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探讨 - 范文中心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探讨

09/07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探讨

ADiscussionofLandscapeUrbanismConcept胡一可

刘海龙

HUYi-ke,LIUHai-long

摘要:景观都市主义是近年来在欧美景观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思想。对该理论产生的动机、定义、所

属学科领域、价值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说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描述城市,构建城市结构,重拾社会、文化及美学意义、转换尺度等方面的优势所在。最后,在强调这一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价值的同时,指出其内涵还未达成共识,并且由于备受关注,景观都市主义有被泛化的危险。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都市主义;含义;学科领域;价值文章编号:1000-6664(2009)10-0064-05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9-01-20;修回日期:2009-06-15

Abstract:AsanewideologyinNorthAmericaandEuropeinrecentyears,landscapeurbanismmostlyemergesinthefieldoflandscapearchitecture,architecture,urbanplanninganddesign.Thispapergivesabriefintroductionofthisideology,andanalysesandexpoundsitsmotive,meanings,field,valueandprospectwithtraditionaldesigndisciplines.Thenitexplainstheadvantageoflandscapeurbanismtheoryofdescribingcities,establishingurbanstructure,restoringthesocial,culturalandaestheticsignificance,converting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scale.Finally,itispointedoutthattherearestilldiversecomprehensionsofthisideologyandtheriskofboilingdownalllandscapepracticetolandscapeurbanismshouldbeavoided.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urbanism;meaning;fieldofdiscipline;value

景观都市主义涉及观点包罗万象,其研究大致可划归如下几类:针对废弃地的改造[艾伦·伯格(AlanBerger)等];引入时间的维度[詹姆斯·科纳(JamesCorner)、克里斯多弗·吉鲁特(ChristopheGirot)等];景观作为基础设施[伊丽莎白·莫索普(ElizabethMossop)、杰奎琳·塔坦(JacquelineTatom)、皮埃尔·博朗厄(PierreBélanger)、克里斯·瑞德(ChrisReed)等];不确定和机会主义决策[克莱尔·里斯特(ClareLyster等)];社会学和美学的强势介入[琳达·波拉克(LindaPollak)、凯利·香农(KellyShannon)等];模糊尺度[詹姆斯·科纳(JamesCorner),亨利·勒菲弗(HenriLefebvre)等]等。相关的研究都是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

相比较传统景观学领域已有的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之处可以归纳为:景观取代建筑作为基本单元来应对干扰,获得缓冲;借助三维手段进行视觉化的场地分析;生态系统的体验和机能性统一;不确定性和弹性——以事件为引导的场地组织;转换尺度;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对于景观学未来发展的雄心等。本文力图归纳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些共性,重点说明该理论产生的动机、与传统四大学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的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避免将景观都市主义泛化。

本文依据近年来探讨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著作(图1)进行综

述。分别为:《TheLandscapeUrbanismReader》(《景观都市主义读本》),该书汇聚了关于这一思想的起源、主旨、相近概念以及实际应用截至目前最完整的信息;《LandscapeArchitecturein

Mutation—essaysonurbanlandscape》(《景观建筑学的转变——城市景观论文集》),该书是在景观等同于“技术化自然”的背景下,对景观学的转变进行探讨的文集;《Kerb15—Landscape

Urbanism》(《景观都市主义集》),该书涉及众多景观理论和实践,是广义的景观都市主义读本;《Park=Citydesigningdownsview

parkToronto》(《树城——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树城”的理念表达了当今的“公园”将会超越它的传统内涵,成为城市的综合设施,或者其本身就是城市;《OnLandscapeUrbanism》(《关于景观都市主义》),该书是关于过去40年间景观规划和景观都市主义发展的读本。第一部分收入了编者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起源的16篇文章;第二部分为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架起了桥梁;第三部分关于2002年在奥斯汀5个实践小组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实践活动;《Drosscape:WastingLandinUrbanAmerica》(《棕地——美国城市中的废弃地景观》),该书是关于后工业化的城市主义、新的空间格局的阐述①。希望借此明晰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内涵。

①作者艾伦·伯格(AlanBerger)阐述了以下内容:把损耗的反面作为城市健康成长的指标;空隙的操作;基于工业化的减速的技术革新的积累;设计师也是战略家;客户的新概念;与排除污染相关的再利用和适应性[杰克·埃亨(JackAhern)教授2008年在清华大学的报告]。

64

1含义及背景

2

图16本景观都市主义相关著作、合集的封面图2城市衰落的景象[1]

图3库哈斯将城市简单地解读为“景”

[3]

