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 - 范文中心

城市经济学

06/12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

第一节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一、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

二、城市的本质

1、城市是积聚和系统形态的生产力

2、城市是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而创造的人工环境

三、城市的功能

1、城市的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

基本功能: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特殊功能:海滨城市、边防城市、石油城市、煤炭城市、钢铁城市、林业城市

2、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对所拥有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要素和资源进行配置和利用的能力,具体包括积聚能力、辐射能力、流通能力和增长能力。

第二节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城市的产生是城乡的分离和对立的运动过程

二、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一)比较利益——李嘉图

(二)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规定的技术和投入要素价格下,长期平均总成本的降低,它意味着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更大的产出。

(三)聚集经济

聚集经济是因企业间各种生产活动的选址彼此靠近而使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一、聚集经济的内涵

集聚经济就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二、聚集经济的性质

规模经济一般随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

范围经济指企业在同时经营多种事业时所产生的一种效果。

集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地方化经济: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

城市化经济: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 系,可能对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做出贡献。

四、城市集聚经济效应

1、近邻效应:是在城市经济活动中,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空间关系对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时所带来的经济性。大致分为:共享经济利益、劳动力市场经济利益、信息经济利益。

2、分工效应:是指几乎任何区位集聚在一起都能够享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

3、结构效应:是指集聚要素的集聚方式及要素间的聚合程度对城市集聚的作用。

结构关联效应:是城市产业联系方式及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状况对城市集聚质量的影响。

结构成长效应:实质上是自愿流向生产率更高部门的再配置效应。

结构开放效应:是指城市时刻处于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之中。

4、规模效应:城市以经济系统的方式面进行的经济活动产生的“规模效应”应符合系统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公里要求:

第一,经济活动的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最优经济原理);

第二,经济系统的社会福利水平趋于最大可能值(社会福利原理);

第三,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指标和耦合度指标不减(持续发展原理)。

5、洼地效应:由于城市——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地理空间上客观存在着“洼地效应”,也称“城市场效应”。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作用力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城市愈近,场效应愈强,反之亦然。

==================================================================================

第二章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化机制

一、城市化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一)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

(二)三次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动力和发动机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三、制度安排与城市化

制度框架:1、工业的具体制度:民间资本积累机制、企业制度、投融资体制、财政税收制度;2、城市化的具体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市镇设置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城市化规律

(一)从时间纬度上看

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会规律变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有三个阶段:

(1)城市化——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增加迅速,社会经济活动明显城市集中。集中性是该阶段的最重要的特征。

(2)市郊化——指城市性质的外延和扩散阶段,城市的经济活动和性质向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延伸,重点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分散性是该阶段的重要特征 (3)逆城市化与内域的分散——指居民和厂商离开市中心,选择自然性质充分的地区居住和生活,从而使市中心衰败下去的一种趋势。

(二)从空间维度上看

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三)从质态维度上看

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而这三个方面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

(四)从量态维度上看 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就是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人口规模变化的规模。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

一、几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

1、按城市化的驱动力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自上而下模式与自下而上模式

上而下模式:指城市化的发起和推动都是由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来完成的。

自下而上模式:指城市化是由市场或民间发起并推动的。

2、按城市化的发起先后划分,可分为西欧模式和后发国家模式。

西欧模式:也称中心城市模式,如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捷克、匈牙利等。 后发国家模式:即城市圈模式,如日本。

3、按城市化的规模政策划分,可分为城市化效率模式和城市化均衡模式

城市化效率模:大城市派强调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小城镇强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中等城市强调大小城市的兼容性。

城市化均衡模式:一是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强调城市化过程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二、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独特性

(一)城市化的独特形式

中国城市化形式的独特性在于它总是与政治运动和政府的意向相伴,而与经济发展进程缺乏紧密联系。事实上,中国目前仍在执行的城市发展政策可以说是一种兼有控制和发展作用的政策。

