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 范文中心

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04/28

《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主要内容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合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把阜阳市建成带动皖西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是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

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本次规划区范围具体界定为:

东部——颍东区的插花镇、正午镇、新华办、袁寨镇行政管辖范围。

南部——颍州区的王店镇、三十里铺镇,阜南县的三塔镇、袁集镇,颍上县

的五十铺镇行政管辖范围;

西部——颍州区的程集镇、西湖镇、三合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颍州西湖风

景区;

北部——颍泉区的周棚办、宁老庄镇、姜堂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阜阳电厂

和茨淮新河北岸500米陆域;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1108.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

符合本规划。

三、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划分为2个阶段:

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城镇化水平

2010年城镇人口为338万人,城镇化水平:35%

2020年城镇人口为479万人,城镇化水平:48%

2.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城镇分为4个等级。

一级城镇:市域中心城市——阜阳。

二级城镇:市域次中心城市——界首、太和、颍上、阜南、临泉。

三级城镇:中心镇,共计30个。

四级城镇:一般镇,共计76个。

3.城镇规模结构

市域中心城市阜阳:人口规模100~120万人

市域次中心城市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南:人口规模20~50万人

中心镇:人口规模2.5~5万人

一般镇:人口规模1~3万人

4.城镇空间结构

以阜阳为中心,形成2条重要城镇聚合轴和2条次要城镇聚合轴。

颍阜太城镇聚合轴以102省道、105国道、京九铁路为纽带,沿轴阜阳市段包括市域中心城市阜阳,次中心城市太和、颍上,中心镇六十里铺、倪邱、宁老庄以及若干个一般镇。在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阜阳综合实力的前提下,大力培育支撑聚合轴上的太和、颍上2个新兴城市,成为市域最重要的城镇发展带和产业

带。

阜界城镇聚合轴以105国道、308省道和界阜蚌高速公路为纽带,沿轴线有市域中心城市阜阳,市域次中心城市太和、界首,中心镇宁老庄、皮条孙以及若干个一般镇。沿轴线建设阜阳工业和商贸走廊,成为市域重要的城镇发展带和产

业带。

阜临城镇聚合轴以102省道、泉河为纽带,沿轴线有市域中心城市阜阳,市域次中心城市临泉,中心镇西湖、杨桥以及若干个一般镇,成为市域次要的城镇

发展带和产业带。

阜阳—阜南城镇聚合轴以202省道和京九铁路为纽带,沿轴线有市域中心城市阜阳,市域次中心城市阜南,中心镇三塔、田集及若干个一般镇,成为市域次

要的城镇发展带和产业带。

5.市域城镇体系支撑系统规划

铁路:新建阜阳—六安—安庆—祁门—景德镇铁路。青阜铁路在现有单线基础上增建第二线;京九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阜淮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并预留四

线条件;漯阜铁路进行复线改造,并新建与阜阳铁路枢纽的连接线路。 公路:续建商景高速公路,适时建设合(肥)阜(阳) 驻(马店)高速公路,重点处理好高速公路沿线县市城区道路与高速公路出口的联系,使界首、太和、阜阳、颍上、阜南、临泉到达高速公路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通过市域的2条国道(G105、G106)和4条省道(S102、S202、S305、S308)均改造成一级公

路。S204、S328、S224、界临淮公路应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水运:规划重点建设颍上船闸、阜阳船闸、太和耿楼枢纽,打通颍河航道经,航运经淮河可直达长江,作为阜阳市水运主航道。以阜阳、太和、颍上重要港口为中心,界首、临泉、阜南一般港口为依托,其他小港口为基础,形成层次

分明、布局合理的全市港口体系。

电力设施:续建阜阳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600MW;新建位于颍上县境内的刘庄、口孜集坑口电厂,总装机容量分别为4×600MW、2×600MW。

天然气: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安徽省供气工程,配套建设天然气管线输配工程。

阜阳城区近期使用天然气,远期太和、界首城区使用天然气。

供水:远期为解决阜阳城供水、遏止城区地下水漏斗区范围的增加,需引淮入阜,取水口设在南照镇附近,输水距离45公里,输水线路走向平行与105

国道。

防洪设施:远期颍河流域防洪干流按50年一遇、支流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泉河流域防洪干流按20年一遇、支流按10年一遇标准建设。加快临淮岗控制工程建设,使淮河中游防洪达百年一遇标准,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城市安全。建设沿淮滞洪区:包括洪河分洪道、蒙洼滞洪区、润河滞洪区、邱家湖滞洪区、

唐垛湖滞洪区,面积共303.7平方公里。

五、城市性质和规模

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为主的皖西

北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77万人,用地规模78.3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120万人,用地规模124平方公里;远景期2050年:按

250万人左右控制用地规模

六、城市总体布局

1.用地发展方向

近期:城市空间拓展是在现状建成区附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是以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北物流园区、城北工业园区、周棚电厂工业区,城南新区向外拓展;远期:选择向西、南和东南作为主要拓展方向;远景机场搬迁后城市

