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三字经]讲义 - 范文中心

三上[三字经]讲义

02/19

广州市白云区集贤小学

三年级上学期国学之《三字经》讲义

第一讲 人之初——贵以专。

一、教学内容:P1-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二、教材解析

每个人生下来,由于善是人类最初的天性,所以,人性的差别原市是极小的。只有后来由于个人所形成的环境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产生了种种差异。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为什么要对人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这是“教之道”在认识论上,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性”和“习”的关系 。

谈到人性,中国文化里面有三种学说,基本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去习性”是将后天习染养成的恶习和坏毛病去掉,人的恶习古人总结为“吃喝赌嫖抽”五毒,也叫五鬼。五鬼缠身会使人害病身亡,五鬼闹宅会让人家宅不安,必须戒掉恶习,改掉坏毛病,这是做人的第一步工夫。

因此教育一定要尽早,越早越好。什么时候开始叫早呢?胎教就够早了吧,不!胎教已经晚了。要从还没有做胎之前就对父母进行教育,这叫改种留良,是播种前的育种与平整土地。优质受精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对胎儿心性的发育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对此已经实践研究了几千年,出了多少代的

圣贤之人。你如果相信、接受并且照着去做,你就生贵子,一辈子幸福。你如果不信,将来很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干的事,不是上几年学就结束了,就完成了,所以是“活到老,学到老”。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教育是不能停止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一天也松懈不得。

三、学习目标

1、学习 “人之初”中的五句话,能够有节奏地诵读。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五句话,能够明理。并能够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四、教学建议

(一)、质疑导入:人原本是善良的还是凶恶的呢?

(二)、初读感知

1、看拼音自读《三字经》P1——2页

2、指名读正音。

3、多种形式练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对读、配乐读)

(三)、诵读感悟

1、看图、课本的故事《桅杆喻正》或视频理解这五句话。

2、结合生活感悟升华。

3、你来当裁判,学生根据所学判断日常行为的正误。

(四)、拓展活动

1、演一演,结合生活实际以各种方式演读经文。

(五)、小结:

第二讲 昔孟母——名俱扬。

一、教学内容P3-5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二、教材解析

孟子名柯,字子舆,小的时候家里面很穷,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父亲激公宜在孟子三岁时就外出谋生计,以后就音讯皆无了,家里全靠母亲仉氏纺线织布生活。孟子家住今天山东省邹县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庄外不远处是一片坟地,总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在那里吹吹打打。孟子好学,看了以后回来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小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怎么得了呢?于是决定搬家,给孟子换个环境。

孟子十分聪明,上学以后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慢慢就觉得学堂的课实在没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连三天没有上学,早上出门说去上学,下午还准时回家,孟母以为他是放学了。三天不去学堂老师不放心,派人到家里探问,看孟子是不是病了,这下子孟母才知道儿子逃学了。下午孟子又回来了,母亲问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说上学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经线齐着机杼给剪断了。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为他们维持家计的唯一来源就是母

亲织的布。孟母让他将断了的线头全部接上,几百根经线全剪断了,哪里还接得上。

孟母于是将道理讲出来说:读书与织布一样不能截断,截断了就接续不上了。即使能接续上,但织出的布满是疙瘩,还有人要买吗?你贪玩逃学,荒废时光,怎么能学到安邦定国的本领呢?千万不要走你远祖孟僖子的老路,给祖宗丢脸、抹黑。孟子的远祖(高祖的父亲)孟僖子曾任鲁国的司空,有一次陪鲁昭公出访楚国。楚王在郊野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孟僖子因不学无术,不知如何演礼,急得满头大汗,自己丢丑不算还给鲁国也抹了黑。以后孟子的高祖才拜孔子为师,成为七十二贤之一。

孟子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抒”的故事。

窦燕山,名禹钧,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属于燕国,燕国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称他为窦燕山,就像诗圣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称为杜少陵一样。

窦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所以才有五子联科。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说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于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恒。

三、学习目标

1、学习 “昔孟母——名俱扬。”中的四句话,能够有节奏地诵读。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四句话,能够明白学习要打好基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能够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

四、教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讲故事《孟母三千》P 3

(二)、初读感知

1、看拼音自读《三字经》3——5页

2、指名读正音

3、多种形式练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对读、配乐读)

(三)、诵读感悟

1、看图或视频理解这四句话。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升华。

3、根据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事例。

(四)、拓展活动

2、演一演学习小故事《孟母断机》、《五子登科》。

(五)、小结:

第三讲 养不教——老何为

一、教学内容P6-7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二、教材解析

这是教育的第二条原则,家教与师教相结合,现代概念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中的长辈对子弟的教育,学校教育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两种教育的背景不同,内容也不一样,有些话老师说不出口,有些话家长说不出口,所以老师教孩子要孝敬父母,家长教孩子要尊师重道,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圆满。这几句话是针对受教育者说的,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好好接受教育,老了以后怎么办呢?浅显的道理是学习有最佳年龄期,就是十三岁以前。错过了这个黄金阶段,则事倍功半,不是说不能学习,而是你下的功夫大,收获反而相对的小。至于深层的道理,就是事物的因果关系。人是不受苦不享福,不遭罪不出贵,受多大的苦享多大的福,遭多大的罪出多大的贵。唱戏的名角都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年没有种因,现如今到哪里去找果呢?