(二)独特的政策措施

支持小型城市的方针

控制人口流向城市的措施

(三)独特的政府干预模式

三、对经典模式的偏离

经典城市化模式一般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向城市转移,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

中国城市化道路表现出一个独特的特点:它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向农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即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这条道路与经典的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城市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大量的非农化和工业化在城市以外进行。非农化速度较快,城市化步伐仍然滞后。

第二,从规模较小的小城镇起步,控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并同时引导这部分人向小城镇迁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展小城镇的政策。

第三,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吸引力。

第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先于地域转移,也就是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 第五,有形物质形态上的城市化发展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显著落后。

第四节 城市战略

一、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选择

1、以城市集聚效益作为制定城市发展方针的基本依据

2、以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作为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

3、以制度创新和体制变革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

二、实现城市化战略的基本途径

1、积极利用城市集聚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作用。

2、进行经济与社会制度创新,优化制度环境

3、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引导乡镇工业和小城镇的集聚发展

4、培育要素市场,引导要素向优势区位集聚,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5、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点,实施不同的区域城市化战略。

================================================================================

第三章 城市经济增长

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

城市经济增长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变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国民收入指标、就业量指标。

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一、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二、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两种模式

(一)粗放(外延)型增长模式

城市粗放型增长模式就是以资源趋于充分供给为假定条件,通过不断增加要素资源投入,并以外延性扩张的形式放大城市经济规模总量为特征。

粗放型增长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是一种以产值、数量、速度为经济突进目标,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它的核心是追求经济增长,并以增长为唯一目标,而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这种模式的特点有:物质生产的内部不经济、物质生产的外表不经济、政府目标结构中的增长偏好。

(二)集约(内涵)型增长模式

集约型增长模式是以资源供给有限为前提条件,通过不断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重新配置资源而提高城市增长质量的一种增长模式。它强调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增长模式的增长主要来源是:要素组合质量、知识程度的提高、技术发展与所掌握资源的重新配置、集聚规模经济。

二、城市经济集约化增长:质的规定性——基本特征

1、要素集聚是城市集约化增长的基础

2、配置效率是城市集约化增长的核心

3、结构优化是城市集约化增长的本质

4、持续发展是城市集约化增长的目标

三、城市经济集约化增长:量的规定性

四、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1、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1)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效率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当前整个经济体系中每个经济主体的社会福利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达到最佳状态,不能再做任何改变,任何改变都会降低某些人的福利。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结果玩玩会因为如下几个方面条件的影响出现低效率: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帕累托最优效率设立为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也就是要努力改善这几方面的低效率情况。

(2)社会福利的公平化

2、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一)城市输出部门和地方化部门的产业政策:确定城市基础部门、制定扶持城市基础部门的产业政策、发展城市地方化部门的政策、培育产业集群。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和收益政策:城市劳动力投入及其报酬、城市资本投入及其报酬政策、城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政策、城市发展创新及企业家精神政策。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环境政策:城市投资环境的建设、商业孵化环境的建设、城市经济增长分公共服务政策。

第四章 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经济

资本效率、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收益是城市规模效益的基本机制。城市规模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规模经济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居民个人、企业和城市三个层面分析。

从个人看,城市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居民货币收入和公共设施的便利两个方面。

从企业看,城市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益和市场容量两个方面。

从整个城市看,城市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它是一种行业的规模经济,即表现为居于城市中的某行业的单位企业的成本随着整个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下降。城市化经济:也称都市经济,是指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即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总规模的上升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二、城市适度规模

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中的集聚,既会从中获益,也要付出代价。如果集聚的利益大于成本,集聚的过程就会继续,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直到两者相等为止;一旦集聚成本大于收益,那么,满足理性假设的各种行为主体就会从城市迁出,从而出现城市人口分散的过程,城市规模随之收缩,直至在集聚利益与成本相等时为止。当两者相等时,就会形成一个均衡点,这就是城市的适度规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地租

城市土地地租是城市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

城市地租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等级差别,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来源是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来源是市场价格与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差额。

