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_全球化的阻力_薛誉华 - 范文中心

区域化_全球化的阻力_薛誉华

06/21

    

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

薛誉华3

  内容提要 区域化是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到A PEC 和非洲联盟, 、协调机制。, 与全球化进行抗衡, 关键词 从50年代开始的区域化热潮到2010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到20世纪末, 全球共有各种区域性政治、经济或政治经济合二为一的组织近200个, 仅在W TO 注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就达170个(李向阳, 2002) 。许多人将区域化看做是全球化的基础, 认为区域化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与交流, 为全球化奠定合作的基础。然而, 进一步分析全球各国区域合作的动因和效应, 不难发现, 区域化未必能真正推动全球化合作, 恰恰相反, 区域化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阻力。

(一) 区域性组织产生的根源:与外部对抗1949年4月4日, 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外长在美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公

(NA TO ) ——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同盟约》。“北约”组织由此诞生。1954年西德(原联邦德国) 正式宣布加入北约后,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普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日益严峻的压力, 1955年5月14日, 前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

(原民主德国) 、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在波兰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伴随着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正式建立, 欧洲大陆空气骤然紧张, 东西方开始尖锐对峙, 揭开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序幕。这两个阵营之间相互进行军事、政治方面的直接对抗, 相互在技术、资源、经济发展方面实施封锁。

这两大阵营的对抗中心主要是在政治和军事范围内, 但也直接强化了各组织内部的经济合作。以华约为例, 在与北约直接的军事对抗之下, 前苏

一、区域化的动机

从全球各区域性组织形成的历史、政治和经

济因素分析,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区域化浪潮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步伐。研究分析区域化特征, 我们可以发现, 各区域性组织正在从过去的政治合作转向目前的经济合作, 而一些新建的区域性组织则以经济合作为其基本立足点。但是, 不管是何时建立的区域性组织, 其基本动机都在于保护区域内各国的利益, 以及增强与外部谈判和抗衡的能力。

  3薛誉华: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系 215021  电子信箱:yoohw a @sina . com  电话:0512-67411088。

世界经济3 2003年第2期 ・51・

  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

联将其产业定位在军事和重化工业, 其他产品的生产则分别由华约之内的东欧各国承担, 有的国家承担为集团提供轻纺产品的责任, 有的则承担向集团提供农副产品的责任。由于这种分工的长期执行, 在华约解体后, 各国经济均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就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而言, 到20世纪90年代初, 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存在的弊端暴露无遗, 长期畸形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化工业直接导致国内轻纺产品和农副产品供应的严重不足。

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西欧一体化进程分析, 其根源仍然在于政治对抗。60年代初期, 法国总统戴高乐提议六国形成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 西欧各国首脑在1969年12月召开的海牙会议上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实现政治统一。1970年, 员的“欧洲政治合作”制度(a ) , (杨志清, 2000) 。界尽可能的以(二) :强化内部合作

20世纪上半期,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

人们的重视。可见, 区域化的产生与地缘政治有密切联系。总体来说, 产生区域化的直接导因并不是合作而是对抗, 区域化所强调的合作仅仅是指内部合作。

(三) 区域性组织建立的目的:与外部竞争

分析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西欧政治一体化到70年代开始向经济一体化转变的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反映区域性经济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动因——外部竞争。

“二战”结束后, 西欧各国一度依赖于美国的经济支持, 但这种支持并不是毫无条件和毫无政治要求的。20世纪60, 。为、日本等国家同等的地位, 西欧各国从60年代初期就开始寻求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的途径。80年代以来, 主要经济大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再度发生较大变化, 特别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 迫使一些经济大国为了保障自我利益、防止优势丧失, 纷纷寻求区域集团的保护, 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出于对不平等国际分工和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衡的不满, 也不得不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护。

1989年欧共体首脑马德里会议决定采用《德

营对峙, 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呈两极化, 地

缘政治理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先后形成了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①等主要观点(叶自成, 1998) 。1973年美国地缘政治学家Cohen 提出了地缘政治学战略模型, 将世界分为海洋贸易区和欧亚大陆区两个地缘战略区, 他“反对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僵硬的两极对立模式, 认为地区化的趋势对于世界的稳定来说是一种值得庆幸的趋势”, 并认为全球将出现四大实力中心:美国、欧洲沿海国家、前苏联和中国。

