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职工休假的规定 - 范文中心

[劳动法]关于职工休假的规定

08/18

1、一般性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根据以上规定,法定的产假期为90天。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产假时间另行规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休假超过90天的,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

对于生育假期,国家劳动法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就是不少于九十天。另外,每个地区对产假都有自己的补充规定。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相关规定)

劳动部还下发了一份《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女职工产假、产假期间待遇以及适用范围等问题更为详细的解释:

一、 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 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过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

2、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3、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相关内容

  • 劳动关系协调员(20**年)
    幻灯片1 第二章 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幻灯片2 劳动标准基础知识  劳动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 劳动标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劳动标准的多种分类方法  劳动基准的概念  狭义: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  广义:除劳动报酬.劳 ...
  • 中国法定假日.假期理性的法律规制
    作者:郑尚元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08期 问题引入:近两年来,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将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议案和提案,不少社会学.民俗学领域的学者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进行了理论分析 ...
  • 与工资有关的六项待遇.补偿.赔偿金计算方法
    与工资有关的六项待遇.补偿.赔偿金计算方法 一.未订书面合同二倍工资基数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 ...
  • 北京产假法律文件
    产假法律文件 大家都知道女职工在产期.哺乳期有休假的权利,但具体怎么休法,相信很多人就一知半解了.到底可以享受多少不扣薪的产假?产假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算?产假是妈妈们的专利吗?如果法定的产假期已过,还有什么合法方法可以延长照顾宝宝的时间呢?对 ...
  • 事业单位考勤管理制度
    考勤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管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息时间 1. 实行每周5天工作日.每日7小时工作制. 每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日,期间职工必须严格遵守我所规定的作息 ...
  •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注意事项 (供参考) 一. 劳动管理规章制度的确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 ...
  • 职工病假恢复工作补充规定
    **办字[2010]32号 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印发职工因病休假及病休后恢复工作 补充规定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职工因病休假管理,保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经公司研究,特制定<职工因病休假及病休后恢复工作补充规定& ...
  • [案例分析]没有劳动合同,仅凭银行工资流水单也可以打赢官司
    基本案情:2010年10月20日,原告进入某某有限公司综合部从事保洁工作,但某某有限公司没有与原告签订劳动合同.至2013年3月11日后,被原告不让原告上班了,也不发放工资给原告.自2013年3月11日止原告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经计算为8 ...
  • 综合工时制
    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分类 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 ...
  •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概述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2–1"): (一) 主体适用范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用人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