城市的级差地租主要由土地的位置和投资所决定的。由区位形成的级差地租永远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

二、城市土地市场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基本格局:由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使用权供给的一级市场和用地者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二级市场共同构成。

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的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政府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和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二个过程是政府将其掌握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权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多个相互竞争的卖方,并且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是多向的,既可以向下延伸,也可以向上延伸。

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城市土地所有制、城市土地使用制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土地配置管理制度、城市土地使用监管制度

,包括城市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占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四、市郊化产生的原因

1、交通工具的革新; 2、郊区地价优势比较明显; 3、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4、旧城的更新改造; 5、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的调整;

6、对居住地选择的偏好; 7、规划和政策因素。

五、城市扩张和农地保护

市地与农地冲突的原因

1、城市化带来的用地压力; 2、土地集约利用的竞争;

3、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4、城市规划的扩大或变更。

六、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新城运动的启示

1、我国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历史演变

·1949—1978年:5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热潮

·1978—1992年:80年代大规模的城镇建设高潮

·1992年至今:以开发区和大城市建设为主的城市化和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建设阶段

2、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态势及新挑战

-----------------------------------------------------------------------------------------------------------------------------------------------

第六章 城市基础设施

一、城市基础实施的分类

(1)从系统论角度分类

·城市供水与排水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系统;自来水生产与供应系统;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

·城市能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电力生产与输送系统;人工煤气的生产及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的供应系统;集中供热的热源生产与热力输送系统等。

·城市交通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与停车设施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快速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

·城市通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邮电设施系统;电信设施系统等。

·城市环境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系统;环境保护系统;园林绿化系统等。

·城市防灾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系统;防洪系统;抗震及防地沉系统;人防备战系等。

(2)从城市管理角度分类

·垄断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供水、供电、有线通讯、对外交通、防灾设施等。

·非垄断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燃气、供热、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

(3)按照建设投资及其经营权的市场化程度分类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供水、供电、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环卫、燃气、供热等设施。

·非完全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防灾、绿地、环境监测等设施。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特点

1、城市发展的先决性。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城市的物质表现和承载体。这种无可替代的“硬件”是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先决性条件。

2、系统的整体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是由各个子系统综合形成的,缺一不可,在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中要注意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二是从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发挥和效率提高上看,它不仅要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也要在自身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保持合理的协调比例关系。

3、建设上的超前性。城市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支撑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时序关系上,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保持适当的超前性。

4、公共物品的地方性。即地域的限制。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模式属于滞后型发展模式,即基础设施的发展落后于直接生产部门的需要。在这种模式下发展,由于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虽然由于集中资金于直接生产部门的建设,短期内加速了工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这实际上是阻碍了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和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使工业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得到提前发展。但是工业经过一个不长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发展就会出现比例失调现象,从而妨碍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和生产效果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意义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能够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优先解决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能够减轻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分担国家和城市政府的投资风险,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可以有效培育城市建设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可以促进城市市场建设,利用关联效应,带动整个城市产业群的进步与升级。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创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为什么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

第七章 城市产业经济

一、城市产业分类

1、按经济功能划分

·主要满足城市外部市场需要的产业为输出产业(或基础产业)

·主要满足城市内部市场需要的产业为地方产业(或非基础产业)

2、按生产要素划分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3、按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企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为除上述以为的其他产业,有包括四个层次: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部门等。

二、城市产业结构

1、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选择和确定城市主导产业,主要有两个侧重角度,其一是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其二是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

这两个角度常常是相互关联、互为转化对。

(1)从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选择和确定城市主导产业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而言,从产业的带动作用选择和确定城市主导产业,就是要选择能发生最大连锁效应的产业部门—带头部门,把有限的投资优先集中于带头部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连锁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后向连锁一般比从前向连锁更重要,带动作用更强。所以,城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应主要从后向连锁效果大的部门考虑。