客观上讲, 地理邻近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地理相邻, 除了贸易和产品供求关系上容易出现相互依赖外, 还能节省交易成本, 扩大在服务、资本、人员方面的交流。地理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宗教、教育等背景, 有利于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目前, 地缘政治理论仍然是各国政府制定国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项重要依据。过去人们更多地从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考虑, 冷战结束后, 地缘政治理论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日益受到

世界经济3 2003年第2期 ・52・

洛尔报告》, 即分三个阶段实施欧洲经济和货币联

①根据地缘政治学的发展, 海权论、陆权论和空权论均产

生于20世纪50年代之前, 此后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 因本文所讨论的历史阶段, 故只强调这三个观点。海权论, 由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A lfred T hayerM ahan ) 于20世纪初提出, 他强调海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认为谁能控制海洋, 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 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陆权论, 主要由被誉为地缘政治理论鼻祖的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 alfo rd M ack inder ) 提出, 他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 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 他的理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很大。到“二战”末期,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 ico las Spykm an ) 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 提出陆缘说, 为陆权论中的另一派地缘政治理论。空权论, 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塞维尔斯基(A lexander de Seversky ) 提出, 他根据空军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苏空军控制范围重叠的地区, 提出北极地区对美国争夺制空权十分重要的观点(叶自成, 1998) 。

薛誉华  

盟。此报告被视为单一货币建设的真正起步, 其目标是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实现不可逆转的固定汇率制, 引入欧洲单一货币。1997年10月2日欧盟15国外长签署了《阿姆斯特丹条约》, 清除了启动欧元的最后障碍, 为欧元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人民网, 2000a ) 。欧共体的崛起, 加之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美国感受到了威胁。国际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 使美国日益感到在关贸总协定范围内对多边贸易谈判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越来越难, 于是美国把目光转向临近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拿大、墨西哥则希望本国商品更多地打入美国市场, 吸引更多的美国投资, 与美国的结盟将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 1992年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尽管在88、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宣告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 的成立, 但东盟的真正发展和壮大“东盟”却是在80年代后, 文莱、越南、老挝和缅甸先后加入东盟, 1999年10月柬埔寨加入, 至此, “东盟十国”的架构才真正形成。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 东盟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协调和团结。处于美国、日本和中国等经济大国的激烈市场竞争旋涡的中心, 东盟各国已经明显感到只有联合和团结, 才能维护本地区的利益。

从现行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运作情形分析, 区域内部的合作协调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组建共同壁垒

各区域性组织为了达到全面协调, 均在非常正式的环境下签订正式的全面合作协议, 并且按照法律所要求的程序, 由各国议会对政府所签订的协议进行审批, 从而保证这些合作协议得到各国法律的确认, 并以此约束各国政府严格按照协议所确定的权利和责任行事。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 1993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的主要内:(1) 9000多项(2) 对外设置障碍, 。(3) 墨西哥向美国和加拿大开放市场, 允许美国和加拿大的汽车、电脑和电讯工业以及银行、保险和证券等服务业到墨西哥投资、设厂和营

(4) 比其他双边或多边协定更加严格的知识产业。

权保护。(5) 三国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健康与安全标准。协定还规定, 必须有62. 5%的零部件是在北美地区生产组装的汽车才能享受减免税待遇; 纺织品必须在北美地区完成纺纱、织布和裁制等三个程序才能减免关税; 电脑产品必须使用北美地区生产的主机板才能享受减免税待遇, 等等。

(二) 组建多个谈判协调小组:提高对话能力各区域性组织为了保证区域内各国和地区能够在多方面进行有效合作, 通常成立多种不同层次的组织机构, 这些常设组织机构分别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来对区域合作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与决策。

以东盟为例, 目前东盟内部的主要组织机构有东盟首脑会议、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常务委员会和东盟秘书处等内部协调组织, 这些组织机构主要讨论确定东盟的基本方针、协调东盟各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等等。除上述专门用于内部协调的机构以外, 为了加强与外界的对话, 东盟还设立了专门的与外界对话机构, 主要有:东盟地区论坛; “10+3”会晤机制; 东盟—欧盟部长级

世界经济3 2003年第2期 ・53・

二、区域化协调与壁垒效应

广义上讲, 区域化的协调机制主要由两个部

分组成:其一是区域内部的协调, 其二是与区域外的协调。由于区域化的重点在于内部合作, 因此各区域性组织非常强调内部协调机制的运作, 保证以“统一的声音”对外部说话; 与区域外的协调, 主要是通过共同的语言及步调一致的措施与区域外的国家或组织进行谈判、对话和交流。较之于单一的国家之间的谈判与对话, 这种谈判与对话的强度和对抗性都明显提高了。