以向西发展为主。

2.规划布局结构

以颍西区为中心,颍、泉河为纽带,形成“三区四片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

局结构。

颍西片区:是阜阳市的政治、文化、教育、科研中心和城市发展的依托,重点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完善城市中心功能,提高城市中心的聚集与辐射效益。

颍东片区:规划重点完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功能,发展加工制造业,建设东北工业区、颍东辛桥物流园区和城市生活居住区。

泉北片区:完善泉北物流园功能,建设大型商贸及高级住宅区。

颍南片区:依托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为主,采用成片开发,建设成综合性的城市新区。

3.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按城市片区安排居住用地。其中颍西片区新规划建设8个居住片区;颍东片区新规划建设4个居住片区;泉北片区新规划建设2个居住片区;颍

南片区规划建设2个居住小区。

工业用地:规划重点布局4个工业区。

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工业区:布置于颍南片区,该区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变,逐步建设成为城市支柱产业基地,带动地方

经济增长。

东北工业区:布置于颍东片区北部,阜涡公路两侧,以及周棚电厂附近地区。主要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依托阜阳电厂发展电力工业。

东南工业区:布置于颍南片区,位于105国道以东南,颍河以南。规划对城市有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不得进区,轻污染的工业项目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

措施,使其对城市的污染控制在最低程度。

阜阳工业园:布置于泉北片区北部西部,北京路以东。该工业区原为颍泉物流园区,现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改为阜阳工业园。由于该区临近古西湖生态园,

应严格控制规模,以加工业为主,控制有严重污染的项目进区。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期内在城市南部新建政务新区。

商业金融业用地:在颍州路与人民路附近建设1个市级商业中心;在泉北、颍东、颍南片区及颍西片区的城西、城南分别建设5个区级商业中心区

体育用地:在颍西片区七鱼河以西新建市级体育中心;在泉北、颍东、颍南片区各建1处区级体育中心,颍西片区建2处区级体育中心。

医疗卫生用地:按市级医院——片区组团级医院——居住区级医院三级配套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主要集中布置在颍西片区西部,区内建设阜阳大学、专业学校、专业技术培训学校、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及其他科研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规划布置3个较集中的综合性仓储区。

颍东辛桥仓储区:结合国家储备仓储布置综合性仓储区,并相应规划建设阜

阳物流园区。

阜阳北站仓储区:阜阳市大宗散件货物中转、储运为主的中转基地。

阜阳南站仓储区:承担铁路运输物资的中转与储运。

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外围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建设合(肥)阜(阳)驻(马店)、商(丘)景(德镇)高速公路,在城区西部建设界阜蚌与合阜驻高速公路连接线。 铁路交通规划:阜阳编组站由现状的三级四场将改扩建为三级六场;新建漯阜线引入阜阳编组站的联接线路;实施阜阳客站改扩建工程,将客站的货运功能移至阜阳南站,原址扩建阜阳货运南站,并在铁路东规划新建货运外绕线;新建

阜阳—六安—安庆的铁路线路。

航空:由于机场距城市较近,远景建议机场搬迁至插花镇附近。

水运:整治建设颍河、泉河及颍上船闸,使颍河达到Ⅳ级航道。规划将现有

阜阳港迁建至颍河闸上游,并在下游新建三十里铺港。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依据城市两河三区四片组团式布局结构特点,构架城市主次干路网为骨架的

格网加环形的城市道路系统。

道路网由城市快速路(50米)、主干道(40—60米)、次干道(25—35米)、

支路(15—20米)三级构成。

城市快速路包括北外环、西外环、南外环路3条;城市主干路东西向的主要包括:东坡路、古泉路、北京西路、北京中路、北京东路、利辛路、抱龙路、颍东路、颍河东路、颍河西路、清河东路、清河西路、一道河路、二道河路、南站路、三清路、八里松路、润河路等;南北向的主要包括:界首路、太和路、颍州北路、向阳南路、汝阴路、颍西路、阜南路、五里庙路、阜王路、颍州中路、颍

州南路、沙河路、韩洼路、孟袁路等。

规划重点布置市民广场、市政广场、清河路广场、火车站广场等10个广场。在城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交通流量较大的大型公共设施附近按有关规定设置相应规模的地上及地下停车场(库)。规划重点布置20个大型停车场(库)。

八、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心城的绿地结构概括为:“一环、二带、三廊、四楔、多园”的绿地结构

模式。

“一环”:环绕颍州古城的环城公园;“二带”:颍河风景带,泉河风景带;“三廊”:京九绿地长廊,道路绿色长廊,高压走廊;“四楔”:分别从城市的西北、西、西南、东南方向楔入的四块楔形绿地;“多园”:城市中的集中公园

绿地。

规划重点建设三角洲公园(用地面积102.5公顷)、古西湖公园(用地面积213.5公顷)、青颍公园(用地面积10.0公顷)、文峰公园(用地面积16.4公顷)、环城公园(用地面积65.8公顷)、刘琦公园(用地面积13.0公顷)、济河公园(用地面积16.8公顷)、七渔河公园(用地面积18.0公顷)、开发区公