(2)从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选择和确定城市主导产业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中心,每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活动中,均承担着一定的专业化职能,体现为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城市的专业化职能,从根本上讲,是由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比较区位优势最强的某一项或某几项产业所支撑的;从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就是具体分析城市的每个产业部门在整个区域的同类经济部门中所处的地位和相对重要程度,从中选择出比较区位优势最强,或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部门,强化和扩大这一优势或潜力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产业结构合理的标志:

·产业结构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能使现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能使产业间协调发展

·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与协作

·能保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高加工度化

·高附加价值化

·技术知识集约化

·产业结构的“软化”

三、城市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所组成的区域内的一种创新协作网络。

2、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一是产业集聚节约了搜索信息的成本,有助于集聚区内企业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以保持在生产和经营出于信息优势的状态。二是产业集聚的地方一般存在明显的经济外部性,使得企业可以共享行业内的公共用品,而且容易接近客户。三是创新促进集聚区的企业更具有生产效率,始终追踪先进的技术。四是产业集聚有利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提升区内的产业竞争力。

-----------------------------------------------------------------------------------------------------------------------------------------

第八章 城市劳动经济

一、城市劳动力城市的二元化

1、城市劳动力城市的二元化,是指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同时并存在劳动力市场。

2、我国城市劳动力城市的二元化形成的性质:首先是整个经济的部门结构发生了变化,创造出一个新生的就业群体,其主要由进城的非技能型劳动力构成。其次是城市就与结构的深化,使得城市劳动力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相对舒适和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的职业与岗位。

3、二元化劳动力运用的阶段性特征

·阶段一: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同向迁移阶段。在该阶段,集聚效应占主要地位,劳动力迁移的需求显现,城乡和城区差距扩大。

·阶段二: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静止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继续迁移阶段。在该阶段,集聚效应逐步下降,人口数量增加的拥挤效应初步显现,两者相对均衡,技能型劳动力相对放慢,非技能型劳动力因集聚效应仍占主导地位,将继续向城市移动。

·阶段三: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异向迁移阶段。

·阶段四:非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静止和技能型劳动力的继续外迁移。

·阶段五: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静止阶段。

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的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由雇主和雇员组成的,实质上就是位于企业内部的

在企业雇主与众多雇员之间形成的劳动就业关系。

存在的原因: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

三、目前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1、劳动力总供给严重大于劳动力总需求

2、劳动力质量低,结构性失业突出

3、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条件分割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4、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相配套的劳动力就业法规仍不健全。

5、内部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导致产业、行业和企业内部的劳动力调剂能力和效率低下。

6、与劳动力市场建设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很不健全,给劳动者正常、有序流动带来很大困难,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动成本。

-------------------------------------------------------------------------------------------------------------------------------------------------

第十一章 城市物流经济

一、物流的内涵

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几个方面。

二、城市物流

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综合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因素,由个体企业全面优化城市区域物流和交通行为的过程,是城市功能得以发挥的有力支柱,是城市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从城市物流的功能看,城市物流主要包括成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社会功能。

从城市物流的主体来看,城市物流主要由货主、物流事业者、消费者及城市政府构成。

三、城市物流的组成要素

1、从城市物流所需要的物质要素来看,城市物流主要由道路、物流设施和网点、物流设备与工具以及各种物流信息系统构成。

2、从城市物流的运营来看,城市物流系统主要由节点物流和路线物流构成。

四、城市物流的特殊性

1、物流密度高,即在相对较少的空间内拥有较大的物流量和较多的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组织。

2、与企业关系密切。一方面,企业输出的微观物流必须通过城市物流才能汇集成输出城市的宏观物流,而外部的宏观物流也只有通过城市这个节点的再分配,才能到达各个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本身就存在于城市之中,在某些物流功能方面,很难分清它究竟属于此还是属于彼。