  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

会议。与其他区域性组织一样, 东盟设立的内部协调机构, 其功能在于强化区域内的协作与协调; 所组建的对外协调机构则主要承担东盟整体与外界交流、对话和谈判的重要职责。

(三) 建立内部警告机制:保证内部稳定内部警告机制是对组织内部各国或地区, 因在经济或政治方面未能按照区域性组织的统一要求履行协议所规定的义务时, 向违规国家或地区提出警告。

1997年10月2日欧盟15国外长在阿姆斯特丹签署了《稳定与增长公约》。《公约》规定, 首批加入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其GD P 的3%, 将遭受处罚。在实践中, 这些措施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近年来欧洲中央银行曾向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和德国发出警告, 的财政赤字已经超过, 性政策, , 维护了欧元的稳定。可见, , 有利于各成员国尽可能履行加入区域性组织时所承诺的协议, 纠正各成员国可能出现的错误, 巩固区域性组织的稳定性。

(四) 建立内部挽救机制:提升区域化影响内部挽救机制是为了保证区域性组织内部各国经济正常运行, 对处在危机之中的国家进行扶持和挽救, 避免危机和衰退扩大化, 有效阻止个别国家或地区的衰退对区域性组织整体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内部挽救机制的良性运作, 可以增强区域性组织的稳定性, 提升区域性组织的政治和经济影响。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时, 正是由于克林顿

的作用。强化区域性组织的内部协调, 其根本目的仍然在于保证区域性组织的内部利益, 巩固区域性组织的稳定, 增强区域性组织对外谈判和对抗的强度。

三、区域化对全球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区域政治一体化和80

年代开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 正在对当前和

今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全球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 , 。在美洲, , 美国甚至已经提; 在欧欧盟以不可阻挡之势取代了欧共体, 欧元的全面启用更具划时代的意义; 在亚太地区, 亚太经济论坛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东南亚, 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非洲, 2001年7月非洲统一组织53个成员国在利比亚港口城市苏尔特签署了《非洲联盟章程草案》, 正式启动非洲统一组织向非洲联盟的一年过渡期, 并于2002年7月9日宣布实施非洲复兴计划。

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和非盟A PEC 、

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逐步形成和完善, 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格局, 各国对区域内经济依赖的加强和各区域对外合作谈判能力的提升, 无疑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剧烈的竞争局面。区域合作的增强, 还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南北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就是明显例证。从长远看, 支离破碎的全球经济格局将意味着全球性经济福利的减少, 并可能导致政治冲突(斯蒂格利茨, 2002) 。

(二) 区域化创立了新的贸易壁垒

区域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区域内的规模经济, 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区域经济内部成员国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活动, 必将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 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 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区域化的历史进程。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例, 据墨西哥经济部于

政府从美国340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中提出200亿美元援助墨西哥政府, 以挽救即将崩溃的比索, 危机才得到有效控制。区域性组织的稳定和内部协调取决于区域内各国能否遵守有关全面合作的协议, 也决定于协调机制的良性运作。当区域性组织的利益与本国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各国政府是否首先考虑到区域性组织的利益, 取决于该国从区域性合作中得到的利益高低, 因而内部警告机制和挽救机制在许多关键时刻具有举足轻重

世界经济3 2003年第2期 ・54・

薛誉华  

2002年5月发布的消息,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

效8年来, 美加墨三国三边贸易翻了一番多, 贸易总额达6220多亿美元。从2003年起, 三国之间的贸易将取消大部分关税, 区域内部的经济合作将有更大规模的突破(人民网, 2002b ) 。

就在世界贸易组织为消除全球贸易壁垒进行积极努力的同时, 区域化则以区域合作为名为贸易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区域化在强化内部利益的同时, 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范政策和措施, 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建立贸易壁垒, 阻止他国产品进口。日益排他的区域经济合作, 在满足区域内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伤害了全球经济合作的平等基础, 加大了国与国之间对话与谈判的难度, 妨碍了真正意义上全球化的推进, 益。

(三) 治合作与较量, 而规模更大的政治较量和利益冲突必将给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诚然, 区域化对全球化的影响远不止上述三方面, 其他方面还包括:加快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直接投资和金融资产流动规模的增加、提高国际贸易的竞争程度等等, 区域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四、结论

总而言之, ,

, 通过建立区, 增强与区域外国。因此, 不管是从, 还是从区域化对全球化的影响程度分析, 区域化对全球化的发展并不能具有多数人所想象的促进作用, 其结果将是数量更多的、规模更大的、更加难以协调和处理的冲突。

