点中学20**年届高三开学联考语文
    山西省三区(县)八所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开学联考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 ...
  • 马瑞芳:蒲松龄是莫言的老师
    马瑞芳:蒲松龄是莫言的老师 012年11月22日 08:43:05 马瑞芳在演讲中.(邓智斌 摄)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张焱婷 "生活在海棠叶儿形黄土地上的少年,有谁不晓得向崂山道士学艺却在头上磕了一个大包的王生?有谁没听过厉 ...
  •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 ...
  • 20XX年 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3)
    2017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3 [2017 东城一模]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共10分) ①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 ...
  •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 我们在研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清代的考据学家在他们的小学训诂著作中所引用的材料,几乎遍及先秦两汉经史子集各种著作,但所引的唐宋诗词则屈指可数.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在经 ...
  •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作者:刘梦溪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期 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知识界甚至广大民众的关注.关于国学与传统文化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次我想讲的是,在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张力和互动.现在大家已经逐 ...
  • 我的语文教育观
    我的好课观 上世纪80年代,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一.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