园(用地面积10.0公顷)等18个城市公园。

城区内颍河、泉河、七渔河两侧规划不少于50--100米的滨河绿带,西清河、中清河、东清河、环城河、二道河、济河等河道两侧规划不少于20--50米的滨河绿带。

_GB2312">

九、完善基础设施、环保、防灾等发展保障体系规划

按照完善城市功能的要求,规划建立基础设施、环保、防灾等协调发展的保

障体系。

1.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城区近期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并从淮河引水或保留自备井解决本地水源不足;远期从淮河引水25万吨/日,并建设污水回用

工程;阜阳电厂主要采用颍河地表水。城区共规划建设6座水厂。

排水工程:城区规划建设3座污水处理厂。扩建颍南污水处理厂,服务于泉北区、颍西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新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服务于开发区东

部;新建颍东污水处理,服务于河东区。

供电工程:扩建阜阳电厂,规划远期建设规模为6×60万kW。

电信工程:按照“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新规划通信局(所)5处。 燃气工程:燃气气源采用“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在周棚办事处南建设天然

气门站。

供热工程:规划保留国祯公司热电厂,供开发区及附近居民用热。另在河东

区、西南工业区各新建一热电厂,分区域就近供热。

环卫工程:保留现状九里沟垃圾填埋场;远期在阜蚌路以南、新华办事处范

围选址建设垃圾填埋场。

2.环境保护规划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城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Ⅱ级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Ⅲ级标准。

水环境保护目标:城区地下水源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地表水按不同的水体功能分

别达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固体废物控制目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有毒有害物全部得

到妥善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声环境保护目标:交通干线噪声值小于70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值小于55

分贝,城区按功能分区分别达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有所减缓,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至规划期末,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有明显改善,基本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3.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规划:城市防洪标准按颍西、泉北、颍东三个单独防护区分别确定。颍西区、颍东区近期2010年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远期2020年防洪标准达到

100年一遇;泉北区近期和远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城市抗震规划:按地震基本烈度七度标准,做好城市生命线系统及重要设施

抗震防灾。

城市消防规划: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不应大于7平方公里。规划设消防站19座,其中特勤消防站1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14

座、小型普通消防站4座(包括飞机场消防站)。

人防规划:严格按照国家三类人防城市标准,逐步建成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人防防护工程体系,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精

干灵活的专业队伍体系和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

十、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以颍西组团为基础向西、向南和以开发区为基础向东南方向发展,并适当发展泉北、颍东组团。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为颍西组团一道河

路以南和颍南组团。

颍西组团:重点整合、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商业地位。建设生态环境良

好的城市居住社区,提高城市生活居住质量。

泉北组团:建设古西湖公园和居住区,满足城市快速扩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

要求,提升泉北区生态环境品质。

颍南组团:重点建设工业区起步区,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基础,优先发展

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应配套建设居住区。

颍东组团:重点完善铁路交通枢纽功能,建设颍东物流园区和居住区。

十一、远景规划构想

远景2050年,阜阳市将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250万左右。城市将向西发展,构架“两河一湖、三区五片、多中心、卫星城组团式”布局结构。规划新建西湖组团作为市级行政、文化、体育中心,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将以其良好的

自然背景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城市居民的休闲中心。


相关内容

  •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张建军,宫远山,王 玲,王柄荃,李佳阳 [摘 要]目前沈阳市战略性新形势和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促成了新区转型的条件,拉开了沈阳北部区域联动发展的帷幕,且随着城市空间向北拓展核心区的趋势,使沈北新区面临新的 ...
  •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
    绵 阳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绵府发[2009]24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 涪城区.游仙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 ...
  • 阜阳市燃气管理办法
    阜阳市燃气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09-12-15) 关于印发<阜阳市燃气管理办法>的通知 阜政发[2003]92号 关于印发<阜阳市燃气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l ...
  •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房屋拆迁有关补助标准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房屋拆迁有关补助标准.补偿指导标准规范房屋产权调换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朝政办发[2008]3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市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拆迁改造区居民的 ...
  • 洛阳市2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洛卫疾控[2013]2号 洛阳市卫生局 关于印发2013年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高新区.伊滨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社会事业(务)局,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城市区二级以上医院: 为全面安排全市2 ...
  • 城市规划设计甲级单位名录
    1 [建]城规编第(08100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 2008年05月29日 2014年06月30日 2 [建]城规编第(08100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 2008年05月29日 2014年06月30 3 [建]城规编第(0 ...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目 录 一.实训目的 ................................................................................. - 2 - 二.实训单位的相关情况.......... ...
  • 工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浅析-文章编号1673
    2005年10月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 Oct.2005 第7卷第4期Vol.7,No.4 文章编号:1673-1387(2005) ...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水资源机制建立
    摘 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建立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水资源机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 ...
  •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竞争态势及未来五年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竞争态势及未来 五年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智慧城市行业调研 智慧城市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智慧城市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