同时, 反观区域化对加盟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其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区域化有利于加盟国扩大对外贸易份额, 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对外谈判与对话的能力, 对加盟国经济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促进和刺激作用。可以这样认为, 区域化对加盟国的经济影响远高于全球化, 就一国经济发展而言, 区域化的效应远高于全球化。

参考文献:

李向阳(2002) :《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 《世界经济》第5期。

人民网(2000a ) :《国际组织》, h ttp : www . peop le . com . cn 。人民网(2002b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8年 墨美加贸易翻一番》, h ttp : www . peop le . com . cn , 5月29日。

斯蒂格利茨(2002) :《全球化的另一面》, 《国际金融研究》第

5期。

, 同时满足协议在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汇率等方面给出的苛刻条件, 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实现政治上的区域一体化。

从欧盟的发展看, 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就是欧共体长期的憧憬。二次大战后, 欧洲首先出现的不是经济一体化运动, 而是政治一体化思潮。20世纪60年代,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议六国形成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 1969年12月的海牙会议上, 欧共体各国就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实现政治统一。1970年, 欧共体正式建立跟共同机构分开但限于欧共体成员的“欧洲政治合作”制度。1990年4月28日, 欧共体各国首脑都柏林特别会议期间, 法

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联合致函欧共体执行主席, 建议将加快政治一体化列入峰会议程, 获得绝大多数成员国积极响应。1991年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在确定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的同时, 明确提出了建立政治联盟的目标(人民网, 2000a ) 。

一旦欧盟实现了政治一体化目标, 北美自由贸易区及非盟、东盟等走向政治一体化将不可避免。届时, 各区域之间将由经济合作与较量转向政

杨志清(2000) :《分析:欧盟能否成为“政治大国”》, 《光明日报》3月14日。

叶自成(1998) :《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 北京出版社。

(截稿:2002年10月 责任编辑:杜亚平)

世界经济3 2003年第2期 ・55・


相关内容

  •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分析 作者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中国安全环境以及国际关系等.先后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 ...
  • 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经营
    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经营 -美的对外投资经营情况 学校名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小组成员:崔晗 学生班级: 周亚萍 M 本1306 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经营 --美的对外投资经营情况 一.背景概况 美的是属于民营企业,成立于1968年,总部的地点 ...
  • 水闸渗流计算方法的探讨
    水闸渗流计算方法的探讨 摘要:运用ANSYS 软件有限单元法和改进阻力系数法对水闸闸基渗流进行计算,通过对比,证明了ANSYS 软件在计算渗流场的可行性,它完善的求解器和前.后处理能力以及可视化的模型建立给设计提供了一个计算渗流场数值的有效 ...
  • 航天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
    学习时报/2007年/1月/1日/第007版 科学技术 航天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 夏国洪 国防科技工业很多都是由军民两用技术来支撑的,与航天有关的,如卫星及其应用.无人机.各类探测雷达等等都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就卫星来说,有通信卫星. ...
  •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
    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4.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 ...
  • 冶金传输原理1-8[1].2.
    冶金传输原理 (Principles of Transfer in Metallurgy) 绪论 1.冶金的分类: 钢铁冶金 .有色冶金 共同特点 (1)发生物态变化 固?液态 (2)物理化学变化 原料与产品的性质.化学 成分截然不同 钢铁 ...
  • 经销商管理
    经销商管理 编辑 经销商管理是建立在对经销商管理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经销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经销商的管理模式进行细分,并制定专业而有效管理方法,其中包括:终端选址.活动促销.店面管理.人员管理等管理模式和方法. 1应用行业 2管理理念 3 ...
  • 汽车环境实验室
    汽车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中遇到的雨.雪.阳光.振动.冷热负荷.高低气压和行驶速度等.在环境模拟试验装置中进行整车试验具有不受地区.季节及时间限制,可复现自然条件.模拟极值条件,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重复试验,有利于评估和详 ...
  •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摘要] 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港口这个运输网络枢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中转功能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了,这要求港口充分发挥自身的枢纽作用,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由中转站的角色变换为能够促进对外贸易发 ...
  • 直驱波浪发电用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阻力最小化分析_张静
    第47卷 2014年第1期1月 MICROMOTORS Vol.47.No.1Jan.2014 直驱波浪发电用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阻力最小化分析 张 摘 1,21 静,余海涛,陈 11 琦,胡敏强,黄 磊 1 (1.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