景观都市主义的含义涉及“景观”和“都市主义”2个概念。首先,在探讨城市景观时,常会因将景观(landscape)误读为自然(natureornaturalness)而导致概念混淆——这种混淆,是因为忽视了城市景观也是由人建造的栖居环境这一现实。对“自然式景观”(nature-landscape)的偏好和盲目认同,使景观丧失了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方案的机会。基于此,景观都市主义者认为,城市景观就是城市本身[如“技术景观(technoscapes)”“交通景观(transpotation-scapes)”等]。其次,都市主义(urbanism)的含义包括:城市特性;城市的状态或形式(如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以城市为对象的行动、实践、行为(如城市研究、城市规划等)①。国内“landscape

urbanism”有2种主流的翻译:“景观都市主义”和“景观城市化”。前者含义更为广泛,包含了跟城市有关的所有方面。

可以认为,景观都市主义是在一部分建筑师、城市和风景园林师探索当代逆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当面临工业重新选址而遗留下来的废弃地时(图1),景观都市主义显现了前所未有的适应性,它能够提供多样的媒介来塑造城市形态。景观介入城市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在当时的美国,“景观”已经作为一种手段,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引发的环境问题[1]。所以如果把景观都市主义理解为“Landscape+Urbanism”,其本意是促成设计师运用简单的、功能性的、实用的并且花费不多的景观设计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话,那么“景观都市主义”的“诞辰”就提前了,只是当时理论并不系统,设计手段也并不完善[2]。当然,景观都市主义也具有批判色彩,对4大学科都是如此,它重新评估了学科的价值,并促成设计意识和文化想象力的再度觉醒。

2学科领域问题

景观都市主义者虽然没有就学科问题直接进行系统的阐述,但强调有必要重新恢复城市景观研究中的科学的(scientific)、经验主义的(empirical)和启发式的(heuristic)3种方式的平衡关系(图3)。因此,景观都市主义具有巨大的包容力,并在描述现代都市的易变性和扩展性方面具有优势。库哈斯把城市解读为“风景”

(Scape)——其中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和景观都无差别,并受同样因素的支配[3]。

于是,土地利用和扩张应以景观手段完成,并需要跨越多个学科。景观将不仅是反映城市的媒介,也成为建造城市的媒介。传统城市设计一成不变、低效而又昂贵的手法已经有些不合时宜。2.1对规划领域的影响

很多学者认为景观将作为基础设施(landscapeofinfrastructure)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核心,并已经将机场、物流区、工业滨水区、城市河道等作为主要阵地进行实践②。这些实践不仅关注表象意义,更注重尺度和方法。这里的“景观”是指一种综合体,而不仅仅是貌似健康的元素。2.2倡导规划和景观的结合

很多景观都市主义者认为LandscapeArchitecture比城市规划和设计(urbanplanningandurbandesign)更全面,在未来它也将被赋予结构上的意义(图4),成为生态交换和城市活动发生的媒介,触点是景观参与卫生和交通设施的营建(图5)。同时景观也能够帮助建立城市的可识别性,为创造和展示新的公共空

间提供机遇。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分立原因复杂,

但二者结合将有助于厘清城

①刘海龙.评《景观都市主义文集》.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1(2):206-209.

②如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Waldheim)认为当前的“自然”的生态系统是一种伪装,提倡使用基础设施系统和公共景观,以构筑和改变城市居住的组织。

中国园林

65

4

图4共时之城(synchronicity)的建筑、基础设施、绿带和密度图示[2]图5美国州道41号和国道44号交汇处[2]图6乔治亚州布福德的垃圾掩埋场[6]图7景观录像——第七街[2]

市中的各种关系[4]。2.3对于设计领域的影响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地球的绝大多数表面是被人类巧妙处理过的景观,并坚信在设计层面,过程正确,结果未必正确。它弥合了生态学和设计之间的裂缝,并建立起持久稳固的联系(图6)①。

近年来,建筑学的研究开始致力于安排城市复杂的活动,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实践是一种拓展,它也是以人的活动内容的不确定性作为概念基础,允许转换、修改、取代和置换,而不破坏最初的假设。景观设计工具也进一步丰富,结合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景观②,设计师可以工作在一个包含流动的数据场域中,致力于把景观设计的艺术与方法融合到一起——一场生态的实用性艺术运动开始了(图7)。它是一种从视觉出发的参照系,可以强化城市在时间进程中的内在潜力,我们由此能从场地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图8)。

——衰败(degeneration)、维持(permanence)以及变革(transformation)中,景观的理念更倾向于维持[3],于是引发了景观都市主义对景观的作用、意义和方法等内容的反思。同时,反思也对现代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重新评价,强调了艺术性、社会功能、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内容。3.1真实地描述城市