3、制约因素多。

4、以城市道路系统和短途运输为主。

五、城市物流平台的结构

(1)城市物流系统的基础结构

·商品从供应商流向消费者的市场流通渠道。

·城市物流系统运转必需的公路、铁路、车站、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

·政府为规范和调控城市物流系统而确立的产业政策和规则制度

·城市物流发展战略的制订

·与实物流通同步进行的虚拟供应链渠道和多媒体等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转

(2)城市物流平台的层面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研发平台,这三者构成城市物流系统有效运转的硬件支撑体系,其主要作用是为城市系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3)物流发展政策平台

其作用是为城市物流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软环境,包括理想的投资环境和产业运营环境,以及针对运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政策、融资政策和具体的市场管理政策。

六、我国城市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1、物流系统的协调性问题。管理体制上的分割给城市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困境。不同领域都有

涉及相关物流部分的工作计划及长期规划,他们基本上是以分开的形态开展的,缺乏系统性、一体化的考虑,这给城市物流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

2、物流环节的兼容性问题。由于组成城市物流系统的各个主要领域处于分立、互斥的局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竞相发展,各自为政,难以实现互相兼容。

3. 城市物流平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物流线路与节点的失衡、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物流节点的失衡、物流市场与制度的失衡这三个方面。

--------------------------------------------------------------------------------------------------------------------------------------------

第十二章 城市区域经济

1、城市群:在主要核心城市周围,集聚了不同类型、规模的城市,形成与核心城市保持较密切的城市群体。

2、都市圈:是指城市发挥其机能时与周边地域所形成的种种密切联系所波及的空间范围。

3、都市圈的特征

·都市圈的空间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职能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对周边城镇和地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是整个都市圈域内的经济中心和增长极。 ·都市圈一般可分为单中心都市圈和多个中心大都市圈。

·都市圈内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和次一级的中心城镇也应具有相对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都市圈内具有相对发达并高度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交通网络

·都市圈是一个以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以及生态联系为核心形成的一体化的区域,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地域单元。

4、都市圈的性质与功能

·都市圈的高集聚性

·都市圈的高能级性

·都市圈的开放性

·都市圈的自组织性


相关内容

  • 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征与转型
    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征与转型 作者:王晓玲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06期 [摘要]辽中南城市群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区域,处于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阶段,尚未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辽中南城市群具有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规模 ...
  • 经营城市与城市竞争力
    作者:仇保兴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2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290;TU984;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1)04-0084-05 一 城市竞争力与经营城市的基本概念 我国转入市场经济体制 ...
  • 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_现状与走向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学术专题:生态经济与低碳发展 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李向阳黄芳李瑞晴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工理论教研室,南京210045) [摘 要]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33卷第179期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 V01.33NO.179 2012年9月 THETHEORYANDPRACTICEOFFINANCEAND ECONOMICS SeP. 2012 ・经济管理・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 ...
  • 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上.中.下
    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上.中.下篇) 一 城市定位:一个决定中国城市发展命运的主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突飞猛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使国家边界变得不太重要,城市的作用日益突出.换言之,国家竞争力更多地体 ...
  • 城市_让生活更美好_中国统计年鉴_城市概况_专题解读
    2 011. 1 统计科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统计年鉴>"城市概况"专题解读 文/周叶婷 高敏雪 10月31日,伴随着世博园展区依次熄灭的绚烂灯火,黄浦江畔的盛会在人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了帷幕.上海 ...
  • 论珠三角城市群的组团式发展
    2006年2月 第1期 总第124期 开放导报 China Opening Herald February 2006No.1 Total No.124 [城市化研究] 论珠三角城市群的组团式发展 陈章喜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广州 ...
  • 建筑经济学论文:城市紫线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建筑经济学论文:城市紫线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城市紫线划 定了列入法定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紫线范围内的历史保护工作产生成本,与其土地经济价值的矛盾难以平衡.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的视角,怎样作出 ...
  •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 王小伟,朱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逆城市化作为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的关注.在回顾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和我国城市化 ...
  • 城市规划原理_专业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 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2.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