有见识有智慧的父母都肯让小孩子去吃苦,磨练他的意志,以期长大后挑重担、成大器。孔子在《论语•宪问篇》也说:“爱之能勿劳乎”?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要使他劳,使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否则爱就变成了害。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父母含着怕化了,顶着怕歪了,从小就锦衣玉食。吃苦是积福,享福是消福,孩子这么小就享福,长大了福就薄了,老了福就没了,那可就惨了。看看西方国家,那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为什么是老年人的坟场?他的福没有了,年轻的时候享受完了。我们中国人讲究年轻的时候积福不享福,趁年纪轻身

体好,再苦再累也受得住。老了以后体力衰了干不动了,那个时候再享福,自然儿女孝顺,子孙满堂,身心快乐,安度晚年。外国人看了羡慕死了,他们住在养老院里孤独寂寞,比不了我们中国人。

三、学习目标

1、学习 “养不教——老何为”中的四句话,能够有节奏地诵读。

2、让有趣历史故事去激励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去汲取古人的教训。

四、教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看关于习惯养成的视频

(二)、初读感知

1、看拼音自读《三字经》6-7页

2、指名读正音

3、多种形式练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对读、配乐读)

(三)、诵读感悟

1、看图或视频理解这四句话。

2、说一说你了解有父母教育与老师教育的区别。

3、找一找,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发现过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4、说一说,你了解的故事或事例。

(四)、拓展活动

1、演一演,联系实际演一演好习惯的案例。

(五)、小结:

第四讲 玉不琢——习礼仪

一、教学内容P8-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二、教材解析

原料玉石不经过“切磋琢磨”的加工过程,就不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工艺品,人不接受教育不认真学习,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就不会做人。现代科学证明,越是高等动物,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动物生下来就要向父母学习生存技能和捕食御敌的本领。不同种类动物学习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动物智慧等级越低,其本能性反映越强,学习的时间就越短,越是高等动物学习时间越长。人类有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加起来有十三年,这是基础教育阶段,人必须接受十三年的基础教育,才能在社会上独立。

人要在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教育是源远流长的,小孩子从小就要接受礼仪的教育。礼是礼,仪是仪,二者不一样。

为什么要研究礼?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何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何哉?”孔子说:礼啊礼啊,不是送两包点心就是礼,礼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学;乐啊乐啊,不是唱歌跳舞就是乐,乐是把我们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这是真正的文化,来自于人的内心人的思想。

《礼记》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俨若思”。人随时随地都要庄重诚敬,内心保持着这种庄重,待人待物不离诚敬,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这个境界就叫“礼”。

三、学习目标

1、学习 “玉不琢——习礼仪”中的四句话,能够有节奏地诵读。

2、让学生通过学习,以物为例,激励学生立志向学。

四、教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讲故事《和氏献璧》P 8——9

(二)、初读感知

1、看拼音自读《三字经》8-9页

2、指名读正音

3、多种形式练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对读、配乐读)

(三)、诵读感悟

1、看图或视频理解这四句话。

2、用身边的例子加以说明礼仪与做人的重要性。

3、说一说《管宁割席》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1、演一演有关择友的重要性。

(五)、小结:


相关内容

  • 人美版美术三上[对印版画]教学反思
    <对印版画>教学反思 <对印版画>是三年级美术教材中的第十四课,是版画系列课中的一个环节,属于"造型.表现"的范畴.对印版画易于操作.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通过<对印版画>的学习 ...
  • 苏教版数学三上[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
  •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看到了什么]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教案序号]第一个 [课 题]1.我看到了什么 [制作日期]2013-8-28 [授课日期]2011-8-29 [教 法]观察.讨论 [学 法]观察.讨论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树是活的植物, ...
  • 三上英语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整理
    三上英语易错.易混淆知识点及题型整理 1. 字母容易易错.混淆的: (1)小写a 和d 书写规范,否则容易混淆,尤其是小写d 的竖稍微长点:Gg 的格式: (2)i(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手写体I 大写有两横): (3)I i 和Ll 的区 ...
  • 市统计局20**年工作打算
    市统计局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 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
  • 统计局: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地方数据将直报中央
    2011年12月24日05:2521世纪经济报道我要评论(471) 字号:T|T 本报记者 肖明 特约记者 平亦凡 北京报道 12月23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透露,明年2-3月,全国60多万家"三上" ...
  • 三上3[小露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 <小露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练习用钢笔写好"俊.珍"等字. 3. 抓住"越来越„„越来越„„" ...
  • 三上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 双桨 宝塔 安排 愉快 四周 绿树红墙 环绕 二. 1. 悄悄 凉爽 轻轻 三. 1.波浪,白塔,飘荡 凉爽的风 白色的宝塔,葱绿的树,红色的墙,蓝色的水 2.唱歌,跳舞等. ...
  • 1Z101040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970/1/1 1Z101040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第01讲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四张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学习中需要把握其编制角度.计算指标和编制目的.在此基础上,对重要的报表要素,如经营成本等的计算,需 ...
  • 水已不再是地球的专利,太阳系有哪些星球有水?
    茫茫宇宙水漫漫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地球也许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巨大水量的星体.在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积里,海洋覆盖了其中的71%,占据了3.6亿平方千米,而陆地面积只占了29%. 不过在最近几十年里,科学家结合多项研究结果证明,水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