景观都市主义是以新的生态和技术为支撑的城市设计理念,反映了一种松散的城市状态,其中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5]。在城市的实践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试图控制整体是徒劳无益的。杰夫·沃尔(JeffWall)认为“当代景观是由流动的网络、无等级的模糊空间、根系状分布传播、精心设计的活动表面、联结的组织、矩阵大地、不可预见的活动和其他多种情况构成的。[3]”应对方法则是分层的(layered)、无层级的(non-hierarchical)、弹性的(flexible)和战略的(strategic)。它注重景观的社会功能,从而更加接近真实复杂的城市,并为缺乏人情味的规划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描述城市时,景观都市主义纳入了时间的因素,认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空间异化、

全球化等都对空间形态的生成有着

3对经典景观理论的反思

迄今为止,包括景观都市主义在内的景观实践还处于城市区域的边缘地带或一些“剩余”场地,在城市中存在着3种主要的作用力

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伊丽莎白·莫索普,她认为“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深受美国先验论者思想的影响,导致了一种认为自然本质上是好的,而城市和发展本质上就是坏的的看法。她指出,麦克哈格的大多数工作都有强烈的反城市和反设计的倾向(anti-urbanandanti-design)。②包括吉鲁特建议使用的景观录像方式等。

66

8

图8基于人的运动的描述性表达

[2]

图9联邦快递货物分拣和客流疏散系统,洛杉矶(上左),多式联运设施,西塞罗(上右),

芝加哥(下)[3]

不可估量的作用。城市空间类型是长时间演化的结果,更是某一事件优化的结果(图9)。变化中的经济活动应该作为建立城市形态范式的基础[3]。景观都市主义从影响城市形态的分布和密度的系统着手探讨空间的品质,因此生成了一个跨越时间的工作表面,它是一种寻求变化、自由和妥协的城市设计理念。

一部分景观都市主义者将城市作为有机体进行思考。对废弃景观(Drosscape)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自然过程与活的有机体特征并无二致(如有机体的硬质部分都产生自废物的排放和管理等)[6]。同时,景观都市主义努力将生态学和自然过程的知识应用于更为复杂的城市过程和城市感知领域,并由此发展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比如:传统的缓解物也是新的废弃物;污染和废弃的土地也可以带来更为多样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效益等。因此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实现一种“零废物排放”的城市化路程,而是需要像对待生命体一样,把无可避免的废物放在更灵活的美学和设计策略中整体考虑[6]。3.2景观介入城市结构

景观不应过多地承担粉饰作用,而应介入城市结构。这是所有景观都市主义者的共同愿望,关乎景观的发展前景。为此,景观都市主义者提出了一套分析技巧来图解城市的流动性,并提倡以过程为导向,从而达到弹性的、可塑的开发。

风景园林师在后工业场地进行大量的实践,并参与各种基础设施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如电力系统、水利系统、交通设施(如汽车停车场、道路和高速公路)和卫生设施(如排污系统、垃圾处理场),使其履行作为公共空间的职能,与城市步行系统相联系,为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并成为经济开发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部分。在当代,“公园”(park)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系

列的环境状况,即“城市=公园”[5]。事件的发生、社会活动的展开都将依赖这样一

个系统,城市形态将得到根本性改变。正如库哈斯所说,“建筑不再是城市秩序的首要元素,逐渐地城市秩序由薄薄的水平植物平面所界定,景观成为首要元素。[3]”

3.3重拾社会、文化和美学意义

现在城市规划中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和短期目标驱动,使得城市景观中敏

感的实体和视觉特征正逐渐被遗忘。景观都市主义者则明显不同,其经常采用的蒙太奇手法并不像麦克哈格的规划那样把自然、文化完全分开,而是满怀希望地期待人工生态(constructedecology)的未来。他们认为也许我们无法针对每个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然而采用地图、照片、场地数据的拼贴,通过图像记录的方法进行场地分析会获得相对理想的解决方案(图10)。

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重新塑造景观的潜力意味着使其成为可得到不同人群认同的,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场所。它提供了设计“不确定性的”(undefinable)方法,使我们将注意力从空间品质转向影响城市形态的分布和密度的系统。3.4转换尺度

景观都市主义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沟通不同的尺度?如何让设计在各种尺度都起作用,并向使用者提供关于城市的暗示。

相关探讨的成果显示,凭借景观自身处理大尺度动态系统的能力,可以提供城市现实中不同等级、不同尺度之间比较的可能性。在景观都市主义的实践中虽然没有固有的建筑、景观或城市尺度,但不同的设计实践都有与之相配的一系列方法,它使建筑的尺度跨越室内及室外;城市的尺度超越了规划层面;景观的尺度也不限于特定的场地,包含了多重的生态系统。如彼得罗西诺公

中国园林

67

(PetrosinoPark)的设计方案将分层的尺度嵌套在多重的城市和生态秩序中,使得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独自地代表公园的整体特征——这种做法主动模糊了与城市的界限。还有勒菲弗(HenriLefebvre),他引入了“过渡尺度”的概念,作为调和“私密尺度”和“公共尺度”的工具。

