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害相权取其轻 - 范文中心

两害相权取其轻

07/03

清崇德八年(1644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突然驾崩。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又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开始了。大凡有点权势的诸王、贝勒都“相争为乱,窥伺神器”。其中,兼有充分名义和足够实力的,当属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双方剑拔弩张,各不相让。

在多尔衮叔侄鹬蚌相争之下,皇太极的遗孀-30岁的庄妃趁机把黄袍裹在了自己5岁的儿子福临身上,改年号为顺治,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因庄妃死后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所以后人称其为孝庄。这一年,多尔衮率八旗军挥师入关。十月一日,福临在北京登基。

儿子称帝后。年轻有为的皇太后却忧心忡忡。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万岁梦想。当初之所以对庄妃这对孤儿寡母让步,不过是他的权宜之策。对多尔衮来说,比起豪格,福临和他年轻的妈妈实在是太嫩了点儿。

随着清军人关后的节节胜利,多尔衮的权力欲望也膨胀到了临界点。他利用手中的军政大权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大皇子豪格被幽禁致死,功高名旺的济尔哈朗一夜之间就成了草民。多尔衮的王府宏伟壮丽,胜过帝居。“关内关外,咸知有睿亲王一人”,福临的帝位岌岌可危。

面对这种情形,孝庄作出了靠情人以保儿子的决断——再嫁。面对皇太后的百媚回眸,多尔衮一时忽略了志在必得的无上皇权,拜倒在了孝庄的石榴裙下。清官颁诏:“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消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效?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就这样,皇太后公然下嫁后,摄政王多尔衮成了幼帝的继父,这位“皇父摄政王”爱屋及乌,全力辅佐年少的皇帝。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孝庄皇后以此举保证了母子平安,也保持了朝廷政局的稳定。

对多尔衮来说,不争皇位抱美人也是个不错的结果,但对于贵为太后的孝庄来说,这场婚姻又有几分浪漫在里面呢?太后到底爱不爱那个英俊却霸道的皇叔,旁人对此无法得知。只是从权力博弈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与多尔衮联姻,对于孝庄来说显然是个优势策略,既能消除政治上层潜在的争权隐患,又借助多尔衮的实力稳固了自己一方的地位。如果他们真是两情相悦那倒也是个完满的大结局,只是真相似乎并不如此。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因行猎跌伤死于喀喇城后,旋即就被人告发谋逆,多尔衮一方的势力遭到清洗。至此,再也没有外在力量威胁顺治的皇位了。可惜顺治福薄命浅,母亲好不容易争来的皇位没坐太久便英年早逝,孝庄从诸多皇孙中选择了不满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自己位尊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病死。也许是因为觉得下嫁愧对前夫,太皇太后遗命葬于东陵,没有与皇太极合葬。

人的一生难免会碰到一些左右为难的困境,关键是在困境中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冷静下来,给自己理出个头绪,从最坏处着眼,一步步地摆脱困境。用理性的选择来给自己寻找转运的时机。如果每一个选择都能做到充分权衡各方得失,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最后的结果就不会太坏,不太坏的结果必然存在反败为胜的机会。

比起放弃和冒险,“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一种乐观、现实的人生态度。魔鬼给你关上所有门时,上帝必会偷偷地为你虚掩其中的一扇。人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把自己逼上绝境的,学会理性的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是必要而又现实的。

历史经验

找不到优势策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分不清劣势策略。因为不是每一个博弈都有优势策略。所以,当我们无法找到最优策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寻找自己的劣势策略,然后根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来寻找自己的最佳策略。

感悟:历史有远去的尘烟,有近代的风云,更有刚刚远去的时光。纵观人类历史,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悲喜剧。权力争夺,总有人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宦海沉浮,总有人左右逢源、立于不败;名利场上,总有人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如同喜剧。同时,也总有人满腹经纶却终生不得志;英雄盖世竞败给泼皮无赖:君子清正廉洁却屡屡受挫——这如同悲剧。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悲喜剧中,总有生存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是人们必知的生存智慧,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会这张无形的棋盘上精心地布局。善于揣摩人的心性,知晓历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拥有精妙绝伦的高招,下出变幻莫测的妙棋:强者当更强,弱者将突围,变弱为强。历史的典故以及老人言不仅仅享受到无数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博弈智慧,在现实中更好地选择人生策略,多一分成功,少一分失败。文/单眼老表


相关内容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6_历史_必修1_人教版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预习导学 (一)复习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二)完成预习性练习 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
  • 政治制度知识点
    [课标考纲考点]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宗法制的内容及作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的郡县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 ...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 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 ...
  • [与名师对话]20**年-20**年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作业: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时作业(四) 一.选择题 1.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 .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强化 C .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 D .六部的设置是明朝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解析:学生因对皇权和 ...
  • 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篇一:高三历史专题全面复习总结 专题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读] 本专题讲授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演变过程,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主 ...
  •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导言: 1. 导言部分主要包括哪些政治制度? 2.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斗争分别是什么?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 重点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 二. 课文主要介绍的中国先秦时期五大政治制度分别有哪 ...
  • 11 "断尾求生"的战争艺术
    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三十六计·李代桃僵> "断尾求生"的战争艺术 -- "李代桃僵"与折中心理 ◇ "断尾求生"的战争艺术 壁虎是人们熟悉的动物,而且,壁虎断尾 ...
  • 高中历史必修1材料题训练
    高中历史必修1材料题训练(4道) 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 ...
  • 高中历史微课设计
    必修一专题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微课设计 学校:彬县中学 设计者:王娟梅 时间:2015年6月 一. 微课基本信息 1.知识点名称: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教学内容:高中历史必修1 ,高一年级 学生 3.学时:15分钟 二. ...
  •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 制卷:吴俊生 审题:李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不是来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阐述了( ) A .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