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理论 - 范文中心

世界历史理论

04/1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

当黑格尔给哲学下定义的时,他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因为只有全部的哲学历史,才能全部反映哲学的本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当我们来界定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也可以认为只有综合这一理论的全部发展史,才能全面反映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从时间上看,从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到中期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再到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完善的漫长过程。但问题是: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是否总是与历史发展的时间性相一致?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马克思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的,虽然可能因实践的教训而主动推翻前一时期的某些观点。但更多地是在更高基础上统摄、包含前一时期的成果;另一方面,尽管时代在不断变化,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基本矛盾的总的特点始终没有变化,这就决定了它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研究中都存在着一些普遍、共同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世界历史的含义和特性、

(一)世界历史的含义、

什么是世界历史?这是马克思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事实上他使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指的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他不无讽刺地说:“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进一步修饰他们的要求: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地说明做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这两处的“世界历史”都是指人类总体历史。应当说,用世界历史一词表征人类总体历史是常见的、流行的,甚至被学者们严格地确认下来的。但这仅仅是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容易理解成时间上从古至今、空间上包含着各国各民族的历史的堆积和汇编,但是很难从各民族、国家横向联系与交往的角度,讲清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脉路及其趋势。况且,马克思用以表征人类总体历史发展进程的概念并不限于世界历史一词,更多地是使用“历史”、“一切历史”、“整个历史进程”等概念。因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主要不是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第二种含义,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这是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的世界历史,马克思一生都给予了特别关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来表征这一历史趋势;在《资本论》中,他强调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晚年答复查苏里奇的著名信件中,马克思鉴于世界历史的整体化特征,要求人们注意俄国的农村公社同西方的资本主义的世界是出于“同时代的东西”。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主要是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还是通过马克思的原话来理解这种含义的世界历史吧:“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

可见,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表述为以下三个层面;

1、生产力的世界化。马克思指出,由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前提是建立“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和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劳动分工”,这样就使生产力世界化,就会发生“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的事实。生产力的世界化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根本原因。

2、生产、交往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马克思认为,在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空间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从而打破了“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相互交往的日益普遍及深化是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重要途径。

3、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马克思强调,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随着人类生产、交往活动空间的扩大和不同民族之间劳动分工的形成,各民族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世界整体。这一整体也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上述界定表明,世界历史是人类打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相互影响而使各民族相互依存并走向统一的过程。

(二)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特性

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对唯物史观作出如下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正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始终把世界历史研究奠定在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理论高度。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二者是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的角度表征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他的先驱者的世界历史思想的根本区别。马克思针对以前的思想家,特别是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特性。马克思还认为,黑格尔利史观的错误来源于前提的错误:“黑格尔历史观的前提是抽象的或绝对的精神„„因此,思辨的、奥秘的历史在经验的、明显的历史中的发生是黑格尔一手促成的。人类的历史变成了抽象的东西的历史,因而对现实的人来说,也就是变成了人类的彼岸精神的历史。”

由于只能求助于抽象的理论或精神,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历史发展何以带有世界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世界历史观念只能是历史学家的一种理想追求,无法科学地解决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问题。马克思一开始就将世界历史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他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等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马克思还以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和世界各民族普遍交往出发来说明世界历史的成因,进一步强调“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绝不是机械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简单运用,它是建立在以交往实践观为哲学内核,以社会关系为本位,以生产方式、市民社会和世界历史唯理论表征基础之上的交往实践唯物主义。交往实践是透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焦点,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相关内容

  • 论社会主义史上的三次飞跃_李会滨
    <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2期 论社会主义史上的三次飞跃 李 会 滨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学说,源远流长.如果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算起,已有四百八十年的历史了. ...
  • 陕西省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教材第2章重点
    二. 政治基础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 ...
  • 理论创新矗丰碑
    作者: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发展论坛 2001年12期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全面总结了党的80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
  •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0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201 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思想源头和实践历程上,深刻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的曲折历史,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 ...
  • 社会人员入党申请书范文
    社会人员入党申请书(一) 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10月18日,是我加入公司的第一天.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了12月,当我翻开写满过去两个月点点滴滴的记忆,觉得时间虽短,在公司上级的指导与公司同事的帮助下,但却让我取得了不菲的进步. 首先 ...
  • 抓好党员道德建设
    抓好党员道德建设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q ...
  • 时代·哲学的功能·哲学史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命题,在今天获得了新的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人们仅仅是从"它"看历史,今天,人们则不仅从历史来看"它",而且还要求从社会当代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来 ...
  • 毛概资料(开卷)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A.解放生产 ...
  •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第10卷第4期 2007年12月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m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Vol.10,No.4Dec.,2007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 ...
  • [实践论].[矛盾论]
    作者:石仲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年02期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6·25"讲话再次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号召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