4思考

景观都市主义探讨了一种调解建筑与景观、场地与对象、方法与艺术之间分歧的可能性。它是从学科交叉的敏感部分发展起来的,而并非把景观定位为与当代大都市破碎状况相妥协的一种运动。作为新理论,景观都市主义的实效性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景观都市主义应是“Landscape”和“Urbanism”二者的并存和交流,而不是标新立异的动机。成熟的生态框架和生态低技术可以将工业化的城市消解为景观,使城市变为“开放的、离散的、自我组织的”(open,decentralized,andself-organizing)系统①。同时,景观都市主义也提供了一种工具,使景观学可以重新致力于城市营造(Citymaking),并在城市化、公共决策、城市开发、城市设计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势必招致很多批评,如“绕着可持续发展跳舞(而非与其共舞)、与景观生态学的表面的、肤浅的联系、关注于绘图并陷入标新立异的图像之中、狭隘地关注于设计原

②则和更深的无规律的融合”等。这一方面体现出其备受关注的现

图10拼贴——基于运动的景观、城市和建筑的模糊组合[2]

[4]HubertusA.LandscapeArchitectureinMutation—essayson

urbanlandscape[M].Zurich:EthZurichInstituteFor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5:25.[5]

Waldheim

C.

Park

=

city?:

The

Downsview

Park

Design

Competition[J].Landscapearchitecture,2001,91(3):98-100.

[6]BergerA.Drosscape:WastingLandinUrbanAmerica[M].New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06:12-15,

194.

实,也反映出该理论仍存在诸多问题的局面。譬如:作为新学科它需要哪些内容支撑?它能否根治城市存在的问题?它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另外,基于该理论,反观我国的实践,也存在较多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就是这一理论究竟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该理论是否适合描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该理论对于宏观和微观尺度意义有何不同?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否可以为我国的相关领域提供一种跨越时代的、具超前眼光的启发甚至警示?

当代的景观实践更认同时间优于空间(四维或多维),性能优于外观(景观的基础性和功能性),影响优于内涵(弹性和可变性)。我们必须了解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每个方面的产生动机,才能更好地把握它,同时,必须经过转译才能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实践。

参考文献:

[1]DaskalakisG,WaldheimC,YoungJ.StalkingDetroit[M].

Barcelona:EuropeanUnion,2001:25-34,150.

[2]Almy.Center14:OnLandscapeUrbanism[M].Austin:TheCenterforAmericanArchitectureandDesign,Th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2007:6-7,61,235,281,335,326-327.

[3]WaldheimC.TheLandscapeUrbanismReader[M].New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06:47,76,96-105,230-233.

①科纳[在《围捕底特律(StalkingDetroit)》一书中]的提议,将“景观”作为解决城市消亡的一种方法。②杰克·埃亨(JackAhern)教授2008年在清华大学的报告。

作者简介:

胡一可/1978年生/男/辽宁大连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刘海龙/1976年生/男/陕西宝鸡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讲师(北京100084)

68


相关内容

  • 从传统中蜕变_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
  • 立体图形展开图
    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梅平乐 [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被影视文化包围的时代.当今青少年一代是在电影.电视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影视文化深深地介入了他们的社会化和成长过程,与青少年的交融关系日益紧密.作为当代文化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
  • "五位一体"的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五位一体"的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作者:王鹏飞 栗艳芳 赵丽凯等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07期 摘要:以遂平县嵖岈山温泉小镇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从生态.文化.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 ...
  •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美国农村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 借鉴意义 班级:工程管理11级2班 学号: 11082201 姓名: 张鹏飞 指导老师: 谢忠刚 2013年8月 摘 要 美国农村地广人稀,赚钱多和财富划分显示了美国农民的特 ...
  • 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嬗变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9月,第37卷第5期,Sep.,2007,Vo.l37,No.5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 ...
  •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张建军,宫远山,王 玲,王柄荃,李佳阳 [摘 要]目前沈阳市战略性新形势和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促成了新区转型的条件,拉开了沈阳北部区域联动发展的帷幕,且随着城市空间向北拓展核心区的趋势,使沈北新区面临新的 ...
  •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进展综述
    国内外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研究进展综述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ecological urban environment plann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XX 102601XXXX (河南大 ...
  •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 曹康陶娅 摘要:本文研完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到大正时期的一段发展历程在概述了自1868 至1931 年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后,本文依据规划主体的不同.分三个方面付该时期东京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 ...
  •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以红梅公园与常州为例 N091001227 许闻翔 [关键词]城市公园:城市公园绿地: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红梅公园 [摘要]城市公园,一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景观组成,一个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城市生 ...
  • 成都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空间形态解析
    安蠢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l A鲥Sci2012.柏(8):4645-4647.4699责任编辑束彝责任控对卢瑶 成都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空间形态解析 张可可,沈一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l0065) 摘要分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